侐抎拻冪侐踱封耋諒硌鰍媱眅恅晛媱眅恅晛-硃疻唄禊恅埸
> 山海經校注 卷6-13

山海經校注

 

山 海 經 海 經 新 釋 卷 一

    山 海 經 1 第 六 2 

        海 外 南 經 3

1   珂 案 : 山 海 經 之 「 經 」 , 乃 「 經 歷 」 之 「 經 」 , 意 謂 山 海 之 所 經 , 初 非 有 「 經 典 」 之 義 。 書 君 奭 : 「 弗 克 經 歷 。 」 注 : 「 不 能 經 久 歷 遠 。 」 此 「 經 歷 」 連 文 之 最 早 者 也 。 孟 子 盡 心 下 篇 : 「 經 德 不 回 。 」 注 : 「 經 , 行 也 。 」 猶 與 「 經 歷 」 之 義 為 近 。 至 於 由 「 常 」 、 「 法 」 之 「 經 」 引 申 而 為 「 經 典 」 之 「 經 」 乃 較 晚 矣 。 史 記 大 宛 傳 稱 「 禹 本 紀 、 山 海 經 所 有 怪 物 , 余 不 敢 言 之 」 , 山 海 經 之 名 見 於 載 籍 者 始 此 。 以 好 奇 如 司 馬 遷 者 , 尚 以 此 書 與 禹 本 紀 ( 已 佚 ) 同 列 而 謂 「 不 敢 言 之 」 , 其 在 彼 眼 光 中 為 過 於 荒 怪 之 書 可 知 。 則 山 海 經 乃 其 固 有 之 名 , 非 後 人 亦 非 史 公 以 其 重 要 而 特 尊 之 為 「 經 」 也 。 考 先 秦 典 籍 之 稱 經 者 唯 墨 家 書 , 莊 子 天 下 篇 : 「 苦 獲 、 已 齒 、 鄧 陵 子 之 徒 , 俱 誦 墨 經 。 」 是 其 證 。 今 墨 子 篇 目 中 有 經 與 經 說 , 墨 書 之 稱 經 蓋 有 由 矣 。 然 孫 詒 讓 墨 子 閒 詁 猶 謂 此 數 篇 為 「 戰 國 之 時 , 墨 家 別 傳 之 學 , 不 盡 墨 子 之 本 恉 」 。 管 子 書 前 九 篇 亦 稱 「 經 言 」 , 以 下 各 篇 , 稱 「 外 言 」 、 「 內 言 」 、 「 短 語 」 、 「 區 言 」 、 「 雜 篇 」 等 , 似 已 具 經 傳 並 收 之 體 例 , 然 猶 未 逕 以 「 經 」 名 。 儒 家 書 如 詩 、 書 、 易 、 禮 、 春 秋 等 , 雖 後 世 均 特 尊 之 為 「 經 」 , 而 在 稱 引 山 海 經 之 太 史 公 書 中 , 則 尚 未 著 「 經 」 字 ( 見 史 記 太 史 公 自 序 ) 。 莊 子 天 運 篇 雖 有 「 孔 子 謂 老 聃 曰 : 丘 治 詩 、 書 、 禮 、 樂 、 易 、 春 秋 六 經 」 語 , 然 說 者 多 謂 是 後 人 所 羼 , 殆 不 足 憑 信 。 觀 乎 此 , 則 山 海 經 尤 以 其 中 成 書 較 早 之 五 臧 ( 藏 ) 山 經 ( 約 成 于 戰 國 時 代 ) 之 稱 「 經 」 , 其 非 「 經 典 」 而 只 是 「 經 歷 」 之 意 , 亦 可 以 明 矣 。 求 其 內 證 , 可 得 而 言 者 凡 四 :

      一 、 古 山 經 於 每 篇 末 尾 , 但 云 「 右 西 經 之 山 , 凡 若 干 山 、 若 千 里 」 , 或 「 東 經 之 山 , 凡 若 干 山 、 若 干 里 」 , 所 謂 「 西 經 」 、 「 東 經 」 者 , 決 當 是 「 經 歷 」 之 義 而 非 「 經 典 」 之 義 , 本 甚 明 白 。 迨 經 劉 秀 校 錄 整 理 , 於 每 篇 之 首 加 「 西 山 經 」 、 「 東 山 經 」 等 標 題 , 後 人 不 明 古 誼 , 遂 因 劉 秀 之 題 , 妄 於 「 山 」 下 加 「 志 」 字 , 成 為 「 東 經 之 山 志 , 凡 若 干 山 、 若 干 里 」 等 等 , 遂 模 胡 而 不 甚 可 解 , 「 經 歷 」 之 義 始 晦 而 「 經 典 」 之 義 轉 著 。 幸 西 山 經 末 有 「 右 西 經 之 山 , 凡 七 十 七 山 、 一 萬 七 千 五 百 一 十 七 里 」 一 條 , 偶 遺 落 未 加 「 志 」 字 , 尚 得 略 窺 古 書 本 貌 。 郝 懿 行 於 下 注 云 : 「 案 山 下 脫 志 字 。 」 其 實 原 無 「 志 」 字 , 非「
脫 」 也 。

      二 、 「 南 山 經 之 首 曰 鵲 山 」 , 文 選 頭 陀 寺 碑 文 注 引 此 無 「 經 」 字 , 無 「 經 」 字 是 也 。 「 南 山 經 之 首 」 云 云 , 非 著 書 人 應 有 之 語 而 係 尊 經 者 之 語 , 文 亦 杆 格 難 通 。 若 「 南 山 之 首 」 則 明 白 曉 暢 而 立 言 得 體 矣 。 推 而 論 之 , 已 下 「 南 次 二 經 」 、 「 南 次 三 經 」 等 , 均 當 是 「 南 次 二 山 」 、 「 南 次 三 山 」 等 。 改 「 山 」 為 「 經 」 , 自 當 是 劉 秀 校 錄 此 書 時 所 為 。 亦 有 改 而 未 盡 者 , 如 「 中 次 一 十 一 山 經 」 , 於 劉 秀 體 例 本 當 作 「 中 次 一 十 一 經 」 , 此 「 山 」 字 即 係 刪 改 而 未 盡 者 。

      三 、 山 經 末 有 「 禹 曰 : 天 下 名 山 經 , 五 千 三 百 七 十 山 , 六 萬 四 千 五 十 六 里 , 居 地 也 」 云 云 , 劉 昭 注 後 漢 書 郡 國 志 引 此 經 則 作 「 名 山 五 千 三 百 五 十 , 經 六 萬 四 千 五 十 六 里 」 , 「 經 」 為 「 經 歷 」 之 「 經 」 , 其 義 尚 顯 , 迨 移 上 成 為 「 名 山 經 」 , 「 經 典 」 之 義 遂 著 而 「 經 歷 」 之 義 則 晦 矣 。 清 郝 懿 行 著 山 海 經 箋 疏 , 於 「 名 山 經 」 下 特 加 注 云 :「
經 , 言 禹 所 經 過 也 」 , 以 其 卓 識 , 猶 知 此 「 經 」 之 義 為 「 經 歷 」 , 恐 人 誤 解 為 「 經 典 」 , 故 注 以 闡 明 之 , 可 知 以 此 為 「 經 歷 」 而 不 以 為「
經 典 」 者 蓋 鮮 矣 。

      四 、 海 外 南 經 、 海 外 西 經 等 原 來 篇 首 標 題 , 亦 均 僅 作 「 海 外 自 西 南 陬 至 東 南 陬 者 」 、 「 海 外 自 西 南 陬 至 西 北 陬 者 」 … … , 云 「 自 某 所 至 某 所 」 , 猶 均 是 「 經 歷 」 之 義 , 迨 校 錄 者 題 以 「 海 外 南 經 」 、「
海 外 西 經 」 等 字 ji , 「 經 歷 」 之 義 始 晦 而 「 經 典 」 之 義 著 矣 。

2   珂 案 : 山 海 經 共 分 十 八 卷 : 即 第 一 , 南 山 經 ; 第 二 , 西 山 經 ; 第 三 , 北 山 經 ; 第 四 , 東 山 經 ; 第 五 , 中 山 經 ; 第 六 , 海 外 南 經 ; 第 七 , 海 外 西 經 ; 第 八 , 海 外 北 經 ; 第 九 , 海 外 東 經 ; 第 十 , 海 內 南 經 ; 第 十 一 , 海 內 西 經 ; 第 十 二 , 海 內 北 經 ; 第 十 三 , 海 內 東 經 ; 第 十 四 , 大 荒 東 經 ; 第 十 五 , 大 荒 南 經 ; 第 十 六 , 大 荒 西 經 ; 第 十 七 , 大 荒 北 經 ; 第 十 八 , 海 內 經 。 前 五 篇 稱 五 臧 ( 藏 ) 山 經 , 又 簡 稱 山 經 ; 後 十 三 篇 無 專 名 , 以 其 以 海 外 、 海 內 各 經 為 主 , 當 名 之 為 海 經 ( 畢 沅 說 ) 。 此 篇 為 海 經 首 篇 , 於 全 書 之 次 , 則 居 第 六 , 故 標 題 為 「 山 海 經 第 六 」 。

3   畢 沅 云 : 「 此 秀 ( 劉 秀 - - 珂 ) 所 題 也 , 下 同 。 」

地 之 所 載 , 六 合 之 閒 1 , 四 海 之 內 , 照 之 以 日 月 , 經 之 以 星 辰 , 紀 之 以 四 時 , 要 之 以 太 歲 2 , 神 靈 所 生 , 其 物 異 形 3 , 或 夭 或 壽 , 唯 聖 人 能 通 其 道 4 。

1   郭 璞 云 : 「 四 方 上 下 為 六 合 也 。 」

2   珂 案 : 已 上 淮 南 子 墬 形 篇 用 此 文 , 唯 「 四 海 」 作 「 四 極 」 , 「 照 之 」 作 「 昭 之 」 。 高 誘 注 「 要 之 以 太 歲 」 云 : 「 要 , 正 也 , 以 太 歲 所 在 , 正 天 時 也 。 」 案 太 歲 有 年 太 歲 、 月 太 歲 、 旬 中 太 歲 之 別 。 年 太 歲 亦 名 歲 陰 、 太 陰 , 亦 曰 青 龍 、 天 一 , 昔 時 所 稱 以 紀 歲 者 。 此 所 謂 太 歲 , 即 年 太 歲 。

3   畢 沅 云 : 「 列 子 湯 問 篇 『 夏 革 曰 大 禹 曰 六 合 之 閒 』 云 云 凡 四 十 七 字 , 正 用 此 文 。 」 又 云 : 「 此 無 者 , 蓋 此 文 承 上 卷 『 禹 曰 天 下 名 山 』 云 云 , 劉 秀 分 為 二 卷 耳 。 」 珂 案 : 畢 說 是 也 。 又 湯 問 篇 「 其 物 異 形 」 作 「 其 物 其 形 」 , 與 下 文 「 或 夭 或 壽 」 對 , 正 是 。

4   郭 璞 云 : 「 言 自 非 窮 理 盡 性 者 , 則 不 能 原 極 其 情 狀 。 」 珂 案 : 宋 淳 熙 七 年 池 陽 郡 齋 尤 袤 刻 本 ( 以 下 簡 稱 宋 本 ) 、 明 藏 經 本 、 清 汪 紱 本 、 吳 任 臣 本 、 百 子 全 書 本 、 畢 沅 校 本 「 情 狀 」 均 作 「 情 變 」 , 作 「 情 變 」 是 也 。

海 外 自 西 南 陬 1 至 東 南 陬 者 2 。

1   郭 璞 云 : 「 陬 猶 隅 也 , 音 騶 。 」

2   珂 案 : 山 海 經 海 外 各 經 已 下 文 字 , 意 皆 是 因 圖 以 為 文 , 先 有 圖 畫 , 後 有 文 字 , 文 字 僅 乃 圖 畫 之 說 明 。 故 郭 璞 注 此 , 屢 云 「 畫 似 仙 人 也 」 ( 海 外 南 經 ) , 「 畫 亦 似 仙 人 也 」 ( 海 外 南 經 ) , 「 畫 四 面 各 乘 雲 車 , 駕 二 龍 」 ( 海 內 北 經 ) , 「 亦 在 畏 獸 畫 中 」 ( 大 荒 北 經 ) , 等 等 ; 陶 潛 讀 山 海 經 詩 , 亦 有 「 流 觀 山 海 圖 」 之 語 , 知 本 以 圖 為 主 而 以 文 字 為 輔 。 故 此 標 題 亦 從 圖 畫 之 順 序 而 曰 「 海 外 自 西 南 陬 至 東 南 陬 者 」 , 或 「 海 內 東 南 陬 以 西 者 」 ( 海 內 南 經 ) 。 已 下 各 篇 均 同 此 。

結 匈 國 1 在 其 2 西 南 , 其 為 人 結 匈 3 。

1   畢 沅 云 : 「 淮 南 子 墬 形 訓 有 結 胸 民 , 作 『 胸 』 , 非 。 」 珂 案 : 淮 南 子 墬 形 篇 云 : 「 凡 海 外 三 十 六 國 : 自 西 北 至 西 南 方 , 有 修 股 民 、 天 民 、 肅 慎 民 、 白 民 、 沃 民 、 女 子 民 、 丈 夫 民 、 奇 股 民 、 一 臂 民 、 三 身 民 ; 自 西 南 至 東 南 方 , 結 胸 民 、 羽 民 、 讙 頭 國 民 、 裸 國 民 、 三 苗 民 、 交 股 民 、 不 死 民 、 穿 胸 民 、 反 舌 民 、 豕 喙 民 、 鑿 齒 民 、 三 頭 民 、 修 臂 民 ; 自 東 南 至 東 北 方 , 有 大 人 國 、 君 子 國 、 黑 齒 民 、 玄 股 民 、 毛 民 、 勞 民 ; 自 東 北 至 西 北 方 , 有 跂 踵 民 、 句 嬰 民 、 深 目 民 、 無 腸 民 、 柔 利 民 、 一 目 民 、 無 繼 民 。 」 俱 本 此 經 文 為 說 。 唯 自 西 北 至 西 南 方 , 多 天 民 , 無 巫 咸 國 、 軒 轅 國 ; 自 西 南 至 東 南 方 , 多 裸 國 民 、 豕 喙 民 、 鑿 齒 民 , 無 厭 火 國 、 臷 國 、 周 饒 國 ; 自 東 南 至 東 北 方 , 無 青 丘 國 、 雨 師 妾 國 ( 即 海 外 東 經 所 記 雨 師 妾 , 郝 懿 行 謂 是 國 名 , 詳 該 節 注 ) ; 自 東 北 至 西 北 方 , 無 聶 耳 國 、 夸 父 國 ( 「 夸 」 字 海 外 北 經 原 作 「 博 」 , 非 , 詳 該 節 注 ) : 是 其 異 。

2   珂 案 : 此 「 其 」 字 指 鄰 近 結 匈 國 「 海 外 自 西 南 陬 至 西 北 陬 」 ( 海 外 西 經 ) 之 滅 蒙 鳥 ; 所 謂 「 滅 蒙 鳥 在 結 匈 國 北 , 為 鳥 青 , 赤 尾 」 者 是 也 。

3   郭 璞 云 : 「 臆 前 胅 出 , 如 人 結 喉 也 。 」 郝 懿 行 云 : 「 說 文 ( 四 ) 云 : 『 胅 , 骨 差 也 , 讀 與 跌 同 。 』 郭 注 爾 雅 ( 釋 畜 ) 『 犦 牛 』 云 :『
領 上 肉 暴 胅 起 。 』 義 與 此 同 。 」 珂 案 : 結 匈 , 疑 即 今 之 所 謂 雞 胸 。 史 記 秦 本 紀 稱 「 秦 王 為 人 … … 摯 鳥 膺 」 , 或 即 此 也 。

南 山 在 其 東 南 。 自 此 山 來 , 蟲 為 蛇 , 蛇 號 為 魚 1 。 一 曰 南 山 在 結 匈 東 南 2 。

1   郭 璞 云 : 「 以 蟲 為 蛇 , 以 蛇 為 魚 。 」 郝 懿 行 云 : 「 今 東 齊 人 亦 呼 蛇 為 蟲 也 。 埤 雅 ( 卷 一 『 J 』 條 ) 云 : 『 恩 平 郡 譜 蛇 謂 之 訛 。 』 蓋 蛇 古 字 作 它 , 與 訛 聲 相 近 ; 訛 , 聲 轉 為 魚 , 故 蛇 復 號 魚 矣 。 」

2   畢 沅 云 : 「 凡 『 一 曰 』 云 云 者 , 是 劉 秀 校 此 經 時 附 著 所 見 他 本 異 文 也 。 舊 亂 入 經 文 , 當 由 郭 注 此 經 時 升 為 大 字 。 」

比 翼 鳥 1 在 其 東 , 其 為 鳥 青 、 赤 2 , 兩 鳥 比 翼 。 一 曰 在 南 山 東 。

1   吳 任 臣 云 : 「 即 蠻 蠻 也 。 」 珂 案 : 蠻 蠻 , 見 西 次 三 經 : 「 崇 吾 之 山 , 有 鳥 焉 , 其 狀 如 鳧 , 而 一 翼 一 目 , 相 得 乃 飛 , 名 曰 蠻 蠻 , 見 則 天 下 大 水 。 」 博 物 志 異 鳥 亦 云 : 「 崇 邱 山 有 鳥 , 一 足 一 翼 一 目 , 相 得 而 飛 , 名 曰 , 見 則 吉 良 , 乘 之 壽 千 歲 。 」 又 云 : 「 比 翼 鳥 一 赤 一 青 , 在 參 嵎 山 。 」 是 將 一 物 誤 記 為 二 。 周 書 王 會 篇 云 : 「 巴 人 以 比 翼 鳥 。 」 孔 晁 注 云 : 「 巴 人 , 在 南 者 ; 比 翼 鳥 , 不 比 不 飛 , 其 名 曰 鶼 鶼 。 」 鶼 鶼 蓋 即 蠻 蠻 之 音 轉 也 。 至 於 嬛 記 ( 元 伊 士 珍 撰 ) 所 云 : 「 南 方 有 比 翼 鳥 , 飛 飲 止 啄 , 不 相 分 離 , 雄 曰 野 君 , 雌 曰 觀 諱 , 總 名 長 離 , 言 長 相 離 著 也 。 此 鳥 能 通 宿 命 , 死 而 復 生 , 必 在 一 處 。 」 則 傳 說 之 演 變 , 愈 趨 而 愈 繁 矣 。 大 荒 西 經 云 : 「 有 比 翼 鳥 。 」 即 此 。

2   郭 璞 云 : 「 似 鳧 。 」 珂 案 : 郭 注 蓋 本 西 次 三 經 蠻 蠻 「 如 鳧 」 為 說 。

羽 民 國 在 其 東 南 , 其 為 人 長 頭 , 身 生 羽 1 。 一 曰 在 比 翼 鳥 東 南 , 其 為 人 長 頰 2 。

1   郭 璞 云 : 「 能 飛 不 能 遠 , 卵 生 , 畫 似 仙 人 也 。 」 珂 案 : 淮 南 子 墜 形 篇 有 羽 民 。 楚 辭 遠 遊 云 : 「 仍 羽 人 於 丹 丘 兮 , 留 不 死 之 舊 鄉 。 」 王 逸 注 云 : 「 因 就 眾 仙 於 明 光 也 , 丹 丘 , 晝 夜 常 明 也 。 九 懷 曰 : 『 夕 宿 乎 明 光 , 』 明 光 即 丹 丘 也 。 山 海 經 言 有 羽 人 之 國 , 不 死 之 民 。 或 曰 : 人 得 道 身 生 毛 羽 也 。 」 是 以 羽 民 即 仙 人 矣 , 而 郭 璞 注 云 : 「 畫 似 仙 人 。 」 又 云 : 「 能 飛 不 能 遠 , 卵 生 。 」 博 物 志 外 國 亦 云 : 「 羽 民 國 民 , 有 翼 , 飛 不 遠 , 多 鸞 鳥 , 民 食 其 卵 。 去 九 疑 四 萬 三 千 里 。 」 觀 此 , 則 羽 民 自 是 殊 方 一 族 類 , 非 仙 人 也 。 王 逸 引 山 海 經 「 羽 人 之 國 」 以 證 丹 丘 之 羽 人 失 之 ; 丹 丘 之 羽 人 則 仙 也 , 有 說 詳 後 「 不 死 民 」 節 中 。 郭 璞 山 海 經 圖 贊 云 : 「 鳥 喙 長 頰 , 羽 生 則 卵 ; 矯 翼 而 翔 , 能 飛 不 遠 ; 人 維 屬 , 何 狀 之 反 。 」 末 二 句 最 能 得 其 本 真 。

2   郭 璞 云 : 「 > 筮 曰 : 『 羽 民 之 狀 , 鳥 喙 赤 目 而 白 首 。 』 」 郝 懿 行 云 : 「 文 選 鸚 鵡 賦 注 引 歸 藏 > 筮 曰 : 『 金 水 之 子 , 其 名 曰 羽 蒙 , 是 生 百 鳥 。 』 即 此 也 , 羽 民 、 羽 蒙 聲 相 轉 。 」

有 神 人 二 八 , 連 臂 , 為 帝 1 司 夜 于 此 野 2 。 在 羽 民 東 。 其 為 人 小 頰 赤 肩 3 。 盡 十 六 人 4 。

1   珂 案 : 帝 , 天 帝 。 山 海 經 中 凡 言 帝 , 均 指 天 帝 , 而 天 帝 非 一 : 除 中 次 七 經 「 姑 媱 之 山 , 帝 女 死 焉 , 其 名 曰 女 尸 」 之 「 帝 」 指 炎 帝 、 中 次 十 二 經 「 洞 庭 之 山 , 帝 之 二 女 居 之 」 之 「 帝 」 指 堯 而 外 , 其 餘 疑 均 指 黃 帝 。 此 處 之 「 帝 」 , 以 二 八 神 既 在 黃 帝 神 鳥 畢 方 ( 說 見 後 ) 西 , 附 近 又 有 生 赤 水 上 與 黃 帝 神 話 有 密 切 關 係 之 三 珠 樹 ( 說 見 後 ) , 亦 應 是 黃 帝 。

2   郭 璞 云 : 「 晝 隱 夜 見 。 」 楊 慎 云 : 「 南 中 夷 方 或 有 之 , 夜 行 逢 之 , 土 人 謂 之 夜 游 神 , 亦 不 怪 也 。 」 珂 案 : 淮 南 子 墜 形 篇 云 : 「 有 神 二 人 , 連 臂 為 帝 候 夜 , 在 其 西 南 方 。 」 高 誘 注 云 : 「 連 臂 大 呼 夜 行 。 」 「 人 」 當 是 「 八 」 之 訛 , 「 大 呼 」 則 其 異 聞 也 。

3   郭 璞 云 : 「 當 脾 上 正 赤 也 。 」 珂 案 : 宋 本 、 吳 寬 抄 本 、 毛 扆 校 本 「 脾 」 作 「 胛 」 , 明 藏 經 本 同 , 作 「 胛 」 是 也 。 胛 , 肩 甲 , 與 經 文「
赤 肩 」 之 「 肩 」 義 正 相 應 。 郝 懿 行 云 當 作 「 膊 」 , 「 膊 」 亦 「 胛 」 也 。

4   郭 璞 云 : 「 疑 此 後 人 所 增 益 語 耳 。 」 畢 沅 云 : 「 郭 說 是 也 。 此 或 秀 釋 二 八 神 之 文 。 」

畢 方 鳥 1 在 其 東 , 青 水 西 2 , 其 為 鳥 人 面 3 一 腳 。 一 曰 在 二 八 神 東 。

1   珂 案 : 西 次 三 經 云 : 「 章 莪 之 山 , 有 鳥 焉 , 其 狀 如 鶴 , 一 足 , 赤 文 、 青 質 而 白 喙 , 名 曰 畢 方 , 其 鳴 自 叫 也 , 見 則 其 邑 有 訛 火 。 」 淮 南 子 氾 論 篇 云 : 「 木 生 畢 方 。 」 高 誘 注 : 「 畢 方 , 木 之 精 也 , 狀 如 鳥 , 青 色 赤 腳 , 一 足 , 不 食 五 穀 。 」 文 選 東 京 賦 薛 綜 注 : 「 畢 方 , 老 父 神 , 如 鳥 , 兩 足 一 翼 , 常 銜 火 在 人 家 作 怪 災 也 。 」 說 均 與 此 小 異 。 而 韓 非 子 十 過 篇 云 : 「 昔 者 黃 帝 合 鬼 神 於 西 泰 山 之 上 , 駕 象 車 而 六 蛟 龍 , 畢 方 並 y , 蚩 尤 居 前 , 風 伯 進 掃 , 雨 師 灑 道 , 虎 狼 在 前 , 鬼 神 在 後 , 騰 蛇 伏 地 , 鳳 皇 覆 上 , 大 合 鬼 神 , 作 為 清 角 。 」 則 畢 方 又 是 黃 帝 隨 車 之 神 鳥 。 實 則 「 畢 方 」 當 是 「 熚 烞 」 一 詞 之 音 轉 。 神 異 經 西 荒 經 云 : 「 人 嘗 以 竹 著 火 中 , 爆 烞 而 出 , 臊 ( 山 ● ) 皆 驚 憚 。 」 「 爆 烞 」 即「
熚 烞 」 也 。 或 又 作 「 烞 熚 」 , 集 韻 曰 : 「 竹 火 聲 。 」 「 烞 熚 」 — —「
熚 烞 」 , 蓋 無 非 竹 木 燃 燒 時 嘈 雜 作 聲 也 。 音 轉 而 為 「 畢 方 」 , 故 淮 南 子 云 : 「 木 生 畢 方 。 」 廣 雅 云 : 「 木 神 謂 之 畢 方 。 」 駢 雅 云 : 「 畢 方 兆 火 鳥 也 。 」 則 「 畢 方 」 者 , 生 於 竹 木 之 火 , 猶 今 之 所 謂 「 火 老 鴉 」 也 。 神 話 化 遂 為 神 鳥 畢 方 , 或 「 見 則 其 邑 有 訛 火 」 , 或 「 常 銜 火 在 人 家 作 怪 災 」 , 又 轉 而 為 致 火 之 妖 物 矣 。 郭 璞 圖 讚 云 : 「 畢 方 赤 文 , 離 精 是 炳 。 旱 則 高 翔 , 鼓 翼 陽 景 。 集 乃 災 流 , 火 不 炎 上 ( 「 上 」 原 作「
正 」 , 據 匡 謬 正 俗 卷 七 引 改 , 音 「 省 」 — — 珂 ) 。 」 最 能 得 其 概 要 。

2   珂 案 : 海 內 西 經 云 : 「 青 水 出 西 南 隅 以 東 , 又 北 又 西 南 過 畢 方 鳥 東 。 」

3   郝 懿 行 云 : 「 西 次 三 經 說 畢 方 鳥 不 言 人 面 。 」 吳 承 志 云 : 「 畢 方 人 面 , 人 面 涉 下 讙 頭 國 人 面 有 翼 鳥 喙 而 衍 。 」

讙 頭 國 在 其 南 , 其 為 人 人 面 有 翼 , 鳥 喙 , 方 捕 魚 1 。 一 曰 在 畢 方 東 。 或 曰 讙 朱 國 2 。

1   郭 璞 云 : 「 讙 兜 , 堯 臣 , 有 罪 , 自 投 南 海 而 死 。 帝 憐 之 , 使 其 子 居 南 海 而 祠 之 。 畫 亦 似 仙 人 也 。 」 珂 案 : 神 異 經 南 荒 經 云 : 「 南 方 有 人 , 人 面 鳥 喙 而 有 翼 , 手 足 扶 翼 而 行 , 食 海 中 魚 , 有 翼 不 足 以 飛 , 一 名 鴅 兜 。 書 曰 : 『 放 鴅 兜 于 崇 山 。 』 一 名 驩 兜 。 為 人 狠 惡 , 不 畏 風 雨 禽 獸 , 犯 死 乃 休 耳 。 」 博 物 志 外 國 亦 云 : 「 驩 兜 國 , 其 民 盡 似 仙 人 。 帝 堯 司 徒 驩 兜 。 民 常 捕 海 島 中 人 面 鳥 。 □ 去 南 國 萬 六 千 里 。 盡 似 仙 人 也 。 」 文 有 訛 挩 。 均 當 本 此 為 說 。

2   珂 案 : 淮 南 子 墜 形 篇 有 讙 頭 國 。 讙 頭 國 或 讙 朱 國 當 即 是 丹 朱 國 。 鄒 漢 勛 讀 書 偶 識 二 云 : 「 驩 兜 ( 舜 典 、 孟 子 ) 、 驩 頭 、 驩 朱 ( 山 海 經 ) 、 鴅 ( 尚 書 大 傳 ) 、 丹 朱 ( 益 稷 ) , 五 者 一 也 , 古 字 通 用 。 」 童 書 業 丹 朱 與 驩 兜 ( 浙 江 圖 書 館 館 刊 四 卷 五 期 ) 亦 云 : 「 丹 朱 、 驩 兜 音 近 : 驩 兜 古 文 尚 書 作 鴅 , 鴅 字 從 鳥 , 丹 聲 ; 或 作 ● , 或 作 咮 , 從 口 , 朱 聲 ; 皆 可 為 丹 朱 可 讀 為 驩 兜 之 證 。 」 蓋 堯 子 丹 朱 不 肖 , 堯 以 天 下 讓 諸 舜 , 三 苗 之 君 同 情 丹 朱 , 而 非 堯 之 所 為 。 堯 殺 三 苗 之 君 ( 見 後 郭 璞 注 ) , 使 「 后 稷 放 帝 朱 於 丹 水 」 ( 海 內 南 經 郭 璞 注 引 竹 書 紀 年 ) , 三 苗 餘 眾 , 亦 遷 居 於 丹 水 以 就 丹 朱 , 是 為 南 蠻 ( 「 苗 」 「 蠻 」 一 聲 之 轉 , 「 堯 戰 於 丹 水 之 浦 以 服 南 蠻 」 或 又 傳 為 「 堯 與 有 苗 戰 於 丹 水 之 浦 」 , 是 其 證 ) 。 丹 朱 與 南 蠻 旋 舉 叛 旗 , 堯 乃 戰 之 於 丹 水 之 浦 , 人 因 遂 謂 「 堯 殺 長 子 」 ( 莊 子 盜 跖 ) , 實 則 丹 朱 兵 敗 懷 慚 , 乃 自 以 為 「 有 罪 」 , 因 「 自 投 南 海 而 死 」 , 堯 「 憐 之 , 使 其 子 居 南 海 而 祠 之 」 ( 見 前 郭 璞 注 ) , 其 後 子 孫 繁 衍 , 遂 為 此 讙 頭 國 或 曰 讙 朱 國 , 實 則 當 是 丹 朱 國 。 南 次 二 經 云 : 「 柜 山 有 鳥 焉 , 其 狀 如 鴟 而 人 手 , 其 音 如 痺 , 其 名 曰 鴸 , 其 名 自 號 也 , 見 則 其 縣 多 放 士 。 」 即 是 丹 朱 神 話 之 異 聞 。 吳 任 臣 云 : 「 陶 潛 讀 山 海 經 詩 : 『 鵃 鵝 見 城 邑 , 其 國 有 放 士 。 』 或 云 鵃 鵝 當 為 鴅 鴸 。 」 為 鴅 鴸 正 是 也 。

厭 1 火 國 在 其 國 2 南 , 獸 身 黑 色 , 生 3 火 出 其 口 中 4 。 一 曰 在 讙 朱 東 。

1   珂 案 : 厭 , 音 饜 , 義 同 饜 , 飽 也 , 足 也 。

2   珂 案 : 王 念 孫 校 衍 「 國 」 字 , 是 也 。

3   王 念 孫 云 : 「 類 聚 ( 藝 文 類 聚 ) 八 十 引 此 無 『 生 』 字 , 御 覽 南 蠻 六 ( 太 平 御 覽 卷 七 九 0 ) 同 , 又 『 獸 身 』 上 有 『 其 為 人 』 三 字 。 御 覽 火 部 二 ( 卷 八 六 九 ) 引 無 『 生 』 字 。 」 珂 案 : 博 物 志 外 國 云 : 「 厭 光 國 民 , 光 出 口 中 , 形 盡 似 猿 猴 , 黑 色 。 」 「 厭 火 」 作 「 厭 光 」 , 「 火 出 其 口 中 」 作 「 光 出 口 中 」 , 亦 無 「 生 」 字 , 「 生 」 字 實 衍 。

4   郭 璞 云 : 「 言 能 吐 火 , 畫 似 獮 猴 而 黑 色 也 。 」 珂 案 : 吳 任 臣 云 : 「 本 草 集 解 曰 : 『 南 方 有 厭 火 之 民 , 食 火 之 獸 。 』 注 云 : 『 國 近 黑 崑 崙 , 人 能 食 火 炭 , 食 火 獸 名 禍 斗 也 。 』 」 則 於 異 人 之 外 又 增 一 異 獸 矣 。 明 鄺 露 赤 雅 云 : 「 禍 斗 , 似 犬 而 食 犬 糞 , 噴 火 作 殃 , 不 祥 甚 矣 。 」 du<控儔zheengffuu儂滇鏗覜棵そ敖>du<控儔zheengffuu儂滇鏗覜棵そ敖>du 夢 龍 情 史 卷 十 九 「 白 螺 天 女 」 條 略 謂 : 吳 堪 少 孤 , 得 一 白 螺 歸 , 螺 變 為 美 女 , 助 其 炊 爨 。 縣 宰 欲 圖 其 妻 , 先 索 蝦 蟆 毛 及 鬼 臂 二 物 。 後 乃 索 蝸 牛 , 妻 牽 一 獸 形 如 犬 者 以 致 之 。 獸 食 火 而 糞 火 , 「 宰 身 及 一 家 , 皆 為 灰 燼 , 遂 失 吳 堪 及 妻 」 ( 按 實 出 唐 皇 甫 氏 原 化 記 , 見 舊 小 說 乙 集 四 , 「 蝸 牛 」 作 「 蝸 斗 」 ) 。 此 「 蝸 牛 」 者 , 即 「 禍 斗 」 也 。

三 株 樹 1 在 厭 火 北 , 生 赤 水 上 2 , 其 為 樹 如 柏 , 葉 3 皆 為 珠 4 。 一 曰 其 為 樹 若 彗 5 。

1   郝 懿 行 云 : 「 初 學 記 二 十 七 卷 引 此 經 作 『 珠 』 , 淮 南 墜 形 訓 及 博 物 志 同 。 」 珂 案 : 作 「 珠 」 是 也 ; 陶 潛 讀 山 海 經 詩 云 : 「 粲 粲 三 珠 樹 , 寄 生 赤 水 陰 。 」 字 正 作 「 珠 」 。

2   郝 懿 行 云 : 「 莊 子 天 地 篇 云 : 『 黃 帝 遊 乎 赤 水 之 北 , 遺 其 玄 珠 。 』 蓋 本 此 為 說 也 。 」 珂 案 : 莊 子 天 地 篇 云 : 「 黃 帝 遊 乎 赤 水 之 北 , 登 乎 崑 崙 之 丘 , 而 南 望 還 歸 , 遺 其 玄 珠 。 使 知 索 之 而 不 得 , 使 離 朱 索 之 而 不 得 , 使 喫 詬 索 之 而 不 得 也 , 乃 使 象 罔 , 象 罔 得 之 。 黃 帝 曰 : 『 異 哉 ! 象 罔 乃 可 以 得 之 乎 ? 』 」 乃 一 古 老 神 話 傳 說 故 事 , 故 淮 南 子 記 之 , 又 增 攫 剟 ( 攫 剟 原 作 捷 剟 , 從 王 念 孫 說 改 ) 。 淮 南 子 人 閒 篇 云 :「
黃 帝 亡 其 玄 珠 , 使 離 朱 攫 剟 索 之 , 而 弗 能 得 之 也 , 於 是 使 忽 怳 而 後 能 得 之 。 」 忽 怳 即 象 罔 也 。 修 務 篇 亦 云 : 「 使 未 嘗 鼓 瑟 者 , 雖 有 離 朱 之 明 , 攫 掇 之 捷 , 猶 不 能 屈 伸 其 指 。 」 亦 云 攫 掇 ( 攫 剟 ) 。 可 見 黃 帝 失 玄 珠 故 事 傳 說 漢 初 已 有 小 異 , 當 非 如 郝 氏 所 說 係 本 三 珠 樹 為 說 之 純 粹 寓 言 也 。 意 者 此 生 赤 水 上 之 三 珠 樹 , 或 為 黃 帝 失 玄 珠 神 話 之 別 傳 , 為 所 失 玄 珠 所 生 樹 乎 ?

3   王 念 孫 云 : 「 御 覽 木 部 三 ( 卷 九 五 四 ) 作 實 。 」 珂 案 : 初 學 記 卷 二 七 引 仍 作 葉 。

4   珂 案 : 海 內 西 經 云 : 「 ( 昆 侖 ) 開 明 北 有 珠 樹 。 」 即 此 之 類 。

5   郭 璞 云 : 「 如 彗 星 狀 。 」 郝 懿 行 云 : 「 彗 , 埽 竹 也 , 見 說 文 ( 三 ) ; 彗 星 為 欃 槍 , 見 爾 雅 ( 釋 天 ) 。 」

三 苗 國 1 在 赤 水 東 , 其 為 人 相 隨 2 。 一 曰 三 毛 國 3 。

1   郭 璞 云 : 「 昔 堯 以 天 下 讓 舜 , 三 苗 之 君 非 之 , 帝 殺 之 , 有 苗 之 民 , 叛 入 南 海 , 為 三 苗 國 。 」 珂 案 : 淮 南 子 墬 形 篇 有 三 苗 民 。 修 務 篇 云 : 「 竄 三 苗 於 三 危 。 」 高 誘 注 云 : 「 三 苗 蓋 謂 帝 鴻 氏 之 裔 子 渾 敦 , 少 昊 氏 之 裔 子 窮 奇 , 縉 雲 氏 之 裔 子 饕 餮 三 族 之 苗 裔 。 」 「 蓋 謂 」 云 者 , 乃 臆 想 之 辭 , 難 於 憑 信 。 實 則 三 苗 即 有 苗 , 亦 即 苗 民 。 大 荒 北 經 云 : 「 顓 頊 生 驩 頭 , 驩 頭 生 苗 民 。 」 即 此 苗 民 。 苗 民 實 天 帝 之 裔 孫 。 然 關 於 苗 民 之 神 話 傳 說 , 一 則 以 附 同 蚩 尤 以 抗 皇 帝 ( 黃 帝 ) , 故 皇 帝 乃「
遏 絕 苗 民 」 , 使 「 無 世 在 下 」 ( 書 呂 刑 ) ; 一 則 以 聯 結 丹 朱 以 抗 堯 , 故 堯 乃 「 與 有 苗 戰 於 丹 水 之 浦 」 ( 漢 學 堂 叢 書 輯 六 韜 ) , 使 敗 入 南 海 而 為 三 苗 國 : 以 其 頗 表 現 如 高 爾 基 所 謂 之 「 反 抗 神 的 意 願 」 ( 蘇 聯 的 文 學 ) , 是 以 在 舊 時 統 治 階 級 文 人 筆 下 , 頗 見 詆 諆 。 至 於 如 神 異 經 所 描 繪 : 「 有 人 面 目 手 足 皆 人 形 , 而 胳 ( 腋 , 音 各 — — 珂 ) 下 有 翼 , 不 能 飛 。 為 人 饕 餮 , 淫 逸 無 理 , 名 曰 苗 民 。 」 則 輕 詆 尤 甚 , 不 足 道 矣 。

2   珂 案 : 當 即 相 隨 遠 徙 南 海 之 象 也 。

3   畢 沅 云 : 「 苗 、 毛 音 相 近 。 」

臷 國 1 在 其 東 , 其 為 人 黃 , 能 操 弓 射 蛇 2 。 一 曰 臷 3 國 在 三 毛 東 。

1   郭 璞 云 : 「 音 秩 , 亦 音 替 。 」 郝 懿 行 云 : 「 臷 疑 當 為 鐵(去金), 見 說 文 ( 十 ) 。 玉 篇 作 (呈戈), 云 :『 (呈戈), 國 名 也 , 在 三 苗 東 。 』 本 此 。 」

2   郭 璞 云 : 「 大 荒 經 云 : 此 國 自 然 有 五 穀 衣 服 。 」 珂 案 : 郭 注 「 大 荒 經 」 乃 大 荒 南 經 , 云 : 「 有 臷 民 之 國 。 帝 舜 生 無 淫 , 無 淫 降 臷 處 , 是 謂 巫 臷 民 。 巫 臷 民 c 姓 , 食 穀 , 不 績 不 經 , 服 也 ; 不 稼 不 穡 , 食 也 。 爰 有 歌 舞 之 鳥 , 鸞 鳥 自 歌 , 鳳 鳥 自 舞 。 爰 有 百 獸 , 相 群 爰 處 。 百 穀 所 聚 。 」 蓋 是 沃 民 ( 海 外 西 經 、 大 荒 西 經 ) 之 流 亞 也 。

3   珂 案 : 此 「 臷 」 字 當 別 是 一 字 。 經 文 中 凡 有 「 一 曰 」 云 者 , 均 校 書 人 就 別 本 所 見 異 文 而 附 著 之 者 , 苟 國 名 不 異 , 則 僅 須 書 「 在 ╳ ╳ 東 」 或 「 在 ╳ ╳ 西 」 而 已 , 無 緣 復 著 此 同 名 之 國 之 理 。 太 平 御 覽 卷 七 九 0 引 此 經 作 「 一 曰 盛 國 」 , 作 「 盛 國 」 是 也 。 蓋 臷 國 之 「 臷 」 本 作「
鐵(去金) 」 , 集 韻 : 「 鐵(去金) , 盛 也 。」 故 臷 國 亦 曰 「 盛 國 」 , 亦 以 其 所 居 之 地 沃 衍 豐 盛 而 名 國 耳 。

貫 匈 國 在 其 東 1 , 其 為 人 匈 有 竅 2 。 一 曰 在 臷 國 東 。

1   珂 案 : 淮 南 子 墬 形 篇 有 穿 胸 民 。 高 誘 注 云 : 「 胸 前 穿 孔 達 背 。 」 藝 文 類 聚 卷 九 十 六 引 括 地 圖 云 : 「 禹 誅 防 風 氏 。 夏 后 德 盛 , 二 龍 隆(
降 ) 之 。 禹 使 范 氏 ( 博 物 志 作 『 范 成 光 』 — — 珂 ) 御 之 以 行 , 經 南 方 , 防 風 神 見 禹 , 怒 射 之 。 有 迅 雷 , 二 龍 升 去 。 神 懼 , 以 刃 自 貫 其 心 而 死 。 禹 哀 之 , 瘞 以 不 死 草 , 皆 生 , 是 名 穿 胸 國 。 」 元 周 致 中 纂 異 域 志 云 : 「 穿 g 國 , 在 盛 海 東 , g 有 竅 , 尊 者 去 衣 , 令 卑 者 以 竹 木 貫 g 抬 之 。 」 傳 說 雖 復 有 增 飾 , 然 「 盛 海 」 必 因 「 盛 國 」 而 來 , 足 證 前 臷 國 太 平 御 覽 引 作 「 一 曰 盛 國 」 不 誤 。 吳 任 臣 山 海 經 廣 注 引 贏 ( 臝 ) 蟲 錄 亦 云 : 「 穿 g 國 在 盛 海 東 。 」

2   郭 璞 云 : 「 尸 子 曰 : 『 四 夷 之 民 有 貫 匈 者 , 有 深 目 者 , 有 長 肱 者 , 黃 帝 之 德 常 致 之 。 』 異 物 志 曰 : 『 穿 匈 之 國 去 其 衣 則 無 自 然 者 。 』 蓋 似 效 此 貫 匈 人 也 。 」

交 脛 國 在 其 東 , 其 為 人 交 脛 1 。 一 曰 在 穿 匈 東 2 。

1   郭 璞 云 : 「 言 腳 脛 曲 戾 相 交 , 所 謂 雕 題 、 交 趾 者 也 。 或 作 『 頸 』 , 其 為 人 交 頸 而 行 也 。 」 郝 懿 行 云 : 「 廣 韻 引 劉 欣 期 交 州 記 云 : 『 交 阯 之 人 , 出 南 定 縣 , 足 骨 無 節 , 身 有 毛 , 臥 者 更 扶 始 得 起 。 』 引 此 經 及 郭 注 , 并 與 今 本 同 。 太 平 御 覽 七 百 九 十 卷 引 外 國 圖 曰 : 『 交 脛 民 長 四 尺 。 』 淮 南 墬 形 訓 有 交 股 民 , 高 誘 注 云 : 『 交 股 民 腳 相 交 切 。 』 即 此 也 。 」

2   郝 懿 行 云 : 「 此 作 『 穿 匈 』 者 , 『 穿 』 『 貫 』 音 義 同 。 」

不 死 民 1 在 其 東 , 其 為 人 黑 色 , 壽 , 不 死 2 。 一 曰 在 穿 匈 國 東 3 。

1   珂 案 : 楚 辭 遠 遊 : 「 仍 羽 人 於 丹 丘 兮 , 留 不 死 之 舊 鄉 。 」 王 逸 注 舉 山 海 經 有 羽 人 之 國 、 不 死 之 民 , 以 為 即 此 , 其 實 非 也 。 遠 遊 之 所 謂 「 羽 人 」 、 「 不 死 」 , 乃 人 學 道 登 仙 之 兩 階 段 。 初 則 不 死 而 為 地 仙 , 久 乃 身 生 毛 羽 , 遐 舉 而 為 天 仙 矣 。 抱 朴 子 勤 求 篇 云 : 「 是 以 上 士 先 營 長 生 之 事 , 長 生 定 可 任 意 。 若 未 昇 玄 去 世 , 可 且 地 仙 人 間 。 」 神 仙 傳 亦 云 : 「 馬 鳴 生 受 太 陽 神 丹 經 三 卷 歸 , 入 山 合 藥 服 之 , 不 樂 昇 天 , 但 服 半 劑 為 地 仙 。 」 故 不 死 實 昇 玄 之 初 階 , 地 仙 與 天 仙 乃 有 微 別 。 天 仙 云 者 , 御 覽 六 六 二 引 天 仙 品 云 : 「 飛 行 雲 中 , 神 化 輕 舉 , 以 為 天 仙 , 亦 云 飛 仙 。 」 言 之 最 明 。 而 洪 興 祖 注 楚 辭 , 於 遠 遊 「 仍 羽 人 於 丹 丘 」 句 下 , 逕 注 云 : 「 羽 人 , 飛 仙 也 。 」 得 其 旨 矣 。 論 衡 無 形 篇 云 : 「 圖 仙 人 之 形 , 體 生 毛 , 臂 變 為 翼 , 行 於 雲 。 」 是 仙 人 生 羽 翼 之 說 明 著 于 漢 世 者 。 證 以 武 梁 祠 石 刻 畫 象 , 其 伏 羲 與 女 媧 交 尾 圖 象 中 所 刻 飛 行 雲 中 之 小 仙 人 , 確 均 生 有 翅 翼 。 殷 芸 小 說 云 : 「 漢 王 瑗 遇 鬼 物 , 言 蔡 邕 作 仙 人 , 飛 去 飛 來 , 甚 快 樂 也 。 」 ( 見 魯 迅 輯 古 小 說 鉤 沉 ) 足 徵 六 朝 時 人 猶 道 此 不 衰 。 是 知 遠 遊 之 所 謂 「 不 死 」 、 「 羽 人 」 , 實 地 仙 與 天 仙 , 非 謂 殊 方 之 族 類 也 。 至 此 經 之 所 謂 羽 民 國 、 不 死 民 , 則 殊 方 之 族 類 , 有 其 異 形 與 異 稟 而 已 , 非 修 鍊 之 謂 也 。 雖 然 , 固 亦 為 眾 所 企 羨 , 幾 與 仙 人 等 觀 矣 。 故 郭 璞 注 「 羽 民 國 」 云 : 「 畫 似 仙 人 」 。 屈 原 天 問 「 何 所 不 死 」 , 王 逸 注 引 括 地 象 云 : 「 有 不 死 之 國 」 , 淮 南 子 時 則 篇 復 有 不 死 之 野 , 呂 氏 春 秋 求 人 篇 有 不 死 之 鄉 , 均 以 「 不 死 」 為 說 , 則 殆 皆 古 人 心 目 中 之 仙 鄉 樂 土 矣 。

2   王 念 孫 云 : 「 御 覽 人 事 二 十 九 ( 卷 三 八 八 ) 引 此 『 壽 不 死 』 作『
壽 考 , 不 死 』 , 後 漢 書 東 夷 傳 引 作 『 不 死 』 , 御 覽 南 蠻 六 ( 卷 七 九 0 ) 作 『 壽 考 』 。 」 珂 案 : 作 「 壽 考 , 不 死 」 是 也 。

3   郭 璞 云 : 「 有 員 丘 山 , 上 有 不 死 樹 , 食 之 乃 壽 ; 亦 有 赤 泉 , 飲 之 不 老 。 」 郝 懿 行 云 : 「 淮 南 墬 形 訓 有 不 死 民 , 高 誘 注 云 : 『 不 死 , 不 食 也 。 』 大 戴 禮 易 本 命 篇 云 : 『 食 氣 者 神 明 而 壽 , 不 食 者 不 死 而 神 。 』 是 高 注 所 本 。 然 則 不 死 之 民 , 蓋 以 不 食 不 飲 而 得 之 , 郭 云 食 木 飲 泉 , 據 大 荒 南 經 為 說 也 ( 珂 案 : 大 荒 南 經 云 : 『 有 不 死 之 國 , 阿 姓 , 甘 木 是 食 』 ) ; 博 物 志 說 員 丘 赤 泉 與 郭 同 ( 珂 案 : 博 物 志 物 產 云 : 『 員 丘 山 上 , 有 不 死 樹 , 食 之 乃 壽 ; 有 赤 泉 , 飲 之 不 老 』 ) ; 陶 潛 讀 山 海 經 詩 亦 同 茲 說 ( 珂 案 : 陶 潛 讀 山 海 經 詩 云 : 『 自 古 皆 有 沒 , 何 人 得 靈 長 ? 不 死 復 不 老 , 萬 歲 如 平 常 。 赤 泉 給 我 飲 , 員 邱 足 我 糧 。 方 與 三 辰 游 , 壽 考 豈 渠 央 』 ) : 蓋 魏 晉 閒 人 祖 尚 清 虛 , 舊 有 成 語 , 郭 氏 述 之 爾 。 」

岐 舌 國 在 其 東 1 。 一 曰 在 不 死 民 東 2 。

1   郭 璞 云 : 「 其 人 舌 皆 岐 , 或 云 支 舌 也 。 」 珂 案 : 郭 注 「 舌 皆 岐 」 , 當 作 「 舌 皆 反 」 , 說 詳 下 郝 注 中 。

2   郝 懿 行 云 : 「 支 舌 即 岐 舌 也 。 爾 雅 釋 地 云 : 『 枳 首 蛇 』 , 即 岐 首 蛇 ; 岐 一 作 枝 , 枝 、 支 古 字 通 也 。 又 支 與 反 字 形 相 近 , 淮 南 墬 形 訓 有 反 舌 民 , 高 誘 注 云 : 『 語 不 可 知 而 自 相 曉 。 』 又 注 呂 氏 春 秋 功 名 篇 云 : 『 一 說 南 方 有 反 舌 國 , 舌 本 在 前 , 末 倒 向 喉 , 故 曰 反 舌 。 』 是 支 舌 古 本 作 反 舌 也 。 藝 文 類 聚 十 七 卷 引 此 經 作 『 反 舌 國 , 其 人 反 舌 。 』 太 平 御 覽 三 百 六 十 七 卷 亦 引 此 經 同 , 而 云 : 『 一 曰 交 。 』 案 交 蓋 支 字 之 訛 也 。 二 書 所 引 經 文 作 反 舌 , 與 古 本 正 合 。 」 珂 案 : 郝 說 是 也 , 古 本 經 文 全 文 當 作 「 反 舌 國 在 其 東 , 其 為 人 反 舌 。 一 曰 支 舌 國 在 不 死 民 東 」 。

昆 侖 虛 在 其 東 , 虛 四 方 1 。 一 曰 在 岐 舌 東 , 為 虛 四 方 。

1   郭 璞 云 : 「 虛 , 山 下 基 也 。 」 畢 沅 云 : 「 此 東 海 方 丈 山 也 。 爾 雅 ( 釋 地 ) 云 : 『 三 成 為 昆 侖 丘 。 』 是 『 昆 侖 』 者 , 高 山 皆 得 名 之 。 此 在 東 南 方 , 當 即 方 丈 山 也 。 水 經 注 ( 河 水 ) 云 : 『 東 海 方 丈 , 亦 有 昆 侖 之 稱 。 』 又 案 舊 本 虛 作 墟 , 非 。 」 珂 案 : 昆 侖 舊 本 亦 作 崑 崙 , 蓋 從 俗 書 也 。

羿 1 與 鑿 齒 2 戰 於 壽 華 3 之 野 , 羿 射 殺 之 4 。 在 昆 侖 虛 東 。 羿 持 弓 矢 , 鑿 齒 持 盾 5 。 一 曰 戈 6 。

1   珂 案 : 羿 , 古 天 神 名 , 即 海 內 經 所 記 「 帝 俊 賜 羿 彤 弓 素 矰 , 以 扶 下 國 , 羿 是 始 去 恤 下 地 之 百 艱 」 之 羿 , 非 夏 代 有 窮 后 羿 。 字 又 作 ● , 說 文 十 二 云 : 「 ● , 帝 嚳 射 官 , 夏 少 康 滅 之 。 」 帝 嚳 名 , 即 神 話 之 帝 俊 歷 史 化 而 為 人 王 者 , 因 而 天 神 羿 遂 亦 歷 史 化 而 為 帝 嚳 射 官 矣 。 至 於 「 夏 少 康 滅 之 」 之 說 , 則 與 有 窮 后 羿 事 跡 混 淆 , 非 也 。

2   郭 璞 云 : 「 鑿 齒 亦 人 也 , 齒 如 鑿 , 長 五 六 尺 , 因 以 名 云 。 」 珂 案 : 大 荒 南 經 云 : 「 有 人 曰 鑿 齒 , 羿 殺 之 。 」 淮 南 子 墬 形 篇 有 鑿 齒 民 , 高 誘 注 : 「 吐 一 齒 出 口 下 , 長 三 尺 也 。 」 郭 蓋 本 此 為 說 。 而 高 誘 注 本 經 篇 則 云 : 「 鑿 齒 , 獸 名 , 齒 長 三 尺 , 其 狀 如 鑿 , 下 徹 頷 下 , 而 持 戈 盾 。 」 則 又 略 異 前 注 。

3   珂 案 : 壽 華 , 淮 南 子 本 經 篇 作 疇 華 , 高 誘 注 : 「 南 方 澤 名 。 」

4   珂 案 : 淮 南 子 本 經 篇 云 : 「 堯 之 時 , 十 日 並 出 , 焦 禾 稼 , 殺 草 木 , 而 民 無 所 食 。 猰 貐 、 鑿 齒 、 九 嬰 、 大 風 、 封 豨 、 修 蛇 、 皆 為 民 害 。 堯 乃 使 羿 誅 鑿 齒 於 疇 華 之 野 , 殺 九 嬰 於 凶 水 之 上 , 上 射 十 日 而 下 殺 猰 貐 , 斷 修 蛇 於 洞 庭 , 禽 封 豨 於 桑 林 , 萬 民 皆 喜 , 置 堯 以 為 天 子 , 於 是 天 下 廣 狹 險 易 , 皆 有 道 里 。 」 此 其 鋤 害 之 一 事 也 。

5   王 念 孫 云 : 「 御 覽 兵 八 十 八 ( 卷 三 五 七 ) 作 持 戟 盾 。 」

6   郭 璞 云 : 「 未 詳 。 」 何 焯 云 : 「 以 文 義 求 之 , 乃 『 一 曰 持 戈 』 耳 。 」 珂 案 : 「 戈 」 上 正 當 有 「 持 」 字 。

三 首 國 在 其 東 , 其 為 人 一 身 三 首 1 。

1   珂 案 : 經 文 「 一 身 三 首 」 下 , 其 他 各 本 尚 有 「 一 曰 在 鑿 齒 東 」 數 字 , 郝 懿 行 箋 疏 本 脫 去 之 , 應 據 補 。 海 內 西 經 云 : 「 服 常 樹 , 其 上 有 三 頭 人 , 伺 琅 玕 樹 。 」 即 此 之 類 。 淮 南 子 墬 形 篇 有 三 頭 民 。 郭 璞 圖 讚 云 : 「 雖 云 一 氣 , 呼 吸 異 道 ; 觀 則 俱 見 , 食 則 皆 飽 ; 物 形 自 周 , 造 化 非 巧 。 」 是 善 能 摹 狀 形 容 者 。

周 饒 國 在 其 東 , 其 為 人 短 小 , 冠 帶 1 。 一 曰 焦 僥 國 在 三 首 東 2 。

1   郭 璞 云 : 「 其 人 長 三 尺 , 穴 居 , 能 為 機 巧 , 有 五 穀 也 。 」 珂 案 : 吳 任 臣 本 郭 注 穀 下 有 食 字 。

2   郭 璞 云 : 「 外 傳 云 : 『 焦 僥 民 長 三 尺 , 短 之 至 也 。 』 詩 含 神 霧 曰 : 『 從 中 州 以 東 西 四 十 萬 里 , 得 焦 僥 國 人 , 長 尺 五 寸 也 。 』 」 珂 案 : 郭 注 引 詩 含 神 霧 「 從 中 州 以 東 西 」 , 藏 經 本 無 西 字 , 列 子 湯 問 篇 夏 革 所 說 與 郭 引 詩 含 神 霧 同 , 亦 無 西 字 , 蓋 衍 文 。 「 周 饒 」 、 「 焦 僥 」 , 並 「 侏 儒 」 之 聲 轉 。 侏 儒 , 短 小 人 ; 周 饒 國 、 焦 僥 國 , 即 所 謂 小 人 國 也 。 山 海 經 大 荒 南 經 云 : 「 有 小 人 名 曰 焦 僥 之 國 , 幾 姓 , 嘉 穀 是 食 。 」 又 云 : 「 有 小 人 , 名 曰 菌 人 。 」 大 荒 東 經 亦 云 : 「 有 小 人 國 , 名 靖 人 。 」 疑 「 菌 人 」 、 「 靖 人 」 亦 均 「 侏 儒 」 之 音 轉 。 郭 璞 圖 讚 云 :「
僬 僥 極 麼 , 諍 人 又 小 , 四 體 取 足 , 眉 目 才 了 。 」 可 謂 善 於 形 容 。 國 語 魯 語 云 : 「 焦 僥 氏 長 三 尺 , 短 之 至 也 。 」 焦 僥 之 見 於 史 籍 者 始 此 , 即 郭 注 引 「 外 傳 」 者 。 而 史 記 大 宛 列 傳 正 義 引 括 地 志 云 : 「 小 人 國 在 大 秦 南 , 人 纔 三 尺 , 其 耕 稼 之 時 , 懼 鶴 所 食 , 大 秦 衛 助 之 , 即 焦 僥 國 , 其 人 穴 居 也 。 」 法 苑 珠 林 卷 八 引 外 國 圖 云 : 「 焦 僥 國 人 長 尺 六 寸 , 迎 風 則 偃 , 背 風 則 伏 , 眉 目 具 足 , 但 野 宿 。 一 曰 , 焦 僥 長 三 尺 , 其 國 草 木 夏 死 而 冬 生 , 去 九 疑 三 萬 里 。 」 說 均 略 同 郭 注 , 而 內 容 復 有 增 飾 。 蓋 人 體 大 小 , 自 古 恆 為 士 庶 興 會 所 寄 , 擴 而 張 之 , 想 象 生 焉 。 故 莊 周 寓 言 , 乃 有 蠻 觸 蝸 角 之 爭 ; 六 朝 野 乘 , 亦 極 詼 詭 滑 稽 之 寫 。 神 異 經 西 荒 經 云 : 「 西 海 之 外 有 鵠 國 焉 , 男 女 皆 長 七 寸 , 為 人 自 然 有 禮 , 好 經 綸 拜 跪 , 其 人 皆 壽 三 百 歲 。 其 行 如 飛 , 日 行 千 里 , 百 物 不 敢 犯 之 , 惟 畏 海 鵠 , 遇 輒 吞 之 , 亦 壽 三 百 歲 。 此 人 在 鵠 腹 中 不 死 , 而 鵠 一 舉 千 里 。 」 有 注 云 : 「 華 曰 : 陳 章 與 齊 桓 公 論 小 兒 也 。 」 華 者 , 張 華 ; 此 注 或 亦 出 於 依 託 。 然 檢 御 覽 卷 三 百 七 十 八 , 亦 竟 引 有 博 物 志 逸 文 一 則 , 云 : 「 齊 桓 公 獵 , 得 一 鳴 鵠 , 宰 之 , 嗉 中 得 一 人 , 長 三 寸 三 分 , 著 白 圭 之 袍 , 帶 劍 持 車 ( 按 淵 鑑 類 函 人 部 十 五 引 作 「 刀 」 , 作 「 刀 」 是 也 ) , 罵 詈 瞋 目 。 後 又 得 一 折 齒 , 方 圓 三 尺 。 問 群 臣 曰 : 『 天 下 有 此 及 小 兒 否 ? 』 陳 章 答 曰 : 『 昔 秦 胡 充 ( 淵 鑑 類 函 引 作 「 克 」 ) 一 舉 渡 海 , 與 齊 魯 交 戰 , 折 傷 版 齒 ; 昔 李 子 敖 于 鳴 鵠 嗉 中 遊 , 長 三 寸 三 分 。 』 」 則 當 時 傳 說 固 亦 相 互 煦 濡 矣 。 神 異 經 西 北 荒 經 復 云 : 「 西 北 荒 中 有 小 人 , 長 一 分 , 其 君 朱 衣 玄 冠 , 乘 輅 車 馬 , 引 為 威 儀 。 居 人 遇 其 乘 車 , 抓 而 食 之 , 其 味 辛 , 終 年 不 為 物 所 咋 , 并 識 萬 物 名 字 。 又 殺 腹 中 三 蟲 , 三 蟲 死 , 便 可 食 仙 藥 也 ( 按 太 平 廣 記 四 二 八 引 博 物 志 逸 文 亦 有 之 , 文 亦 悉 同 ) 。 」 則 此 小 人 者 , 並 可 以 為 藥 物 而 服 食 矣 。 抱 朴 子 仙 藥 篇 云 : 「 行 山 中 見 小 人 乘 車 馬 , 長 七 八 寸 , 捉 取 服 之 , 即 仙 矣 。 」 亦 斯 之 類 也 。 或 使 之 由 動 而 植 。 述 異 記 上 云 : 「 大 食 王 國 , 在 西 海 中 。 有 一 方 石 , 石 上 多 樹 榦 , 赤 葉 青 枝 。 上 總 生 小 兒 , 長 六 七 寸 , 見 人 皆 笑 , 動 其 手 足 , 頭 著 樹 枝 。 使 摘 一 枝 , 小 兒 便 死 。 」 此 即 西 遊 記 五 莊 觀 人 參 果 ( 第 二 十 四 、 二 十 五 回 ) 之 所 本 , 亦 仙 藥 也 。 至 於 漢 武 故 事 云 : 「 東 郡 送 短 人 , 長 七 寸 , 名 曰 巨 靈 。 」 洞 冥 記 云 : 「 勒 畢 國 人 長 三 寸 , 有 翼 , 善 戲 笑 言 語 。 」 吳 任 臣 廣 注 云 : 「 廣 延 國 人 長 二 尺 。 張 仲 師 長 尺 二 寸 。 」 如 斯 之 類 , 要 難 悉 舉 矣 。

長 臂 國 在 其 東 , 捕 魚 水 中 , 兩 手 各 操 一 魚 1 。 一 曰 在 焦 僥 東 , 捕 魚 海 中 2 。

1   郭 璞 云 : 「 舊 說 云 : 其 人 手 下 垂 至 地 。 魏 黃 初 中 , 玄 菟 太 守 王 頎 討 高 句 麗 王 宮 , 窮 追 之 , 過 沃 沮 國 , 其 東 界 臨 大 海 , 近 日 之 所 出 , 問 其 耆 老 , 海 東 復 有 人 否 ? 云 : 嘗 在 海 中 得 一 布 褐 ( 宋 本 、 藏 經 本 作 褶 — — 珂 ) , 身 如 中 人 , 衣 兩 袖 長 三 丈 , 即 此 長 臂 人 衣 也 。 」 珂 案 : 郭 注 此 說 , 本 三 國 志 魏 志 東 夷 傳 , 博 物 志 同 , 惟 三 丈 作 二 丈 也 。 淮 南 子 墬 形 篇 有 修 臂 民 , 高 誘 注 云 : 「 一 國 民 皆 長 臂 , 臂 長 於 身 , 南 方 之 國 也 。 」 是 郭 注 「 下 垂 至 地 」 所 本 。 穆 天 子 傳 卷 二 云 : 「 天 子 乃 封 長 肱 于 黑 水 之 西 河 。 」 郭 注 云 : 「 即 長 臂 人 也 , 見 山 海 經 。 」 是 傳 說 中 西 方 亦 有 此 異 形 人 也 。 圖 讚 云 : 「 雙 肱 三 尺 , 體 如 中 人 ; 彼 曷 為 者 ? 長 臂 之 民 ; 修 腳 是 負 , 捕 魚 海 濱 。 」 又 有 想 象 中 之 奇 景 呈 於 目 前 矣 。 然 三 尺 當 作 三 丈 , 始 副 「 長 臂 」 之 「 長 」 , 字 蓋 訛 也 。 大 荒 南 經 云 :「
有 人 名 曰 張 宏 , 在 海 上 捕 魚 。 海 中 有 張 宏 之 國 , 食 魚 , 使 四 鳥 。 」 即 此 , 說 詳 該 節 注 。

2   畢 沅 云 : 「 云 兩 手 各 操 一 魚 , 云 捕 魚 海 中 , 皆 其 圖 象 也 。 」

狄 山 1 , 帝 堯 葬 于 陽 2 , 帝 嚳 葬 于 陰 3 。 爰 有 熊 、 羆 、 文 虎 4 、 蜼 5 、 豹 、 離 朱 6 、 視 肉 7 。 吁 咽 8 、 文 王 皆 葬 其 所 9 。 一 曰 湯 山 。 一 曰 爰 有 熊 、 羆 、 文 虎 、 蜼 、 豹 、 離 朱 、 (丘鳥) 久1 0 、 視 肉 、 虖 交 1 1 。 其 1 2 范 林 方 三 百 里 1 3 。

1   畢 沅 云 : 「 墨 子 ( 節 葬 篇 下 ) 云 : 『 堯 北 教 八 狄 , 道 死 , 葬 蛩 山 之 陰 。 』 則 此 云 狄 山 者 , 狄 中 之 山 也 。 」

2   郭 璞 云 : 「 呂 氏 春 秋 ( 安 死 篇 ) 曰 : 『 堯 葬 穀 林 。 』 今 陽 城 縣 西 , 東 阿 縣 城 次 鄉 中 , 赭 陽 縣 湘 亭 南 , 皆 有 堯 冢 。 」 珂 案 : 郭 注 「 陽 城 」 當 作 「 城 陽 」 , 城 陽 , 舊 縣 名 , 本 作 成 陽 , 故 城 在 今 山 東 省 濮 縣 東 南 。 呂 氏 春 秋 安 死 篇 高 誘 注 云 : 「 傳 曰 : 堯 葬 成 陽 , 此 云 穀 林 , 成 陽 山 下 有 穀 林 也 。 」

3   郭 璞 云 : 「 嚳 , 堯 父 , 號 高 辛 , 今 冢 在 頓 丘 縣 城 南 臺 陰 野 中 也 。 音 酷 。 」 珂 案 : 大 戴 禮 帝 繫 篇 云 : 「 黃 帝 產 玄 囂 , 玄 囂 產 蟜 極 , 蟜 極 產 高 辛 , 是 為 帝 嚳 ; 帝 嚳 產 放 勳 , 是 為 帝 堯 也 。 」 皇 覽 冢 墓 記 云 :「
帝 嚳 冢 在 東 郡 濮 陽 頓 丘 城 南 臺 陰 野 中 。 」 即 郭 注 所 本 。

4   郭 璞 云 : 「 彫 虎 也 。 尸 子 曰 : 『 中 黃 伯 : 「 余 左 執 太 行 之 獶 而 右 搏 彫 虎 也 。 』 」 珂 案 : 郭 注 引 尸 子 「 中 黃 伯 」 下 脫 「 曰 」 字 , 文 選 思 玄 賦 舊 注 引 有 , 御 覽 卷 八 九 一 同 。

5   郭 璞 云 : 「 蜼 , 獮 猴 類 。 」

6   郭 璞 云 : 「 木 名 也 , 見 莊 子 。 今 圖 作 赤 鳥 。 」 郝 懿 行 云 : 「 郭 云 木 名 者 , 蓋 據 ( 文 選 ) 子 虛 賦 『 檗 離 朱 楊 』 為 說 也 , 然 郭 於 彼 注 既 以 朱 楊 為 赤 莖 柳 , 則 此 注 非 也 。 又 云 見 莊 子 者 , 天 地 篇 有 其 文 , 然 彼 以 離 朱 為 人 名 , 則 此 亦 非 矣 。 又 云 今 圖 作 赤 鳥 者 , 赤 鳥 疑 南 方 神 鳥 焦 明 之 屬 也 。 然 大 荒 南 經 離 朱 又 作 離 俞 。 」 珂 案 : 離 朱 在 熊 、 羆 、 文 虎 、 蜼 、 豹 之 間 , 自 應 是 動 物 名 , 郭 云 木 名 , 誤 也 。 此 動 物 維 何 ? 竊 以 為 即 日 中 踆 烏 ( 三 足 烏 ) 。 文 選 張 衡 思 玄 賦 : 「 前 長 離 使 拂 羽 兮 。 」 注 : 「 長 離 , 朱 鳥 也 。 」 書 堯 典 : 「 日 中 星 鳥 , 以 殷 仲 春 。 」 傳 : 「 鳥 , 南 方 朱 鳥 七 宿 。 」 離 為 火 , 為 日 , 故 神 話 中 此 原 屬 於 日 後 又 象 徵 化 為 南 方 星 宿 之 朱 鳥 , 或 又 稱 為 離 朱 。 山 海 經 所 記 古 帝 王 墓 所 所 有 奇 禽 異 物 中 , 多 有 所 謂 離 朱 者 。 郭 注 云 今 圖 作 赤 鳥 者 , 蓋 是 離 朱 之 古 圖 象 也 。 是 乃 日 中 神 禽 即 所 謂 踆 烏 、 陽 烏 或 金 烏 者 。 而 世 傳 古 之 明 目 人 , 又 或 冒 以 離 朱 之 名 , 喻 其 如 日 之 明 麗 中 天 、 無 所 不 察 也 。 日 烏 足 三 , 足 訛 為 頭 , 故 又 或 傳 有 三 頭 離 珠 ( 朱 ) , 於 服 常 樹 上 , 遞 臥 遞 起 , 以 伺 琅 玕 也 ( 見 海 內 西 經 「 服 常 樹 」 節 注 ) 。 神 話 演 變 錯 綜 無 定 , 大 都 如 此 。

7   郭 璞 云 : 「 聚 肉 , 形 如 牛 肝 , 有 兩 目 也 ; 食 之 無 盡 , 尋 復 更 生 如 故 。 」 郝 懿 行 云 : 「 北 堂 書 鈔 一 百 四 十 五 卷 引 此 注 作 『 食 之 盡 』 , 今 本 『 無 』 字 衍 也 。 初 學 記 ( 卷 二 十 六 ) 引 神 異 經 云 : 『 西 北 荒 有 遺 酒 追 復 脯 焉 , 其 味 如 T , 食 一 片 復 一 片 。 』 疑 即 此 也 。 博 物 志 ( 異 獸 ) 云 : 『 越 巂 國 有 牛 , 稍 割 取 肉 , 牛 不 死 , 經 日 肉 生 如 故 。 』 又 神 異 經 云 : 『 南 方 有 獸 , 名 無 損 之 獸 。 人 割 取 其 肉 不 病 , 肉 復 自 復 。 』 已 上 所 說 二 物 , 義 與 郭 近 而 形 狀 則 異 。 」 珂 案 : 古 小 說 鉤 沈 輯 玄 中 記 云 : 「 大 月 氏 及 西 胡 , 有 牛 名 曰 日 反 , 今 日 割 取 其 肉 三 四 斤 , 明 日 其 肉 已 復 , 創 即 愈 也 。 漢 人 入 此 國 , 見 牛 不 知 , 以 為 珍 異 。 」 蜀 典 卷 九 「 稍 割 牛 」 條 引 涼 州 異 物 志 云 : 「 月 支 有 羊 , 尾 重 十 斤 , 割 之 供 食 , 尋 生 如 故 。 」 均 郭 說 視 肉 類 也 。 圖 讚 云 : 「 聚 肉 有 眼 , 而 無 腸 胃 ; 與 彼 馬 勃 , 頗 相 髣 @ ; 奇 在 不 盡 , 食 人 薄 味 。 」

8   郭 璞 云 : 「 所 未 詳 也 。 」 珂 案 : 吁 咽 與 文 王 並 列 , 疑 當 是 人 名 。 蓋 吁 咽 如 屬 之 視 肉 、 離 朱 以 上 種 種 奇 禽 異 物 中 , 則 下 文 「 皆 葬 其 所 」 之 「 皆 」 字 無 著 落 , 因 疑 是 人 名 。 此 人 維 何 ? 大 荒 南 經 云 : 「 帝 堯 、 帝 嚳 、 帝 舜 葬 於 岳 山 。 」 郭 璞 注 : 「 即 狄 山 也 。 」 則 所 謂 「 吁 咽 」 者 , 或 當 是 舜 之 析 音 , 吁 咽 ( 因 ) 相 切 , 其 音 近 舜 , 當 即 岳 山 所 葬 之 帝 舜 也 。

9   郭 璞 云 : 「 今 文 王 墓 在 長 安 鄗 聚 社 中 。 按 帝 王 冢 墓 皆 有 定 處 , 而 山 海 經 往 往 復 見 之 者 , 蓋 以 聖 人 久 於 其 位 , 仁 化 廣 及 , 恩 洽 鳥 獸 , 至 於 殂 亡 , 四 海 若 喪 考 妣 , 無 思 不 哀 。 故 絕 域 殊 俗 之 人 , 聞 天 子 崩 , 各 自 立 坐 而 祭 醊 哭 泣 , 起 土 為 冢 , 是 以 所 在 有 焉 。 亦 猶 漢 氏 諸 遠 郡 國 皆 有 天 子 廟 , 此 其 遺 象 也 。 」

1 0 郭 璞 云 : 「(丘鳥) 久 , 鴝 鶹 之 屬 。 」 郝 懿 行 云 :「(丘鳥) 當 為 鴟 。 說 文 ( 四 ) 云 : 『(丘鳥) 舊 , 舊 留 也 ; 舊 或 作 鵂 。』是 經 文 (丘鳥) 久 即 鴟 舊 , 注 文 雊 鶹 即 鵂 鶹 也 , 皆 聲 近 假 借 字 。 」

1 1 郭 璞 云 : 「 所 未 詳 也 。 」 郝 懿 行 云 : 「 即 吁 咽 也 , 吁 、 虖 聲 相 近 。 」 珂 案 : 咽 、 交 則 聲 相 遠 , 仍 所 未 詳 也 。

1 2 王 念 孫 云 : 「 其 蓋 有 字 之 訛 。 海 內 西 經 ( 珂 案 : 當 為 海 內 北 經 ) 云 : 『 崑 崙 西 南 所 , 有 氾 林 方 三 百 里 。 』 」

1 3 郭 璞 云 : 「 言 林 木 氾 濫 布 衍 也 。 」 郝 懿 行 云 : 「 范 林 , 海 內 南 經 作 氾 林 , 范 、 氾 通 。 」 珂 案 : 海 內 北 經 亦 作 「 氾 林 」 。

南 方 祝 融 , 獸 身 人 面 , 乘 兩 龍 1 。

1   郭 璞 云 : 「 火 神 也 。 」 珂 案 : 呂 氏 春 秋 孟 夏 篇 云 : 「 其 帝 炎 帝 , 其 神 祝 融 。 」 淮 南 子 時 則 篇 云 : 「 南 方 之 極 , 自 北 戶 孫 之 外 , 貫 顓 頊 之 國 , 南 至 委 火 炎 風 之 野 , 赤 帝 ( 炎 帝 ) 祝 融 之 所 司 者 萬 二 千 里 。 」 則 祝 融 者 , 南 方 天 帝 炎 帝 之 佐 也 。 山 海 經 海 內 經 云 : 「 炎 帝 之 妻 , 赤 水 之 子 聽 訞 生 炎 居 , 炎 居 生 節 並 , 節 並 生 戲 器 , 戲 器 生 祝 融 。 」 是 祝 融 乃 炎 帝 之 裔 。 然 大 荒 西 經 乃 云 : 「 顓 頊 生 老 童 , 老 童 生 祝 融 。 」 而 顓 頊 者 , 黃 帝 之 曾 孫 ( 海 內 經 ) , 是 祝 融 又 黃 帝 之 裔 , 說 復 不 同 。 唯 黃 炎 古 傳 本 屬 同 族 ( 繹 史 卷 五 引 新 書 : 「 炎 帝 者 , 黃 帝 同 母 異 父 兄 弟 也 」 ) , 故 傳 為 炎 帝 苗 裔 之 祝 融 , 復 可 歸 於 黃 帝 。 關 於 祝 融 之 神 話 , 見 於 海 內 經 者 , 有 「 鯀 竊 帝 之 息 壤 以 湮 洪 水 , 不 待 帝 命 , 帝 令 祝 融 殺 鯀 於 羽 郊 。 」 見 於 墨 子 非 攻 下 者 , 有 「 ( 成 湯 伐 夏 ) 天 命 融 ( 祝 融 ) 隆 ( 降 ) 火 于 夏 之 城 閒 , 西 北 之 隅 。 」 見 於 尚 書 大 傳 及 太 公 金 匱 等 書 者 , 有 祝 融 等 七 神 雪 天 遠 來 , 助 周 滅 殷 事 ; 見 於 史 記 司 馬 貞 補 三 皇 本 紀 者 , 有 共 工 與 祝 融 戰 , 不 勝 而 怒 觸 不 周 山 事 , 等 等 。 祝 融 在 古 神 話 傳 說 中 , 位 亦 顯 矣 。
 
 
 

山 海 經 海 經 新 釋 卷 二

    山 海 經 第 七

        海 外 西 經

海 外 自 西 南 陬 至 西 北 陬 者 1 。

1   畢 沅 云 : 「 淮 南 子 墬 形 訓 云 : 自 西 北 至 西 南 方 , 起 修 股 民 肅 慎 民 , 此 文 正 倒 。 知 此 經 是 說 圖 之 詞 , 或 右 行 則 自 西 南 至 西 北 起 三 身 國 , 或 左 行 則 自 西 北 至 西 南 起 修 股 民 。 是 漢 時 猶 有 山 海 經 圖 , 各 依 所 見 為 說 , 故 不 同 也 。 」

滅 蒙 鳥 在 結 匈 國 北 1 , 為 鳥 青 , 赤 尾 。

1   畢 沅 云 : 「 蓋 結 匈 國 所 有 , 承 上 文 起 西 南 陬 言 , 其 圖 象 在 結 匈 國 北 也 。 」 郝 懿 行 云 : 「 博 物 志 ( 外 國 ) 云 : 『 結 匈 國 有 滅 蒙 鳥 。 』 本 此 。 海 內 西 經 又 有 孟 鳥 。 」

      珂 案 : 海 內 西 經 云 : 「 孟 鳥 在 貊 國 東 北 , 其 鳥 文 赤 、 黃 、 青 , 東 鄉 。 」 郝 懿 行 謂 滅 蒙 鳥 疑 即 孟 鳥 , 滅 蒙 之 聲 近 孟 ( 詳 海 內 西 經 「 孟 鳥 」 節 注 ) , 其 說 是 也 。 何 以 知 其 然 也 ? 史 記 秦 本 紀 云 : 「 秦 之 先 , 帝 顓 頊 之 苗 裔 孫 , 曰 女 脩 。 女 脩 織 , 玄 鳥 隕 卵 , 女 脩 吞 之 , 生 子 大 業 。 大 業 取 少 典 之 子 曰 女 華 。 女 華 生 大 費 , 與 禹 平 水 土 , 已 成 , 帝 賜 玄 珪 。 禹 受 曰 : 『 非 予 能 成 , 亦 大 費 為 輔 。 』 帝 舜 曰 : 『 咨 , 爾 費 , 贊 禹 功 , 其 賜 爾 皁 游 , 爾 後 嗣 將 大 出 。 』 乃 妻 之 姚 姓 之 玉 女 。 大 費 拜 受 , 佐 舜 調 馴 鳥 獸 , 鳥 獸 多 馴 服 , 是 為 柏 翳 ( 伯 益 ) 。 舜 賜 姓 嬴 氏 。 大 費 生 子 二 人 , 一 曰 大 廉 , 實 鳥 俗 氏 ; 二 曰 若 木 , 實 費 氏 。 … … 大 廉 玄 孫 曰 孟 戲 、 仲 衍 , 鳥 身 人 言 。 」 太 平 御 覽 卷 九 一 五 引 括 地 圖 云 : 「 孟 虧 人 首 鳥 身 , 其 先 為 虞 氏 馴 百 獸 , 夏 后 之 末 世 , 民 始 食 卵 , 孟 虧 去 之 , 鳳 凰 隨 與 止 於 此 。 山 多 竹 , 長 千 仞 , 鳳 凰 食 竹 實 , 孟 虧 食 木 食 。 去 九 疑 萬 八 千 里 。 」 孟 虧 即 秦 本 紀 之 孟 戲 也 , 博 物 志 ( 外 國 ) 又 作 孟 舒 。 云 : 「 孟 舒 國 民 , 人 首 鳥 身 , 其 先 主 為 霅 氏 訓 百 禽 。 夏 后 之 世 , 始 食 卵 。 孟 舒 去 之 , 鳳 皇 隨 焉 。 」 戲 、 虧 、 舒 均 一 音 之 轉 。 大 荒 東 經 云 : 「 帝 舜 生 戲 , 戲 生 搖 民 。 」 海 內 經 云 : 「 有 嬴 民 , 鳥 足 。 」 嬴 、 搖 亦 一 聲 之 轉 , 嬴 民 即 搖 民 , 戲 即 孟 戲 也 , 不 過 原 以 柏 翳 ( 伯 益 ) 為 祖 先 者 , 乃 又 移 之 於 舜 也 。 舜 與 伯 益 蓋 皆 東 方 殷 民 族 傳 說 中 之 祖 宗 神 , 亦 即 詩 玄 鳥 所 謂 「 天 命 玄 鳥 , 降 而 生 商 」 之 玄 鳥 , 即 燕 子 之 化 身 。 玄 鳥 再 經 神 話 化 , 又 為 鳳 凰 。 故 其 子 孫 或 「 鳥 身 人 言 」 , 或 「 人 首 鳥 身 」 , 或 「 鳥 足 」 , 且 有 「 鳳 凰 隨 焉 」 。 此 「 隨 焉 」 之 「 鳳 凰 」 , 即 此 處 所 記 「 滅 蒙 鳥 」 及 海 內 西 經 所 記 「 孟 鳥 」 是 也 。 「 為 鳥 青 , 赤 尾 」 或 「 其 鳥 文 赤 、 黃 、 青 」 云 云 , 乃 所 謂 「 五 采 之 鳥 」 , 山 海 經 多 記 有 之 , 皆 鳳 凰 之 象 。 大 荒 西 經 云 : 「 有 五 采 之 鳥 , 有 冠 , 名 曰 狂 鳥 。 」 爾 雅 釋 鳥 云 : 「 狂 , ● 鳥 。 」 實 則 狂 鳥 、 ● 鳥 皆 鳳 凰 屬 也 , 狂 即 皇 , ● 即 鳳 , 音 之 轉 也 。 ● 鳥 又 即 孟 鳥 , 字 之 異 也 。 大 荒 西 經 又 云 : 「 有 弇 州 之 山 , 五 采 之 鳥 仰 天 , 名 曰 鳴 鳥 。 」 郝 懿 行 云 : 「 鳴 鳥 , 蓋 鳳 屬 也 。 」 鳴 鳥 亦 ● 鳥 、 孟 鳥 也 。 則 此 處 所 記 之 「 滅 蒙 鳥 」 , 固 鳳 屬 之 狂 鳥 、 ● 鳥 、 鳴 鳥 、 孟 鳥 之 異 名 也 。

大 運 山 高 三 百 仞 , 在 滅 蒙 鳥 北 。

大 樂 之 野 , 夏 后 > 于 此 九 代 1 ; 乘 兩 龍 , 雲 蓋 三 層 2 。 左 手 操 翳 3 , 右 手 操 環 4 , 佩 玉 璜 5 。 在 大 運 山 北 6 。 一 曰 大 遺 之 野 7 。

1   郭 璞 云 : 「 九 代 , 馬 名 , 謂 盤 作 之 令 舞 ( 藏 經 本 作 — — 珂 ) 也 。 」 郝 懿 行 云 : 「 九 代 , 疑 樂 名 也 。 竹 書 ( 今 本 — — 珂 ) 云 : 『 夏 帝 > 十 年 , 帝 巡 狩 , 舞 九 韶 于 大 穆 之 野 。 』 大 荒 西 經 亦 云 : 『 天 穆 之 野 , > 始 歌 九 招 。 』 招 即 韶 也 。 ( 珂 案 : 藏 經 本 「 九 招 」 正 作 「 九 韶 」 。 ) 疑 九 代 即 九 招 矣 。 又 淮 南 齊 俗 訓 云 : 『 夏 后 氏 其 樂 夏 籥 九 成 。 』 疑 九 代 本 作 九 成 , 今 本 傳 寫 形 近 而 訛 也 。 李 善 注 ( 文 選 ) 王 融 三 月 三 日 曲 水 詩 序 引 此 經 云 : 『 舞 九 代 馬 。 』 疑 馬 字 衍 。 而 藝 文 類 聚 九 十 三 卷 及 太 平 御 覽 八 十 二 卷 引 此 經 亦 有 馬 字 , 或 并 引 郭 注 之 文 也 。 舞 馬 之 戲 恐 非 上 古 所 有 。 」 珂 案 : 郝 說 是 也 。 九 代 確 當 是 樂 名 , 非 舞 馬 之 戲 。 陳 夢 家 商 代 的 神 話 與 巫 術 ( 燕 京 學 報 第 二 十 期 ) 一 文 略 謂 : 「 即 九 び , び , 象 又 持 牛 尾 。 九 歌 : 『 成 禮 兮 會 鼓 , 傳 芭 兮 代 舞 。 』 即 び 舞 也 。 」 說 亦 可 供 參 考 。

2   郭 璞 云 : 「 層 , 猶 重 也 。 」 郝 懿 行 云 : 「 李 善 注 ( 文 選 ) 西 京 賦 兩 引 此 注 並 同 。 又 注 潘 岳 為 賈 謐 作 贈 陸 機 詩 引 此 注 云 : 『 層 , 重 也 , 慈 登 切 。 』 今 本 脫 郭 音 三 字 。 又 層 , 經 典 通 作 曾 , 據 郭 音 , 益 知 此 經 層 當 為 曾 矣 。 」 珂 案 : 宋 本 郭 注 層 作 曾 。 毛 扆 校 注 云 : 「 三 層 , 注 作 曾 , 經 文 不 應 作 層 。 」 與 郝 說 略 異 , 而 謂 經 文 當 作 曾 則 同 。

3   郭 璞 云 : 「 羽 葆 幢 也 。 」 珂 案 : 說 文 四 云 : 「 翳 , 翿 也 , 所 以 舞 也 。 」

4   郭 璞 云 : 「 玉 空 邊 等 為 環 。 」 珂 案 : 說 文 一 云 : 「 環 , 璧 也 , 肉 好 若 一 謂 之 環 。 」

5   郭 璞 云 : 「 半 璧 曰 璜 。 」 珂 案 : 郭 注 亦 見 說 文 一 。

6   郭 璞 云 : 「 歸 藏 鄭 母 經 曰 : 『 夏 后 > 筮 : 御 飛 龍 登 于 天 , 吉 。 』 明 > 亦 仙 也 。 」 郝 懿 行 云 : 「 太 平 御 覽 八 十 二 卷 引 史 記 曰 : 『 昔 夏 后 > 筮 : 乘 龍 以 登 于 天 , 占 于 皋 陶 , 皋 陶 曰 : 「 吉 而 必 同 , 與 神 交 通 ; 以 身 為 帝 , 以 王 四 鄉 。 」 』 今 案 御 覽 此 文 即 與 郭 注 所 引 為 一 事 也 。 」

      珂 案 : 關 於 夏 后 > 之 神 話 , 大 荒 西 經 云 : 「 西 南 海 之 外 , 赤 水 之 南 , 流 沙 之 西 , 有 人 珥 兩 青 蛇 , 乘 兩 龍 , 名 曰 夏 后 開 ( 開 即 > , 漢 景 帝 名 > , 漢 人 避 諱 改 ) , 開 上 三 嬪 ( 賓 ) 于 天 , 得 九 辯 與 九 歌 以 下 。 此 天 穆 之 野 , 高 二 千 仞 , 開 焉 得 始 歌 九 招 。 」 即 同 一 事 也 。 繹 史 卷 十 二 引 隨 巢 子 : 「 禹 娶 塗 山 , 治 鴻 水 , 通 轘 轅 山 , 化 為 熊 。 塗 山 氏 見 之 , 慚 而 去 , 至 嵩 高 山 , 化 為 石 。 禹 曰 : 『 歸 我 子 ! 』 石 破 北 方 而 生 > 。 」 此 > 之 生 為 非 同 尋 常 矣 , 亦 > 之 所 以 為 「 > 」 ( 開 ) 也 。 > 為 人 神 交 配 所 生 之 子 , 本 身 固 具 有 神 性 , 故 能 「 三 嬪 于 天 , 得 九 辯 與 九 歌 以 下 」 。 所 謂 「 得 」 者 , 實 「 竊 」 也 。 御 覽 九 二 九 引 歸 藏 明 夷 云 : 「 昔 夏 后 > 上 乘 龍 飛 , 以 登 于 天 , 皋 陶 占 之 , 曰 : 『 吉 。 』 」 大 荒 西 經 郭 注 引 歸 藏 > 筮 云 : 「 不 可 竊 辯 與 九 歌 以 國 于 下 。 」 即 其 事 矣 。 蓋 > 承 禹 位 , 不 恤 國 事 , 惟 以 酒 食 聲 色 自 娛 , 復 竊 天 樂 助 興 , 致 遭 亡 國 慘 禍 。 故 墨 子 非 樂 稱 : 「 > 乃 淫 溢 康 樂 , 野 于 飲 食 , 將 將 鍠 鍠 , 筦 磬 以 方 。 湛 濁 于 酒 , 渝 食 于 野 , 萬 舞 翼 翼 , 章 聞 于 天 , 天 用 弗 式 ( 內 數 字 與 原 文 略 有 不 同 , 均 據 孫 詒 讓 墨 子 閒 詁 校 改 ) 。 」 詩 人 於 此 亦 多 所 刺 譏 。 屈 原 離 騷 云 : 「 > 九 辯 與 九 歌 兮 , 夏 康 娛 以 自 縱 ; 不 顧 難 以 圖 後 兮 , 五 子 用 夫 家 巷 ( 末 句 「 夫 」 原 作 「 失 乎 」 , 從 聞 一 多 楚 辭 校 補 改 , 「 家 巷 」 即 「 家 鬨 」 , 內 訌 之 意 也 ) 。 」 天 問 云 : 「 > 棘 賓 商(
帝 之 形 訛 ) , 九 辯 九 歌 , 何 勤 子 屠 母 而 死 分 竟 ( 境 ) 地 ? 」 即 其 事 也 。 此 處 所 謂 「 九 代 」 , 亦 「 歌 九 招 」 之 類 , 雖 曰 「 亦 仙 」 , 固 乃 > 「 康 娛 自 縱 」 之 具 體 表 現 , 其 「 不 顧 難 以 圖 後 」 , 亦 已 明 矣 。

7   郭 璞 云 : 「 大 荒 經 云 : 大 穆 之 野 。 」 郝 懿 行 云 : 「 大 荒 西 經 作 天 穆 之 野 , 此 注 云 大 穆 之 野 , 竹 書 天 穆 、 大 穆 二 文 並 見 。 此 經 文 又 云 大 遺 之 野 、 大 樂 之 野 , 諸 文 皆 異 , 所 未 詳 。 」 珂 案 : 天 、 大 古 本 一 字 , 穆 、 遺 、 樂 音 皆 相 近 。

三 身 國 1 在 夏 后 > 北 , 一 首 而 三 身 2 。

1   珂 案 : 淮 南 子 墬 形 篇 有 三 身 民 。 大 荒 南 經 云 : 「 大 荒 之 中 , 有 不 庭 之 山 , 滎 水 窮 焉 。 有 人 三 身 。 帝 俊 妻 娥 皇 , 生 此 三 身 之 國 。 姚 姓 , 黍 食 , 使 四 鳥 。 」 河 圖 括 地 圖 ( 玉 函 山 房 輯 佚 書 輯 ) 則 云 : 「 庸 成 氏 實 有 季 子 , 其 性 喜 淫 , 晝 淫 於 市 , 帝 怒 , 放 之 於 西 南 。 季 子 儀 馬 而 產 子 , 身 人 也 而 尾 蹄 馬 , 是 為 三 身 之 國 。 」 蓋 後 起 之 說 , 非 古 神 話 初 相 也 。

2   郝 懿 行 云 : 「 藝 文 類 聚 三 十 五 卷 引 博 物 志 云 : 『 三 身 國 一 頭 三 身 三 手 。 』 今 此 經 無 三 手 字 。 」

一 臂 國 1 在 其 北 , 一 臂 一 目 一 鼻 孔 2 。 有 黃 馬 虎 文 , 一 目 而 一 手 3 。

1   珂 案 : 大 荒 西 經 云 : 「 有 一 臂 民 。 」 即 此 。

2   吳 任 臣 云 : 「 淮 南 子 海 外 三 十 六 國 , 西 南 方 有 一 臂 民 。 呂 氏 春 秋 ( 求 人 篇 ) 云 : 『 其 肱 、 一 臂 之 鄉 。 』 爾 雅 ( 釋 地 ) : 『 北 方 有 比 肩 民 焉 , 迭 食 而 迭 望 。 』 郭 璞 注 云 : 『 此 即 半 體 之 人 , 各 有 一 目 、 一 鼻 孔 、 一 臂 、 一 腳 。 』 異 域 志 云 : 『 半 體 國 其 人 一 目 一 手 一 足 。 』 交 州 記 曰 : 『 儋 耳 國 東 有 一 臂 國 , 人 皆 一 臂 也 。 』 江 淹 遂 古 篇 『 一 臂 人 兮 』 本 此 。 三 才 圖 會 曰 : 『 一 臂 國 在 西 海 之 北 , 半 體 比 肩 , 猶 魚 鳥 相 合 。 』 ( 珂 案 : 韓 詩 外 傳 卷 五 云 : 「 東 海 有 魚 名 曰 鰈 , 比 目 而 行 , 不 相 得 不 能 達 ; 南 方 有 鳥 名 曰 鶼 , 比 翼 而 飛 , 不 相 得 不 能 舉 。 」 即 所 謂「
魚 鳥 相 合 」 也 。 ) ( 文 選 ) 王 融 曲 水 詩 序 : 『 離 身 反 踵 之 君 , 髽 首 貫 胸 之 長 。 』 離 身 亦 斯 類 也 。 」

3   郝 懿 行 云 : 「 手 , 馬 臂 也 。 ( 禮 記 ) 內 則 云 : 『 馬 黑 脊 而 般 臂 漏 。 』 」

奇 肱 之 國 1 在 其 北 , 其 人 一 臂 三 目 , 有 陰 有 陽 , 乘 文 馬 2 。 有 鳥 焉 , 兩 頭 , 赤 黃 色 , 在 其 旁 3 。

1   郭 璞 云 : 「 肱 或 作 弘 ; 奇 音 羈 。 」

2   郭 璞 云 : 「 陰 在 上 , 陽 在 下 ; 文 馬 即 吉 良 也 。 」 珂 案 : 海 內 北 經 云 : 「 犬 戎 國 有 文 馬 , 縞 身 朱 鬣 , 目 若 黃 金 , 名 曰 吉 量 , 乘 之 壽 千 歲 。 」 吉 量 即 吉 良 也 。

3   郭 璞 云 : 「 其 人 善 為 機 巧 , 以 取 百 禽 ; 能 作 飛 車 , 從 風 遠 行 。 湯 時 得 之 於 豫 州 界 中 , 即 壞 之 , 不 以 示 人 。 後 十 年 西 風 至 , 復 作 遣 之 。 」 郝 懿 行 云 : 「 博 物 志 說 奇 肱 民 善 為 栻 扛 , 以 殺 百 禽 , 栻 扛 蓋 機 巧 二 字 之 異 。 又 云 湯 破 其 車 , 不 以 視 民 , 視 即 古 示 字 , 當 作 。 又 云 十 年 東 風 至 , 乃 復 作 車 遣 返 , 郭 注 作 西 風 至 , 西 字 訛 也 。 云 其 國 去 玉 門 關 四 萬 里 , 當 須 東 風 至 乃 得 遣 返 矣 。 」 珂 案 : 郝 說 是 也 。 博 物 志 外 國 云 : 「 奇 肱 民 善 為 栻 扛 , 以 殺 百 禽 。 能 為 飛 車 , 從 風 遠 行 。 湯 時 西 風 至 , 吹 其 車 至 豫 州 , 湯 破 其 車 , 不 以 視 民 。 十 年 東 風 至 , 乃 復 作 車 遣 返 。 其 國 去 玉 門 關 四 萬 里 。 」 淮 南 墬 形 篇 作 奇 股 。 高 誘 注 云 : 「 奇 , 隻 也 ; 股 , 腳 也 。 」 則 是 獨 腳 人 矣 。 以 較 獨 臂 , 似 獨 腳 於 義 為 長 。 假 令 獨 臂 , 則 「 為 機 巧 」 、 「 作 飛 車 」 乃 戛 戛 乎 其 難 矣 ; 亦 唯 獨 腳 , 始 痛 感 行 路 之 艱 , 翱 翔 雲 天 之 思 斯 由 > 矣 : 故 奇 股 乃 勝 於 奇 肱 。

形 天 1 與 帝 2 至 此 3 爭 神 , 帝 斷 其 首 , 葬 之 常 羊 之 山 4 , 乃 以 乳 為 目 , 以 臍 5 為 口 , 操 干 戚 以 舞 6 。

1   珂 案 : 形 天 , 書 各 不 同 。 王 念 孫 云 : 「 陶 潛 讀 山 海 經 詩 正 作 形 夭 , 見 二 老 堂 詩 話 , 今 本 改 作 形 天 。 唐 等 慈 寺 碑 ( 碑 在 氾 水 縣 , 唐 顏 師 古 撰 ) 『 疏 屬 之 罪 , 方 滯 迷 塗 ; 刑 夭 之 魂 , 久 淪 長 夜 。 』 道 藏 本 山 海 經 圖 讚 亦 作 形 夭 。 淮 南 墬 形 篇 『 西 方 有 形 殘 之 尸 』 , 劉 績 注 引 此 作 形 夭 , 酉 陽 雜 俎 諾 皋 記 作 形 夭 , 鈔 本 御 覽 三 百 七 十 一 、 五 百 七 十 四 、 八 百 七 十 四 並 作 形 夭 , 八 百 八 十 七 同 。 」 王 似 主 張 作 形 夭 者 。 然 查 影 宋 本 御 覽 , 卷 五 七 四 、 三 七 一 固 作 形 夭 , 卷 五 五 五 則 作 邢 天 , 卷 八 八 七 作 刑 夭 , 鮑 崇 城 校 本 卷 五 五 五 作 刑 天 , 今 本 陶 靖 節 集 讀 山 海 經 詩 亦 作 刑 天 , 依 義 刑 天 長 於 形 夭 。 天 , 甲 骨 文 作 ● , 金 文 作 ● , 口 與 ● 均 象 人 首 , 義 為 顛 為 頂 , 刑 天 蓋 即 斷 首 之 意 。 意 此 刑 天 者 , 初 本 無 名 天 神 , 斷 首 之 後 , 始 名 之 為 「 刑 天 」 。 或 作 形 夭 , 義 為 形 體 夭 殘 , 亦 通 。 惟 作 形 天 、 刑 夭 則 不 可 通 。

2   珂 案 : 帝 , 天 帝 ; 此 指 黃 帝 , 說 詳 後 。

3   珂 案 : 御 覽 各 卷 ( 三 七 一 、 五 五 五 、 五 七 四 、 八 八 七 ) 引 經 均 無 「 至 此 」 二 字 , 「 至 此 」 二 字 衍 。

4   郝 懿 行 云 : 「 宋 書 符 瑞 志 云 : 『 有 神 龍 首 感 女 登 於 常 羊 山 , 生 炎 帝 神 農 。 』 即 此 也 。 大 荒 西 經 有 偏 勾 、 常 羊 之 山 , 亦 即 此 。 」 珂 案 : 郝 說 是 也 , 說 詳 後 。

5   珂 案 : 臍 , 御 覽 卷 三 七 一 、 五 七 四 、 八 八 七 均 引 作 齊 。 齊 , 古 通 臍 ; 左 傳 莊 公 六 年 : 「 後 君 噬 齊 。 」

6   郭 璞 云 : 「 干 , 盾 ; 戚 , 斧 也 : 是 為 無 首 之 民 。 」

      珂 案 : 刑 天 , 炎 帝 之 臣 ; 刑 天 之 神 話 , 乃 黃 帝 與 炎 帝 鬥 爭 神 話 之 一 部 分 , 狀 其 鬥 志 靡 懈 , 死 猶 未 已 也 。 御 覽 七 九 引 歸 藏 : 「 昔 黃 神 與 炎 神 爭 鬥 涿 鹿 之 野 , 將 戰 , 筮 於 巫 咸 , 曰 : 『 果 哉 而 有 咎 。 』 」 呂 氏 春 秋 蕩 兵 篇 : 「 兵 所 自 來 者 久 矣 , 黃 炎 故 用 水 火 矣 。 」 淮 南 子 兵 略 篇 : 「 炎 帝 為 火 災 , 故 黃 帝 禽 之 。 」 大 戴 禮 五 帝 德 : 「 黃 帝 教 熊 、 羆 、 貔 、 豹 、 虎 , 以 與 赤 帝 戰 於 版 泉 之 野 , 三 戰 然 後 得 行 其 志 。 」 是 自 戰 國 至 秦 漢 咸 有 關 於 黃 炎 鬥 爭 之 傳 說 。 炎 帝 兵 敗 , 乃 又 有 蚩 尤 崛 起 以 與 黃 帝 頡 抗 。 蚩 尤 者 , 「 炎 帝 之 後 」 ( 玉 函 山 房 輯 佚 書 輯 遁 甲 開 山 圖 ) , 亦 炎 帝 之 臣 也 ( 世 本 宋 衷 注 ) , 大 荒 北 經 謂 「 蚩 尤 作 兵 伐 黃 帝 」 者 , 蓋 為 兵 敗 之 炎 帝 復 仇 也 。 蚩 尤 與 黃 帝 之 戰 , 乃 古 代 神 話 傳 說 中 一 大 戰 爭 , 書 呂 刑 「 蚩 尤 唯 始 作 亂 」 云 云 , 即 已 記 其 大 要 矣 。 山 海 經 復 涉 夸 父 , 謂 「 應 龍 ( 黃 帝 神 龍 ) 已 殺 蚩 尤 , 又 殺 夸 父 」 ( 大 荒 北 經 ) , 「 應 龍 殺 蚩 尤 與 夸 父 」 ( 大 荒 東 經 ) 。 夸 父 者 , 大 荒 北 經 云 : 「 后 土 生 信 , 信 生 夸 父 。 」 而 海 內 經 謂 后 土 為 炎 帝 之 裔 , 是 夸 父 亦 炎 帝 之 裔 也 。 在 黃 帝 與 蚩 尤 之 戰 中 , 夸 父 自 亦 當 參 加 蚩 尤 戰 團 , 因 而 始 相 繼 為 應 龍 所 「 殺 」 。 蚩 尤 與 夸 父 喪 亡 後 , 乃 又 有 刑 天 舞 其 干 戚 , 「 與 帝 爭 神 」 。 刑 天 者 , 炎 帝 之 臣 , 或 亦 炎 帝 之 後 也 。 路 史 後 紀 三 云 : 「 炎 帝 乃 命 邢 天 作 扶 犁 之 樂 , 制 豐 年 之 詠 , 以 薦 釐 來 , 是 曰 下 謀 。 」 此 邢 天 即 宋 本 御 覽 五 五 五 所 引 此 經 邢 天 , 亦 鮑 校 本 八 八 七 所 引 此 經 邢 天 也 。 路 史 所 記 雖 較 晚 , 當 亦 有 古 說 憑 依 , 惜 典 籍 佚 亡 , 難 尋 究 矣 。 然「
刑 天 與 帝 爭 神 , 帝 斷 其 首 , 葬 之 常 羊 之 山 」 , 常 羊 山 傳 又 為 炎 帝 降 生 之 處 , 春 秋 緯 元 命 苞 ( 玉 函 山 房 輯 佚 書 輯 ) 云 : 「 少 典 妃 安 登 , 遊 于 華 陽 , 有 神 龍 首 感 之 於 常 羊 , 生 神 農 。 」 是 炎 帝 生 於 常 羊 , 漢 人 已 有 成 說 矣 。 大 荒 西 經 所 謂 「 有 偏 句 、 常 羊 之 山 」 者 , 此 常 羊 與 刑 天 斷 首 之 常 羊 , 炎 帝 降 生 之 常 羊 , 俱 在 西 方 , 自 是 同 一 常 羊 無 疑 。 是 刑 天 傳 說 與 炎 帝 傳 說 之 關 係 , 豈 不 仍 有 蛛 絲 馬 跡 可 尋 乎 ? 則 刑 天 者 , 亦 猶 蚩 尤 夸 父 , 奮 起 而 為 炎 帝 復 仇 , 以 與 黃 帝 抗 爭 者 也 。 常 羊 山 北 , 經 歷 數 地 即 是 軒 轅 國 , 軒 轅 , 黃 帝 之 號 , 則 葬 首 常 羊 之 刑 天 所 與 「 爭 神 」 之 「 帝 」 , 豈 非 黃 帝 而 何 ? 蓋 軒 轅 常 羊 一 帶 , 均 屬 黃 炎 鬥 爭 神 話 傳 說 之 範 圍 。 「 野 火 燒 不 盡 , 春 風 吹 又 生 」 ( 白 居 易 草 ) , 是 蚩 尤 刑 天 諸 巨 人 前 仆 後 繼 鬥 爭 精 神 之 最 好 寫 照 也 。 而 陶 潛 讀 山 海 經 詩 , 稱 「 刑 天 舞 干 戚 , 猛 志 固 常 在 」 , 為 尤 能 得 此 斷 頭 英 雄 凌 厲 無 前 之 神 態 。

女 祭 女 戚 在 其 北 , 居 兩 水 閒 , 戚 操 魚 D 1 , 祭 操 俎 2 。

1   郭 璞 云 : 「 , 魚 屬 。 」 王 念 孫 云 : 「 大 荒 西 經 : 『 有 寒 荒 之 國 , 有 二 人 女 祭 女 薎 。 』 注 云 : 『 或 持 , 或 持 俎 。 』 案 此 女 戚 亦 當 作 女 薎 , 因 上 文 干 戚 文 而 誤 為 戚 也 。 魚 ( 珂 案 : 王 念 孫 所 據 項 絪 本 作 此 字 , 宋 本 、 藏 經 本 同 ) 當 為 角 觶 , 注 內 『 , 魚 屬 』 當 為 『 角 觛 , 觶 屬 』 。 說 文 ( 四 ) : 『 觛 , 小 觶 也 。 』 」 珂 案 : 王 校 語 中 「 角 觶 」 疑 當 作 「 角 觛 」 , 始 與 上 下 文 相 應 。 據 此 , 則 女 祭 女 戚 當 是 女 巫 祀 神 之 圖 象 也 。

2   郭 璞 云 : 「 肉 几 。 」

(上次下鳥) 鳥 、 (詹鳥) 鳥 1 , 其 色 青 黃 , 所 經 國 亡 2 。 在 女 祭 北 。 (上次下鳥) 鳥 人 面 , 居 山 上 。 一 曰 維 鳥 , 青 鳥 、 黃 鳥 所 集 3 。

1   郭 璞 云 : 「 次 、 瞻 兩 音 。 」

2   郭 璞 云 : 「 此 應 禍 之 鳥 , 即 今 梟 、 鵂 鶹 之 類 。 」

3   畢 沅 云 : 「 古 無 (上次下鳥)、 (詹鳥) 字 , 是 云 維 鳥 云 云 , 是 也 , 下 丈 夫 國 亦 云 在 維 鳥 北 。 」

      珂 案 : 大 荒 西 經 云 : 「 有 元 丹 之 山 , 有 五 色 之 鳥 , 人 面 有 髮 。 爰 有 青 、 黃 , 青 鳥 、 黃 鳥 , 其 所 集 者 其 國 亡 。 」 即 此 。 、 乃 (上次下鳥) 、 (詹鳥) 之 異 名 。 青 鳥 、 黃 鳥 即 (上次下鳥) 鳥、(詹鳥) 鳥 , 亦 即 大 荒 西 經 之 青 、 黃 , 說 詳 大 荒 西 經 該 節 注 。

丈 夫 國 在 維 鳥 北 , 其 為 人 衣 冠 帶 劍 1 。

1   郭 璞 云 : 「 殷 帝 太 戊 使 王 孟 採 藥 , 從 西 王 母 至 此 , 絕 糧 , 不 能 進 , 食 木 實 , 衣 木 皮 , 終 身 無 妻 , 而 生 二 子 , 從 形 中 出 , 其 父 即 死 , 是 為 丈 夫 民 。 」 珂 案 : 淮 南 子 墬 形 篇 有 丈 夫 民 ; 大 荒 西 經 亦 云 : 「 有 丈 夫 之 國 。 」 太 平 御 覽 卷 三 六 一 引 玄 中 記 云 : 「 丈 夫 民 。 殷 帝 太 戊 使 王 英 採 藥 於 西 王 母 , 至 此 絕 糧 , 不 能 進 , 乃 食 木 實 , 衣 以 木 皮 。 終 身 無 妻 , 產 子 二 人 , 從 背 脅 間 出 , 其 父 則 死 , 是 為 丈 夫 民 。 去 玉 門 二 萬 里 。 」 同 書 卷 七 九 0 引 括 地 圖 文 略 同 , 唯 「 王 英 」 仍 作 「 王 孟 」 , 「 從 背 脅 間 出 」 作 「 從 背 間 出 」 。

女 丑 之 尸 , 生 而 十 日 炙 殺 之 1 。 在 丈 夫 北 。 以 右 手 鄣 其 面 2 。 十 日 居 上 , 女 丑 居 山 之 上 。

1   郝 懿 行 云 : 「 十 日 并 出 , 炙 殺 女 丑 , 於 是 堯 乃 命 羿 射 殺 九 日 也 。 」 珂 案 : 此 固 郝 推 想 之 詞 , 然 亦 頗 有 此 可 能 ; 因 十 日 並 出 事 見 於 典 籍 者 , 除 莊 子 齊 物 論 「 十 日 并 出 , 萬 物 皆 照 」 , 楚 辭 招 魂 「 十 日 并 ( 並 原 作 代 , 據 聞 一 多 楚 辭 校 補 改 ) 出 , 流 金 礫 石 」 及 郭 璞 注 海 外 東 經 引 竹 書 「 胤 甲 居 西 河 , 十 日 并 出 」 外 , 以 淮 南 子 本 經 篇 所 著 「 堯 之 時 , 十 日 并 出 」 事 為 最 古 。 然 所 謂 「 炙 殺 」 , 疑 乃 暴 巫 之 象 , 女 丑 疑 即 女 巫 也 。 古 天 旱 求 雨 , 有 暴 巫 焚 巫 之 舉 。 論 衡 明 雩 篇 : 「 魯 繆 公 之 時 , 歲 旱 , 繆 公 問 縣 子 : 『 寡 人 欲 暴 巫 , 奚 如 ? 』 」 左 傳 僖 公 二 十 一 年 : 「 夏 大 旱 , 公 ( 魯 僖 公 — — 珂 ) 欲 焚 巫 尪 。 」 是 其 證 矣 。 暴 巫 焚 巫 者 , 非 暴 巫 焚 巫 也 , 乃 以 女 巫 飾 為 旱 魃 而 暴 之 焚 之 以 禳 災 也 , 暴 巫 即 暴 魃 也 。 女 丑 衣 青 ( 見 大 荒 西 經 ) , 旱 魃 亦 衣 青 ( 見 大 荒 北 經 ) , 是 女 丑 飾 為 旱 魃 而 被 暴 也 。 下 文 「 ( 女 丑 ) 以 右 手 鄣 其 面 」 及 「 十 日 居 上 , 女 丑 居 山 之 上 」 語 , 均 被 暴 而 不 勝 其 楚 毒 之 象 。 及 十 日 炙 殺 女 丑 , 乃 有 「 堯 使 羿 」 或 堯 自 身 上 射 九 日 之 舉 也 ( 說 詳 海 外 東 經 「 湯 谷 十 日 」 節 注 ) 。

2   郭 璞 云 : 「 蔽 面 。 」 珂 案 : 大 荒 西 經 云 : 「 有 人 衣 青 , 以 袂 蔽 面 , 名 曰 女 丑 之 尸 。 」 郭 注 本 此 。

巫 咸 國 1 在 女 丑 北 , 右 手 操 青 蛇 , 左 手 操 赤 蛇 , 在 登 葆 山 , 群 巫 所 從 上 下 也 2 。

1   珂 案 : 大 荒 西 經 云 : 「 大 荒 之 中 , 有 山 名 曰 豐 沮 玉 門 , 日 月 所 入 。 有 靈 山 , 巫 咸 、 巫 即 、 巫 c 、 巫 彭 、 巫 姑 、 巫 真 、 巫 禮 、 巫 抵 、 巫 謝 、 巫 羅 十 巫 , 從 此 升 降 , 百 藥 爰 在 。 」 大 荒 南 經 云 : 「 大 荒 之 中 , 又 有 登 備 之 山 。 」 郭 璞 注 : 「 即 登 葆 山 , 群 巫 所 從 上 下 也 。 」 則 巫 咸 國 者 , 乃 一 群 巫 師 組 織 之 國 家 也 。 世 本 作 篇 : 「 巫 咸 作 筮 。 」 宋 衷 注 : 「 巫 咸 , 不 知 何 時 人 。 」 而 路 史 後 紀 三 乃 謂 神 農 使 巫 咸 主 筮 , 則 巫 咸 神 農 時 人 也 ; 御 覽 七 九 引 歸 藏 : 「 昔 黃 神 與 炎 神 爭 鬥 涿 鹿 之 野 , 將 戰 , 筮 於 巫 咸 , 曰 : 『 果 哉 而 有 咎 。 』 」 則 巫 咸 黃 帝 時 人 也 ; 御 覽 卷 七 二 一 引 世 本 宋 注 云 : 「 巫 咸 , 堯 臣 也 , 以 鴻 術 為 帝 堯 醫 。 」 是 巫 咸 又 堯 時 人 也 : 諸 說 不 同 。 而 御 覽 七 九 0 引 外 國 圖 云 : 「 昔 殷 帝 大 戊 使 巫 咸 禱 於 山 河 , 巫 咸 居 於 此 , 是 為 巫 咸 民 , 去 南 海 萬 千 里 。 」 最 為 詳 明 。 王 逸 注 楚 辭 離 騷 亦 云 : 「 巫 咸 , 古 神 巫 也 , 當 殷 中 宗 之 世 。 」 殷 中 宗 即 殷 帝 大 戊 ( 史 記 殷 本 紀 作 太 戊 ) , 是 此 巫 咸 , 當 即 是 殷 時 巫 咸 也 。 然 外 國 圖 謂 巫 咸 民 去 南 海 萬 千 里 , 又 與 山 海 經 所 說 西 方 之 巫 咸 國 牴 牾 : 終 莫 可 究 詰 矣 。

2   郭 璞 云 : 「 採 藥 往 來 。 」 珂 案 : 郭 注 蓋 本 大 荒 西 經 「 十 巫 從 此 升 降 , 百 藥 爰 在 」 為 說 , 然 細 究 之 , 「 採 藥 」 只 是 群 巫 所 作 次 要 工 作 , 其 主 要 者 , 厥 為 下 宣 神 旨 , 上 達 民 情 。 登 葆 山 蓋 天 梯 也 , 「 群 巫 所 從 上 下 」 者 , 「 上 下 」 於 此 天 梯 也 。 說 詳 海 內 經 「 九 丘 建 木 」 節 注 。

并 封 1 在 巫 咸 東 , 其 狀 如 彘 , 前 後 皆 有 首 , 黑 2 。

1   珂 案 : 大 荒 西 經 云 : 「 有 獸 , 左 右 有 首 , 名 曰 屏 蓬 。 」 周 書 王 會 篇 云 : 「 區 陽 以 鱉 封 , 鱉 封 者 , 若 彘 , 前 後 皆 有 首 。 」 是 并 封 、 屏 逢 、 鱉 封 皆 聲 之 轉 , 實 一 物 也 。 聞 一 多 伏 羲 考 ( 見 聞 一 多 全 集 第 一 冊 ) 謂 并 封 、 屏 蓬 本 字 當 作 「 并 逢 」 , 「 并 」 與 「 逢 」 俱 有 合 義 , 乃 獸 牝 牡 相 合 之 象 也 , 其 說 甚 是 。 推 而 言 之 , 蛇 之 兩 頭 、 鳥 之 二 首 者 , 亦 均 并 封 、 屏 蓬 之 類 , 神 話 化 遂 為 異 形 之 物 矣 。

2   郭 璞 云 : 「 今 弩 弦 蛇 亦 此 類 也 。 」 郝 懿 行 云 : 「 弩 弦 蛇 即 兩 頭 蛇 也 , 見 爾 雅 釋 地 枳 首 蛇 注 。 」 珂 案 : 爾 雅 釋 地 枳 首 蛇 郭 璞 注 云 : 「 岐 頭 蛇 也 。 或 曰 今 江 東 呼 兩 頭 蛇 為 越 王 約 髮 , 亦 名 弩 弦 。 」

女 子 國 1 在 巫 咸 北 , 兩 女 子 居 , 水 2 周 之 3 。 一 曰 居 一 門 中 4 。

1   珂 案 : 淮 南 子 墬 形 篇 有 女 子 民 。 大 荒 西 經 云 : 「 有 女 子 之 國 。 」 三 國 志 魏 志 東 夷 傳 云 : 「 ( 沃 沮 ) 耆 老 言 : 有 一 國 亦 在 海 中 , 純 女 無 男 。 」 後 漢 書 東 夷 傳 云 : 「 或 傳 其 國 有 神 井 , 窺 之 輒 生 子 。 」 即 此 類 也 。

2   珂 案 : 御 覽 七 九 0 引 此 經 水 下 有 外 字 。

3   郭 璞 云 : 「 有 黃 池 , 婦 人 入 浴 , 出 即 懷 妊 矣 。 若 生 男 子 , 三 歲 輒 死 。 周 猶 繞 也 。 離 騷 曰 : 水 周 於 堂 下 也 。 」 珂 案 : 御 覽 三 九 五 引 外 國 圖 云 : 「 方 丘 之 上 , 暑 溼 生 男 子 , 三 年 而 死 。 有 黃 水 , 婦 人 入 浴 , 出 則 乳 矣 。 去 九 嶷 二 萬 四 千 里 。 」 蓋 本 郭 注 為 說 也 。

4   郝 懿 行 云 : 「 居 一 門 中 , 蓋 謂 女 國 所 居 同 一 聚 落 也 。 」 珂 案 : 郝 說 非 也 。 所 謂 「 居 一 門 中 」 者 , 亦 圖 象 如 此 , 猶 「 兩 女 子 居 , 水 周 之 」 之 為 另 一 圖 象 然 。

軒 轅 之 國 1 在 此 2 窮 山 之 際 3 , 其 不 壽 者 八 百 歲 。 在 女 子 國 北 。 人 面 蛇 身 4 , 尾 交 首 上 。

1   珂 案 : 大 荒 西 經 云 : 「 有 軒 轅 之 國 , 江 山 之 南 棲 為 吉 , 不 壽 者 乃 八 百 歲 。 」 西 次 三 經 有 軒 轅 之 丘 , 郭 注 云 : 「 黃 帝 居 此 。 」

2   失 名 云 : 「 博 物 志 無 此 字 , 太 平 御 覽 ( 卷 七 九 0 ) 引 經 亦 無 此 字 。 」 郝 懿 行 云 : 「 經 文 此 字 疑 衍 。 李 善 注 ( 文 選 ) 思 玄 賦 引 此 經 云 : 『 在 窮 山 之 際 。 』 史 記 五 帝 紀 索 隱 引 此 經 同 , 并 無 此 字 。 」

3   郭 璞 云 : 「 其 國 在 山 南 邊 也 。 大 荒 經 曰 : 岷 山 之 南 。 」 郝 懿 行 云 : 「 大 荒 西 經 說 軒 轅 之 國 江 山 之 南 , 此 云 岷 山 者 , 以 大 江 出 岷 山 故 也 。 」

4   珂 案 : 古 天 神 多 為 人 面 蛇 身 , 舉 其 著 者 , 如 伏 羲 、 女 媧 、 共 工 、 相 柳 、 窫 窳 、 貳 負 等 是 矣 ; 或 龍 身 人 頭 : 如 雷 神 、 燭 龍 、 鼓 等 是 矣 , 亦 人 面 蛇 身 之 同 型 也 。 此 言 軒 轅 國 人 人 面 蛇 身 , 固 是 神 子 之 態 , 推 而 言 之 , 古 傳 黃 帝 或 亦 當 作 此 形 貌 也 。

窮 山 1 在 其 北 , 不 敢 西 射 , 畏 軒 轅 之 丘 2 。 在 軒 轅 國 北 。 其 丘 方 , 四 蛇 相 繞 3 。

1   珂 案 : 楚 辭 天 問 云 : 「 阻 窮 西 征 , 巖 何 越 焉 ? 化 為 黃 熊 , 巫 何 活 焉 ? 咸 播 秬 黍 , 莆 雚 是 營 ; 何 由 並 投 , 而 鯀 疾 修 盈 ? 」 此 數 語 自 來 多 不 得 其 解 。 自 唐 蘭 天 問 「 阻 窮 西 征 」 新 解 ( 禹 貢 半 月 刊 第 七 卷 第 一 二 三 期 合 刊 ) 一 文 出 , 謂 「 窮 」 即 山 海 經 海 外 西 經 「 窮 山 」 , 「 鯀 尸 剖 而 生 禹 , 其 尸 體 遂 化 為 黃 熊 而 西 征 , 被 阻 於 窮 山 , 卒 越 巖 而 南 , 求 活 於 諸 巫 」 , 乃 豁 然 貫 通 焉 。 鯀 所 被 「 阻 」 之 「 窮 」 , 確 即 此 窮 山 , 因 巫 咸 國 在 其 南 , 去 此 不 遠 也 。

2   郭 璞 云 : 「 言 敬 畏 黃 帝 威 靈 , 故 不 敢 向 西 而 射 也 。 」 珂 案 : 軒 轅 之 丘 在 西 王 母 所 居 玉 山 之 西 四 百 八 十 里 , 見 西 次 三 經 。

3   郭 璞 云 : 「 繚 繞 樛 纏 。 」 珂 案 : 蓋 護 衛 此 丘 也 。

此 諸 夭 之 野 1 , 鸞 鳥 自 歌 , 鳳 鳥 自 舞 ; 鳳 皇 卵 , 民 食 之 ; 甘 露 2 , 民 飲 之 , 所 欲 自 從 也 3 。 百 獸 相 與 群 居 。 在 四 蛇 北 。 其 人 兩 手 操 卵 食 之 , 兩 鳥 居 前 導 之 4 。

1   郭 璞 云 : 「 夭 音 妖 。 」 郝 懿 行 云 : 「 經 文 此 字 亦 衍 。 夭 郭 音 妖 , 蓋 訛 。 夭 野 , 大 荒 西 經 作 沃 野 , 是 此 經 之 夭 , 乃 沃 字 省 文 , 郭 注 之 妖 乃 沃 字 訛 文 也 。 諸 夭 , 藝 文 類 聚 九 十 九 卷 引 作 清 沃 , 博 物 志 作 渚 沃 , 淮 南 墬 形 訓 有 沃 民 。 又 云 『 西 方 曰 金 丘 , 曰 沃 野 』 , 高 誘 注 云 : 『 沃 猶 白 也 , 西 方 白 故 曰 沃 野 。 』 案 高 說 非 也 , 沃 野 蓋 謂 其 地 沃 饒 耳 。 」 珂 案 : 郝 說 是 也 。 宋 本 郭 注 「 夭 音 妖 」 , 妖 字 正 作 沃 , 藏 經 本 同 , 蓋 後 人 妄 改 作 妖 耳 。 然 此 「 諸 夭 之 野 」 句 下 , 疑 文 字 尚 有 闕 脫 。 下 文「
鳳 皇 卵 , 民 食 之 , 甘 露 , 民 飲 之 」 , 與 「 其 人 兩 手 操 卵 食 之 」 , 其「
民 」 其 「 人 」 維 何 ? 無 由 知 也 。 大 荒 西 經 云 : 「 有 沃 之 國 , 沃 民 是 處 ; 沃 之 野 , 鳳 鳥 之 卵 是 食 , 甘 露 是 飲 。 」 則 其 「 民 」 沃 民 也 。 揆 之 張 衡 思 玄 賦 : 「 超 軒 轅 於 西 海 , 跨 汪 氏 之 龍 魚 。 」 畢 沅 說 汪 氏 係 沃 民 之 誤 , 良 确 ; 以 沃 民 之 後 , 記 有 龍 魚 , 故 曰 「 跨 沃 民 之 龍 魚 」 也 。 知 經 文 此 句 之 下 , 當 有 「 沃 民 」 字 ji , 如 以 大 荒 西 經 「 沃 民 是 處 」 補 於 其 下 , 則 處 與 舞 為 韻 , 亦 天 衣 無 縫 也 。 淮 南 子 墬 形 篇 海 外 三 十 六 國 自 西 北 至 西 南 方 白 民 之 後 有 沃 民 , 以 此 。 海 外 西 經 係 自 西 南 至 西 北 方 , 方 向 適 反 , 故 諸 沃 之 野 之 後 乃 有 白 民 之 國 。 則 居 於 此 沃 野 之 其 「 民 」 其 「 人 」 , 正 當 是 自 成 一 國 之 沃 民 也 。

2   珂 案 : 太 平 御 覽 卷 十 二 引 瑞 應 圖 云 : 「 甘 露 者 , 美 露 也 ; 神 露 之 精 , 仁 瑞 之 澤 , 其 凝 如 脂 , 其 甘 如 飴 , 一 名 膏 露 , 一 名 天 酒 。 」 神 異 經 西 北 經 荒 經 云 : 「 西 北 海 外 , 有 人 長 二 千 里 , 兩 腳 中 間 相 去 千 里 , 腹 圍 一 千 六 百 里 , 但 日 飲 天 酒 五 斗 。 」 原 注 : 「 張 華 曰 : 天 酒 , 甘 露 也 。 」

3   郭 璞 云 : 「 言 滋 味 無 所 不 有 , 所 願 得 自 在 , 此 謂 夭 野 也 。 」 珂 案 : 郭 注 夭 野 , 藏 經 本 作 沃 野 。 大 荒 西 經 云 : 「 有 沃 之 國 , 沃 民 是 處 , 沃 之 野 , 鳳 鳥 之 卵 是 食 , 甘 露 是 飲 。 凡 其 所 欲 , 其 味 盡 存 。 爰 有 甘 華 、 甘 柤 、 白 柳 、 視 肉 、 三 騅 、 璇 瑰 、 瑤 碧 、 白 木 、 琅 玕 、 白 丹 、 青 丹 。 多 銀 鐵 。 鸞 鳥 自 歌 , 鳳 鳥 自 舞 。 爰 有 百 獸 , 相 群 爰 處 。 是 謂 沃 之 野 。 」 即 此 。

4   郝 懿 行 云 : 「 亦 言 圖 畫 如 此 。 」

龍 魚 陵 居 在 其 北 1 , 狀 如 貍 2 。 一 曰 K 3 。 即 有 神 聖 乘 此 以 行 九 野 4 。 一 曰 鱉 魚 5 在 夭 野 北 , 其 為 魚 也 如 鯉 。

1   郝 懿 行 云 : 「 龍 魚 , 郭 氏 江 賦 作 龍 鯉 , 張 衡 思 玄 賦 仍 作 龍 魚 , 淮 南 墬 形 訓 作 (石龍)( 按 今 本 作 硥 — — 珂 ) 魚 , 高 誘 注 云 :『(石龍) 魚 如 鯉 魚 也 , 有 神 聖 者 乘 行 九 野 , 在 無 繼 民 之 南 。(石龍) 音 蚌 。 』 」 珂 案 : 龍 魚 , 疑 即 海 內 北 經 所 記 陵 魚 , 蓋 均 神 話 傳 說 中 人 魚 之 類 也 。 龍 、 陵 一 聲 之 轉 , 一 也 ; 龍 魚 陵 居 , 陵 魚 當 亦 因 其 既 可 居 水 , 復 可 居 陵 而 號 陵 魚 , 二 也 ; 龍 魚 似 鯉 , 謂 之 龍 鯉 , 陵 魚 亦 似 鯉 , 謂 之 陵 鯉 , 三 也 ; 龍 魚 「 一 曰 K 」 , 爾 雅 釋 魚 云 「 鯢 大 者 謂 之 K 」 , 本 草 綱 目 云 「 鯢 魚 , 一 名 人 魚 」 ; 而 「 人 面 手 足 魚 身 在 海 中 」 之 陵 魚 , 正 是 人 魚 形 貌 , 四 也 。 有 此 四 者 , 故 謂 龍 魚 即 海 內 北 經 所 記 之 陵 魚 。

2   郭 璞 云 : 「 或 曰 : 龍 魚 似 貍 , 一 角 。 」 郝 懿 行 云 : 「 貍 當 為 鯉 , 字 之 訛 。 李 善 注 ( 文 選 ) 江 賦 引 此 經 云 : 『 龍 鯉 陵 居 , 其 狀 如 鯉 , 或 曰 龍 魚 一 角 也 。 』 蓋 並 引 郭 注 。 又 注 思 玄 賦 引 此 經 云 : 『 龍 魚 陵 居 在 北 , 狀 如 鯉 。 』 高 誘 注 淮 南 墬 形 訓 亦 云 『 如 鯉 魚 也 』 , 可 證 。 」 珂 案 : 郝 說 是 也 , 王 念 孫 校 亦 同 郝 說 。 宋 本 經 文 注 釋 鯉 字 均 作 狸 , 藏 經 本 注 釋 作 狸 , 亦 訛 。

3   郭 璞 云 : 「 音 遐 。 」 畢 沅 云 : 「 一 作 如 K , 言 狀 如 鯢 魚 有 四 腳 也 。 爾 雅 ( 釋 魚 ) 云 : 『 鯢 大 者 謂 之 K 。 』 」

4   郭 璞 云 : 「 九 域 之 野 。 」 珂 案 : 藝 文 類 聚 卷 九 十 六 引 郭 氏 圖 讚 曰 : 「 龍 魚 一 角 , 似 鯉 居 陵 ; 候 時 而 出 , 神 聖 攸 乘 ; 飛 騖 九 域 , 乘 雲 上 升 。 」 可 謂 得 其 概 要 。

5   郭 璞 云 : 「 鱉 音 惡 橫 也 。 」 郝 懿 行 云 : 「 注 有 訛 字 , 所 未 詳 ; 明 藏 本 作 鱉 , 音 猶 也 , 亦 訛 。 」 珂 案 : 宋 本 郭 注 「 鱉 音 」 下 空 一 字 。

白 民 之 國 1 在 龍 魚 北 , 白 身 被 髮 2 。 有 乘 黃 , 其 狀 如 狐 , 其 背 上 有 角 3 , 乘 之 壽 二 千 歲 4 。

1   珂 案 : 淮 南 子 墬 形 篇 有 白 民 。 大 荒 西 經 云 : 「 有 大 澤 之 長 山 。 有 白 民 之 國 ( 白 民 原 作 白 氏 , 據 宋 本 改 — — 珂 ) 。 」 即 此 。 大 荒 東 經 云 : 「 有 白 民 之 國 。 帝 俊 生 帝 鴻 , 帝 鴻 生 白 民 。 白 民 銷 姓 , 黍 食 , 使 四 鳥 : 虎 、 豹 、 熊 、 羆 。 」 或 當 是 另 一 國 , 非 此 。 參 見 大 荒 東 經 「 白 民 國 」 節 注 2 。

2   郭 璞 云 : 「 言 其 人 體 洞 白 。 」 珂 案 : 淮 南 子 墬 形 篇 高 誘 注 云 :「
白 民 白 身 , 民 被 髮 , 髮 亦 白 。 」

3   郭 璞 云 : 「 周 書 曰 : 『 白 民 乘 黃 , 似 狐 , 背 上 有 兩 角 。 』 即 飛 黃 也 。 淮 南 子 曰 : 『 天 下 有 道 , 飛 黃 伏 皁 。 』 郝 懿 行 云 : 「 周 書 王 會 篇 云 : 『 乘 黃 似 騏 。 』 郭 引 作 似 狐 。 初 學 記 ( 卷 二 十 九 ) 引 與 郭 同 。 博 物 志 ( 外 國 ) 亦 作 狐 。 兩 角 , 初 學 記 作 肉 角 , 皆 所 見 本 異 也 。 郭 又 引 淮 南 子 者 , 覽 冥 訓 云 : 『 青 龍 進 駕 , 飛 黃 伏 皁 。 』 乘 黃 又 即 訾 黃 。 漢 書 禮 樂 志 云 : 『 訾 黃 何 不 徠 下 ? 』 應 劭 注 云 : 『 訾 黃 一 名 乘 黃 , 龍 翼 而 馬 身 , 黃 帝 乘 之 而 仙 。 』 」

4   珂 案 : 初 學 記 、 博 物 志 並 作 三 千 歲 。

肅 慎 之 國 1 在 白 民 北 , 有 樹 名 曰 雄 2 常 3 , 先 入 伐 4 帝 , 于 此 取 之 5 。

1   珂 案 : 大 荒 北 經 云 : 「 大 荒 之 中 , 有 山 名 曰 不 咸 。 有 肅 慎 氏 之 國 。 」 淮 南 子 墬 形 篇 有 肅 慎 民 。 周 書 王 會 篇 云 : 「 稷 慎 大 麈 。 」 孔 晁 注 云 : 「 稷 慎 , 肅 慎 也 。 」

2   郭 璞 云 : 「 或 作 雒 。 」

3   珂 案 : 經 文 雄 常 , 淮 南 子 墬 形 篇 作 雒 棠 , 云 「 雒 棠 、 武 人 在 西 北 陬 」 , 高 誘 注 云 : 「 皆 日 所 入 之 山 名 也 。 」 疑 非 。 雒 棠 當 即 此 經 之 雄 ( 郭 云 「 或 作 雒 」 ) 常 , 木 名 也 。

4   珂 案 : 宋 本 、 吳 寬 抄 本 、 毛 扆 本 、 藏 經 本 俱 作 代 。

5   郭 璞 云 : 「 其 俗 無 衣 服 , 中 國 有 聖 帝 代 立 者 , 則 此 木 生 皮 可 衣 也 。 」 珂 案 : 經 文 先 入 伐 帝 , 于 此 取 之 , 王 念 孫 云 : 「 御 覽 東 夷 五 ( 卷 七 八 四 ) 作 『 先 人 代 帝 , 於 此 取 衣 』 , 木 部 十 ( 卷 九 六 一 ) 作 『 聖 人 代 立 , 於 此 取 衣 』 。 」 珂 案 : 據 郭 注 , 作 「 聖 人 代 立 , 於 此 取 衣 」 是 也 。 孫 星 衍 校 亦 作 「 聖 人 代 立 , 於 此 取 衣 」 。 如 此 始 與 郭 注 相 應 。

長 股 之 國 1 在 雄 常 北 , 被 髮 2 。 一 曰 長 腳 3 。

1   珂 案 : 大 荒 西 經 云 : 「 西 北 海 之 外 , 赤 水 之 東 , 有 長 脛 之 國 。 」 即 長 股 國 也 。 淮 南 子 墬 形 篇 有 長 股 民 。

2   郭 璞 云 : 「 國 在 赤 水 東 也 。 長 臂 人 身 如 中 人 而 臂 長 二 丈 , 以 類 推 之 , 則 此 人 腳 過 三 丈 矣 。 黃 帝 時 至 。 或 曰 , 長 腳 人 常 負 長 臂 人 入 海 中 捕 魚 也 。 」 郝 懿 行 云 : 「 長 臂 國 已 見 海 外 南 經 。 郭 云 臂 長 二 丈 , 二 當 為 三 , 字 之 訛 也 。 初 學 記 十 九 卷 引 郭 氏 讚 云 : 『 雙 臂 三 丈 , 體 如 中 人 ; 彼 曷 為 者 , 長 臂 之 人 ; 修 腳 是 負 , 捕 魚 海 濱 。 』 案 修 足 即 長 腳 。 郭 注 穆 天 子 傳 ( 卷 二 ) 云 : 『 長 腳 人 國 , 又 在 赤 海 東 。 』 謂 是 也 。 」 珂 案 : 郭 注 長 股 國 「 黃 帝 時 至 」 者 , 路 史 後 紀 五 注 引 尸 子 云 : 「 四 夷 之 民 有 貫 胸 者 , 深 目 者 , 長 股 者 , 黃 帝 之 德 皆 致 之 。 」 蓋 本 此 。

3   郭 璞 云 : 「 或 曰 有 喬 國 , 今 se<控儔zheengffuu儂滇鏗覜棵そ敖>se<控儔zheengffuu儂滇鏗覜棵そ敖>se 家 喬 人 , 蓋 象 此 身 。 」 吳 任 臣 曰 : 「 喬 人 , 雙 木 續 足 之 戲 , 今 曰 K 蹻 。 」

西 方 蓐 收 , 左 耳 有 蛇 , 乘 兩 龍 1 。

1   郭 璞 曰 : 「 金 神 也 ; 人 面 、 虎 爪 、 白 毛 , 執 鉞 。 見 外 傳 。 」

      珂 案 : 郭 說 蓐 收 , 本 國 語 晉 語 二 文 。 晉 語 二 云 : 「 虢 公 夢 在 廟 , 有 神 人 面 、 白 毛 、 虎 爪 , 執 鉞 , 立 於 西 阿 , 公 懼 而 走 。 神 曰 : 『 無 走 。 帝 命 曰 : 使 晉 襲 於 爾 門 。 』 公 拜 稽 首 , 覺 , 召 史 囂 占 之 , 對 曰 : 『 如 君 之 言 , 則 蓐 收 也 , 天 之 刑 神 也 , 天 事 官 成 。 』 公 使 囚 之 , 且 使 國 人 賀 夢 。 … … 六 年 , 虢 乃 亡 。 」 此 一 刑 戮 之 神 , 至 山 海 經 西 次 三 經 又 為 司 日 入 之 神 。 西 次 三 經 云 : 「 泑 山 , 神 蓐 收 居 之 , 西 望 日 之 所 入 , 其 氣 員 , 神 紅 光 之 所 司 也 。 」 郝 懿 行 云 : 「 紅 光 蓋 即 蓐 收 也 。 」 近 是 。 此 神 或 以 為 是 少 皞 之 子 。 呂 氏 春 秋 孟 秋 篇 「 其 神 蓐 收 」 高 誘 注 云 : 「 少 皞 氏 裔 子 曰 該 , 皆 ( 實 ? ) 有 金 德 , 死 託 祀 為 金 神 。 」 或 以 為 是 少 皞 之 叔 。 左 傳 昭 公 二 十 九 年 : 「 少 皞 氏 有 四 叔 , 曰 重 , 曰 該 , 曰 修 , 曰 熙 , 實 能 金 木 及 水 。 使 重 為 句 芒 , 該 為 蓐 收 , 修 及 熙 為 玄 冥 。 世 不 失 職 , 遂 濟 窮 桑 。 」 尚 書 大 傳 云 : 「 西 方 之 極 , 自 流 沙 西 至 三 危 之 野 , 帝 少 皞 神 蓐 收 司 之 。 」 蓐 收 , 少 皞 之 佐 也 。 楚 辭 大 招 云 : 「 魂 乎 無 西 , 西 方 流 沙 , 漭 洋 洋 只 ; 豕 首 縱 目 , 被 髮 鬤 只 ; 長 爪 踞 牙 , 俟 笑 狂 只 。 」 王 逸 注 : 「 此 蓋 蓐 收 神 之 狀 也 。 」 則 在 世 人 心 目 中 , 此 一 刑 戮 之 神 , 又 倍 增 其 獰 猛 之 氣 矣 。
 
 
 

山 海 經 海 經 新 釋 卷 三

    山 海 經 第 八

        海 外 北 經

海 外 自 東 北 陬 至 西 北 陬 者 1 。

1   畢 沅 云 : 「 淮 南 子 墬 形 訓 云 『 自 東 北 至 西 北 陬 』 同 , 而 起 跂 踵 民 , 終 無 繼 民 , 與 此 文 正 倒 。 疑 淮 南 子 當 作 自 西 北 方 至 東 南 方 , 或 傳 寫 之 誤 也 。 」 珂 案 : 畢 說 非 也 ; 淮 南 子 文 不 誤 , 此 文 自 誤 。 此 云 : 「 自 東 北 陬 至 西 北 陬 」 , 則 文 中 諸 國 均 應 西 向 。 今 既 云 「 〤 〤 國 在 其 東 」 , 可 見 應 是 「 自 西 北 陬 至 東 北 陬 」 , 「 東 」 「 西 」 二 字 適 倒 。 且 海 外 西 經 「 自 西 南 陬 至 西 北 陬 」 起 滅 蒙 鳥 , 終 長 股 國 , 長 股 國 自 應 在 西 北 陬 ; 今 既 云 「 無 綮 之 國 在 長 股 東 」 , 則 無 綮 之 國 豈 非 西 北 陬 之 國 而 何 ? 淮 南 子 自 東 北 至 西 北 方 , 故 起 跂 踵 民 , 終 無 繼 民 ; 此 與 相 反 , 故 起 無 綮 之 國 ( 無 繼 民 ) , 終 跂 踵 國 。

無 綮 之 國 1 在 長 股 東 , 為 人 無 綮 2 。

1   郭 璞 云 : 「 音 > , 或 作 綮 。 」 畢 沅 云 : 「 說 文 無 綮(糸改月) 字 , 當 為 綮 , 或 作 > 、 繼 皆 是 。 廣 雅 作 無 > , 淮 南 子 作 無 繼 民 , 高 誘 注 云 : 『 其 人 蓋 無 嗣 也 , 北 方 之 國 也 。 』 與 郭 義 異 。 字 林 始 有 綮 字 ,云 (月耑) 腸 , 見 廣 韻 。 郭 蓋 以 此 為 說 , 其 實 非 古 字 古 義 也 。 」 珂 案 : 畢 說 是 也 , 當 從 廣 雅 作 無 > ; 無 > , 無 繼 也 , 正 高 誘 注 淮 南 子 所 謂 「 其 人 蓋 無 嗣 也 」 之 義 。 無 嗣 而 有 國 , 當 因 其 人 能 如 郭 注 所 云 「 死 百 廿 歲 乃 復 更 生 」 , 實 不 死 也 。 大 荒 北 經 有 繼 無 民 , 又 云 「 無 繼 子 食 魚 」 , 「 繼 無 」 自 是 「 無 繼 」 之 倒 , 王 念 孫 、 郝 懿 行 並 校 作 無 繼 , 則 此 「 無 綮 之 國 」 者 , 尤 可 證 其 當 作 「 無 > 之 國 」 也 。

2   郭 璞 云 : 「 綮 , 肥 腸 也 。 其 人 穴 居 , 食 土 , 無 男 女 , 死 即 薶 之 , 其 心 不 朽 , 死 百 廿 歲 乃 復 更 生 。 」 珂 案 : 郭 注 「 綮 , 肥 腸 也 」 , 肥 腸 當 為 腓 腸 , 即 脛 骨 後 之 肉 , 今 俗 呼 為 小 腿 肚 者 是 。 然 綮 應 作 > , 已 如 上 說 , 郭 注 因 綮 為 說 , 不 免 失 之 。 大 荒 北 經 云 : 「 有 繼 無 民 , 繼 無 民 任 姓 , 無 骨 子 , 食 氣 魚 。 」 即 無 > 之 國 也 。 博 物 志 異 人 云 : 「 無 綮 民 , 居 穴 食 土 , 無 男 女 , 死 埋 之 , 其 心 不 朽 , 百 年 還 化 為 人 。 細 民 , 其 肝 不 朽 , 百 年 而 化 為 人 , 皆 穴 居 處 。 二 國 同 類 也 。 」 無 綮 民 自 本 郭 注 為 說 , 又 增 細 民 。 而 酉 陽 雜 俎 於 此 二 說 外 , 復 增 錄 民 , 云 : 「 錄 民 , 膝 不 朽 , 埋 之 百 二 十 年 化 為 人 。 」 則 未 免 有 重 床 疊 屋 之 感 矣 。

鍾 山 之 神 , 名 曰 燭 陰 1 , 視 為 晝 , 瞑 為 夜 , 吹 為 冬 , 呼 為 夏 , 不 飲 , 不 食 , 不 息 , 息 為 風 2 , 身 長 千 3 里 。 在 無 綮 之 東 。 其 為 物 , 人 面 , 蛇 身 , 赤 色 , 居 鍾 山 下 4 。

1   郭 璞 云 : 「 燭 龍 也 , 是 燭 九 陰 , 因 名 云 。 」 珂 案 : 大 荒 北 經 云 : 「 西 北 海 之 外 , 赤 水 之 北 , 有 章 尾 山 。 有 神 , 人 面 蛇 身 而 赤 , 直 目 正 乘 。 其 瞑 乃 晦 , 其 視 乃 明 。 不 食 , 不 寢 , 不 息 , 風 雨 是 謁 。 是 燭 九 陰 , 是 謂 燭 龍 。 」 燭 龍 之 稱 燭 陰 , 蓋 以 此 矣 ; 章 、 鍾 則 一 聲 之 轉 也 。 楚 辭 天 問 云 : 「 日 安 不 到 ? 燭 龍 何 耀 ? 」 大 荒 北 經 郭 璞 注 引 詩 含 神 霧 云 : 「 天 不 足 西 北 , 無 有 陰 陽 消 息 , 故 有 龍 銜 火 精 ( 火 字 原 脫 , 據 李 善 注 雪 賦 引 補 ) 以 往 照 天 門 中 也 。 」 此 所 謂 「 燭 陰 」 也 。 鍾 山 以 其 不 見 日 , 故 常 寒 , 此 大 招 之 所 謂 「 魂 乎 無 北 , 北 有 寒 山 , 逴 龍 ( 燭 龍 ) 豔 只 」 之 「 寒 山 」 也 。 古 小 說 鉤 沉 輯 玄 中 記 云 : 「 北 方 有 鍾 山 焉 , 山 上 有 石 首 如 人 首 , 左 目 為 日 , 右 目 為 月 , 開 左 目 為 晝 , 閉 右 目 為 夜 ; 開 口 為 春 夏 , 閉 口 為 秋 冬 。 」 此 「 人 面 蛇 身 」 之 鍾 山 山 神 雖 已 化 為 「 石 首 」 , 然 其 神 力 固 猶 昨 也 。 說 者 謂 此 神 當 即 是 原 始 的 開 闢 神 , 徵 於 任 昉 述 異 記 : 「 先 儒 說 : 盤 古 氏 泣 為 江 河 , 氣 為 風 , 聲 為 雷 , 目 瞳 為 電 。 古 說 : 盤 古 氏 喜 為 晴 , 怒 為 陰 。 」 廣 博 物 志 卷 九 引 五 運 歷 年 記 ( 三 國 吳 徐 整 著 ) : 「 盤 古 之 君 , 龍 首 蛇 身 , 噓 為 風 雨 , 吹 為 雷 電 , 開 目 為 晝 , 閉 目 為 夜 。 」 信 然 。 盤 古 蓋 後 來 傳 說 之 開 闢 神 也 。

2   郭 璞 云 : 「 息 , 氣 息 也 。 」 王 念 孫 云 : 「 御 覽 時 序 十 二 ( 卷 二 七 ) 作 息 則 為 風 。 」

3   王 念 孫 云 : 「 類 聚 鱗 介 部 ( 卷 九 六 ) 千 上 有 三 字 。 」

4   郭 璞 云 : 「 淮 南 子 曰 : 『 龍 身 一 足 。 』 」 珂 案 : 淮 南 子 墬 形 篇 云 : 「 燭 龍 在 雁 門 北 , 蔽 於 委 羽 之 山 , 不 見 日 ; 其 神 人 面 龍 身 而 無 足 。 」 是 郭 所 引 也 ; 一 字 訛 。

一 目 國 1 在 其 東 , 一 目 中 其 面 而 居 。 一 曰 有 手 足 2 。

1   珂 案 : 淮 南 子 墬 形 篇 有 一 目 民 。 大 荒 北 經 云 : 「 有 人 一 目 , 當 面 中 生 。 一 曰 是 威 姓 , 少 昊 之 子 , 食 黍 。 」 即 此 。 海 內 北 經 云 : 「 鬼 國 在 貳 負 之 尸 北 , 為 物 人 面 而 一 目 。 」 鬼 、 威 音 近 , 當 亦 是 一 目 國 也 。 論 衡 訂 鬼 篇 引 山 海 經 ( 今 本 無 ) 云 : 「 北 方 有 鬼 國 , 說 螭 者 謂 之 龍 物 也 。 」 何 所 謂 「 龍 物 」 , 則 語 焉 而 不 詳 也 。

2   郝 懿 行 云 : 「 有 手 足 三 字 疑 有 訛 。 」 珂 案 : 「 一 曰 有 手 足 」 五 字 , 或 涉 下 文 「 柔 利 國 在 一 目 東 , 為 人 一 手 一 足 」 而 衍 。

柔 利 國 1 在 一 目 東 , 為 人 一 手 一 足 , 反 q 2 , 曲 足 居 上 3 。 一 云 留 利 之 國 4 , 人 足 反 折 5 。

1   珂 案 : 大 荒 北 經 云 : 「 有 牛 黎 之 國 。 有 人 無 骨 , 儋 耳 之 子 。 」 即 柔 利 國 也 , 牛 黎 、 柔 利 音 皆 相 近 ; 儋 耳 即 聶 耳 也 。 博 物 志 異 人 云 :「
子 利 國 人 , 一 手 二 足 , 拳 反 曲 。 」 子 當 為 柔 , 二 當 為 一 , 並 字 形 之 訛 也 。

2   珂 案 : q , 古 膝 字 , 宋 本 、 藏 經 本 並 作 膝 。

3   郭 璞 云 : 「 一 腳 一 手 反 卷 曲 也 。 」

4   珂 案 : 留 、 柔 之 聲 亦 相 近 。

5   郝 懿 行 云 : 「 足 反 卷 曲 , 有 似 折 也 。 」

共 工 1 之 臣 曰 相 柳 氏 2 , 九 首 , 以 食 于 九 山 3 。 相 柳 之 所 抵 , 厥 為 澤 谿 4 。 禹 殺 相 柳 , 其 血 腥 , 不 可 以 樹 五 穀 種 5 。 禹 厥 之 , 三 仞 三 沮 6 , 乃 以 為 眾 帝 7 之 臺 8 。 在 昆 侖 之 北 9 , 柔 利 之 東 。 相 柳 者 , 九 首 人 面 , 蛇 身 而 青 。 不 敢 北 射 , 畏 共 工 之 臺 1 0 。 臺 在 其 東 。 臺 四 方 , 隅 有 一 蛇 , 虎 色 1 1 , 首 衝 南 方 1 2 。

1   郭 璞 云 : 「 共 工 , 霸 九 州 者 。 」 珂 案 : 郭 注 乃 本 國 語 魯 語 「 共 工 氏 之 伯 九 有 也 」 為 說 , 然 乃 以 歷 史 釋 神 話 , 非 是 。 共 工 乃 古 天 神 名 , 與 顓 頊 爭 為 帝 者 。 淮 南 子 天 文 篇 云 : 「 昔 共 工 與 顓 頊 爭 為 帝 , 怒 而 觸 不 周 之 山 , 天 柱 折 , 地 維 絕 。 天 傾 西 北 , 故 日 月 星 辰 移 焉 ; 地 不 滿 東 南 , 故 水 潦 塵 埃 歸 焉 。 」 即 此 共 工 。 兵 略 篇 又 云 : 「 共 工 為 水 害 , 故 顓 頊 誅 之 。 」 史 記 律 書 亦 云 : 「 顓 頊 有 共 工 之 陣 以 平 水 害 。 」 則 此 天 神 共 工 乃 水 神 也 。 其 與 「 爭 為 帝 」 之 對 象 , 諸 書 所 記 不 一 , 或 曰 高 辛 , 見 於 淮 南 子 原 道 篇 ; 或 曰 神 農 , 見 於 琱 玉 集 卷 十 二 壯 力 篇 引 淮 南 子 ; 或 曰 祝 融 , 見 於 史 記 司 馬 貞 補 三 皇 本 紀 ; 或 曰 女 媧 , 見 於 路 史 太 昊 紀 : 然 要 以 「 與 顓 頊 爭 為 帝 」 之 說 為 近 古 。 顓 頊 , 黃 帝 之 裔 孫 也 ( 山 海 經 海 內 經 ) ; 而 國 語 周 語 韋 昭 注 : 「 賈 侍 中 云 : 共 工 諸 侯 , 炎 帝 之 後 , 姜 姓 也 。 」 ( 亦 本 山 海 經 海 內 經 ) : 則 共 工 與 顓 頊 之 爭 , 亦 黃 炎 鬥 爭 之 餘 緒 也 。 共 工 觸 山 , 「 折 天 柱 , 絕 地 維 」 , 打 破 為 顓 頊 所 統 治 之 舊 世 界 , 使 世 界 局 面 為 之 改 觀 , 雖 曰 「 不 勝 」 ( 淮 南 子 兵 略 篇 、 論 衡 談 天 篇 、 楚 辭 天 問 王 逸 注 等 ) 亦 足 見 其 「 猛 志 固 常 在 」 ( 陶 潛 讀 山 海 經 ) 之 鬥 爭 精 神 矣 , 謂 共 工 為 「 不 死 」 , 為 「 勝 利 的 英 雄 」 ( 毛 澤 東 同 志 漁 家 傲 反 第 一 次 大 「 圍 剿 」 注 釋 按 語 ) , 誰 曰 不 宜 ? 然 或 又 傳 共 工 有 與 禹 之 鬥 爭 。 荀 子 成 相 篇 云 : 「 禹 有 功 , 抑 下 鴻 , 辟 除 民 害 逐 共 工 。 」 禹 亦 黃 帝 系 之 人 物 也 ( 山 海 經 海 內 經 : 「 黃 帝 生 駱 明 , 駱 明 生 白 馬 , 白 馬 是 為 鯀 。 」 鯀 , 禹 父 也 ) , 共 工 與 禹 之 鬥 爭 , 亦 應 是 黃 炎 鬥 爭 之 餘 緒 。 然 神 話 演 而 至 此 , 禹 已 成 為 眾 所 公 認 之 治 水 英 雄 , 民 間 傳 說 與 古 籍 記 載 咸 無 異 辭 , 於 是 站 在 治 水 對 立 面 而 與 禹 作 鬥 爭 之 共 工 , 乃 不 能 不 居 於 反 面 人 物 之 地 位 。 故 山 海 經 乃 有 禹 攻 共 工 國 山 ( 大 荒 西 經 ) , 此 則 云 禹 殺 共 工 之 臣 相 柳 , 均 成 相 篇 所 謂 「 辟 除 民 害 」 之 意 也 。 則 共 工 者 , 應 視 其 所 與 周 旋 之 人 物 而 定 其 正 反 , 非 可 一 概 而 論 , 始 符 毛 澤 東 同 志 按 語 「 諸 說 不 同 。 我 取 … … 」 精 神 , 亦 已 明 矣 。

2   珂 案 : 大 荒 北 經 云 : 「 共 工 臣 名 曰 相 繇 , 九 首 蛇 身 , 自 環 , 食 於 九 土 。 其 所 歍 所 尼 , 即 為 源 澤 。 不 辛 乃 苦 , 百 獸 莫 能 處 。 禹 湮 洪 水 , 殺 相 繇 。 其 血 腥 臭 , 不 可 生 穀 , 其 地 多 水 , 不 可 居 也 。 禹 湮 之 , 三 仞 三 沮 。 乃 以 為 池 , 群 帝 因 是 以 為 臺 。 在 昆 侖 之 北 。 」 即 此 相 柳 也 。 楚 辭 天 問 云 : 「 雄 虺 九 首 , 儵 忽 焉 在 ? 」 王 逸 注 云 : 「 虺 , 蛇 別 名 也 , 言 有 雄 虺 , 一 身 九 頭 。 」 疑 亦 此 也 。

3   郭 璞 云 : 「 頭 各 自 食 一 山 之 物 , 言 貪 暴 難 饜 。 」

4   郭 璞 云 : 「 抵 , 觸 ; 厥 , 掘 ( 宋 本 作 抵 - - 珂 ) 也 , 音 撅 。 」 珂 案 : 經 文 澤 谿 , 王 念 孫 云 : 「 御 覽 作 谿 潭 。 」 今 影 宋 本 御 覽 卷 六 四 七 作 溪 澤 。 又 經 文 厥 , 王 念 孫 注 云 : 「 厥 亦 觸 也 。 」

5   王 念 孫 云 : 「 御 覽 無 五 字 。 」 珂 案 : 今 影 宋 本 御 覽 卷 六 四 七 作「
不 可 以 樹 聲(耳改木) 」 ;  聲(耳改木) , 字 書 不 載 , 疑 即 穀 字 之 訛 , 無 「 五 」 字 。

6   郭 璞 云 : 「 掘 塞 之 而 土 三 沮 滔 , 言 其 血 膏 浸 潤 壞 也 。 」 郝 懿 行 云 : 「 注 滔 蓋 陷 字 之 訛 。 」 珂 案 : 毛 扆 本 滔 正 改 作 陷 字 。

7   珂 案 : 眾 帝 , 指 帝 堯 、 帝 嚳 等 古 帝 。

8   郭 璞 云 : 「 言 地 潤 溼 , 唯 可 積 土 以 為 臺 觀 。 」 郝 懿 行 云 : 「 海 內 北 經 云 : 『 帝 堯 臺 、 帝 嚳 臺 、 帝 丹 朱 臺 、 帝 舜 臺 , 在 昆 侖 東 北 。 』 郭 注 亦 引 此 經 為 說 。 」

9   郭 璞 云 : 「 此 昆 侖 山 在 海 外 者 。 」 郝 懿 行 云 : 「 海 內 北 經 云 :『
臺 四 方 , 在 昆 侖 東 北 。 』 是 此 昆 侖 亦 在 海 內 者 , 郭 注 恐 非 。 」

1 0 郝 懿 行 云 : 「 臣 避 君 也 。 」 珂 案 : 射 者 畏 共 工 之 臺 共 工 威 靈 , 故 不 敢 北 射 , 猶 海 外 西 經 云 : 「 窮 山 在 其 北 , 不 敢 西 射 , 畏 軒 轅 之 丘 。 」 郝 懿 行 謂 臣 避 君 , 非 也 。

1 1 郝 懿 行 云 : 「 虎 文 也 。 」

1 2 郭 璞 云 : 「 衝 , 猶 向 也 。 」

深 目 國 1 在 其 東 , 為 人 舉 一 手 一 目 2 , 在 共 工 臺 東 。

1   珂 案 : 淮 南 子 墬 形 篇 有 深 目 民 ; 大 荒 北 經 云 : 「 有 人 方 食 魚 , 名 曰 深 目 之 國 , c 姓 , 食 魚 。 」 即 此 。 郭 注 「 貫 匈 國 」 ( 見 海 外 南 經 ) 引 尸 子 曰 : 「 四 方 之 民 , 有 貫 匈 者 , 有 深 目 者 , 有 長 肱 ( 路 史 後 紀 五 注 引 作 長 股 — — 珂 ) 者 , 黃 帝 之 德 嘗 致 之 。 」 則 傳 說 由 來 遠 矣 。

2   郭 璞 云 : 「 一 作 曰 。 」 郝 懿 行 云 : 「 一 目 作 一 曰 連 下 讀 是 也 。 」 珂 案 : 「 為 人 舉 一 手 」 , 是 圖 畫 所 見 之 象 如 此 , 「 深 目 」 非 「 一 目 」 , 「 一 目 」 正 當 作 「 一 曰 」 連 下 讀 為 是 。 然 「 為 人 舉 一 手 」 , 猶 有 說 者 。 山 海 經 所 記 海 外 各 國 , 非 異 形 即 異 稟 , 無 由 「 舉 一 手 」 即 列 為 一 國 之 特 徵 者 。 疑 「 為 人 」 下 , 尚 脫 「 深 目 」 二 字 , 「 為 人 深 目 、 舉 一 手 」 , 即 與 經 記 諸 國 之 體 例 相 符 矣 。

無 腸 之 國 1 在 深 目 東 2 , 其 為 人 長 而 無 腸 3 。

1   珂 案 : 大 荒 北 經 云 : 「 又 有 無 腸 之 國 , 是 任 姓 , 無 繼 子 , 食 魚 。 」 淮 南 子 墬 形 篇 有 無 腸 民 。

2   郭 璞 云 : 「 一 作 南 。 」

3   郭 璞 云 : 「 為 人 長 大 , 腹 內 無 腸 , 所 食 之 物 直 通 過 。 」 郝 懿 行 云 : 「 神 異 經 云 : 『 有 人 知 往 , 有 腹 無 五 藏 , 直 而 不 旋 , 食 物 徑 過 。 』 疑 即 斯 人 也 。 」

聶 耳 之 國 1 在 無 腸 國 東 , 使 兩 文 虎 2 , 為 人 兩 手 聶 其 耳 3 。 縣 居 海 水 中 4 , 及 水 所 出 入 奇 物 5 。 兩 虎 在 其 東 6 。

1   珂 案 : 大 荒 北 經 云 : 「 有 儋 耳 之 國 , 任 姓 , 禺 號 子 , 食 穀 。 」 即 此 。 淮 南 子 墬 形 篇 無 聶 耳 國 , 而 云 : 「 夸 父 耽 耳 在 其 北 方 。 」 是 耽 耳 即 儋 耳 , 亦 即 此 經 聶 耳 也 。 大 荒 北 經 云 「 禺 號 子 」 者 ,禺 號 即 禺 (豸虎) , 乃 東 海 海 神 。 大 荒 東 經 云 : 「 黃 帝 生 禺 (豸虎),禺 (豸虎) 生 禺 京, 禺 京 處 北 海 , 禺 (豸虎) 處 東 海, 是 為 海 神 。 」 郭 璞 云 : 「 一 本 作 號 。 」 即 此 禺 號 也 。

2   珂 案 : 文 虎 , 雕 虎 ; 已 見 海 外 南 經 郭 璞 注 。

3   郭 璞 云 : 「 言 耳 長 , 行 則 以 手 攝 持 之 也 ; 音 諾 頰 反 。 」 珂 案 : 唐 李 冗 獨 異 志 云 : 「 山 海 經 有 大 耳 國 , 其 人 寢 , 常 以 一 耳 為 席 , 一 耳 為 衾 。 」 則 傳 說 演 變 , 夸 張 又 甚 矣 。

4   郭 璞 云 : 「 縣 , 猶 邑 也 。 」 珂 案 : 初 學 記 卷 六 引 此 經 作 「 懸 居 赤 水 中 」 。 縣 , 懸 本 字 ; 「 縣 居 海 水 中 」 者 , 言 聶 耳 國 所 居 乃 孤 懸 於 海 中 之 島 也 ; 郭 以 邑 釋 縣 , 殊 未 諦 。

5   郭 璞 云 : 「 言 盡 規 有 之 。 」 珂 案 : 藏 經 本 「 奇 物 」 作 「 奇 怪 物 」 。

6   珂 案 : 兩 虎 , 即 上 文 聶 耳 國 所 使 兩 文 虎 ; 在 其 東 , 在 聶 耳 國 之 東 , 蓋 圖 象 如 此 。

夸 父 1 與 日 逐 走 , 入 日 2 。 渴 欲 得 飲 , 飲 于 河 渭 ; 河 渭 不 足 , 北 飲 大 澤 3 。 未 至 , 道 渴 而 死 。 I 4 其 杖 5 , 化 為 鄧 林 6 。

1   珂 案 : 大 荒 北 經 云 : 「 大 荒 之 中 , 有 山 , 名 曰 成 都 載 天 。 有 人 珥 兩 黃 蛇 , 把 兩 黃 蛇 , 名 曰 夸 父 。 后 土 生 信 , 信 生 夸 父 , 夸 父 不 量 力 , 欲 追 日 景 , 逮 之 於 禺 谷 。 將 飲 河 而 不 足 也 , 將 走 大 澤 , 未 至 , 死 於 此 。 」 即 此 一 神 話 之 異 文 。 其 言 「 后 土 生 信 , 信 生 夸 父 」 , 而 海 內 經 記 「 炎 帝 生 炎 居 , 炎 居 生 節 並 , 節 並 生 戲 器 , 戲 器 生 祝 融 , 祝 融 生 共 工 , 共 工 生 后 土 」 , 則 夸 父 者 , 炎 帝 之 裔 也 。 以 義 求 之 , 蓋 古 之 大 人(
夸 , 大 ; 父 , 男 子 美 稱 ) 也 。 共 工 之 力 , 能 以 摧 山 ; 「 土 伯 九 約 , 其 角 觺 觺 」 ( 見 楚 辭 招 魂 , 王 逸 注 : 「 土 伯 , 后 土 之 侯 伯 」 ) ; 而 姜 姓 之 蚩 尤 , 亦 「 獸 身 人 語 , 銅 頭 鐵 額 」 ( 御 覽 卷 七 八 引 龍 魚 河 圖 ) 、「
齒 長 二 寸 」 ( 述 異 記 ) : 是 炎 帝 裔 屬 中 , 頗 不 乏 魁 梧 奇 偉 之 巨 人 也 。

2   郭 璞 云 : 「 言 及 於 日 將 入 也 ; 逐 音 冑 。 」 郝 懿 行 云 「 北 堂 書 鈔 一 百 三 十 三 卷 , 李 善 注 ( 文 選 ) 西 京 賦 、 鸚 鵡 賦 及 張 協 七 命 引 此 經 並 作 『 與 日 競 走 』 , 初 學 記 一 卷 引 此 經 作 『 逐 日 』 , 史 記 禮 書 裴 駰 集 解 引 此 經 作 『 與 日 逐 走 , 日 入 』 , 並 與 今 本 異 。 」 王 念 孫 云 : 「 御 覽 天 部 三 ( 卷 三 , 影 宋 本 作 逐 日 — — 珂 ) 、 服 用 十 二 ( 卷 七 一 0 ) 作 競 走 , 妖 異 三 ( 卷 八 八 七 ) 作 競 走 , ( 文 選 ) 阮 籍 孤 懷 詩 注 引 作 夸 父 與 日 競 逐 而 渴 死 , 其 杖 化 為 鄧 林 , 七 命 注 引 作 競 走 , 書 鈔 服 飾 二 ( 卷 一 三 三 ) 作 競 走 , 酒 食 三 ( 卷 一 四 四 ) 同 。 」 珂 案 : 競 、 逐 互 見 , 是 一 本 作 競 也 。 又 經 文 入 日 , 何 焯 校 本 作 日 入 , 黃 丕 烈 、 周 叔 弢 校 同 。

3   珂 案 : 海 內 西 經 云 : 「 大 澤 方 百 里 , 群 鳥 所 生 及 所 解 , 在 鴈 門 北 。 」 大 荒 北 經 云 : 「 有 大 澤 方 千 里 , 群 鳥 所 解 。 」 即 此 大 澤 。 畢 沅 以 為 即 古 之 翰 海 , 疑 是 。

4   珂 案 : I , 古 棄 字 。

5   郝 懿 行 云 : 「 列 子 湯 問 篇 『 棄 其 杖 』 下 , 有 『 尸 膏 肉 所 浸 』 五 字 。 」

6   郭 璞 云 : 「 夸 父 者 , 蓋 神 人 之 名 也 ; 其 能 及 日 景 而 傾 河 渭 , 豈 以 走 飲 哉 , 寄 用 於 走 飲 耳 。 幾 乎 不 疾 而 速 , 不 行 而 至 者 矣 。 此 以 一 體 為 萬 殊 , 存 亡 代 謝 , 寄 鄧 林 而 遯 形 , 惡 得 尋 其 靈 化 哉 ! 」 畢 沅 云 : 「 鄧 林 即 桃 林 也 , 鄧 、 桃 音 相 近 。 高 誘 注 淮 南 子 ( 墬 形 篇 ) 云 : 『 鄧 , 猶 木 。 』 是 也 。 列 子 ( 湯 問 篇 ) 云 : 『 鄧 林 彌 廣 數 千 里 。 』 蓋 即 中 山 經 ( 中 次 六 經 ) 所 云 『 夸 父 之 山 , 北 有 桃 林 』 矣 。 其 地 則 楚 之 北 境 也 。 」

博 父 國 1 在 聶 耳 東 , 其 為 人 大 , 右 手 操 青 蛇 , 左 手 操 黃 蛇 。 鄧 林 在 其 東 , 二 樹 木 2 。 一 曰 博 父 。

1   珂 案 : 博 父 國 當 即 夸 父 國 , 此 處 博 父 亦 當 作 夸 父 , 淮 南 子 墬 形 篇 云 : 「 夸 父 耽 耳 在 其 北 。 」 即 謂 是 也 。 下 文 既 有 「 一 曰 博 父 」 , 則 此 處 不 當 復 作 博 父 亦 已 明 矣 ; 否 則 下 文 當 作 「 一 曰 夸 父 」 , 二 者 必 居 其 一 也 。

2   郝 懿 行 云 : 「 二 樹 木 , 蓋 謂 鄧 林 二 樹 而 成 林 , 言 其 大 也 。 」

禹 所 積 石 之 山 1 在 其 東 , 河 水 所 入 2 。

1   畢 沅 曰 : 「 當 云 禹 所 導 積 石 之 山 , 此 脫 導 字 。 」 王 念 孫 校 同 。 珂 案 : 畢 王 之 說 疑 非 。 尋 檢 經 文 , 積 石 之 山 有 二 : 一 曰 積 石 , 一 曰 禹 所 積 石 。 大 荒 北 經 云 : 「 大 荒 之 中 , 有 山 名 曰 先 檻 大 逢 之 山 , 河 濟 所 入 , 海 北 注 焉 , 其 西 有 山 , 名 曰 禹 所 積 石 。 」 即 此 禹 所 積 石 山 也 , 其 方 位 在 北 。 西 次 三 經 云 : 「 積 石 之 山 , 其 下 有 石 門 , 河 水 冒 以 西 流 。 」 海 內 西 經 云 : 「 河 水 出 東 北 隅 , 以 行 其 北 , 西 南 又 入 勃 海 , 又 出 海 外 , 即 西 而 北 , 入 禹 所 導 積 石 山 。 」 即 積 石 之 山 也 , 其 方 位 在 西 。 郝 懿 行 注 此 經 以 大 荒 北 經 禹 所 積 石 即 此 禹 所 積 石 、 以 西 次 三 經 積 石 之 山 為 非 固 是 矣 , 而 以 海 內 西 經 禹 所 導 積 石 為 此 禹 所 積 石 , 則 不 知 何 所 據 也 。

2   郭 璞 云 : 「 河 出 昆 侖 而 潛 行 地 下 , 至 X 嶺 , 復 出 注 鹽 澤 , 從 鹽 澤 復 行 南 , 出 於 此 山 , 而 為 中 國 河 , 遂 注 海 也 。 書 ( 禹 貢 ) 曰 : 『 導 河 積 石 。 』 言 時 有 壅 塞 , 故 導 利 以 通 之 。 」

拘 纓 之 國 1 在 其 東 , 一 手 把 纓 2 。 一 曰 利 纓 之 國 3 。

1   珂 案 : 淮 南 子 墬 形 篇 有 句 嬰 民 , 即 此 。 高 誘 注 云 : 「 句 嬰 讀 為 九 嬰 , 北 方 之 國 。 」 則 所 未 詳 也 。

2   郭 璞 云 : 「 言 其 人 常 以 一 手 持 冠 纓 也 。 或 曰 纓 宜 作 癭 。 」 珂 案 : 纓 正 宜 作 癭 。 癭 , 瘤 也 , 多 生 於 頸 , 其 大 者 如 懸 瓠 , 有 礙 行 動 , 故 須 以 手 拘 之 , 此 「 拘 癭 之 國 」 之 得 名 也 。 作 拘 纓 者 , 同 音 通 假 , 實 亦 拘 癭 , 非 如 郭 注 所 云 「 常 以 一 手 持 冠 纓 」 也 。 山 海 經 所 記 殊 方 異 域 之 人 , 非 異 形 即 異 稟 , 無 為 以 「 一 手 持 冠 纓 」 而 亦 列 為 一 國 之 理 , 是 不 足 深 辨 亦 已 明 矣 。

3   江 紹 原 中 國 古 代 旅 行 之 研 究 云 : 「 利 或 是 捋 之 訛 。 」 說 亦 可 供 參 考 。

尋 木 長 千 里 , 在 拘 纓 南 , 生 河 上 西 北 1 。

1   珂 案 : 穆 天 子 傳 卷 六 云 : 「 天 子 乃 釣 于 河 , 以 觀 姑 繇 之 木 。 」 郭 璞 注 : 「 姑 繇 , 大 木 也 。 山 海 經 云 : 『 尋 木 長 千 里 , 生 河 ( 河 原 訛 作 海 , 從 御 覽 卷 八 百 三 十 四 引 改 ) 邊 。 』 謂 此 木 之 類 。 」 當 如 郭 說 也 。 姑 繇 之 木 , 即 榣 木 , 見 西 次 三 經 槐 江 之 山 。 說 文 六 云 : 「 , 昆 侖 河 隅 之 長 木 也 。 」 字 省 作 榣 耳 。 尋 木 亦 此 木 之 類 也 。

跂 踵 國 1 在 拘 纓 東 , 其 為 人 大 , 兩 足 亦 大 2 。 一 曰 大 踵 3 。

1   郭 璞 云 : 「 跂 音 企 。 」

2   郭 璞 云 : 「 其 人 行 , 腳 跟 不 著 地 也 。 孝 經 鉤 命 訣 曰 『 焦 僥 跂 踵 , 重 譯 塞 』 也 。 」 珂 案 : 淮 南 子 墬 形 篇 有 跂 踵 民 , 高 誘 注 云 : 「 跂 踵 民 , 踵 不 至 地 , 以 五 指 行 也 。 」 即 郭 注 所 本 。 然 文 選 王 元 長 曲 水 詩 序 注 引 高 注 則 作 「 反 踵 , 國 名 , 其 人 南 行 , 跡 北 向 也 。 」 與 此 異 義 。 大 約 跂 踵 本 作 支 踵 , 支 、 反 形 近 易 訛 , 故 兼 二 說 。 跂 又 作 歧 : 呂 氏 春 秋 當 染 篇 云 : 「 夏 桀 染 於 歧 踵 戎 。 」 即 此 也 。 經 文 「 其 為 人 大 , 兩 足 亦 大 」 , 不 足 以 釋 「 跂 踵 」 , 疑 有 訛 誤 。 王 念 孫 云 : 「 御 覽 人 事 十 三 作 『 其 為 人 兩 足 皆 大 』 , 南 蠻 六 同 。 」 查 影 宋 本 御 覽 卷 三 七 二 ( 即 人 事 十 三 ) 作 「 其 為 兩 足 皆 大 」 , 卷 七 九 0 ( 即 南 蠻 六 ) 作 「 其 人 兩 足 皆 大 」 , 「 其 為 」 「 其 人 」 , 各 脫 一 字 , 蓋 「 其 為 人 」 也 。 「 其 為 人 兩 足 皆 大 」 , 如 所 引 近 確 , 則 經 文 「 其 為 人 大 」 之 大 字 蓋 衍 文 也 。 然「
兩 足 皆 大 」 , 於 釋 「 跂 踵 」 義 猶 扞 格 。 疑 大 當 作 支 , 大 、 支 形 近 而 訛 。 「 兩 足 皆 支 , 正 所 以 釋 「 跂 踵 」 也 ; 則 此 處 經 文 實 當 作 「 其 為 人 兩 足 皆 支 」 。

3   郝 懿 行 云 : 「 大 踵 疑 當 為 支 踵 或 反 踵 , 並 字 形 之 訛 。 」 珂 案 : 作 「 反 踵 」 是 也 。 國 名 既 為 「 跂 踵 」 , 則 不 當 復 作 「 支 踵 」 , 而 作 「 大 踵 」 乃 未 聞 成 說 , 故 實 祗 宜 作 「 反 踵 」 。 跂 踵 之 為 反 踵 , 猶 支 舌 之 為 反 舌 也 。

歐 絲 之 野 在 大 踵 東 , 一 女 子 跪 據 樹 歐 絲 1 。

1   郭 璞 云 : 「 言 噉 桑 而 吐 絲 , 蓋 蠶 類 也 。 」 珂 案 : 博 物 志 異 人 云 : 「 嘔 絲 之 野 , 有 女 子 方 跪 據 樹 而 嘔 絲 , 北 海 外 也 。 」 嘔 絲 即 歐 絲 ; 嘔 , 歐 俗 字 。 說 文 八 云 : 「 歐 , 吐 也 。 」 故 郭 注 以 噉 桑 吐 絲 為 言 。 畢 沅 云 歐 當 作 漚 , 非 也 。 此 一 簡 單 神 話 , 蓋 「 蠶 馬 」 神 話 之 雛 型 也 。 傳 為 三 國 吳 張 儼 所 作 恐 亦 仍 出 六 朝 人 手 筆 之 太 古 蠶 馬 記 ( 見 搜 神 記 卷 十 四 ) 敘 此 神 話 云 : 「 舊 說 太 古 之 時 , 有 大 人 遠 征 , 家 無 餘 人 , 唯 有 一 女 。 牡 馬 一 匹 , 女 親 養 之 。 窮 居 幽 處 , 思 念 其 父 。 乃 戲 馬 曰 : 『 爾 能 為 我 迎 得 父 還 , 我 將 嫁 汝 。 』 馬 既 承 此 言 , 乃 絕 而 去 , 徑 至 父 所 。 父 見 馬 驚 喜 , 因 取 而 乘 之 。 馬 望 所 自 來 , 悲 鳴 不 已 。 父 曰 : 『 此 馬 無 事 如 此 , 我 家 得 無 有 故 乎 ? 』 亟 乘 以 歸 。 為 畜 生 有 非 常 之 情 , 故 厚 加 芻 養 , 馬 不 肯 食 。 每 見 女 出 入 , 輒 喜 怒 奮 擊 , 如 此 非 一 。 父 怪 之 , 密 以 問 女 , 女 具 以 告 父 : 『 必 為 是 故 。 』 父 曰 : 『 勿 言 , 恐 辱 家 門 。 且 莫 出 入 。 』 於 是 伏 弩 射 殺 之 , 暴 皮 於 庭 。 父 行 , 女 與 鄰 女 於 皮 所 戲 , 以 足 蹙 之 , 曰 : 『 汝 是 畜 生 , 而 欲 取 人 為 婦 耶 ? 招 此 屠 剝 , 如 何 自 苦 … … 』 言 未 及 竟 , 馬 皮 蹶 然 而 起 , 卷 女 以 行 。 鄰 女 忙 怕 , 不 敢 救 之 。 走 告 其 父 。 父 還 求 索 , 已 出 失 之 。 後 經 數 日 , 得 於 大 樹 枝 間 , 女 及 馬 皮 , 盡 化 為 蠶 , 而 績 於 樹 上 。 其 綸 理 厚 大 , 異 於 常 蠶 。 鄰 婦 取 而 養 之 , 其 收 數 倍 。 因 名 其 樹 曰 桑 。 桑 者 , 喪 也 。 由 斯 百 姓 競 種 之 , 今 世 所 養 是 也 。 」 此 蓋 是 神 話 演 變 之 結 果 也 。 前 乎 此 ( 歐 絲 之 野 神 話 ) 者 , 有 中 次 一 十 一 山 經 所 記 「 宣 山 , 其 上 有 桑 焉 , 大 五 十 尺 , 其 枝 四 衢 , 其 葉 大 尺 餘 , 赤 理 、 黃 華 、 青 葉 , 名 曰 帝 女 之 桑 」 之 帝 女 桑 , 惟 僅 著 異 桑 , 然 已 「 女 」 「 桑 」 相 連 為 文 。 後 乎 此 者 , 有 荀 子 蠶 賦 : 「 身 女 好 而 頭 馬 首 」 , 狀 蠶 之 態 , 已 近 「 蠶 馬 」 。 則 知 演 變 之 跡 象 , 實 隱 有 脈 絡 可 尋 也 。 吾 國 蠶 絲 發 明 甚 早 , 婦 女 又 專 其 職 任 , 宜 在 人 群 想 象 中 , 以 蠶 之 性 態 與 養 蠶 婦 女 之 形 象 相 結 合 。 至 於 玉 函 山 房 輯 佚 書 輯 河 圖 括 地 象 云 : 「 化 民 食 桑 , 二 十 七 年 而 身 裹 , 九 年 生 翼 , 十 年 而 死 之 焉 。 」 則 是 蠶 桑 神 話 之 異 聞 , 非 關 此 也 。

三 桑 無 枝 , 在 歐 絲 東 , 其 木 長 百 仞 , 無 枝 1 。

1   郭 璞 云 : 「 言 皆 長 百 仞 也 。 」 珂 案 : 大 荒 北 經 云 : 「 有 三 桑 無 枝 。 」 北 次 二 經 云 : 「 洹 山 , 三 桑 生 之 , 其 樹 皆 無 枝 , 其 高 百 仞 。 」 即 此 。 此 無 枝 之 三 桑 , 當 即 跪 據 樹 歐 絲 女 子 之 所 食 也 。

范 林 方 三 百 里 1 , 在 三 桑 東 , 洲 環 其 下 2 。

1   郝 懿 行 云 : 「 范 、 汎 通 。 太 平 御 覽 五 十 七 卷 引 顧 愷 之 > 蒙 記 曰 : 『 汎 林 鼓 于 浪 嶺 。 』 注 云 : 『 西 北 海 有 汎 林 , 或 方 三 百 里 , 或 百 里 , 皆 生 海 中 浮 土 上 , 樹 根 隨 浪 鼓 動 。 』 即 此 也 。 」

2   郭 璞 云 : 「 洲 , 水 中 可 居 者 ; 環 , 繞 也 。 」

務 隅 之 山 1 , 帝 顓 頊 葬 于 陽 2 , 九 嬪 葬 于 陰 3 。 一 曰 爰 有 熊 、 羆 、 文 虎 、 離 朱 、(丘鳥) 久 、 視 肉 4 。

1   珂 案 : 海 內 東 經 云 : 「 漢 水 出 鮒 魚 之 山 , 帝 顓 頊 葬 于 陽 , 九 嬪 葬 于 陰 , 四 蛇 衛 之 。 」 大 荒 北 經 云 : 「 附 禺 之 山 , 帝 顓 頊 與 九 嬪 葬 焉 。 」 即 此 務 隅 , 皆 聲 近 字 通 也 。

2   郭 璞 云 : 「 顓 頊 , 號 為 高 陽 , 冢 今 在 濮 陽 , 故 帝 丘 也 。 一 曰 頓 丘 縣 城 門 外 廣 陽 里 中 。 」 珂 案 : 史 記 五 帝 本 紀 集 解 引 皇 覽 云 : 「 顓 頊 冢 , 在 東 郡 濮 陽 頓 丘 城 門 外 廣 陽 里 中 。 」 郭 注 蓋 本 此 。

3   郭 璞 云 : 「 嬪 , 婦 。 」

4   畢 沅 云 : 「 一 本 多 此 十 四 字 也 。 」 珂 案 : 上 述 各 物 已 見 海 外 南 經 「 狄 山 」 節 。(丘鳥) 久 , 藏 經 本 作 鴟 久,郝 懿 行 於 海 外 南 經 注 亦 謂 (丘鳥) 當 作 鴟 。 孫 星 衍 校 同 郝 注 。

平 丘 1 在 三 桑 東 , 爰 有 遺 玉 2 、 青 鳥 3 、 視 肉 、 楊 柳 、 甘 柤 4 、 甘 華 5 , 百 果 所 生 6 , 有 7 兩 山 夾 上 谷 , 二 大 丘 居 中 , 名 曰 平 丘 。

1   畢 沅 云 : 「 淮 南 子 ( 墬 形 篇 ) 云 : 華 邱 。 」 郝 從 畢 說 。 珂 案 : 畢 、 郝 之 說 非 也 。 淮 南 子 墬 形 篇 明 云 : 「 昆 侖 華 邱 在 其 東 南 方 。 」 則 華 邱 者 , 應 是 海 外 東 經 「 自 東 南 陬 至 東 北 陬 者 」 篇 首 之 嗟 丘 。 郭 注 云 : 「 音 嗟 , 或 作 髮 。 」 嗟 、 髮 、 華 , 蓋 一 音 之 轉 也 。 此 云 平 丘 , 地 在 東 北 , 方 位 既 異 , 音 復 不 同 , 何 得 以 品 物 相 類 便 遂 斷 為 淮 南 子 邱 乎 ?

2   郭 璞 云 : 「 遺 玉 , 玉 石 。 」 郝 懿 行 云 : 「 吳 氏 ( 任 臣 — — 珂 ) 云 : 『 遺 玉 即 瑿 玉 ; 琥 珀 千 年 為 瑿 。 字 書 云 : 瑿 , 遺 玉 也 。 』 吳 氏 之 說 , 據 本 草 舊 注 , 未 審 是 否 。 瑿 , 黑 玉 也 。 說 文 無 此 字 , 而 有 ● 。 云 : 『 遺 玉 也 , 從 玉 , ● 聲 。 』 是 遺 玉 名 ● , 與 瑿 形 聲 皆 近 , 當 從 說 文 也 。 」

3   珂 案 : 青 鳥 , 藏 經 本 作 青 馬 ; 海 外 東 經 嗟 丘 、 淮 南 子 墬 形 篇 華 丘 亦 俱 作 青 馬 : 則 作 青 馬 是 也 。

4   郭 璞 云 : 「 其 樹 枝 幹 皆 赤 , 黃 華 , 白 葉 , 黑 實 。 呂 氏 春 秋 曰 :『
其 山 之 東 , 有 甘 柤 焉 。 』 音 如 柤 梨 之 柤 。 」 珂 案 : 柤 梨 之 柤 , 音 渣 。 甘 柤 形 狀 , 見 大 荒 南 經 : 「 有 蓋 猶 之 山 者 , 其 上 有 甘 柤 , 枝 榦 皆 赤 , 黃 葉 , 白 華 , 黑 實 。 」 是 郭 注 所 本 。 然 黃 華 白 葉 , 當 為 黃 葉 白 華 , 字 之 訛 也 。 其 山 即 箕 山 , 籀 文 箕 作 其 也 。 今 本 呂 氏 春 秋 本 味 篇 云 : 「 箕 山 之 東 , 青 鳥 之 所 , 有 甘 櫨 焉 。 」 是 郭 所 引 者 , 惟 甘 櫨 作 甘 柤 是 其 異 耳 。 或 古 本 如 此 , 未 可 知 也 。 甘 柤 維 何 ? 曰 蓋 是 梨 木 之 神 異 者 。 禮 內 則 云 : 「 柤 , 梨 曰 鑽 之 。 」 注 : 「 柤 , 梨 之 不 臧 者 。 」 疏 : 「 恐 有 蟲 , 故 一 一 鑽 看 其 蟲 孔 也 。 」 柤 , 爾 雅 釋 木 作 樝 , 郭 璞 注 云 : 「 樝 似 梨 而 酢 澀 。 」 此 云 甘 柤 , 明 其 不 同 於 常 柤 矣 。 神 異 經 南 荒 經 云 : 「 大 荒 之 中 有 樹 焉 , 名 曰 柤 稼 ● 。 柤 者 , 柤 梨 也 ; 稼 者 , 株 稼 也 ; ● 者 , 親 ● 也 。 三 千 歲 作 華 , 九 千 歲 作 實 , 實 長 九 尺 , 圍 如 其 長 , 而 無 瓤 核 , 以 竹 刀 剖 之 如 凝 蜜 , 得 食 者 壽 一 萬 二 千 歲 。 」 當 即 此 甘 柤 之 屬 。 述 異 記 上 云 : 「 北 方 有 七 尺 之 棗 , 南 方 有 三 尺 之 梨 , 凡 人 不 得 見 , 或 見 而 食 之 , 即 為 地 仙 。 」 謂 是 也 。

5   郭 璞 云 : 「 亦 赤 枝 榦 , 黃 華 。 」 珂 案 : 大 荒 南 經 云 : 「 ( 蓋 猶 之 山 ) 東 又 有 甘 華 , 枝 榦 皆 赤 , 黃 葉 。 」 則 黃 華 當 作 黃 葉 。

6   珂 案 : 齊 民 要 術 十 引 此 經 生 作 在 。

7   珂 案 : 經 文 有 , 宋 本 、 吳 寬 抄 本 、 毛 扆 本 、 藏 經 本 均 作 在 。

北 海 內 有 獸 , 其 狀 如 馬 , 名 曰 騊 駼 1 。 有 獸 焉 , 其 名 曰 駮 , 狀 如 白 馬 , 鋸 牙 , 食 虎 豹 2 。 有 素 獸 焉 , 狀 如 馬 , 名 曰 蛩 蛩 3 。 有 青 獸 焉 , 狀 如 虎 , 名 曰 羅 羅 4 。

1   郭 璞 云 : 「 陶 塗 兩 音 , 見 爾 雅 ( 釋 畜 ) 。 」 郝 懿 行 云 : 「 爾 雅 注 引 此 經 騊 駼 下 有 『 色 青 』 二 字 , 史 記 匈 奴 傳 徐 廣 注 亦 云 : 『 似 馬 而 青 。 』 疑 此 經 今 本 有 脫 文 矣 。 」 珂 案 : 周 書 王 會 篇 : 「 禺 氏 騊 駼 、 駃 騠 為 獻 。 」 則 騊 駼 者 , 野 馬 之 屬 也 。

2   郭 璞 云 : 「 周 書 ( 王 會 篇 ) 曰 : 『 義 渠 茲 白 , 茲 白 若 白 馬 , 鋸 牙 , 食 虎 豹 。 』 按 此 二 說 與 爾 雅 ( 釋 畜 ) 同 。 」 珂 案 : 郭 注 「 二 說 」 云 者 , 指 經 文 與 周 書 王 會 篇 之 說 也 。 西 次 四 經 云 : 「 中 曲 之 山 有 獸 焉 , 其 狀 如 馬 , 而 白 身 黑 尾 , 一 角 , 虎 牙 爪 , 音 如 鼓 音 , 其 名 曰 駮 , 是 食 虎 豹 , 可 以 禦 兵 。 」 較 茲 所 記 又 加 詳 焉 。 而 管 子 小 問 篇 云 : 「 桓 公 乘 馬 , 虎 望 見 之 而 伏 。 桓 公 問 管 仲 曰 : 『 今 者 寡 人 乘 馬 , 虎 望 見 寡 人 而 不 敢 行 , 其 故 何 也 ? 』 管 仲 對 曰 : 『 意 者 君 乘 駿 馬 而 洀 ( 古 盤 字 ) 桓 , 迎 日 而 馳 乎 ? 』 公 曰 : 『 然 。 』 管 仲 對 曰 : 『 此 駮 象 也 , 駮 食 虎 豹 , 故 虎 疑 焉 。 』 」 則 已 演 為 故 事 而 著 之 簡 冊 矣 。

3   郭 璞 云 : 「 即 蛩 蛩 鉅 虛 也 , 一 走 百 里 , 見 穆 天 子 傳 ( 卷 一 ) ; 音 邛 。 」 珂 案 : 周 書 王 會 篇 云 : 「 獨 鹿 邛 邛 , 善 走 也 。 」 孔 晁 注 : 「 獨 鹿 , 西 方 之 戎 也 ; 邛 邛 , 獸 , 似 距 虛 , 負 ● 而 走 也 。 」 實 則 邛 邛 、 距 虛 乃 是 一 物 , 即 爾 雅 釋 地 所 記 「 邛 邛 岠 虛 」 也 。 呂 氏 春 秋 不 廣 篇 云 : 「 北 方 有 獸 , 名 曰 蹶 , 鼠 前 而 兔 後 , 趨 則 跲 , 走 則 顛 , 常 為 蛩 蛩 距 虛 取 甘 草 以 與 之 。 蹶 有 患 害 也 , 蛩 蛩 距 虛 必 負 而 走 。 」 是 猶 比 肩 之 獸 也 。

4   吳 任 臣 云 : 「 駢 雅 曰 : 『 青 虎 謂 之 羅 羅 。 』 今 雲 南 蠻 人 呼 虎 亦 為 羅 羅 , 見 天 中 記 。 」

北 方 禺 彊 , 人 面 鳥 身 , 珥 兩 青 蛇 , 踐 兩 青 蛇 1 。

1   郭 璞 云 : 「 字 玄 冥 , 水 神 也 。 莊 周 ( 莊 子 大 宗 師 ) 曰 : 『 禺 彊 立 于 北 極 。 』 一 曰 禺 京 。 一 本 云 : 北 方 禺 彊 , 黑 身 手 足 , 乘 兩 龍 。 」

      珂 案 : 大 荒 北 經 云 : 「 有 神 , 人 面 鳥 身 , 珥 兩 青 蛇 , 踐 兩 赤 蛇 , 名 曰 禺 彊 。 」 與 此 經 文 略 異 。 又 大 荒 東 經 云 : 「 東 海 之 渚 中 , 有 神 , 人 面 鳥 身 , 珥 兩 黃 蛇 , 踐 兩 黃 蛇 , 名 曰 禺 (豸虎)。 黃 帝 生 禺 (豸虎),禺
(豸虎) 生 禺 京, 禺 京 處 北 海 , 禺 (豸虎) 處 東 海,是 為 海 神 。 」 郭 璞 於 「 禺 京 」 下 注 云 : 「 即 禺 彊 也 。 」 彊 、 京 一 聲 之 轉 。 則 作 為 北 海 海 神 之 禺 京 , 與 其 作 為 東 海 海 神 之 父 禺 (豸虎), 同 為 人 面 鳥 身 。 然 竊 有 疑 焉 。 莊 子 逍 遙 遊 云 : 「 北 冥 有 魚 , 其 名 為 鯤 , 鯤 之 大 , 不 知 其 幾 千 里 也 , 化 而 為 鳥 , 其 名 為 鵬 , 鵬 之 背 , 不 知 其 幾 千 里 也 。 怒 而 飛 , 其 翼 若 垂 天 之 雲 。 是 鳥 也 , 海 運 則 將 徙 於 南 冥 ; 南 冥 者 , 天 池 也 。 齊 諧 者 , 志 怪 者 也 ; 諧 之 言 曰 : 鵬 之 徙 於 南 冥 也 , 水 擊 三 千 里 , 摶 扶 搖 而 上 者 九 萬 里 , 去 以 六 月 息 者 也 。 」 似 乎 非 僅 寓 言 , 實 有 神 話 之 背 景 存 焉 。 此 背 景 維 何 ? 陸 德 明 音 義 引 崔 譔 云 : 「 鯤 當 為 鯨 。 」 是 也 。 爾 雅 釋 魚 :「
鯤 , 魚 子 。 」 大 無 以 致 千 里 。 莊 生 詼 詭 , 以 小 名 大 , 齊 物 之 意 也 , 鯤 實 當 為 鯨 。 而 北 海 海 神 適 名 禺 京 , 又 字 玄 冥 , 此 與 莊 周 寓 言 中 北 冥 之 鯤 ( 鯨 ) 豈 非 有 一 定 之 關 聯 乎 ? 而 鯨 , 字 本 作 ● , 說 文 十 一 云 : 「 ● , 海 大 魚 也 , 從 魚 , Y 聲 。 」 又 與 禺 彊 ( 禺 京 ) 之 「 彊 」 合 。 郭 注 引 一 本 云 : 「 北 方 禺 彊 , 黑 身 手 足 , 乘 兩 龍 。 」 疑 「 黑 身 」 乃 「 魚 身 」 之 誤 , 「 黑 」 與 「 魚 」 形 近 而 致 訛 也 。 海 外 東 經 云 : 「 雨 師 妾 在 其 北 , 為 人 黑 身 人 面 。 」 未 言 手 足 。 以 身 既 人 身 , 手 足 自 具 , 無 煩 更 舉 。 海 內 北 經 云 : 「 陵 魚 人 面 、 手 足 、 魚 身 , 在 海 中 。 」 此 人 形 之 魚 , 身 仍 為 魚 , 而 有 手 有 足 , 故 特 著 手 足 , 以 彰 其 異 。 由 是 言 之 , 「 黑 身 手 足 」 之 禺 彊 , 猶 「 手 足 魚 身 」 之 陵 魚 , 均 人 魚 之 類 , 「 黑 身 」 蓋 「 魚 身 」 之 訛 也 。 其 為 海 神 之 時 , 形 貌 當 即 是 「 魚 身 手 足 」 。 然 而 禺 彊 不 僅 海 神 而 已 , 實 又 兼 風 神 職 司 。 淮 南 子 墬 形 篇 云 : 「 隅 強 ( 禺 彊 ) , 不 周 風 之 所 生 也 。 」 史 記 律 書 曰 : 「 不 周 風 居 西 北 , 主 殺 生 。 」 此 生 於 不 周 風 之 禺 彊 , 實 當 即 是 主 不 周 風 者 。 淮 南 本 經 篇 載 堯 時 害 民 之 物 , 有 所 謂 「 大 風 」 者 , 實 即 大 鳳 , 亦 即 莊 子 逍 遙 遊 之 大 鵬 , 高 誘 注 以 為 風 伯 , 又 以 為 鷙 鳥 。 此 風 伯 若 鷙 鳥 者 , 自 非 山 海 經 所 記 人 面 鳥 身 之 禺 彊 莫 屬 。 故 謂 其 不 僅 海 神 , 實 又 職 兼 風 神 。 當 其 為 海 神 之 時 , 固「
魚 身 手 足 」 之 「 鯤 ( 鯨 ) 」 也 , 固 「 大 不 知 其 幾 千 里 」 也 , 然 而 一 旦 「 化 而 為 鳥 」 , 則 又 「 人 面 鳥 身 」 之 「 鵬 」 也 , 則 又 「 背 不 知 其 幾 千 里 」 、 「 怒 而 飛 、 其 翼 若 垂 天 之 雲 」 也 : 莊 周 詼 詭 之 寓 言 , 證 以 此 經 所 記 禺 彊 之 形 貌 , 豈 非 實 有 神 話 之 背 景 存 於 其 間 乎 ? 推 而 論 之 , 東 海 海 神 禺 (豸虎) 之 貌, 或 亦 非 僅 具 「 鳥 身 」 , 實 且 兼 有 魚 形 , 亦 當 為 海 神 而 兼 風 神 也 。 惜 乎 文 獻 缺 略 , 無 由 引 證 矣 。
 
 
 

山 海 經 海 經 新 釋 卷 四

    山 海 經 第 九

        海 外 東 經

海 外 自 東 南 陬 至 東 北 陬 者 。

肆(聿改差) 丘 1 , 爰 有 遺 玉 、 青 馬 、 視 肉 、 楊 柳 2 、 甘 柤 3 、 甘 華 , 百 果 所 生 。 在 東 海 , 兩 山 夾 丘 , 上 有 樹 木 。 一 曰 嗟 丘 , 一 曰 百 果 所 在 , 在 堯 葬 東 4 。

1   郭 璞 云 : 「 音 嗟 , 或 作 髮 。 」 郝 懿 行 云 : 「 北 堂 書 鈔 九 十 二 卷 引 嗟 正 作 髮 , 即 郭 所 見 本 也 。 嗟 , 古 或 作 肆(聿改差) , 爾 雅 釋 詁 云 : 『 嗟 , 咨 也 。 』 廣 韻 作 嗟 丘 。 玉 篇 云 : 『 (上髟下左) , 好 也 。 』 義 與 此 異 。 淮 南 墬 形 訓 作 華 丘 。 」

2   珂 案 : 淮 南 子 墬 形 篇 作 楊 桃 。

3   珂 案 : 甘 柤 , 已 見 海 外 北 經 「 平 丘 甘 柤 」 節 注 4 ; 淮 南 子 墬 形 篇 作 甘 樝 。

4   珂 案 : 堯 葬 狄 山 , 已 見 海 外 南 經 。

大 人 國 1 在 其 北 , 為 人 大 , 坐 而 削 船 2 。 一 曰 在 肆(聿改差) 丘 北 。

1   珂 案 : 大 荒 東 經 云 : 「 東 海 之 外 , 大 荒 之 中 , 有 山 名 曰 大 言 , 日 月 所 出 。 有 波 谷 山 者 , 有 大 人 之 國 。 有 大 人 之 市 , 名 曰 大 人 之 堂 。 有 一 大 人 踆 其 上 , 張 其 兩 臂 ( 臂 原 作 耳 , 從 王 念 孫 、 畢 沅 、 郝 懿 行 諸 家 校 改 ) 。 」 即 此 大 人 國 也 。 淮 南 子 墬 形 篇 亦 有 大 人 國 , 高 誘 注 云 :「
東 南 墟 土 , 故 人 大 。 」 蓋 本 大 戴 禮 易 本 命 篇 「 虛 土 之 人 大 」 為 說 也 。 然 北 方 亦 有 大 人 , 海 內 北 經 云 : 「 大 人 之 市 在 海 中 。 」 大 荒 北 經 云 : 「 有 人 名 曰 大 人 。 有 大 人 之 國 , 釐 姓 , 黍 食 。 」 則 不 限 於 東 南 矣 。 大 人 傳 說 之 見 於 史 籍 者 , 始 國 語 魯 語 。 魯 語 云 : 「 吳 伐 越 , 墮 會 稽 , 獲 骨 焉 , 節 專 車 。 吳 子 使 來 好 聘 , 且 問 之 仲 尼 , 仲 尼 曰 : 『 昔 禹 會 群 神 於 會 稽 之 山 , 防 風 氏 後 至 , 禹 殺 而 戮 之 , 其 骨 節 專 車 。 』 」 其 後 春 秋 文 公 十 一 年 穀 梁 傳 亦 記 之 : 「 長 狄 也 兄 弟 三 人 , 佚 宕 中 國 , 瓦 石 不 能 害 。 叔 孫 得 臣 最 善 射 者 也 , 射 其 目 , 身 橫 九 畝 , 斷 其 首 而 載 之 , 眉 見 於 軾 。 」 神 話 中 天 堂 亦 有 大 人 : 楚 辭 招 魂 : 「 一 夫 九 首 , 拔 木 九 千 些 。 」 地 府 亦 有 大 人 : 「 土 伯 九 約 , 其 角 觺 觺 些 ; 敦 血 拇 , 逐 人 駓 駓 些 ; 參 目 虎 首 , 其 身 若 牛 些 。 」 而 大 人 之 鼻 祖 , 則 在 列 子 湯 問 篇 所 記 龍 伯 國 大 人 : 「 渤 海 之 東 有 大 壑 焉 , 名 曰 歸 墟 。 其 中 有 五 山 焉 : 一 曰 岱 輿 , 二 曰 員 嶠 , 三 曰 方 壺 , 四 曰 瀛 洲 , 五 曰 蓬 萊 。 其 山 高 下 周 旋 三 萬 里 , 其 頂 平 處 九 千 里 , 山 之 中 間 相 去 七 萬 里 , 以 為 鄰 居 焉 。 所 居 皆 仙 聖 之 種 , 一 日 一 夕 飛 相 往 還 者 不 可 數 焉 。 常 隨 潮 波 上 下 往 還 , 不 得 蹔 峙 焉 。 仙 聖 毒 之 , 訴 之 於 帝 。 帝 恐 流 於 西 極 , 失 群 仙 聖 ( 仙 字 原 無 , 從 楊 伯 峻 列 子 集 釋 補 ) 之 居 , 乃 命 禺 彊 使 巨 鼇 十 五 , 舉 首 而 戴 之 , 迭 為 三 番 , 六 萬 歲 一 交 焉 , 五 山 始 峙 而 不 動 ( 而 不 動 三 字 原 無 , 從 楊 伯 峻 列 子 集 釋 補 ) 。 而 龍 伯 國 有 大 人 , 舉 足 不 盈 數 步 而 暨 五 山 之 所 , 一 釣 而 連 六 鼇 , 合 負 而 趣 , 歸 其 國 , 灼 其 骨 以 數 焉 。 於 是 岱 輿 、 員 嶠 二 山 流 於 北 極 , 沈 於 大 海 , 仙 聖 之 播 遷 者 巨 億 計 。 帝 憑 怒 , 侵 減 龍 伯 之 國 使 阨 , 侵 小 龍 伯 之 民 使 短 , 至 伏 羲 神 農 時 , 其 國 人 猶 數 十 丈 。 」 而 博 物 志 外 國 云 : 「 大 人 國 , 其 人 孕 三 十 六 年 , 生 白 頭 , 其 兒 則 長 大 , 能 乘 雲 雨 而 不 能 走 , 蓋 龍 類 ; 去 會 稽 四 萬 六 千 里 。 」 「 龍 類 」 之 說 , 或 本 此 也 。

2   郝 懿 行 云 : 「 削 當 讀 若 稍 , 削 船 謂 操 舟 也 。 」

奢 比 之 尸 在 其 北 1 , 獸 身 、 人 面 、 大 耳 2 , 珥 兩 青 蛇 3 。 一 曰 肝 榆 之 尸 在 大 人 北 。

1   郭 璞 云 : 「 亦 神 名 也 。 」 郝 懿 行 云 : 「 管 子 五 行 篇 云 : 『 黃 帝 得 奢 龍 而 辯 於 東 方 。 』 又 云 : 『 奢 龍 辯 乎 東 方 , 故 使 為 土 師 。 』 此 經 奢 比 在 東 海 外 , 疑 即 是 也 。 羅 泌 路 史 ( 後 紀 五 ) 亦 以 奢 龍 即 奢 比 。 三 才 圖 會 作 奢 北 。 又 淮 南 墬 形 訓 云 : 『 諸 比 , 涼 風 之 所 生 。 』 諸 比 , 神 名 , 或 即 奢 比 之 異 文 也 。 」

2   珂 案 : 大 荒 東 經 云 : 「 有 神 , 人 面 、 犬 ( 宋 本 作 大 ) 耳 、 獸 身 , 珥 兩 青 蛇 , 名 曰 奢 比 尸 。 」 即 此 。

3   郭 璞 云 : 「 珥 , 以 蛇 貫 耳 也 , 音 釣 餌 之 餌 。 」 珂 案 : 郭 注 「 以 蛇 貫 耳 」 , 蓋 貫 耳 以 為 飾 也 。 山 海 經 記 珥 蛇 之 神 多 處 , 除 此 而 外 , 尚 有 此 經 之 雨 師 妾 「 左 耳 有 青 蛇 , 右 耳 有 赤 蛇 」 , 海 外 西 經 之 蓐 收 「 左 耳 有 蛇 」 , 海 外 北 經 之 禺 彊 「 珥 兩 青 蛇 」 , 大 荒 東 經 之 禺 (豸虎)「 珥 兩 黃 蛇 」 , 大 荒 南 經 之 不 廷 胡 余 「 珥 兩 青 蛇 」 , 大 荒 西 經 之 弇 茲 「 珥 兩 青 蛇 」 、 夏 后 開 「 珥 兩 青 蛇 」 , 大 荒 北 經 之 夸 父 「 珥 兩 青 蛇 」 。

君 子 國 1 在 其 北 , 衣 冠 帶 劍 , 食 獸 , 使 二 大 虎 2 在 旁 3 , 其 人 好 讓 不 爭 4 。 有 薰 5 華 草 , 朝 生 夕 死 6 。 一 曰 在 肝 榆 之 尸 北 。

1   珂 案 : 淮 南 子 墬 形 篇 有 此 國 。 大 荒 東 經 云 : 「 有 東 口 之 山 , 有 君 子 之 國 , 其 人 衣 冠 帶 劍 。 」 即 此 。

2   郝 懿 行 云 : 「 後 漢 書 東 夷 傳 注 引 此 經 大 虎 作 文 虎 , 高 誘 注 淮 南 墬 形 訓 亦 作 文 虎 , 今 此 本 作 大 , 字 形 之 訛 也 。 」 珂 案 : 藏 經 本 正 作 文 虎 。

3   珂 案 : 經 文 旁 , 藏 經 本 作 左 右 。

4   珂 案 : 說 文 四 云 : 「 東 夷 從 大 , 大 人 也 ; 夷 俗 仁 , 仁 者 壽 , 有 君 子 、 不 死 之 國 。 」 而 博 物 志 外 國 云 : 「 君 子 國 人 , 衣 冠 帶 劍 , 使 兩 虎 , 民 衣 野 絲 , 好 禮 讓 不 爭 。 土 千 里 , 多 薰 華 之 草 。 民 多 疾 風 氣 , 故 人 不 蕃 息 。 」 適 又 與 之 相 反 。 大 抵 傳 聞 不 同 , 故 各 異 其 辭 耳 。 藝 文 類 聚 卷 二 十 一 引 此 經 「 衣 冠 帶 劍 」 下 有 「 土 方 千 里 」 四 字 , 「 其 人 好 讓 」 下 有 「 故 為 君 子 國 」 五 字 , 為 今 本 所 無 。

5   郭 璞 云 : 「 或 作 堇 。 」

6   郝 懿 行 云 : 「 木 堇 見 爾 雅 ( 釋 草 ) , 堇 一 名 蕣 , 與 薰 聲 相 近 。 呂 氏 春 秋 仲 夏 紀 云 : 『 木 堇 榮 。 』 高 誘 注 云 : 『 木 堇 朝 榮 莫 落 , 是 月 榮 華 可 用 作 蒸 。 雜 家 謂 之 朝 生 , 一 名 蕣 ; 詩 ( 有 女 同 車 ) 云 : 「 顏 如 蕣 華 」 是 也 。 』 藝 文 類 聚 八 十 九 卷 引 外 國 圖 云 : 『 君 子 之 國 , 多 木 堇 之 華 , 人 民 食 之 。 去 瑯 邪 三 萬 里 。 』 」

P P 1 在 其 北 , 各 有 兩 首 2 。 一 曰 在 君 子 國 北 。

1   郭 璞 云 : 「 音 虹 。 」

2   郭 璞 云 : 「 虹 , 螮 蝀 也 。 」

      珂 案 : P 即 虹 字 之 別 寫 。 爾 雅 釋 天 云 : 「 螮 蝀 , 虹 。 」 郭 璞 注 云 : 「 俗 名 為 美 人 虹 。 」 詩 蝃 蝀 : 「 蝃 蝀 在 東 , 莫 之 敢 指 。 」 蝃 音 帝 , 蝃 蝀 即 螮 蝀 也 。 此 在 東 之 蝃 蝀 蓋 暮 虹 也 ; 虹 隨 日 所 映 , 故 朝 西 而 暮 東 也 。 見 於 海 外 東 經 君 子 國 北 之 「 P P 」 , 亦 暮 虹 ; 云 「 各 有 兩 首 」 者 , 大 約 並 蜺 包 括 言 之 。 毛 詩 正 義 引 郭 氏 音 義 云 : 「 虹 雙 出 色 鮮 盛 者 為 雄 , 雄 曰 虹 ; 闇 者 為 雌 , 雌 曰 蜺 。 」 虹 霓 之 見 , 古 人 以 為 「 陰 陽 交 」 ( 古 微 書 輯 春 秋 元 命 苞 ) , 淮 南 說 山 篇 云 「 天 二 氣 則 成 虹 」 是 也 。 「 兩 首 」 者 , 亦 「 交 」 之 象 也 。 故 詩 蝃 蝀 以 刺 奔 女 。 去 其 封 建 意 識 , 虹 固 為 愛 情 幸 福 之 象 徵 。 詩 候 人 云 : 「 薈 兮 蔚 兮 , 南 山 朝 隮 ; 婉 兮 孌 兮 , 季 女 斯 飢 。 」 「 朝 隮 」 即 朝 虹 也 , 「 斯 飢 」 , 飢 於 愛 也 : 則 虹 所 象 徵 者 , 亦 已 明 矣 。 宋 玉 高 唐 賦 所 記 巫 山 神 女 之 言 : 「 妾 在 巫 山 之 岨 , 旦 為 朝 雲 , 暮 為 行 雨 , 朝 朝 暮 暮 , 陽 臺 之 下 。 」 聞 一 多 高 唐 神 女 傳 說 之 分 析 以 為 朝 雲 即 朝 虹 , 神 女 即 虹 霓 之 所 化 , 說 亦 近 是 。 則 爾 雅「
螮 蝀 」 郭 注 所 謂 「 俗 名 為 美 人 虹 」 者 , 固 自 有 其 古 傳 也 。 劉 敬 叔 異 苑 云 : 「 晉 義 熙 初 , 晉 陵 薛 願 有 虹 飲 其 釜 澳 , 須 臾 響 便 竭 。 願 輦 酒 灌 之 , 隨 投 隨 涸 , 便 吐 金 滿 釜 , 於 是 災 弊 日 祛 而 豐 富 歲 臻 。 」 黃 休 復 茅 亭 客 話 云 : 「 韋 中 令 鎮 蜀 之 日 , 與 賓 客 宴 于 西 亭 , 或 暴 風 雨 作 , 俄 有 虹 蜺 自 空 而 下 , 直 入 于 亭 , 垂 首 于 筵 中 , 吸 其 食 饌 且 盡 焉 。 其 虹 蜺 首 似 驢 , 身 若 晴 霞 狀 , 公 懼 且 惡 之 。 … … 旬 餘 就 拜 中 書 令 。 」 此 雖 後 起 之 說 , 然 虹 見 於 人 家 之 為 禎 祥 則 無 異 辭 也 。

朝 陽 之 谷 1 , 神 曰 天 吳 , 是 為 水 伯 。 在 P P 北 兩 水 閒 。 其 為 獸 也 , 八 首 人 面 , 八 足 八 尾 , 皆 青 黃 2 。

1   郝 懿 行 云 : 「 爾 雅 云 : 『 山 東 曰 朝 陽 ( 釋 山 ) , 水 注 谿 曰 谷 ( 釋 水 ) 。 』 」

2   郭 璞 云 : 「 大 荒 東 經 云 : 十 尾 。 」 珂 案 : 大 荒 東 經 云 : 「 有 神 人 八 首 人 面 , 虎 身 十 尾 。 」 「 皆 青 黃 」 , 何 焯 校 本 、 黃 丕 烈 周 叔 弢 校 本 並 作 「 背 青 黃 」 , 文 選 謝 靈 運 遊 赤 石 進 帆 海 注 引 此 經 亦 作 「 背 青 黃 」 : 作 「 背 青 黃 」 是 也 。

青 丘 國 在 其 北 1 , 其 狐 四 足 九 尾 2 。 一 曰 在 朝 陽 北 。

1   郭 璞 云 : 「 其 人 食 五 穀 , 衣 絲 帛 。 」 王 念 孫 云 : 「 此 ( 指 郭 注 — — 珂 ) 是 正 文 , 見 御 覽 南 蠻 六 。 」 珂 案 : 御 覽 卷 七 九 0 ( 即 南 蠻 六 ) 引 此 經 云 : 「 青 丘 國 其 人 食 五 穀 , 衣 絲 帛 , 其 狐 九 尾 。 」 確 是 正 文 而 誤 作 注 者 。

2   郭 璞 云 : 「 汲 郡 竹 書 曰 : 『 柏 杼 子 征 于 東 海 及 王 壽 , 得 一 狐 九 尾 。 』 即 此 類 也 。 」 珂 案 : 王 壽 , 宋 本 作 三 壽 。 路 史 後 紀 十 三 云 : 「 帝 杼 五 歲 , 征 東 海 , 伐 三 壽 。 」 國 名 紀 己 云 : 「 后 杼 征 東 海 , 伐 王 壽 。 」 則 或 「 三 」 或 「 王 」 , 未 易 定 也 。 今 本 竹 書 作 「 三 壽 」 , 郝 懿 行 引 之 以 證 「 王 壽 」 之 失 , 蓋 未 審 耳 。 南 山 經 云 : 「 青 丘 之 山 , 有 獸 焉 , 其 狀 如 狐 而 九 尾 , 其 音 如 嬰 兒 , 能 食 人 , 食 者 不 蠱 。 」 青 丘 之 山 當 即 青 丘 國 之 山 也 。 周 書 王 會 篇 云 : 「 青 丘 狐 九 尾 。 」 大 荒 東 經 亦 云 :「
有 青 丘 之 國 , 有 狐 九 尾 。 」 郭 璞 注 : 「 太 平 則 出 而 為 瑞 也 。 」 是 青 丘 者 乃 以 九 尾 狐 名 , 而 淮 南 墬 形 篇 無 此 國 。 吳 越 春 秋 越 王 無 余 外 傳 云 : 「 禹 三 十 未 娶 , 行 到 塗 山 , 恐 時 之 暮 , 失 其 制 度 , 乃 辭 云 : 『 吾 娶 也 , 必 有 應 矣 。 』 乃 有 九 尾 白 狐 , 造 於 禹 。 禹 曰 : 『 白 者 吾 之 服 也 , 其 九 尾 者 王 之 證 也 。 塗 山 之 歌 曰 : 「 綏 綏 白 狐 , 九 尾 厖 厖 ; 我 家 嘉 夷 , 來 賓 為 王 ; 成 家 成 室 , 我 造 彼 昌 ; 天 人 之 際 , 於 茲 則 行 。 」 明 矣 哉 ! 』 禹 因 娶 塗 山 , 謂 之 女 嬌 。 」 此 九 尾 白 狐 , 當 即 是 郭 注 所 謂 「 太 平 則 出 而 為 瑞 」 之 青 丘 國 九 尾 狐 也 。 漢 代 石 刻 畫 像 及 磚 畫 中 , 常 有 九 尾 狐 與 白 兔 、 蟾 蜍 、 三 足 烏 之 屬 列 於 西 王 母 座 旁 , 以 示 禎 祥 , 九 尾 狐 則 象 徵 子 孫 繁 息 ( 見 白 虎 通 德 論 封 禪 篇 ) , 亦 禹 娶 塗 山 神 話 之 遺 意 也 。「
食 人 」 之 傳 漸 隱 , 「 為 瑞 」 之 說 終 張 : 神 話 傳 說 之 演 變 由 野 而 文 , 此 亦 可 以 窺 豹 一 斑 也 。

帝 命 豎 亥 1 步 , 自 東 極 至 于 西 極 , 五 億 十 選 2 九 千 八 百 步 3 。 豎 亥 右 手 把 算 , 左 手 指 青 丘 北 4 。 一 曰 禹 令 豎 亥 。 一 曰 五 億 十 萬 九 千 八 百 步 5 。

1   郭 璞 云 : 「 豎 亥 健 行 人 。 」 郝 懿 行 云 : 「 廣 韻 作 堅 (立亥) 神 人, 疑 字 形 之 異 。 」 失 名 云 : 「 豎 亥 吳 越 春 秋 ( 越 王 無 余 外 傳 ) 、 玉 海 作 孺 亥 。 」 珂 案 : 宋 本 豎 作 , 四 部 備 要 本 吳 越 春 秋 同 。

2   郭 璞 云 : 「 選 , 萬 也 。 」

3   王 念 孫 云 : 「 類 聚 地 部 ( 卷 六 ) 作 八 百 八 步 , 初 學 地 部 上 ( 卷 五 ) 同 。 御 覽 工 藝 七 ( 卷 七 五 0 ) 八 百 下 有 八 十 二 字 。 」 郝 懿 行 云 :「
劉 昭 注 郡 國 志 云 : 『 山 海 經 稱 禹 使 大 章 步 自 東 極 至 于 西 垂 , 二 億 三 萬 三 千 三 百 里 七 十 一 步 , 又 使 豎 亥 步 南 極 北 盡 于 北 垂 , 二 億 三 萬 三 千 五 百 里 七 十 五 步 。 』 今 案 淮 南 墬 形 訓 所 說 , 大 旨 相 同 。 以 校 此 經 , 無『
禹 使 大 章 』 云 云 , 又 其 數 與 劉 昭 所 引 不 合 , 未 知 其 審 。 又 中 山 經 ( 篇 末 ) 云 : 『 天 地 東 西 二 萬 八 千 里 , 南 北 二 萬 六 千 里 。 』 與 此 復 不 同 者 , 此 通 海 外 而 計 , 彼 據 中 國 穀 土 而 言 耳 。 」 珂 案 : 亦 神 話 傳 說 傳 聞 不 同 而 異 辭 耳 , 非 「 海 外 」 、 「 穀 土 」 之 謂 也 。

4   王 念 孫 云 : 「 御 覽 三 十 六 右 作 左 , 左 作 右 。 類 聚 ( 卷 六 ) 同 。 」 郝 懿 行 云 : 「 亦 言 圖 畫 如 此 也 。 算 當 為 筭 ; 說 文 ( 五 ) 云 : 筭 長 六 寸 , 計 歷 數 者 。 」 珂 案 : 宋 本 、 藏 經 本 算 正 作 筭 。

5   郭 璞 云 : 「 詩 含 神 霧 曰 : 『 天 地 東 西 二 億 三 萬 三 千 里 , 南 北 二 億 一 千 五 百 里 。 天 地 相 去 一 億 五 萬 里 。 』 」

黑 齒 國 在 其 北 1 , 為 人 黑 2 , 食 稻 啖 蛇 , 一 赤 一 青 3 , 在 其 旁 。 一 曰 : 在 豎 亥 北 , 為 人 黑 首 4 , 食 稻 使 蛇 , 其 一 蛇 赤 。

1   郭 璞 曰 : 「 東 夷 傳 曰 : 倭 國 東 四 十 餘 里 , 有 裸 國 , 裸 國 東 南 有 黑 齒 國 , 船 行 一 年 可 至 也 。 異 物 志 云 : 西 屠 染 齒 , 亦 以 放 此 人 。 」 珂 案 : 三 國 志 魏 志 東 夷 傳 云 : 「 女 王 國 東 渡 海 千 餘 里 , 復 有 國 皆 倭 種 。 又 有 侏 儒 國 在 其 南 , 人 長 三 四 尺 , 去 女 王 四 千 餘 里 。 又 有 裸 國 、 黑 齒 國 , 復 在 其 東 南 , 船 行 一 年 可 至 。 」 即 郭 注 所 引 。 「 四 千 餘 里 」 今 本 郭 注 作 「 四 十 餘 里 」 , 字 形 之 訛 也 。 宋 本 、 毛 扆 本 、 藏 經 本 四 十 仍 作 四 千 。 又 文 選 吳 都 賦 劉 逵 注 引 異 物 志 云 : 「 西 屠 以 草 染 齒 , 染 白 作 黑 。 」 即 郭 注 所 引 「 西 屠 染 齒 」 。 「 亦 以 放 此 人 」 , 御 覽 卷 七 九 0 引 作「
亦 以 倣 此 也 」 , 於 義 為 長 。 大 荒 東 經 云 : 「 有 黑 齒 之 國 。 帝 俊 生 黑 齒 , 姜 姓 , 黍 食 , 使 四 鳥 。 」 周 書 王 會 篇 云 : 「 黑 齒 白 鹿 白 馬 。 」 即 此 黑 齒 國 也 。 淮 南 子 墬 形 篇 有 黑 齒 民 。

2   郝 懿 行 云 : 「 黑 下 當 脫 齒 字 。 王 逸 注 楚 詞 招 魂 云 : 『 黑 齒 , 齒 牙 盡 黑 。 』 高 誘 注 淮 南 墬 形 訓 云 : 『 其 人 黑 齒 , 食 稻 啖 蛇 , 在 湯 谷 上 。 』 是 古 本 有 齒 字 之 證 。 太 平 御 覽 三 百 六 十 八 卷 引 此 經 黑 下 亦 有 齒 字 。 」 珂 案 : 御 覽 九 三 三 引 此 經 黑 下 亦 有 齒 字 , 有 齒 字 是 也 。

3   郭 璞 云 : 「 一 作 一 青 蛇 。 」

4   郝 懿 行 云 「 首 蓋 齒 字 之 訛 也 。 古 文 首 作 冏(口改三) , 齒 作 自(二改三)
, 形 近 相 亂 , 所 以 致 訛 。 」 珂 案 : 郝 說 有 是 有 非 。 其 非 者 , 此 經 文 例 , 一 曰 以 下 , 皆 劉 秀 校 書 時 所 列 別 本 異 文 , 上 文 既 有 「 為 人 黑 ( 齒 ) 」 語 , 則 此 處 不 當 更 作 「 為 人 黑 齒 」 。 黑 首 , 宋 本 、 藏 經 本 俱 作 黑 手 , 同 音 易 訛 , 猶 世 本 敤 手 或 又 作 敤 首 : 尤 可 見 此 經 黑 首 非 黑 齒 也 。 其 是 者 , 黑 齒 國 民 , 其 最 要 特 徵 , 仍 當 是 黑 齒 , 無 由 是 黑 首 之 理 , 別 本 異 文 作 黑 首 者 , 亦 緣 齒 、 首 古 文 形 似 而 致 誤 如 郝 所 說 , 然 當 在 劉 秀 校 經 以 前 , 非 劉 秀 所 列 別 本 異 文 本 身 有 誤 也 。

下 有 湯 谷 1 。 湯 谷 上 有 扶 桑 2 , 十 日 所 浴 3 , 在 黑 齒 北 。 居 水 中 , 有 大 木 , 九 日 居 下 枝 , 一 日 居 上 枝 4 。

1   郭 璞 云 : 「 谷 中 水 熱 也 。 」 珂 案 : 湯 谷 , 或 作 暘 谷 ; 淮 南 子 天 文 篇 : 「 日 出 于 暘 谷 , 浴 于 咸 池 。 」 書 堯 典 「 分 命 羲 仲 , 宅 嵎 夷 , 曰 暘 谷 。 」 史 記 五 帝 本 紀 作 暘 谷 。 索 隱 云 : 史 記 舊 本 作 湯 谷 , 又 引 淮 南 子 舊 本 亦 作 湯 谷 。 楚 辭 天 問 : 「 出 自 湯 谷 , 次 于 蒙 汜 。 」 知 固 早 有 作 湯 谷 者 。 說 文 作 暘 谷 亦 作 崵 谷 。 歸 藏 > 筮 ( 玉 函 山 房 輯 佚 書 輯 ) 作 陽 谷 。 湯 、 暘 、 崵 、 陽 一 也 , 古 書 無 定 。

2   郭 璞 云 : 「 扶 桑 , 木 也 。 」 王 念 孫 云 : 「 ( 文 選 ) 月 賦 注 引 作 : 『 湯 谷 上 有 扶 木 ; 郭 璞 曰 : 扶 木 , 扶 桑 也 。 』 」 珂 案 : 據 此 , 經 文 扶 桑 當 作 扶 木 ; 郭 注 「 扶 桑 , 木 也 」 當 作 「 扶 木 , 扶 桑 也 」 。 扶 桑 者 , 文 選 思 玄 賦 注 引 十 洲 記 云 : 「 葉 似 桑 樹 , 長 數 千 丈 , 大 二 十 圍 , 兩 兩 同 根 生 , 更 相 依 倚 , 是 以 名 之 扶 桑 。 」 蓋 神 木 也 。 又 名 若 木 。 說 文 六 作 , 云 : 「 日 初 出 東 方 湯 谷 所 登 ; 榑 桑 , 木 也 , 象 形 。 」 或 又 傳 在 西 極 。 大 荒 北 經 云 : 「 大 荒 之 中 , 有 衡 石 山 、 九 陰 山 、 灰 ( 原 作 泂 , 據 宋 本 改 ) 野 之 山 。 上 有 赤 樹 , 青 葉 赤 華 , 名 曰 若 木 , 生 昆 侖 西 附 西 極 ( 以 上 七 字 係 經 文 誤 作 郭 注 者 , 據 王 念 孫 、 郝 懿 行 校 復 ) 。 」 海 內 經 云 : 「 南 海 之 內 , 黑 水 青 水 之 閒 , 有 木 名 曰 若 木 。 」 離 騷 云 :「
折 若 木 以 拂 日 兮 。 」 王 逸 注 : 「 若 木 在 昆 侖 西 極 , 其 華 照 下 地 。 」 淮 南 墬 形 篇 云 : 「 若 木 在 建 木 西 , 末 有 十 日 , 其 華 照 下 地 。 」 皆 西 極 之 若 木 也 。

3   珂 案 : 大 荒 南 經 云 : 「 東 南 海 之 外 , 甘 水 之 間 , 有 羲 和 之 國 。 有 女 子 名 曰 羲 和 , 方 浴 日 ( 原 作 日 浴 , 據 宋 本 改 ) 于 甘 淵 。 羲 和 者 , 帝 俊 之 妻 , 生 十 日 。 」 即 此 十 日 。 十 日 , 帝 俊 之 子 也 。

4   郭 璞 云 : 「 莊 周 云 : 『 昔 者 十 日 並 出 , 草 木 焦 枯 。 』 ( 珂 案 : 郭 引 莊 周 , 蓋 齊 物 論 文 , 惟 『 草 木 焦 枯 』 作 『 萬 物 皆 照 』 。 ) 淮 南 子 亦 云 : 『 堯 乃 令 羿 射 十 日 , 中 其 九 日 , 日 中 烏 盡 死 。 』 離 騷 所 謂 『 羿 焉 畢 日 ? 烏 焉 落 羽 』 者 也 。 歸 藏 鄭 母 經 云 : 『 昔 者 羿 善 射 , 畢 十 日 , 果 畢 之 。 』 汲 郡 竹 書 曰 : 『 胤 甲 即 位 , 居 西 河 , 有 妖 孽 , 十 日 並 出 。 』 明 此 自 然 之 異 , 有 自 來 矣 。 傳 曰 : 天 有 十 日 , 日 之 數 十 。 此 云 九 日 居 下 枝 , 一 日 居 上 枝 。 大 荒 經 ( 大 荒 東 經 — — 珂 ) 又 云 : 『 一 日 方 至 , 一 日 方 出 。 』 明 天 地 雖 有 十 日 , 自 使 以 次 第 迭 出 運 照 , 而 今 俱 見 , 為 天 下 妖 災 , 故 羿 稟 堯 之 命 , 洞 其 靈 誠 , 仰 天 控 弦 , 而 九 日 潛 退 也 。 假 令 器 用 可 以 激 水 烈 火 , 精 感 可 以 降 霜 回 景 , 然 則 羿 之 鑠 明 離 而 斃 陽 烏 , 未 足 為 難 也 。 若 搜 ( 郝 懿 行 云 : 『 疑 當 為 揆 字 之 訛 。 』 ) 之 常 情 , 則 無 理 矣 。 然 推 之 以 數 , 則 無 往 不 通 。 達 觀 之 客 , 宜 領 其 玄 致 , 歸 之 冥 會 , 則 逸 義 無 滯 , 言 奇 ( 藏 經 本 作 奇 言 , 孫 星 衍 校 同 — — 珂 ) 不 廢 矣 。 」

      珂 案 : 關 於 羿 射 十 日 之 神 話 , 始 見 於 楚 辭 天 問 : 「 羿 焉 彃 日 ? 烏 焉 解 羽 ? 」 郭 注 所 謂 離 騷 者 。 其 後 淮 南 子 本 經 篇 乃 詳 載 其 事 云 :「
堯 之 時 十 日 並 出 , 焦 禾 稼 , 殺 草 木 , 而 民 無 所 食 。 猰 貐 、 鑿 齒 、 九 嬰 、 大 風 、 封 豨 、 修 蛇 , 皆 為 民 害 。 堯 乃 使 羿 誅 鑿 齒 於 疇 華 之 野 , 殺 九 嬰 於 凶 水 之 上 , 繳 大 風 於 青 邱 之 澤 , 上 射 十 日 而 下 殺 猰 貐 , 斷 修 蛇 於 洞 庭 , 禽 封 豨 於 桑 林 。 萬 民 皆 喜 , 置 堯 以 為 天 子 。 於 是 天 下 廣 狹 、 險 易 、 遠 近 , 始 有 道 里 。 」 郭 引 淮 南 子 「 羿 射 九 日 , 日 中 烏 盡 死 」 云 云 , 今 本 無 之 。 而 論 衡 各 篇 所 引 , 尤 與 今 本 違 異 。 對 作 篇 云 : 「 淮 南 書 言 : 堯 時 十 日 並 出 , 堯 上 射 十 日 。 」 說 日 篇 云 : 「 淮 南 書 又 言 : 燭 十 日 。 堯 時 十 日 並 出 , 萬 物 焦 枯 。 堯 上 射 十 日 , 以 故 不 並 一 日 出 也 。 」 感 虛 篇 云 : 「 儒 者 傳 書 言 : 堯 之 時 , 十 日 並 出 , 萬 物 焦 枯 。 堯 上 射 十 日 , 九 日 去 , 一 日 常 出 。 」 均 以 射 十 日 者 為 堯 而 非 羿 。 所 謂 「 儒 者 傳 書 」 , 蓋 亦 「 淮 南 書 」 也 。 尋 繹 今 本 淮 南 子 文 義 , 下 文 既 云 「 萬 民 皆 喜 , 置 堯 以 為 天 子 」 , 固 禮 運 所 謂 「 選 賢 與 能 」 之 意 , 則 以 射 日 除 害 事 逕 屬 之 堯 似 較 屬 之 堯 所 使 羿 更 近 情 理 , 或 論 衡 作 者 所 見 乃 真 古 本 淮 南 子 歟 ? 疑 關 於 射 日 除 害 神 話 , 初 本 有 兩 種 民 間 傳 說 , 一 屬 之 堯 , 一 屬 之 羿 。 屬 之 羿 者 更 佔 優 勢 , 後 人 乃 於 古 本 淮 南 子 「 堯 乃 」 下 增 「 使 羿 」 二 字 , 以 為 今 本 狀 態 , 於 是 堯 射 日 之 神 話 遂 泯 , 羿 射 日 之 神 話 獨 昌 焉 。 至 於 郭 注 引 淮 南 子 云 : 「 羿 射 中 其 九 日 , 日 中 烏 盡 死 」 者 , 傳 「 日 中 有 踆 烏 」 ( 淮 南 子 精 神 篇 ) , 即 三 足 烏 , 又 稱 陽 烏 、 金 烏 , 天 問 所 謂 「 彃 日 、 解 羽 」 者 是 也 。 本 當 是 日 之 精 魂 , 洞 冥 記 又 以 為 日 馭 。 云 : 「 東 北 有 地 日 之 草 , 西 南 有 春 生 之 草 , 三 足 烏 數 下 地 食 此 草 。 羲 和 欲 馭 , 以 手 揜 烏 目 , 不 聽 下 也 。 食 草 能 不 老 , 他 鳥 獸 食 此 草 , 則 美 悶 不 能 動 矣 。 」 ( 卷 四 ) 是 又 傳 說 之 演 變 也 。

雨 師 妾 在 其 北 1 , 其 為 人 黑 , 兩 手 各 操 一 蛇 , 左 耳 有 青 蛇 , 右 耳 有 赤 蛇 。 一 曰 在 十 日 北 , 為 人 黑 身 人 面 , 各 操 一 龜 。

1   郭 璞 云 : 「 雨 師 謂 屏 翳 也 。 」 郝 懿 行 云 : 「 楚 詞 天 問 云 : 『 蓱 號 起 雨 。 』 王 逸 注 云 : 『 蓱 , 蓱 翳 , 雨 師 名 也 ; 號 , 呼 也 。 』 初 學 記(
卷 二 ) 云 : 『 雨 師 曰 屏 翳 , 亦 曰 屏 號 。 列 仙 傳 云 : 「 赤 松 子 神 農 時 雨 師 。 」 風 俗 通 云 : 「 玄 冥 為 雨 師 。 」 』 今 案 雨 師 妾 蓋 亦 國 名 , 即 如(
周 書 ) 王 會 篇 有 姑 妹 國 矣 。 焦 氏 易 林 乃 云 : 『 雨 師 娶 婦 。 』 蓋 假 託 為 詞 耳 。 王 念 孫 云 : 「 御 覽 鱗 介 五 ( 卷 九 三 三 ) 無 妾 字 。 」 珂 案 : 郭 注 亦 只 釋 雨 師 , 未 釋 妾 義 , 或 本 無 妾 字 歟 ? 然 據 經 文 所 寫 「 其 為 人 黑 , 兩 手 各 操 一 蛇 」 、 「 為 人 黑 身 人 面 , 各 操 一 龜 」 觀 之 , 則 雨 師 妾 當 確 如 郝 懿 行 所 云 , 是 一 國 名 , 特 郭 璞 未 審 其 義 , 祗 釋 雨 師 耳 。 至 御 覽 引 無 妾 字 , 亦 不 過 偶 然 漏 落 , 非 關 宏 旨 也 。

玄 股 之 國 在 其 北 1 , 其 為 人 衣 魚 2 食 (鳥區)3 , 使 兩 鳥 夾 之 4 。 一 曰 在 雨 師 妾 北 。

1   郭 璞 云 : 「 髀 以 下 盡 黑 , 故 云 。 」 珂 案 : 淮 南 子 墬 形 篇 有 玄 股 民 。 大 荒 東 經 云 : 「 有 招 搖 山 , 融 水 出 焉 。 有 國 曰 玄 股 , 黍 食 , 使 四 鳥 。 」 即 此 。

2   郭 璞 云 : 「 以 魚 皮 為 衣 也 。 」

3   郭 璞 云 : 「(鳥區) , 水 鳥 也 ; 音 憂 。 」 楊 慎 云 :「(鳥區) 即 鷗 , 衣 魚 食 鷗 , 蓋 水 中 國 也 。 」

4   珂 案 : 高 誘 注 淮 南 子 墬 形 篇 云 : 「 玄 股 民 , 其 股 黑 , 兩 鳥 夾 之 。 見 山 海 經 。 」 據 此 , 經 文 則 「 使 兩 鳥 夾 之 」 之 「 使 」 字 衍 , 「 其 為 人 」 下 脫 「 股 黑 」 二 字 。

毛 民 之 國 在 其 北 1 , 為 人 身 生 毛 2 。 一 曰 在 玄 股 北 。

1   郝 懿 行 云 : 「 毛 民 國 依 姓 , 禹 之 裔 也 。 見 大 荒 北 經 。 」 珂 案 : 大 荒 北 經 云 : 「 有 毛 民 之 國 , 依 姓 , 食 黍 , 使 四 鳥 。 禹 生 均 國 , 均 國 生 役 采 , 役 采 生 修 鞈 , 修 鞈 殺 綽 人 。 帝 念 之 , 潛 為 之 國 , 是 此 毛 民 。 」 則 禹 所 「 潛 為 之 國 」 者 , 乃 禹 之 裔 修 鞈 所 殺 之 綽 人 而 非 修 鞈 , 郝 云 毛 民 禹 裔 , 疑 非 。 毛 民 乃 黃 帝 之 裔 , 說 見 大 荒 北 經 「 毛 民 國 」 節 注 。 淮 南 子 墬 形 篇 有 毛 民 , 高 誘 注 云 : 「 其 人 體 半 生 毛 , 若 矢 鏃 也 。 」

2   郭 璞 云 : 「 今 去 臨 海 郡 東 南 二 千 里 , 有 毛 人 在 大 海 洲 島 上 , 為 人 短 小 , 而 ( 宋 本 、 吳 寬 抄 本 、 毛 扆 本 、 明 藏 本 、 御 覽 九 三 三 引 、 大 荒 北 經 注 悉 作 面 , 作 面 是 也 — — 珂 ) 體 盡 有 毛 , 如 豬 能 ( 御 覽 九 三 三 引 作 熊 , 屬 上 讀 , 作 熊 是 也 — — 珂 ) , 穴 居 , 無 衣 服 。 晉 永 嘉 四 年 , 吳 郡 司 鹽 都 尉 戴 逢 在 海 邊 得 一 船 , 上 有 男 女 四 人 , 狀 皆 如 此 。 言 語 不 通 , 送 詣 丞 相 府 , 未 至 , 道 死 , 唯 有 一 人 在 。 上 賜 之 婦 , 生 子 , 出 入 市 井 , 漸 曉 人 語 , 自 說 其 所 在 是 毛 民 也 。 大 荒 ( 北 ) 經 云 『 毛 民 食 黍 』 者 是 矣 。 」 珂 案 : 太 平 御 覽 卷 三 七 三 引 臨 海 異 物 志 云 : 「 毛 人 洲 , 在 張 嶼 , 毛 長 短 如 熊 。 周 綽 得 毛 人 , 送 詣 秣 陵 。 」 又 卷 七 九 0 引 土 物 志 云 : 「 毛 人 之 洲 , 乃 在 漲 嶼 ; 身 無 衣 服 , 鑿 地 穴 處 ; 雖 云 象 人 , 不 知 言 語 ; 齊 長 五 尺 , 毛 如 熊 豕 ; 眾 輩 相 隨 , 是 捕 鳥 鼠 。 」 即 郭 注 所 謂 臨 海 郡 毛 人 也 。

勞 民 國 在 其 北 1 , 其 為 人 黑 2 。 或 曰 教 民 3 。 一 曰 在 毛 民 北 , 為 人 面 目 手 足 盡 黑 4 。

1   珂 案 : 淮 南 子 墬 形 篇 有 勞 民 , 高 誘 注 云 : 「 勞 民 , 正 理 躁 擾 不 定 。 」

2   郭 璞 云 : 「 食 果 草 實 也 。 有 一 鳥 兩 頭 。 」 郝 懿 行 云 : 「 郭 注 此 語 疑 本 在 經 內 , 今 亡 。 又 奇 肱 國 有 鳥 兩 頭 , 見 海 外 西 經 , 非 此 。 」 珂 案 : 孫 星 衍 校 本 亦 以 此 二 語 係 經 文 誤 入 注 中 , 初 云 照 改 , 後 又 云 , 此 不 必 改 。 揆 此 二 語 之 意 , 均 說 圖 之 詞 , 當 係 經 文 無 疑 。 孫 初 云 照 改 後 又 云 不 必 改 者 , 或 見 御 覽 七 九 0 引 亦 已 作 注 , 則 誤 當 在 御 覽 引 以 前 也 。 海 外 西 經 云 : 「 奇 肱 之 國 … … 有 鳥 焉 , 兩 頭 , 赤 黃 色 , 在 其 旁 。 」 亦 係 經 文 , 可 證 此 亦 當 是 經 文 。

3   郝 懿 行 云 : 「 勞 、 教 聲 相 近 。 」

4   郝 懿 行 云 : 「 今 魚 皮 島 夷 之 東 北 有 勞 國 , 疑 即 此 , 其 人 與 魚 皮 夷 面 目 手 足 皆 黑 色 也 。 」

東 方 句 芒 , 鳥 身 人 面 , 乘 兩 龍 1 。

1   郭 璞 云 : 「 木 神 也 ; 方 面 素 服 。 墨 子 曰 : 昔 秦 穆 公 有 明 德 , 上 帝 使 句 芒 賜 之 壽 十 九 年 。 」 珂 案 : 墨 子 明 鬼 下 篇 云 : 「 昔 者 鄭 穆 公 , 當 晝 日 中 處 乎 廟 , 有 神 入 門 而 左 , 鳥 身 , 面 狀 正 方 。 鄭 穆 公 見 之 , 乃 恐 懼 奔 。 神 曰 : 『 無 懼 , 帝 享 女 明 德 , 使 予 賜 女 壽 十 年 有 九 ; 使 若 國 家 蕃 昌 , 子 孫 茂 , 毋 失 鄭 。 』 穆 公 再 拜 稽 首 , 曰 : 『 敢 問 神 名 ? 』 曰 : 『 予 為 句 芒 。 』 」 此 即 郭 注 所 引 ; 惟 鄭 穆 公 郭 引 作 秦 穆 公 。 論 衡 福 虛 篇 及 無 形 篇 , 亦 均 引 作 秦 穆 公 。 鄭 穆 公 無 「 明 德 」 可 考 , 秦 穆 公 則 尚 有 以 五 羊 皮 易 百 里 奚 舉 為 相 ( 史 記 秦 本 紀 ) 、 赦 食 駿 馬 肉 之 野 人 卒 得 其 助 以 克 晉 ( 呂 氏 春 秋 愛 士 篇 ) 之 類 「 明 德 」 , 故 今 本 墨 子 作 鄭 穆 公 訛 也 。 尚 書 大 傳 云 : 「 東 方 之 極 , 自 碣 石 東 至 日 出 榑 木 之 野 , 帝 太 皞 神 句 芒 司 之 。 」 呂 氏 春 秋 孟 春 紀 高 誘 注 云 : 「 句 芒 , 少 皞 氏 之 裔 子 曰 重 , 佐 木 德 之 帝 , 死 為 木 官 之 神 。 」 即 此 句 芒 也 。 然 或 又 傳 為 少 皞 之 叔 , 左 傳 昭 公 二 十 九 年 : 「 少 皞 氏 有 四 叔 : 曰 重 , … … 使 重 為 句 芒 。 」 則 知 古 來 傳 說 本 無 定 也 。

    建 平 元 年 四 月 丙 戌 ( 吳 任 臣 云 : 「 哀 帝 乙 卯 歲 也 。 」 珂 案 : 即 公 元 前 六 年 ) , 待 詔 太 常 屬 臣 望 ( 吳 任 臣 云 : 「 太 常 初 名 奉 常 , 景 帝 六 年 改 , 其 屬 有 六 太 、 六 令 等 官 。 望 疑 是 丁 望 。 」 ) 校 治 , 侍 中 光 祿 勳 臣 龔 ( 吳 任 臣 云 : 「 侍 中 加 官 也 。 光 祿 勳 初 為 郎 中 令 , 武 帝 太 初 元 年 更 名 。 龔 , 王 龔 也 。 」 ) 、 侍 中 奉 車 都 尉 光 祿 大 夫 臣 秀 ( 吳 任 臣 云 : 「 奉 車 都 尉 武 帝 時 置 , 秩 比 二 千 石 。 光 祿 大 夫 初 為 中 大 夫 , 亦 太 初 元 年 改 。 秀 , 劉 歆 也 。 」 ) 領 主 省 。
 
 
 

山 海 經 海 經 新 釋 卷 五

    山 海 經 第 十

        海 內 南 經

海 內 東 南 陬 以 西 者 1 。

1   郭 璞 云 : 「 從 南 頭 起 之 也 。 」 珂 案 : 郭 注 「 從 南 頭 起 之 也 」 應 作 「 從 東 南 頭 起 之 也 」 。 此 經 方 位 與 海 外 南 經 所 記 方 位 恰 相 反 。

甌 居 海 中 1 。 閩 在 海 中 2 , 其 西 北 有 山 。 一 曰 閩 中 山 在 海 中 3 。

1   郭 璞 云 : 「 今 臨 海 永 寧 縣 , 即 東 甌 , 在 岐 海 中 也 ; 音 嘔 。 」 王 念 孫 云 : 「 御 覽 州 郡 十 七 ( 卷 一 七 一 ) 引 居 作 在 。 」 楊 慎 云 : 「 郭 注 岐 海 , 海 之 岐 流 也 , 猶 云 稗 海 。 」 郝 懿 行 云 : 「 周 書 王 會 篇 云 : 『 歐 人 蟬 蛇 。 』 孔 晁 注 云 : 『 東 越 歐 人 也 。 』 又 云 : 『 且 甌 文 蜃 。 』 注 云 : 『 且 甌 在 越 。 』 伊 尹 四 方 令 云 : 『 正 東 越 漚 , 正 南 甌 鄧 。 』 疑 甌 與 漚 、 歐 並 古 字 通 也 。 」 珂 案 : 甌 即 東 甌 , 即 今 浙 江 省 舊 溫 州 府 地 。 又 有 西 甌 , 即 今 廣 西 壯 族 自 治 區 貴 縣 地 。

2   郭 璞 云 : 「 閩 越 即 西 甌 , 今 建 安 郡 是 也 , 亦 在 岐 海 中 ; 音 旻 。 」 吳 任 臣 云 : 「 郭 璞 以 建 安 為 西 甌 , 非 是 。 寰 宇 記 : 鬱 林 廢 黨 州 經 善 勞 縣 乃 古 西 甌 居 , 非 閩 也 。 」 郝 懿 行 云 : 「 建 安 郡 故 秦 閩 中 郡 , 見 晉 書 地 理 志 。 漢 書 惠 帝 紀 : 『 二 年 , 立 閩 越 君 搖 為 東 海 王 。 』 顏 師 古 注 云 : 『 即 今 泉 州 是 其 地 。 』 」 珂 案 : 此 泉 州 即 今 福 建 省 福 州 。

3   吳 任 臣 云 : 「 何 喬 遠 閩 書 曰 : 『 按 謂 之 海 中 者 , 今 閩 中 地 有 穿 井 闢 地 , 多 得 螺 蚌 殼 、 敗 槎 , 知 洪 荒 之 世 , 其 山 盡 在 海 中 , 後 人 乃 先 後 填 築 之 也 。 』 」

三 天 子 鄣 山 1 在 閩 西 海 北 2 。 一 曰 在 海 中 。

1   郭 璞 云 : 「 音 章 。 」

2   郭 璞 云 : 「 今 在 新 安 歙 縣 東 , 今 謂 之 三 王 山 , 浙 江 出 其 邊 也 。 張 氏 土 地 記 曰 : 東 陽 永 康 縣 南 四 里 有 石 城 山 , 上 有 小 石 城 , 云 黃 帝 曾 遊 此 , 即 三 天 子 都 也 。 」 郝 懿 行 云 : 「 海 內 東 經 云 : 『 三 天 子 都 在 閩 西 北 。 』 無 海 字 , 此 經 海 字 疑 衍 。 」

      珂 案 : 海 內 東 經 云 : 「 浙 江 出 三 天 子 都 , 在 蠻 ( 字 原 作 其 , 據 王 念 孫 、 郝 懿 行 校 改 ) 東 , 在 閩 西 北 , 入 海 , 餘 暨 南 。 」 又 云 : 「 廬 江 出 三 天 子 都 , 入 彭 澤 西 。 一 曰 天 子 鄣 。 」 海 內 經 云 : 「 南 海 之 內 , 有 山 名 三 天 子 之 都 。 」 即 此 。 其 地 大 約 在 今 安 徽 省 境 內 黟 山 脈 之 率 山 。

桂 林 八 樹 1 在 番 隅 東 2 。

1   郝 懿 行 云 : 「 伊 尹 四 方 令 ( 見 周 書 王 會 篇 — — 珂 ) 云 : 『 正 南 甌 鄧 桂 國 。 』 疑 即 此 。 」

2   郭 璞 云 : 「 八 樹 而 成 林 , 信 ( 宋 本 、 毛 扆 本 作 言 — — 珂 ) 其 大 也 。 」 郝 懿 行 云 : 「 劉 昭 注 郡 國 志 南 海 郡 番 禺 引 此 經 云 : 『 桂 林 八 樹 在 賁 禺 東 。 』 水 經 水 注 及 文 選 游 天 台 山 賦 注 引 此 經 並 作 賁 禺 。 又 引 郭 注 云 : 『 八 樹 成 林 , 言 其 大 也 。 賁 禺 音 番 隅 。 』 今 本 脫 郭 音 五 字 , 又 言 訛 為 信 也 。 然 上 林 賦 注 及 張 衡 四 愁 詩 注 及 初 學 記 八 卷 引 此 經 仍 作 番 禺 , 蓋 古 有 二 本 也 。 初 學 記 引 南 越 志 云 : 『 番 禺 縣 有 番 禺 二 山 , 因 以 為 名 。 』 水 經 水 注 又 云 : 『 縣 有 番 山 , 名 番 禺 , 謂 番 山 之 禺 也 。 』 」

伯 慮 國 1 、 離 耳 國 2 、 雕 題 國 3 、 北 朐 國 4 皆 在 鬱 水 南 。 鬱 水 出 湘 陵 南 海 5 。 一 曰 相 慮 6 。

1   郭 璞 云 : 「 未 詳 。 」 郝 懿 行 云 : 「 伊 尹 四 方 令 云 : 『 正 東 伊 慮 。 』 疑 即 此 。 」

2   郭 璞 云 : 「 鎪 離 其 耳 , 分 令 下 垂 以 為 飾 , 即 儋 耳 也 。 在 朱 崖 海 渚 中 。 不 食 五 穀 , 但 噉 蚌 及 藷 藇 也 。 」 郝 懿 行 云 : 「 伊 尹 四 方 令 云 :『
正 西 離 耳 。 』 郭 云 即 儋 耳 者 , 此 南 儋 耳 也 。 又 有 北 儋 耳 , 見 大 荒 北 經 ( 珂 案 : 大 荒 北 經 云 : 『 有 儋 耳 之 國 , 任 姓 , 禺 號 子 , 食 穀 』 ) 。 儋 當 為 聸 。 說 文 ( 十 二 ) 云 : 『 聸 , 垂 耳 也 ; 從 耳 , 詹 聲 。 南 方 聸 耳 之 國 。 』 」

3   郭 璞 云 : 「 點 ( 藏 經 本 作 黔 , 孫 星 衍 亦 校 黔 , 是 也 — — 珂 ) 涅 其 面 , 畫 體 為 鱗 采 , 即 鮫 人 也 。 」 郝 懿 行 云 : 「 伊 尹 四 方 令 云 : 『 正 西 雕 題 。 』 楚 詞 招 魂 王 逸 注 云 : 『 雕 畫 題 , 言 南 極 之 人 , 雕 畫 其 , 常 食 蠃 x 也 。 』 桂 海 虞 衡 志 云 : 『 黎 人 女 及 笄 , 即 黥 頰 為 細 花 紋 , 謂 之 繡 面 女 。 』 亦 其 類 也 。 郭 云 即 鮫 人 , 恐 非 , 或 有 訛 字 。 鮫 人 見 劉 逵 吳 都 賦 注 。 」 珂 案 : 鮫 人 乃 人 魚 , 見 海 內 北 經 「 陵 魚 」 節 注 , 此 雕 題 國 人 固 非 鮫 人 也 。

4   郭 璞 云 : 「 音 劬 ; 未 詳 。 」 郝 懿 行 云 : 「 疑 即 北 戶 也 。 爾 雅 疏 引 此 經 作 北 煦 , 戶 、 煦 聲 之 轉 。 爾 雅 釋 地 四 荒 有 北 戶 , 郭 注 云 : 北 戶 在 南 。 」

5   珂 案 : 經 文 鬱 水 , 文 選 四 子 講 德 論 李 善 注 引 作 鬱 林 ; 南 海 , 宋 本 、 吳 寬 抄 本 、 毛 扆 本 、 明 藏 本 均 作 南 山 。

6   畢 沅 云 : 「 相 字 當 為 柏 字 , 伯 慮 一 作 柏 慮 也 。 」

梟 陽 國 1 在 北 朐 之 西 , 其 為 人 2 人 面 長 脣 , 黑 身 有 毛 , 反 踵 , 見 人 笑 亦 笑 3 ; 左 手 操 管 4 。

1   郝 懿 行 云 : 「 揚 雄 羽 獵 賦 、 淮 南 氾 論 訓 並 作 嘄 陽 , 左 思 吳 都 賦 作 梟 羊 , 說 文 ( 十 四 ) 作 梟 陽 。 」

2   郝 懿 行 云 : 「 郭 注 爾 雅 ( 釋 獸 ) 狒 狒 引 此 經 作 其 狀 如 人 。 」

3   郝 懿 行 云 : 「 郭 注 爾 雅 狒 狒 引 此 經 云 見 人 則 笑 。 劉 逵 注 吳 都 賦 引 此 經 與 爾 雅 注 同 。 高 誘 注 淮 南 氾 論 訓 亦 云 : 『 嘄 陽 山 精 , 見 人 而 笑 。 』 是 古 本 並 如 此 。 且 此 物 唯 喜 自 笑 , 非 見 人 笑 方 亦 笑 也 。 故 吳 都 賦 云 : 『 巢 巢(果改禺) 笑 而 被 格 。 』 劉 逵 注 引 異 物 志 云 : 『 梟 羊 善 食 人 , 大 口 。 其 初 得 人 , 喜 笑 , 則 脣 上 覆 , 移 時 而 後 食 之 。 人 因 為 筒 貫 於 臂 上 , 待 執 人 , 人 即 抽 手 從 筒 中 出 , 鑿 其 脣 於 而 得 擒 之 。 』 是 其 笑 惟 自 笑 , 不 因 人 笑 之 證 。 以 此 參 校 , 可 知 今 本 為 非 矣 。 其 云 為 筒 貫 臂 , 正 與 此 經 左 手 操 管 合 。 」 珂 案 : 郝 說 是 也 。 王 念 孫 校 同 郝 注 。 御 覽 卷 九 0 八 引 山 海 經 云 : 「 巢 巢(果改禺) … … 見 人 則 笑 。 」 引 圖 讚 亦 云 :「
巢 巢(果改禺) 怪 獸 , 被 髮 操 竹 ; 獲 人 則 笑 , 脣 蓋 其 目 ; 終 亦 號 咷 , 反 為 我 戮 。 」 足 證 古 本 此 經 實 作 見 人 則 笑 。

4   郭 璞 云 : 「 周 書 曰 : 『 州 靡 @ @ 者 , 人 身 反 踵 , 自 笑 , 笑 則 上 脣 掩 其 面 。 』 爾 雅 ( 何 焯 校 增 「 亦 」 字 — — 珂 ) 云 @ @ 。 大 傳 曰 : 『 周 書 成 王 時 州 靡 國 獻 之 。 』 海 內 經 謂 之 贛 巨 人 。 今 交 州 ( 孫 星 衍 校 改 州 作 阯 — — 珂 ) 南 康 郡 深 山 中 皆 有 此 物 也 。 長 丈 許 , 腳 跟 反 向 , 健 走 , 被 髮 , 好 笑 ; 雌 者 能 作 汁 , 灑 中 人 即 病 : 土 俗 呼 為 山 都 。 南 康 今 有 贛 水 , 以 有 此 人 , 因 以 名 水 。 猶 大 荒 ( 大 荒 南 經 ) 說 地 有 蜮 人 , 人 因 號 其 山 為 蜮 山 , 亦 此 類 也 。 」 郝 懿 行 云 : 「 周 書 王 會 篇 作 州 靡 費 費 , 郭 引 作 @ @ , 說 文 ( 十 四 ) 引 作 ● ● , 蓋 所 見 本 異 也 。 又 所 引 爾 雅 ( 釋 獸 ) 當 為 狒 狒 。 」

      珂 案 : 海 內 經 云 : 「 南 方 有 贛 巨 人 , 人 面 長 脣 , 黑 身 有 毛 , 反 踵 , 見 人 則 笑 , 脣 蔽 其 目 , 因 可 逃 也 ( 長 脣 原 作 長 臂 , 則 原 作 笑 亦 , 目 原 作 面 , 可 原 作 即 , 從 王 郝 諸 家 校 改 ) 。 」 即 此 。 周 書 王 會 篇 云 : 「 州 靡 費 費 , 其 形 人 身 反 踵 , 自 笑 , 笑 則 上 脣 翕 其 目 , 食 人 ; 北 方 謂 之 吐 嘍 。 」 是 郭 注 所 引 也 。 孔 晁 注 : 「 州 靡 , 北 狄 也 ; 費 費 曰 梟 羊 , 好 立 , 行 如 人 , 前 足 指 長 。 」 費 費 即 @ @ 、 狒 狒 , 猿 猴 之 類 也 。 又 名 山 f 。 山 海 經 北 山 經 云 : 「 獄 法 之 山 , 有 獸 焉 , 其 狀 如 犬 而 人 面 , 善 投 , 見 人 則 笑 , 其 名 山 f , 其 行 如 風 , 見 則 天 下 大 風 。 」 亦 名 山 ● 。 神 異 經 西 荒 經 云 : 「 西 方 深 山 中 有 人 焉 , 身 長 尺 餘 , 袒 身 捕 蝦 蟹 , 性 不 畏 人 。 見 人 止 宿 , 暮 依 其 火 以 炙 蝦 蟹 。 伺 人 不 在 而 盜 人 鹽 , 以 食 蝦 蟹 , 名 曰 山 臊 ( ● ) , 其 音 自 叫 。 人 嘗 以 竹 著 火 中 , 爆 烞 而 出 , 臊 皆 驚 憚 。 犯 之 令 人 寒 熱 。 此 雖 人 形 而 變 化 , 然 亦 鬼 魅 之 類 , 今 所 在 山 中 皆 有 之 。 」 荊 楚 歲 時 記 亦 云 : 「 正 月 一 日 , P 鳴 而 起 , 先 於 庭 前 爆 竹 , 以 辟 山 臊 惡 鬼 。 」 謂 此 也 。 亦 名 山 都 。 祖 沖 之 述 異 記 云 : 「 南 康 有 神 , 名 曰 山 都 , 形 如 人 , 長 二 尺 餘 , 黑 色 , 赤 目 , 髮 黃 被 身 。 於 深 山 樹 中 作 窠 , 窠 形 如 堅 鳥 卵 , 高 三 尺 許 。 此 神 能 變 化 隱 身 , 罕 睹 其 狀 , 蓋 木 客 、 山 ● 之 類 也 。 」 ( 古 小 說 鉤 沉 輯 ) 均 已 從 普 通 猿 猴 類 動 物 演 變 而 為 神 異 之 物 。 其 尤 甚 者 , 乃 至 轉 化 而 為 一 種 能 為 妖 異 之 鳥 。 搜 神 記 卷 十 二 云 : 「 越 地 深 山 中 有 鳥 , 大 如 鳩 , 青 色 , 名 曰 『 冶 鳥 』 , 穿 大 樹 作 窠 , 如 五 六 升 器 。 若 有 穢 惡 及 其 所 止 者 , 則 有 虎 通 夕 來 守 , 人 不 去 , 便 傷 害 人 。 時 有 觀 樂 者 , 便 作 人 形 , 長 三 尺 , 至 澗 中 取 石 蟹 , 就 人 炙 之 , 人 不 可 犯 也 。 」 然 韋 昭 注 國 語 ( 魯 語 ) , 乃 以 為 山 ● 者 , 即 古 一 足 之 夔 , 云 : 「 夔 一 足 , 越 人 謂 之 山 繰 ( ● ) , 人 面 猴 身 , 能 言 。 」 抱 朴 子 登 涉 篇 亦 云 : 「 山 中 山 精 之 形 如 小 兒 , 而 獨 足 , 足 向 後 , 喜 來 犯 人 。 人 入 山 谷 , 夜 聞 其 音 聲 笑 語 , 其 名 曰 蚑 , 知 而 呼 之 , 即 不 敢 犯 人 也 。 又 有 山 精 如 鼓 , 赤 色 , 亦 一 足 , 其 名 曰 暉 ( 足 向 後 原 作 走 向 後 , 人 入 山 谷 原 作 人 入 山 若 , 據 御 覽 卷 八 八 六 引 改 ) 。 」 所 謂 蚑 或 暉 之 山 精 亦 一 足 之 夔 也 。 然 夔 古 傳 乃 為 牛 形 ( 大 荒 東 經 ) , 或 為 龍 軀 ( 說 文 五 ) , 至 此 而 又 或 為 鳥 體 , 或 為 猴 軀 , 或 作 人 形 : 亦 知 神 話 傳 說 之 錯 綜 複 雜 , 演 變 無 定 也 。 唐 段 成 式 酉 陽 雜 俎 諾 皋 記 下 云 : 「 山 蕭 一 名 山 臊 , 神 異 經 作 ● , 永 嘉 郡 記 作 山 魅 , 一 名 山 駱 , 一 名 蛟 , 一 名 濯 肉 , 一 名 熱 肉 , 一 名 暉 , 一 名 飛 龍 。 如 鳩 , 青 色 , 一 名 冶 鳥 。 巢 大 如 五 斗 器 , 飾 以 土 堊 , 赤 白 相 見 ( 閒 ) , 狀 如 射 侯 , 犯 者 能 役 虎 害 人 , 燒 人 廬 舍 。 俗 言 山 魈 。 」 其 名 暉 者 , f 也 , 山 f 也 , 夔 之 音 轉 也 ; 名 蛟 者 , ● 之 音 轉 或 蚑 之 訛 文 也 : 山 ● 名 目 之 大 凡 見 於 此 矣 。

兕 在 舜 葬 東 , 湘 水 南 1 , 其 狀 如 牛 , 蒼 黑 , 一 角 2 。

1   郝 懿 行 云 : 「 皆 說 圖 畫 如 此 。 」

2   珂 案 : 南 次 三 經 云 : 「 禱 過 之 山 , 其 下 多 犀 、 兕 。 」 郭 璞 注 :「
犀 似 水 牛 。 兕 亦 似 水 牛 , 青 色 , 一 角 , 重 三 千 斤 。 」 謂 此 也 。 「 三 」 字 衍 ( 爾 雅 釋 獸 郭 注 同 此 注 , 無 「 三 」 字 ) 。 初 學 記 卷 七 引 竹 書 紀 年 云 : 「 周 昭 王 十 六 年 , 伐 楚 荊 , 涉 漢 , 遇 大 兕 。 」 古 代 中 國 南 方 , 固 有 此 兇 猛 之 動 物 也 。

蒼 梧 之 山 , 帝 舜 葬 于 陽 1 , 帝 丹 朱 葬 于 陰 2 。

1   郭 璞 云 : 「 即 九 疑 山 也 。 禮 記 ( 檀 弓 上 ) 亦 曰 : 『 舜 葬 蒼 梧 之 野 。 』 」 珂 案 : 海 內 經 云 : 「 南 方 蒼 梧 之 丘 , 蒼 梧 之 淵 , 其 中 有 九 嶷 山 , 舜 之 所 葬 , 在 長 沙 零 陵 界 中 。 」 即 郭 注 所 本 也 。 此 云 「 帝 丹 朱 葬 於 陰 」 , 大 荒 南 經 則 云 : 「 赤 水 之 東 , 有 蒼 梧 之 野 , 舜 與 叔 均 之 所 葬 也 。 」 郭 璞 注 : 「 叔 均 , 商 均 也 , 舜 巡 狩 , 死 於 蒼 梧 而 葬 之 , 商 均 因 留 , 死 亦 葬 焉 , 墓 在 今 九 疑 之 中 。 」 或 為 堯 子 丹 朱 , 或 為 舜 子 商 均 , 要 皆 傳 聞 不 同 而 異 其 辭 耳 。 關 於 舜 之 神 話 , 見 海 內 經 「 蒼 梧 丘 」 節 注 2 。

2   郭 璞 云 : 「 今 丹 陽 ( 宋 本 丹 陽 下 有 縣 字 — — 珂 ) 復 有 丹 朱 冢 也 。 竹 書 亦 曰 : 『 后 稷 放 帝 朱 于 丹 水 。 』 與 此 義 符 。 丹 朱 稱 帝 者 , 猶 漢 山 陽 公 死 加 獻 帝 之 謚 ( 毛 扆 本 作 諡 — — 珂 ) 也 。 」 珂 案 : 有 關 丹 朱 之 神 話 傳 說 , 已 多 佚 亡 , 蒐 尋 諸 書 所 記 , 略 得 梗 概 如 次 。 世 本 ( 張 澍 v 集 補 注 本 ) 云 : 「 堯 取 散 宜 氏 之 子 , 謂 之 女 皇 。 女 皇 生 丹 朱 。 」 書 益 稷 云 : 「 無 若 丹 朱 傲 , 惟 慢 遊 是 好 , 傲 虐 是 作 , 罔 晝 夜 , 罔 水 行 舟 , 朋 淫 于 家 , 用 殄 厥 世 。 」 世 本 ( 張 澍 v 集 補 注 本 ) 云 : 「 堯 造 圍 棋 , 丹 朱 善 之 。 」 金 樓 子 興 王 篇 亦 云 : 「 堯 教 丹 朱 , 以 文 桑 為 局 , 犀 象 為 子 。 」 太 平 御 覽 卷 六 三 引 尚 書 逸 篇 云 : 「 堯 子 不 肖 , 舜 使 居 丹 淵 為 諸 侯 , 故 號 丹 朱 。 」 山 海 經 海 外 南 經 郭 璞 注 云 : 「 昔 堯 以 天 下 讓 舜 , 三 苗 之 君 非 之 , 有 苗 之 民 , 叛 入 南 海 , 為 三 苗 國 。 」 漢 學 堂 叢 書 輯 六 韜 云 : 「 堯 與 有 苗 戰 於 丹 水 之 浦 。 」 呂 氏 春 秋 召 類 篇 云 : 「 堯 戰 於 丹 水 之 浦 以 服 南 蠻 。 」 苗 、 蠻 一 聲 之 轉 , 服 南 蠻 即 戰 有 苗 也 。 而 丹 水 之 浦 , 又 丹 朱 放 逐 之 地 , 堯 與 黨 丹 朱 之 有 苗 戰 於 丹 水 , 則 丹 朱 與 有 苗 之 關 係 可 想 而 見 矣 。 故 莊 子 盜 跖 稱 「 堯 不 慈 」 , 又 稱 「 堯 殺 長 子 」 , 長 子 者 , 丹 朱 也 ( 見 呂 氏 春 秋 去 私 篇 高 誘 注 及 史 記 五 帝 本 紀 正 義 ) , 堯 殺 丹 朱 , 當 是 戰 丹 水 、 服 南 蠻 之 結 果 也 。 山 海 經 海 外 南 經 云 : 「 讙 頭 國 在 其 南 , 其 為 人 人 面 , 有 翼 , 鳥 喙 , 方 捕 魚 。 … … 或 曰 讙 朱 國 。 」 郭 璞 注 云 : 「 讙 兜 堯 臣 , 有 罪 , 自 投 南 海 而 死 , 帝 憐 之 , 使 其 子 居 南 海 而 祠 之 。 畫 亦 似 仙 人 也 。 」 據 近 人 研 究 , 讙 頭 、 讙 兜 及 讙 朱 , 皆 丹 朱 一 名 之 異 稱 。 郭 注 所 謂 「 讙 兜 堯 臣 」 者 , 實 丹 朱 堯 子 也 , 所 謂「
有 罪 , 自 投 南 海 而 死 」 者 , 丹 朱 兵 敗 , 自 以 為 「 有 罪 」 , 因 「 自 投 南 海 而 死 」 , 蓋 丹 朱 結 局 之 另 一 傳 說 也 。 「 帝 憐 之 , 使 其 子 居 南 海 而 祠 之 」 者 , 丹 朱 妻 子 本 隨 丹 朱 敗 逃 南 海 , 丹 朱 死 後 , 亦 居 南 海 勿 去 , 其 後 子 孫 繁 衍 成 國 , 遂 為 此 讙 頭 國 或 讙 朱 國 , 蓋 赦 而 勿 究 之 意 也 。 南 次 二 經 云 : 「 柜 山 有 鳥 焉 , 其 狀 如 鴟 而 人 手 , 其 音 如 痺 , 其 名 曰 鴸 , 其 名 自 號 也 , 見 則 其 縣 多 放 士 。 」 此 如 鴟 之 異 鳥 鴸 , 或 即 敗 死 丹 朱 之 所 化 。 陶 潛 讀 山 海 經 詩 謂 為 「 鵃 鵝 」 。 吳 任 臣 云 : 「 或 云 當 為 鴅 鴸 。 」 ( 見 海 外 南 經 「 讙 頭 國 」 節 注 ) 為 鴅 鴸 正 是 也 。 神 話 有 丹 朱 化 鳥 之 異 聞 , 故 傳 說 亦 稱 繁 衍 而 成 讙 頭 國 之 丹 朱 子 孫 「 人 面 、 有 翼 、 鳥 喙 , 方 捕 魚 」 也 。 此 云 「 帝 丹 朱 葬 于 陰 」 者 , 丹 朱 而 稱 「 帝 」 , 且 與 舜 同 葬 蒼 梧 , 蓋 亦 野 老 負 暄 之 言 , 於 失 敗 之 丹 朱 猶 寄 有 同 情 之 意 也 。

氾 林 1 方 三 百 里 , 在 狌 狌 東 2 。

1   珂 案 : 見 海 外 南 經 「 狄 山 」 節 注 1 3 。

2   郭 璞 云 : 「 或 作 猩 猩 , 字 同 耳 。 」 珂 案 : 海 內 經 云 : 「 有 青 獸 , 人 面 , 名 曰 猩 猩 。 」 即 此 。

狌 狌 1 知 人 名 2 , 其 為 獸 如 豕 而 人 面 3 , 在 舜 葬 西 。

1   珂 案 : 南 山 經 云 : 「 招 搖 之 山 , 有 獸 焉 , 其 狀 如 禺 而 白 耳 , 伏 行 人 走 , 其 名 曰 狌 狌 , 食 之 善 走 。 」 亦 此 狌 狌 傳 說 之 異 聞 也 。

2   珂 案 : 淮 南 子 氾 論 篇 云 : 「 猩 猩 知 而 不 知 來 。 」 高 誘 注 云 :「
猩 猩 , 北 方 獸 名 , 人 面 , 獸 身 , 黃 色 。 禮 記 ( 曲 禮 上 ) 曰 : 『 猩 猩 能 言 , 不 離 走 ( 今 本 作 禽 — — 珂 ) 獸 。 』 見 人 狂 走 , 則 知 人 姓 字 : 此 知 往 也 。 又 嗜 酒 , 人 以 酒 搏 之 , 飲 而 不 耐 息 , 不 知 當 醉 , 以 禽 其 身 , 故 曰 不 知 來 也 。 」 後 漢 書 西 南 夷 傳 云 : 「 哀 牢 出 猩 猩 。 」 李 賢 注 引 南 中 志 云 : 「 猩 猩 在 此 谷 中 , 行 無 常 路 , 百 數 為 群 。 土 人 以 酒 若 糟 , 設 於 路 。 又 喜 屩 子 , 土 人 織 草 為 屩 , 數 十 量 相 連 結 。 猩 猩 在 山 谷 , 見 酒 及 屩 , 知 其 設 張 者 , 即 知 張 者 先 祖 名 字 。 乃 呼 其 名 而 罵 云 : 『 奴 欲 張 我 ! 』 捨 之 而 去 。 去 而 又 還 , 相 呼 試 共 嘗 酒 。 初 嘗 少 許 , 又 取 屩 子 著 之 。 若 進 兩 三 升 , 便 大 醉 。 人 出 收 之 , 屩 子 相 連 不 得 去 , 執 還 內 牢 中 。 人 欲 取 者 , 到 牢 邊 語 云 : 『 猩 猩 汝 可 自 相 推 肥 者 出 之 。 』 竟 相 對 而 泣 。 」 此 所 謂 「 狌 狌 知 人 名 」 也 。

3   郭 璞 云 : 「 周 書 ( 王 會 篇 ) 曰 : 『 鄭 郭 狌 狌 ( 今 本 作 都 郭 生 生 — — 珂 ) 者 , 狀 如 黃 狗 而 人 面 ( 今 本 作 若 黃 狗 人 面 能 言 — — 珂 ) 。 』 頭 如 雄 雞 , 食 之 不 眯 ( 上 二 語 係 王 會 篇 說 奇 幹 善 芳 詞 而 誤 入 郭 注 者 , 係 衍 文 — — 珂 ) 。 今 交 州 ( 州 , 宋 本 、 毛 扆 本 作 趾 , 藏 經 本 作 阯 , 孫 星 衍 、 郝 懿 行 均 校 阯 — — 珂 ) 封 谿 出 狌 狌 , 土 俗 人 說 云 , 狀 如 豚 而 腹(
宋 本 、 藏 經 本 作 復 , 郝 懿 行 云 : 一 本 作 後 — — 珂 ) 似 狗 , 聲 如 小 兒 啼 也 。 」 珂 案 : 水 經 注 葉 榆 河 云 : 「 ( 封 溪 ) 縣 有 猩 猩 獸 , 形 若 黃 狗 , 又 狀 貆 ● 。 人 面 , 頭 顏 端 正 , 善 與 人 言 , 音 聲 麗 妙 , 如 婦 人 好 女 。 對 語 交 言 , 聞 之 無 不 酸 楚 。 其 肉 甘 美 , 可 以 斷 穀 , 窮 年 不 厭 。 」 謂 此 也 。

狌 狌 西 北 有 犀 牛 , 其 狀 如 牛 而 黑 1 。

1   郭 璞 云 : 「 犀 牛 似 水 牛 , 豬 頭 , 在 狌 狌 知 人 名 之 西 北 , 庳 腳 , 三 角 。 」 珂 案 : 在 狌 狌 知 人 名 之 西 北 九 字 , 王 念 孫 校 衍 , 是 也 。 南 次 三 經 云 : 「 禱 過 之 山 , 其 下 多 犀 。 」 郭 璞 注 云 : 「 犀 似 水 牛 , 豬 頭 , 庳 腳 , 腳 似 象 , 有 三 H , 大 腹 , 黑 色 。 三 角 : 一 在 頂 上 , 一 在 額 上 , 一 在 鼻 上 ; 在 鼻 上 者 , 小 而 不 墮 , 食 角 也 。 好 噉 棘 , 口 中 常 灑 血 沫 。 」 可 以 為 此 注 補 充 。

夏 后 > 之 臣 曰 孟 涂 1 , 是 司 神 于 巴 2 , 人 請 訟 于 孟 涂 之 所 3 , 其 衣 有 血 者 乃 執 之 4 , 是 請 生 5 。 居 山 上 ; 在 丹 山 西 。 丹 山 在 丹 陽 南 , 丹 陽 居 屬 也 6 。

1   郝 懿 行 云 : 「 水 經 江 水 注 引 此 經 作 血 涂 , 太 平 御 覽 六 百 三 十 九 卷 作 孟 余 或 孟 徐 。 」 珂 案 : 今 本 水 經 注 仍 作 孟 涂 。 影 宋 本 御 覽 作 孟 徐 , 徐 蓋 涂 之 訛 也 。

2   郭 璞 云 : 「 聽 其 獄 訟 , 為 之 神 主 。 」

3   郭 璞 云 : 「 令 斷 之 也 。 」 珂 案 : 「 水 經 注 江 水 引 此 經 作 「 是 司 神 于 巴 , 巴 人 訟 于 孟 涂 之 所 」 , 多 巴 字 , 無 請 字 。 影 宋 本 御 覽 六 三 九 亦 無 請 字 。 今 本 請 字 衍 , 巴 字 脫 。

4   郭 璞 云 : 「 不 直 者 則 血 見 於 衣 。 」

5   郭 璞 云 : 「 言 好 生 也 。 」

6   郭 璞 云 : 「 今 建 平 郡 丹 陽 城 秭 歸 縣 東 七 里 , 即 孟 涂 所 居 也 。 」 郝 懿 行 云 : 「 晉 書 地 理 志 建 平 郡 有 秭 歸 , 無 丹 陽 , 其 丹 陽 屬 丹 陽 郡 也 。 水 經 注 ( 江 水 ) 引 郭 景 純 云 : 『 丹 山 在 丹 陽 , 屬 巴 。 』 是 此 經 十 一 字 ( 謂 『 丹 山 在 丹 陽 南 , 丹 陽 居 屬 也 』 十 一 字 — — 珂 ) 乃 郭 注 之 文 , 酈 氏 節 引 之 , 寫 書 者 誤 作 經 文 耳 。 居 屬 又 巴 屬 字 之 訛 。 」 珂 案 : 路 史 後 紀 十 三 注 : 「 丹 山 之 西 即 孟 涂 之 所 埋 也 。 丹 山 乃 今 巫 山 。 」 巫 山 縣 志 卷 十 七 云 : 「 孟 涂 祠 在 縣 南 巫 山 下 。 」

窫 窳 1 龍 首 2 , 居 弱 水 中 , 在 狌 狌 知 人 名 3 之 西 , 其 狀 如 龍 首 , 食 人 4 。

1   郭 璞 云 : 「 窫 窳 , 本 蛇 身 人 面 , 為 貳 負 臣 所 殺 , 復 化 而 成 此 物 也 。 」 珂 案 : 海 內 西 經 云 : 「 貳 負 之 臣 曰 危 , 危 與 貳 負 殺 窫 窳 , 帝 乃 梏 之 疏 屬 之 山 , 桎 其 右 足 , 反 縛 兩 手 ( 原 作 反 縛 兩 手 與 髮 , 與 髮 二 字 衍 , 從 王 念 孫 、 郝 懿 行 校 刪 ) , 繫 之 山 上 木 。 在 開 題 西 北 。 」 又 云 :「
開 明 東 有 巫 彭 、 巫 抵 、 巫 陽 、 巫 履 、 巫 凡 、 巫 相 , 夾 窫 窳 之 尸 , 皆 操 不 死 之 藥 以 距 之 。 窫 窳 者 , 蛇 身 人 面 , 貳 負 臣 所 殺 也 。 」 郭 云 「 復 化 而 成 此 物 」 者 , 原 本 蛇 身 人 面 之 天 神 ( 古 天 神 多 蛇 身 人 面 ) 窫 窳 , 被 殺 而 治 活 後 , 復 化 而 成 此 怪 物 也 。

2   珂 案 : 此 龍 首 二 字 疑 涉 下 龍 首 二 字 而 衍 。

3   王 念 孫 云 : 「 知 人 名 三 字 疑 衍 。 」

4   郝 懿 行 云 : 「 劉 逵 注 吳 都 賦 引 此 經 云 : 『 南 海 之 外 , 有 猰 貐 , 狀 如 貙 , 龍 首 , 食 人 。 』 蓋 參 引 爾 雅 之 文 。 爾 雅 ( 釋 獸 ) 云 : 『 猰 貐 類 貙 。 』 以 引 此 經 , 則 誤 矣 。 窫 窳 形 狀 , 又 見 海 內 西 經 。 又 北 山 經 少 咸 之 山 說 窫 窳 形 狀 , 復 與 此 異 。 」 珂 案 : 據 吳 都 賦 劉 逵 注 引 此 經 , 「 其 狀 如 」 下 , 當 有 「 貙 」 字 , 「 狀 如 龍 首 」 , 則 不 詞 矣 。 郝 懿 行 謂 「 參 引 爾 雅 之 文 」 , 非 是 ; 毋 寧 謂 爾 雅 據 經 文 之 為 愈 也 。 至 於 北 山 經 云 : 「 少 咸 之 山 有 獸 焉 , 其 狀 如 牛 而 赤 身 , 人 面 馬 足 , 名 曰 窫 窳 , 其 音 如 嬰 兒 , 是 食 人 。 」 「 形 狀 復 與 此 異 」 者 , 亦 傳 聞 不 同 而 異 辭 耳 。

有 木 , 其 狀 如 牛 1 , 引 之 有 皮 , 若 纓 、 黃 蛇 2 。 其 葉 如 羅 3 , 其 實 如 欒 4 , 其 木 若 蓲 5 , 其 名 曰 建 木 6 。 在 窫 窳 西 弱 水 7 上 。

1   郭 璞 云 : 「 河 圖 玉 版 說 , 芝 草 樹 生 , 或 如 車 馬 , 或 如 龍 蛇 之 狀 , 亦 此 類 也 。 」 珂 案 : 郭 注 「 芝 草 樹 生 」 , 藏 經 本 樹 作 橫 。

2   郭 璞 云 : 「 言 牽 之 皮 剝 如 人 冠 纓 及 黃 蛇 狀 也 。 」

3   郭 璞 云 : 「 如 綾 羅 也 。 」 郝 懿 行 云 : 「 郭 說 非 也 。 上 世 淳 朴 , 無 綾 羅 之 名 , 疑 當 為 網 羅 也 。 淮 南 氾 論 訓 云 : 『 伯 余 之 初 作 衣 也 , 緂 麻 索 縷 , 手 經 指 挂 , 其 成 猶 網 羅 。 』 是 綾 羅 之 名 , 非 上 古 所 有 , 審 矣 。 又 楊 檖 一 名 羅 , 見 爾 雅 ( 釋 木 ) , 吳 氏 ( 任 臣 ) 云 。 」

4   郭 璞 云 : 「 欒 , 木 名 , 黃 本 , 赤 枝 , 青 葉 , 生 雲 雨 山 ; 或 作 卵 , 或 作 麻 , 音 鑾 。 」 珂 案 : 大 荒 南 經 云 : 「 大 荒 之 中 , 有 雲 雨 之 山 , 有 木 名 曰 欒 。 禹 攻 雲 雨 , 有 赤 石 焉 生 欒 。 黃 本 , 赤 枝 , 青 葉 , 群 帝 焉 取 藥 。 」 即 郭 注 所 說 也 。 楊 慎 云 : 「 欒 借 作 丸 , 謂 圓 如 鳥 彈 也 。 」 亦 可 供 參 考 。

5   郭 璞 云 : 「 蓲 亦 木 名 , 未 詳 。 」 郝 懿 行 云 : 「 蓲 , 刺 榆 也 。 爾 雅 ( 釋 木 ) 云 : 『 櫙 , 荎 。 』 郭 注 引 詩 云 : 山 有 蓲 , 今 之 刺 榆 也 。 」 珂 案 : 郭 注 僅 云 : 「 今 之 刺 榆 也 。 」 詩 「 山 有 蓲 」 是 釋 文 所 引 。

6   郭 璞 云 : 「 建 木 青 葉 , 紫 莖 , 黑 華 , 黃 實 , 其 下 聲 無 響 , 立 無 影 也 。 」 珂 案 : 海 內 經 云 : 「 南 海 之 內 ( 內 原 作 外 , 據 宋 本 改 ) , 黑 水 青 水 之 閒 , 有 九 丘 , 以 水 絡 之 , 名 曰 陶 唐 之 丘 、 有 ( 有 字 疑 衍 ) 叔 得 之 丘 、 孟 盈 之 丘 、 昆 吾 之 丘 、 黑 白 之 丘 、 赤 望 之 丘 、 參 衛 之 丘 、 武 夫 之 丘 、 神 民 之 丘 。 有 木 , 青 葉 , 紫 莖 , 玄 華 , 黃 實 , 名 曰 建 木 , 百 仞 無 枝 。 上 ( 上 字 原 無 , 據 王 念 孫 、 郝 懿 行 校 增 ) 有 九 欘 , 下 有 九 枸 。 其 實 如 麻 , 其 葉 如 芒 。 大 爰 過 , 黃 帝 所 為 。 」 淮 南 子 墬 形 篇 云 :「
建 木 在 都 廣 , 眾 帝 所 自 上 下 , 日 中 無 景 , 呼 而 無 響 , 蓋 天 地 之 中 也 。 」 是 郭 注 之 所 本 。 建 木 既 「 大 爰 過 , 黃 帝 所 為 」 , 又 為 「 眾 帝 所 自 上 下 」 , 蓋 天 梯 也 ( 說 詳 海 內 經 「 九 丘 建 木 」 節 注 ) 。

7   珂 案 : 古 小 說 鉤 沈 輯 玄 中 記 云 : 「 天 下 之 弱 者 , 有 崑 崙 之 弱 水 焉 , 鴻 毛 不 能 起 也 。 」 弱 水 之 名 「 弱 」 者 以 此 。

氐 人 國 1 在 建 木 西 , 其 為 人 人 面 而 魚 身 , 無 足 2 。

1   郭 璞 云 : 「 音 觸 抵 之 抵 。 」 珂 案 : 大 荒 西 經 云 : 「 有 互 人 之 國 。 炎 帝 之 孫 , 名 曰 靈 恝 , 靈 恝 生 互 人 , 是 能 上 下 于 天 。 」 郭 注 : 「 人 面 魚 身 。 」 郝 懿 行 云 : 「 互 人 國 即 海 內 南 經 氐 人 國 , 氐 、 互 二 字 , 蓋 以 形 近 而 訛 , 以 俗 氐 正 作 互 字 也 。 」 王 念 孫 、 孫 星 衍 均 校 改 互 為 氐 , 是 大 荒 西 經 互 人 國 即 此 經 氐 人 國 , 乃 炎 帝 之 後 裔 也 。

2   郭 璞 云 : 「 盡 g 以 上 人 , g 以 下 魚 也 。 」 珂 案 : 氐 人 國 民 蓋 神 話 中 人 魚 之 類 也 。 海 內 北 經 云 : 「 陵 魚 人 面 , 手 足 , 魚 身 , 在 海 中 。 」 即 此 之 屬 。 唯 彼 手 足 俱 具 , 此 獨 「 無 足 」 耳 。 說 詳 海 內 北 經 「 陵 魚 」 節 注 。

巴 蛇 食 象 , 三 歲 而 出 其 骨 , 君 子 服 之 , 無 心 腹 之 疾 1 。 其 為 蛇 青 黃 赤 黑 2 。 一 曰 黑 蛇 青 首 3 , 在 犀 牛 西 。

1   郭 璞 云 : 「 今 南 方 (虫丹) 蛇( 藏 經 本 作 蟒 蛇 — — 珂 ) 吞 鹿 , 鹿 已 爛 , 自 絞 於 樹 腹 中 , 骨 皆 穿 鱗 甲 間 出 , 此 其 類 也 。 楚 詞 曰 : 『 有 蛇 吞 象 , 厥 大 何 如 ? 』 說 者 云 長 千 尋 。 」 郝 懿 行 云 : 「 今 楚 詞 天 問 作 『 一 蛇 吞 象 』 , 與 郭 所 引 異 。 王 逸 注 引 此 經 作 『 靈 蛇 吞 象 』 , 並 與 今 本 異 也 。 」 珂 案 : 淮 南 子 本 經 篇 云 : 「 羿 斷 修 蛇 於 洞 庭 。 」 路 史 後 紀 十 以「
修 蛇 」 作 「 長 它 」 , 羅 苹 注 云 : 「 長 它 即 所 謂 巴 蛇 , 在 江 岳 間 。 其 墓 今 巴 陵 之 巴 丘 , 在 州 治 側 。 江 源 記 ( 即 江 記 , 六 朝 宋 庾 仲 雍 撰 — — 珂 ) 云 : 『 羿 屠 巴 蛇 於 洞 庭 , 其 骨 若 陵 , 曰 巴 陵 也 。 』 」 岳 陽 風 土 記(
宋 范 致 明 撰 ) 亦 云 : 「 今 巴 蛇 在 州 院 廳 側 , 巍 然 而 高 , 草 木 叢 翳 。 兼 有 巴 蛇 廟 , 在 岳 陽 門 內 。 」 又 云 : 「 象 骨 山 。 山 海 經 云 : 『 巴 蛇 吞 象 。 』 暴 其 骨 於 此 。 山 旁 湖 謂 之 象 骨 港 。 」 是 均 從 此 經 及 淮 南 子 附 會 而 生 出 之 神 話 。 然 而 既 有 冢 有 廟 , 有 山 有 港 , 言 之 確 鑿 , 則 知 傳 播 於 民 間 亦 已 久 矣 。

2   珂 案 : 言 其 文 采 斑 爛 也 。

3   珂 案 : 海 內 經 云 : 「 有 巴 遂 山 , 澠 水 出 焉 。 又 有 朱 卷 之 國 。 有 黑 蛇 , 青 首 , 食 象 。 」 即 此 。 巴 , 小 篆 作 ● , 說 文 十 四 云 : 「 蟲 也 ; 或 曰 : 食 象 蛇 。 象 形 。 」 則 所 象 者 , 物 在 蛇 腹 彭 亨 之 形 。 山 海 經 多 稱 大 蛇 , 如 北 山 經 云 : 「 大 咸 之 山 , 有 蛇 名 曰 長 蛇 , 其 毛 如 彘 毫 , 其 音 如 鼓 柝 。 」 北 次 三 經 云 : 「 錞 於 毋 逢 之 山 , 是 有 大 蛇 , 赤 首 白 身 , 其 音 如 牛 , 見 則 其 邑 大 旱 。 」 是 可 以 「 吞 象 」 矣 。 水 經 注 葉 榆 河 云 : 「 山 多 大 蛇 , 名 曰 髯 蛇 , 長 十 丈 , 圍 七 八 尺 , 常 在 樹 上 伺 鹿 獸 , 鹿 獸 過 , 便 低 頭 繞 之 。 有 頃 鹿 死 , 先 濡 令 濕 訖 , 便 吞 , 頭 角 骨 皆 鑽 皮 出 。 山 夷 始 見 蛇 不 動 時 , 便 以 大 竹 籤 籤 蛇 頭 至 尾 , 殺 而 食 之 , 以 為 珍 異 。 」 即 郭 注 所 謂 (虫丹) 蛇 也 。

旄 馬 , 其 狀 如 馬 , 四 節 有 毛 1 。 在 巴 蛇 西 北 , 高 山 南 。

1   郭 璞 云 : 「 穆 天 子 傳 所 謂 豪 馬 者 。 亦 有 旄 牛 。 」 珂 案 : 穆 天 子 傳 卷 四 云 : 「 天 子 之 豪 馬 、 豪 牛 … … 豪 羊 。 」 郭 璞 注 云 : 「 豪 猶 髦 也 。 山 海 經 云 : 『 髦 馬 如 馬 , 足 四 節 , 皆 有 毛 。 』 」 又 注 豪 羊 云 : 「 似 髦 牛 。 」 可 知 旄 、 髦 古 通 用 , 旄 馬 即 髦 馬 也 。 又 旄 牛 已 見 北 山 經 潘 侯 之 山 。 北 山 經 云 : 「 潘 侯 之 山 有 獸 焉 , 其 狀 如 牛 , 而 四 節 生 毛 , 名 曰 旄 牛 。 」 敦 薨 之 山 亦 有 旄 牛 。

匈 奴 1 、 開 題 之 國 2 、 列 人 之 國 並 在 西 北 3 。

1   郭 璞 云 : 「 一 曰 獫 狁 。 」 郝 懿 行 云 : 「 ( 周 書 王 會 篇 ) 伊 尹 四 方 令 云 : 『 正 北 匈 奴 。 』 史 記 匈 奴 傳 索 隱 引 應 劭 風 俗 通 云 : 『 殷 時 曰 獯 粥 , 改 曰 匈 奴 。 』 又 晉 灼 云 : 『 堯 時 曰 葷 粥 , 周 曰 獫 狁 , 秦 曰 匈 奴 。 』 案 已 上 三 名 並 一 聲 之 轉 。 」

2   郭 璞 云 : 「 音 提 。 」

3   郭 璞 云 : 「 三 國 並 在 旄 馬 西 北 。 」

      吳 承 志 山 海 經 地 理 今 釋 卷 六 云 : 「 此 經 ( 『 匈 奴 』 節 — — 珂 ) 當 與 下 篇 首 條 並 在 海 內 北 經 『 有 人 曰 大 行 伯 』 之 上 。 匈 奴 、 開 題 之 國 、 列 人 之 國 並 在 西 北 , 敘 西 北 陬 之 國 , 猶 海 內 東 經 云 『 鉅 燕 在 東 北 陬 』 也 。 不 言 陬 , 文 有 詳 省 。 貳 負 之 臣 在 開 題 西 北 , 開 題 即 蒙 此 。 大 行 伯 下 貳 負 之 尸 與 貳 負 之 臣 亦 連 絡 為 次 。 今 大 行 伯 上 有 『 蛇 巫 之 山 』 、 『 西 王 母 』 二 條 , 乃 下 ( 上 字 之 訛 — — 珂 ) 篇 『 后 稷 之 葬 』 下 敘 昆 侖 隅 外 山 形 神 狀 之 文 , 誤 脫 於 彼 。 武 陵 山 人 雜 著 云 : 『 海 內 西 經 「 東 胡 」 下 四 節 當 在 海 內 北 經 「 舜 妻 登 比 氏 」 節 後 。 「 東 胡 在 大 澤 東 」 即 蒙 上 「 宵 明 燭 光 處 河 大 澤 」 之 文 也 。 海 內 北 經 「 蓋 國 」 下 九 節 當 在 海 內 東 經 「 鉅 燕 在 東 北 陬 」 之 後 , 「 蓋 國 在 鉅 燕 南 」 即 蒙 上 「 鉅 燕 」 之 文 , 而 朝 鮮 蓬 萊 並 在 東 海 , 亦 灼 然 可 信 也 。 海 內 東 經 「 國 在 流 沙 」 下 三 節 當 在 海 內 西 經 「 流 沙 出 鍾 山 」 節 之 後 , 上 言 流 沙 , 故 接 敘 中 外 諸 國 ; 下 言 昆 侖 墟 昆 侖 山 , 故 繼 以 「 海 內 昆 侖 之 墟 在 西 北 」 。 脈 絡 連 貫 , 更 無 可 疑 。 不 知 何 時 三 簡 互 誤 , 遂 致 文 理 斷 續 , 地 望 乖 違 。 今 移 而 正 之 , 竟 似 天 衣 無 縫 。 』 詳 審 經 文 , 顧 ( 武 陵 山 人 — — 珂 ) 說 自 近 。 」 珂 案 : 經 文 簡 策 , 確 多 紊 亂 , 吳 顧 之 說 甚 精 , 足 供 參 考 , 並 詳 各 卷 本 節 。
 
 
 

山 海 經 海 經 新 釋 卷 六

    山 海 經 第 十 一

        海 內 西 經

海 內 西 南 陬 以 北 者 1 。

1   珂 案 : 此 經 方 位 與 海 外 西 經 方 位 相 同 。

貳 負 1 之 臣 曰 危 , 危 與 貳 負 殺 窫 窳 2 。 帝 3 乃 梏 之 疏 屬 之 山 4 , 桎 其 右 足 5 , 反 縛 兩 手 與 髮 6 , 繫 之 山 上 木 7 。 在 開 題 西 北 8 。

1   珂 案 : 貳 負 , 古 天 神 , 人 面 蛇 身 。 海 內 北 經 云 : 「 貳 負 神 在 其(
鬼 國 ) 東 , 其 為 物 人 面 蛇 身 。 」 吳 承 志 以 為 此 節 當 在 海 內 北 經 「 有 人 曰 大 行 伯 」 節 上 , 是 也 , 說 見 前 卷 末 「 匈 奴 」 節 注 。

2   珂 案 : 窫 窳 之 名 , 古 書 無 定 。 文 選 吳 都 賦 劉 逵 注 引 作 猰 貐 , 張 協 七 命 李 善 注 引 作 猰 (犬俞), 爾 雅 釋 獸 作 m 貐 , 淮 南 子 本 經 篇 作 猰 貐 , 其 實 一 也 。

3   郝 懿 行 云 : 「 ( 文 選 ) 李 善 注 張 協 七 命 引 此 經 作 黃 帝 , 黃 字 衍 。 」 珂 案 : 山 海 經 所 載 未 著 主 名 之 「 帝 」 , 皆 天 帝 , 除 中 次 七 經 「 姑 媱 之 山 , 帝 女 死 焉 」 之 「 帝 」 指 炎 帝 , 中 次 十 二 經 「 洞 庭 之 山 , 帝 之 二 女 居 之 」 之 「 帝 」 指 堯 , 海 外 東 經 「 帝 令 豎 亥 」 之 「 帝 」 指 禹 而 外 , 餘 均 指 黃 帝 。 郝 懿 行 謂 「 李 善 注 張 協 七 命 引 此 經 作 黃 帝 , 黃 字 衍 」 , 黃 字 其 實 不 衍 , 此 「 帝 」 正 是 黃 帝 。 疏 屬 山 附 近 之 開 題 , 畢 沅 說 「 疑 即 笄 頭 」 , 笄 頭 又 即 雞 頭 ( 見 注 八 ) , 史 記 五 帝 本 紀 有 黃 帝 「 西 至 崆 峒 , 登 雞 頭 」 語 , 可 見 雞 頭 ( 開 題 ) 附 近 , 為 黃 帝 神 話 所 及 之 地 。 西 次 三 經 云 : 「 鍾 山 , 其 ( 鍾 山 山 神 燭 龍 ) 子 曰 鼓 , 是 與 欽 ● 殺 葆 江 於 昆 侖 之 陽 , 帝 乃 戮 之 鍾 山 之 東 曰 瑤 崖 。 欽 ● 化 為 大 鶚 , 其 狀 如 雕 , 而 黑 文 白 首 , 赤 喙 而 虎 爪 , 其 音 如 晨 鵠 , 見 則 有 大 兵 ; 鼓 亦 化 為 鵔 鳥 , 其 狀 如 鴟 , 赤 足 而 直 喙 , 黃 文 而 白 首 , 其 音 如 鵠 , 見 則 其 邑 大 旱 。 」 與 此 事 相 類 , 而 鍾 山 與 昆 侖 亦 均 黃 帝 神 話 所 及 地 , 文 中 之 「 帝 」 自 是 黃 帝 無 疑 , 尤 可 旁 證 此 「 帝 」 之 當 是 黃 帝 也 。

4   郭 璞 云 : 「 梏 , 猶 繫 縛 也 ; 古 沃 切 。 」 吳 任 臣 云 : 「 劉 會 孟 曰 : 『 疏 屬 山 今 陝 西 延 安 府 綏 德 縣 。 』 」 珂 案 : 郭 注 「 古 沃 切 」 御 覽 卷 五 十 引 無 , 宋 本 、 藏 經 本 作 「 音 活 」 , 王 念 孫 云 : 「 宋 本 音 苦 。 」 或 別 有 所 見 也 。

5   郭 璞 云 : 「 桎 , 械 也 。 」 郝 懿 行 云 : 「 說 文 ( 六 ) 云 : 桎 , 足 械 也 ; 梏 , 手 械 也 。 」

6   郭 璞 云 : 「 并 髮 合 縛 之 也 。 」 珂 案 : 文 選 吳 都 賦 劉 逵 注 、 張 協 七 命 李 善 注 引 此 經 並 無 「 與 髮 」 二 字 , 劉 秀 上 山 海 經 表 敘 其 父 劉 向 以 山 海 經 對 漢 宣 帝 問 事 , 亦 僅 云 「 其 文 曰 : 『 貳 負 殺 窫 窳 , 帝 乃 梏 之 疏 屬 之 山 , 桎 其 右 足 , 反 縛 兩 手 。 』 」 亦 無 「 與 髮 」 二 字 。 此 為 最 早 而 又 最 直 接 之 引 文 , 足 證 「 與 髮 」 二 字 實 衍 。 又 郭 注 「 並 髮 合 縛 之 也 」 , 御 覽 卷 五 十 引 此 注 并 作 約 , 疑 本 當 作 「 約 髮 而 縛 之 也 」 , 而 、 合 形 近 易 訛 。 「 約 髮 而 縛 之 」 者 , 束 其 髮 以 為 系 而 反 縛 其 兩 手 也 。 必 古 時 圖 象 如 此 。 「 反 縛 兩 手 」 猶 未 能 充 分 說 明 圖 象 , 故 郭 注 「 約 髮 而 縛 」 以 為 補 充 。 及 而 訛 為 合 , 後 人 不 解 「 約 髮 合 縛 」 之 義 , 以 為 既 云 「 合 縛 」 , 必 并 髮 也 , 因 妄 改 約 為 并 以 就 合 義 。 至 於 經 文 「 反 縛 兩 手 」 下 增 「 與 髮 」 二 字 , 當 緣 注 文 「 約 髮 」 二 字 而 誤 衍 也 。 北 堂 書 鈔 ( 唐 初 虞 世 南 撰 ) 卷 四 十 五 雖 已 引 有 此 二 字 , 然 是 書 經 後 人 竄 亂 , 訛 誤 特 多 , 殆 不 足 憑 信 。 若 經 文 果 係 「 反 縛 兩 手 與 髮 」 , 則 於 說 明 圖 象 已 甚 清 楚 明 白 , 毋 煩 郭 更 釋 以 「 并 髮 合 縛 」 。 故 知 經 文 實 無 「 與 髮 」 二 字 , 郭 注 「 并 髮 合 縛 」 實 「 約 髮 而 縛 」 之 訛 也 。

7   郭 璞 云 : 「 漢 宣 帝 ( 影 宋 本 太 平 御 覽 卷 五 十 引 此 注 宣 帝 下 有 時 字 — — 珂 。 以 下 簡 稱 御 覽 ) 使 人 ( 御 覽 使 人 下 有 鑿 字 ) 上 郡 發 盤 ( 御 覽 作 磐 ) 石 , 石 室 中 得 一 人 , 跣 踝 被 髮 , 反 縛 , 械 一 足 ( 御 覽 械 一 足 下 有 「 時 人 不 識 , 乃 載 之 於 長 安 , 帝 」 十 一 字 ) , 以 問 群 臣 , 莫 能 知 。 劉 子 政 ( 劉 向 ) 按 此 言 對 之 , 宣 帝 大 驚 , 於 是 時 人 爭 學 山 海 經 矣 。 論 者 多 以 為 是 其 尸 象 , 非 真 體 也 。 意 者 以 靈 怪 變 化 論 ( 論 字 疑 涉 上 論 字 而 衍 ) , 難 以 理 測 ; 物 稟 異 氣 , 出 於 不 然 ( 王 念 孫 、 郝 懿 行 均 以 為 不 然 當 作 自 然 ) , 不 可 以 常 運 推 , 不 可 以 近 數 揆 矣 。 魏 時 有 人 發 故 周 王 ( 御 覽 作 周 靈 王 ) 冢 者 , 得 殉 ( 御 覽 殉 下 有 葬 字 ) 女 子 , 不 死 不 生(
御 覽 不 死 下 無 不 生 二 字 ) , 數 日 時 ( 御 覽 時 作 而 ) 有 氣 , 數 月 而 能 語 , 狀 如 廿 許 人 。 送 詣 京 師 , 郭 太 后 愛 養 之 , 恆 在 左 右 。 十 餘 年 , 太 后 崩 , 此 女 哀 思 哭 泣 , 一 年 餘 而 死 。 即 此 類 也 。 」 珂 案 : 御 覽 卷 五 十 引 郭 注 與 今 本 多 有 異 同 , 以 上 所 舉 , 特 其 較 勝 於 今 本 者 耳 。 又 經 文 「 繫 之 山 上 木 」 , 御 覽 引 作 「 繫 之 山 上 磐 石 之 下 」 , 北 堂 書 鈔 卷 四 十 五 引 作 「 繫 之 山 木 之 上 」 , 以 較 今 本 經 文 , 知 「 磐 石 之 下 」 云 云 , 為 後 人 因 注 文 有 「 發 盤 ( 磐 ) 石 」 語 而 妄 改 之 也 。

8   畢 沅 云 : 「 開 題 疑 即 笄 頭 山 也 , 音 皆 相 近 。 」 珂 案 : 六 朝 陳 顧 野 王 輿 地 志 ( 漢 唐 地 理 書 鈔 輯 ) 云 : 「 笄 頭 山 即 雞 頭 山 。 」 唐 李 泰 括 地 志 ( 漢 學 堂 叢 書 輯 ) 云 : 「 笄 頭 山 一 名 崆 峒 山 。 黃 帝 問 道 於 廣 成 子 , 蓋 在 此 。 」 開 題 、 笄 頭 ( 雞 頭 ) 、 崆 峒 , 均 一 音 之 轉 也 。

      關 於 危 與 貳 負 殺 窫 窳 之 神 話 , 海 內 經 云 : 「 北 海 之 內 , 有 反 縛 盜 械 帶 戈 常 倍 之 佐 , 名 曰 相 顧 之 尸 。 」 郭 璞 注 云 : 「 亦 貳 負 臣 危 之 類 也 。 」 竊 以 為 非 僅 「 之 類 」 , 實 亦 此 一 神 話 之 異 聞 也 。 劉 秀 上 山 海 經 表 云 : 「 孝 宣 帝 時 , 擊 磻 石 於 上 郡 , 陷 得 石 室 , 中 有 反 縛 盜 械 人 。 時 臣 秀 父 向 為 諫 議 大 夫 , 言 此 貳 負 之 臣 也 。 詔 問 何 以 知 之 , 亦 以 山 海 經 對 。 其 文 曰 : 『 貳 負 殺 窫 窳 , 帝 乃 梏 之 疏 屬 之 山 , 桎 其 右 足 , 反 縛 兩 手 。 』 上 大 驚 , 朝 士 由 是 多 奇 山 海 經 者 。 」 「 反 縛 盜 械 」 之 語 , 當 非 偶 同 。 曰 「 相 顧 」 者 , 或 併 貳 負 亦 俱 械 繫 也 。 經 文 奧 衍 , 不 可 知 矣 。 唐 李 冗 獨 異 志 云 : 「 漢 宣 帝 時 有 人 於 疏 屬 山 石 蓋 下 得 二 人 , 俱 被 桎 梏 , 將 至 長 安 , 乃 變 為 石 。 宣 帝 集 群 臣 問 之 , 無 一 知 者 。 劉 向 對 曰 :『
此 是 黃 帝 時 窫 窳 國 負 貳 之 臣 , 犯 罪 大 逆 , 黃 帝 不 忍 誅 , 流 之 疏 屬 之 山 , 若 有 明 君 , 當 得 出 外 。 』 帝 不 信 , 謂 其 妖 言 , 收 向 繫 獄 。 其 子 歆 自 出 應 募 , 以 救 其 父 。 其 父 曰 : 『 欲 七 歲 女 子 以 乳 之 , 即 復 變 。 』 帝 使 女 子 乳 , 於 是 復 能 為 人 , 便 能 言 語 應 對 , 如 劉 向 之 言 。 帝 大 悅 , 拜 向 大 中 大 夫 , 歆 為 宗 正 卿 。 詔 曰 : 『 何 以 知 之 ? 』 歆 曰 : 『 出 山 海 經 。 』 」 又 劉 秀 表 文 神 話 之 演 變 也 。 可 注 意 者 , 已 明 言 所 得 為 「 黃 帝 時 窫 窳 國 負 貳 之 臣 」 , 且 係 「 二 人 」 , 與 海 內 經 「 相 顧 」 義 符 , 亦 符 於「
帝 」 即 「 黃 帝 」 之 推 論 , 於 以 見 民 間 傳 說 之 恆 合 古 傳 , 為 可 貴 矣 。

大 澤 方 百 里 1 , 群 鳥 所 生 及 所 解 2 。 在 鴈 門 北 。

1   郝 懿 行 云 : 「 大 荒 北 經 作 『 大 澤 方 千 里 』 , 郭 注 穆 天 子 傳 ( 卷 三 『 碩 鳥 解 羽 』 — — 珂 ) 引 此 經 亦 云 : 『 大 澤 方 千 里 , 群 鳥 之 所 生 及 所 解 。 』 是 百 當 為 千 矣 。 然 郭 注 ( 穆 天 子 傳 卷 四 『 至 于 西 北 大 曠 原 』 — — 珂 ) 又 引 此 經 云 : 『 群 鳥 所 集 澤 有 兩 處 : 一 方 百 里 , 一 方 千 里 。 』 是 又 以 為 非 一 地 , 所 未 詳 也 。 李 善 注 別 賦 引 此 經 亦 云 : 『 大 澤 方 百 里 。 』 可 證 今 本 不 誤 。 」 珂 案 : 此 經 所 說 大 澤 , 實 有 兩 處 。 大 荒 北 經 云 : 「 有 大 澤 , 方 千 里 , 群 鳥 所 解 。 」 此 千 里 大 澤 也 , 位 在 西 北 方 。 下 云 「 夸 父 欲 追 日 景 , 逮 之 于 禺 谷 , 將 飲 河 而 不 足 也 , 將 走 大 澤 , 未 至 , 死 於 此 。 」 所 走 者 即 此 大 澤 , 亦 穆 天 子 傳 卷 四 所 謂 「 北 至 曠 原 之 野 , 飛 鳥 之 所 解 其 羽 」 之 曠 原 也 。 郭 注 穆 天 子 傳 所 引 乃 大 荒 北 經 方 千 里 之 大 澤 。 至 於 此 處 大 澤 , 實 海 內 北 經 所 記 「 舜 妻 登 比 氏 , 生 宵 明 燭 光 , 處 河 大 澤 , 二 女 之 靈 , 能 照 此 所 方 百 里 」 之 百 里 大 澤 , 位 在 北 方 , 或 即 今 河 套 附 近 之 地 。 又 此 節 文 字 ( 連 同 以 下 二 節 ) , 亦 應 在 海 內 北 經 「 宵 明 燭 光 」 節 之 前 , 始 與 方 位 地 望 大 致 相 符 。

2   郭 璞 云 : 「 百 鳥 於 此 生 乳 , 解 之 毛 羽 。 」 珂 案 : 「 解 之 毛 羽 」 不 成 文 義 , 宋 本 、 藏 經 本 作 「 解 氄 毛 羽 」 , 是 也 。 郝 懿 行 云 : 「 此 地 即 翰 海 也 , 說 見 大 荒 北 經 。 」 翰 海 古 本 泛 指 沙 漠 之 地 , 北 方 有 翰 海 , 西 北 亦 有 翰 海 , 史 記 霍 去 病 傳 : 「 禪 於 姑 衍 , 登 臨 翰 海 。 」 此 北 方 之 翰 海 也 。 唐 岑 參 白 雪 歌 送 武 判 官 歸 京 詩 云 : 「 翰 海 闌 干 百 丈 冰 , 愁 雲 慘 淡 萬 里 凝 。 」 此 西 北 之 翰 海 也 。 郝 以 此 處 所 記 大 澤 為 翰 海 是 也 , 然 以 之 混 同 於 大 荒 北 經 所 記 大 澤 則 非 也 。

鴈 門 山 1 , 鴈 出 其 閒 2 。 在 高 柳 北 3 。

1   郝 懿 行 云 : 「 淮 南 墬 形 訓 云 : 『 燭 龍 在 鴈 門 北 , 蔽 於 委 羽 之 山 。 』 疑 委 羽 山 即 鴈 門 山 之 連 麓 , 委 羽 亦 即 解 羽 之 義 。 江 淹 別 賦 所 謂 『 鴈 山 參 雲 』 也 。 」

2   郝 懿 行 云 : 「 水 經 注 ( 水 ) 及 初 學 記 三 十 卷 引 此 經 並 作 『 鴈 出 其 門 』 。 」 珂 案 : 今 本 ( 蘊 石 齋 叢 書 本 ) 初 學 記 仍 作 「 鴈 出 其 閒 」 。

3   畢 沅 云 : 「 山 ( 高 柳 山 — — 珂 ) 在 今 山 西 代 州 北 三 十 五 里 。 」

高 柳 在 代 北 1 。

1   珂 案 : 水 經 注 水 引 此 經 北 作 中 , 云 : 「 其 山 重 巒 疊 巘 , 霞 舉 雲 高 , 連 山 隱 隱 , 東 出 遼 塞 。 」 藏 經 本 北 作 地 。

后 稷 之 葬 , 山 水 環 之 1 。 在 氐 國 西 2 。

1   郭 璞 云 : 「 在 廣 都 之 野 。 」 珂 案 : 海 內 經 云 : 「 西 南 黑 水 之 閒 , 有 都 廣 之 野 , 后 稷 葬 焉 。 其 城 方 三 百 里 , 蓋 天 地 之 中 , 素 女 所 出 也(
以 上 十 六 字 係 經 文 誤 入 郭 注 者 , 據 王 念 孫 、 郝 懿 行 校 復 ) 。 爰 有 膏 菽 、 膏 稻 、 膏 黍 、 膏 稷 , 百 穀 自 生 , 冬 夏 播 琴 。 鸞 鳥 自 歌 , 鳳 鳥 自 , 靈 壽 實 華 , 草 木 所 聚 。 爰 有 百 獸 , 相 群 爰 處 。 此 草 也 , 冬 夏 不 死 。 」 敘 寫 后 稷 葬 所 景 物 , 至 為 詳 盡 , 實 有 人 間 樂 園 之 概 。 惟 經 文 作 都 廣 之 野 , 郭 注 則 作 廣 都 之 野 。 夷 考 古 籍 所 引 , 或 作 都 廣 、 或 作 廣 都 不 一(
詳 海 內 經 「 都 廣 之 野 」 節 注 ) 。 華 陽 國 志 蜀 志 云 : 「 廣 都 縣 , 郡 ( 指 成 都 — — 珂 ) 西 三 十 里 , 元 朔 ( 漢 武 帝 年 號 — — 珂 ) 二 年 置 , 有 鹽 井 漁 田 之 饒 。 」 據 蜀 中 名 勝 記 ( 明 曹 學 佺 撰 ) , 其 地 蓋 屬 雙 流 縣 , 在 今 成 都 與 雙 流 之 間 。 故 楊 慎 山 海 經 補 注 逕 云 : 「 黑 水 廣 都 , 今 之 成 都 也 。 」 衡 之 以 后 稷 葬 所 地 望 , 大 致 相 近 , 故 都 廣 、 廣 都 , 當 是 一 而 非 二 也 。 后 稷 除 在 都 廣 之 野 之 葬 所 外 , 尚 有 其 在 槐 江 之 山 附 近 所 潛 之 淵 。 西 次 三 經 云 : 「 槐 江 之 山 , 實 惟 帝 之 平 圃 , 西 望 大 澤 , 后 稷 所 潛 也 。 」 郭 璞 注 云 : 「 后 稷 生 而 靈 智 , 及 其 終 , 化 形 遯 此 澤 而 為 之 神 , 亦 猶 傅 說 騎 箕 尾 也 。 」 蓋 關 於 后 稷 死 的 神 話 之 異 聞 , 猶 鯀 潛 羽 淵 也 。 所 謂 「 潛 」 者 , 乃 化 形 遯 身 於 水 泉 之 地 , 非 郭 注 「 傅 說 騎 箕 尾 」 之 比 也 。 至 於 淮 南 子 墬 形 篇 云 : 「 后 稷 壟 在 建 木 西 , 其 人 死 復 蘇 , 其 半 魚 在 其 間 。 」 則 后 稷 死 後 , 既 已 埋 葬 , 復 化 形 為 異 物 , 實 兼 「 葬 」 與 「 潛 」 二 說 而 為 一 也 。

2   珂 案 : 海 內 南 經 云 : 「 氐 人 國 在 建 木 西 。 」 淮 南 子 墬 形 篇 云 :「
后 稷 壟 在 建 木 西 。 」 則 后 稷 壟 與 氐 人 國 俱 在 建 木 之 西 。 此 復 云 : 「 后 稷 之 葬 , … … 在 氐 國 西 。 」 氐 國 當 即 氐 人 國 也 , 脫 人 字 。

流 黃 酆 氏 之 國 1 , 中 方 三 百 里 2 。 有 塗 四 方 3 , 中 有 山 4 。 在 后 稷 葬 西 。

1   珂 案 : 海 內 經 云 : 「 有 國 名 流 黃 辛 氏 , 其 域 中 方 三 百 里 , 其 出 是 麈 ( 麈 原 作 塵 土 , 據 清 蔣 知 讓 校 改 , 說 詳 該 節 注 ) 。 有 巴 遂 山 , 繩 水 ( 繩 原 作 澠 , 從 水 經 注 若 水 引 此 經 改 ) 出 焉 。 」 淮 南 子 墬 形 篇 云 :「
流 黃 沃 民 在 其 北 , 方 三 百 里 。 」 即 此 國 。 民 字 或 氏 字 之 訛 。

2   郭 璞 云 : 「 言 國 城 內 。 」 珂 案 : 經 文 「 中 方 三 百 里 」 者 , 即 海 內 經 所 謂 「 其 域 中 方 三 百 里 」 也 , 郭 注 城 字 當 為 域 字 之 訛 。

3   郭 璞 云 : 「 途 , 道 。 」 珂 案 : 郭 注 途 , 宋 本 作 塗 , 是 也 , 經 文 正 作 塗 。

4   珂 案 : 即 海 內 經 所 謂 「 巴 遂 山 」 也 。

流 沙 出 鍾 山 1 , 西 行 又 南 行 昆 侖 之 虛 2 , 西 南 入 海 黑 水 之 山 3 。

1   郝 懿 行 云 : 「 楚 詞 招 魂 云 : 『 西 方 之 害 , 流 沙 千 里 。 』 王 逸 注 云 : 『 流 沙 , 沙 流 而 行 也 。 』 高 誘 注 呂 氏 春 秋 本 味 篇 云 : 『 流 沙 在 敦 煌 郡 西 , 八 百 里 。 』 水 經 ( 禹 貢 山 水 澤 地 所 在 ) 云 : 『 流 沙 地 在 張 掖 居 延 縣 東 北 。 』 注 云 : 『 流 沙 , 沙 與 水 流 行 也 。 』 亦 言 出 鍾 山 , 西 行 , 極 崦 嵫 之 山 , 在 西 海 郡 北 。 」

2   珂 案 : 宋 本 作 崑 崙 墟 , 下 同 。

3   郭 璞 云 : 「 今 西 海 居 延 澤 。 尚 書 ( 禹 貢 ) 所 謂 『 流 沙 』 者 , 形 如 月 生 五 日 也 。 」 楊 慎 云 : 「 謂 形 如 半 月 也 。 唐 詩 : 江 畔 洲 如 月 。 」 珂 案 : 郭 楊 之 說 流 沙 , 乃 詩 之 構 想 也 。 宋 沈 括 夢 溪 筆 談 卷 三 云 : 「 予 嘗 過 無 定 河 , 度 活 沙 , 人 馬 履 之 , 百 步 之 外 皆 動 , 澒 澒 然 如 人 行 幕 上 。 其 下 足 處 雖 甚 堅 , 若 遇 其 一 陷 , 則 人 馬 車 , 應 時 皆 沒 , 至 有 數 百 人 平 陷 無 孑 遺 者 。 或 謂 : 此 即 流 沙 也 。 又 謂 : 沙 隨 風 流 , 謂 之 流 沙 。 」 則 是 流 沙 之 科 學 狀 寫 也 。

東 胡 1 在 大 澤 東 。

1   郝 懿 行 云 : 「 國 名 也 。 伊 尹 四 方 令 云 : 『 正 北 東 胡 。 』 詳 後 漢 書 烏 桓 鮮 卑 傳 。 廣 韻 引 前 燕 錄 云 : 『 昔 高 辛 氏 游 於 海 濱 , 留 少 子 厭 越 以 居 北 夷 , 邑 于 紫 蒙 之 野 , 號 曰 東 胡 。 』 云 云 。 其 後 為 慕 容 氏 。 」

      珂 案 : 「 東 胡 」 已 下 四 節 當 移 海 外 北 經 「 舜 妻 登 比 氏 」 之 後 , 海 內 東 經 「 國 在 流 沙 中 者 埻 瑞 、 璽 」 已 下 三 節 當 移 於 此 處 。 說 詳 上 卷 「 匈 奴 」 節 注 。

夷 人 在 東 胡 東 。

貊 國 在 漢 水 東 北 1 。 地 近 于 燕 , 滅 之 2 。

1   郭 璞 云 : 「 今 扶 餘 國 即 濊 貊 故 地 , 在 長 城 北 , 去 玄 菟 千 里 , 出 名 馬 、 赤 玉 、 貂 皮 、 大 珠 如 酸 棗 也 。 」 郝 懿 行 云 : 「 ( 三 國 志 ) 魏 志 東 夷 傳 說 夫 餘 與 此 注 同 , 即 郭 所 本 也 。 唯 貂 皮 作 貂 ● , 後 漢 書 東 夷 傳 又 作 貂 豽 。 藝 文 類 聚 八 十 三 卷 引 廣 志 曰 : 『 赤 玉 出 夫 餘 。 』 」

2   郝 懿 行 云 : 「 大 雅 韓 奕 篇 云 : 『 其 追 其 貊 。 』 謂 此 。 」

孟 鳥 1 在 貊 國 東 北 , 其 鳥 文 赤 、 黃 、 青 , 東 鄉 2 。

1   郭 璞 云 : 「 亦 鳥 名 也 。 」 郝 懿 行 云 : 「 海 外 西 經 有 『 滅 蒙 鳥 在 結 匈 國 北 』 , 疑 亦 此 鳥 也 , 滅 蒙 之 聲 近 孟 。 」 珂 案 : 郝 說 是 也 , 詳 海 外 西 經 「 滅 蒙 鳥 」 節 注 。

2   珂 案 : 藏 經 本 黃 上 無 赤 字 。

海 內 昆 侖 之 虛 1 , 在 西 北 , 帝 之 下 都 2 。 昆 侖 之 虛 , 方 八 百 里 , 高 萬 仞 3 。 上 有 木 禾 , 長 五 尋 , 大 五 圍 4 。 面 5 有 九 井 6 , 以 玉 為 檻 7 。 面 有 九 門 8 , 門 有 開 明 獸 守 之 , 百 神 之 所 在 9 。 在 八 隅 之 巖 1 0 , 赤 水 之 際 , 非 仁 羿 莫 能 上 岡 之 巖 1 1 。

1   郭 璞 云 : 「 言 海 內 者 , 明 海 外 復 有 昆 侖 山 。 」 郝 懿 行 云 : 「 海 內 昆 侖 即 西 次 三 經 昆 侖 之 丘 也 。 禹 貢 昆 侖 亦 當 指 此 。 海 內 東 經 云 : 『 昆 侖 山 在 西 胡 西 。 』 蓋 別 一 昆 侖 也 。 又 水 經 河 水 注 引 此 經 郭 注 云 : 『 此 自 別 有 小 昆 侖 也 。 』 疑 今 本 脫 此 句 。 又 荒 外 之 山 , 以 昆 侖 名 者 蓋 多 焉 。 故 水 經 禹 本 紀 並 言 昆 侖 去 嵩 高 五 萬 里 。 水 經 注 又 言 晉 去 昆 侖 七 萬 里 。 又 引 十 洲 記 『 昆 侖 山 在 西 海 之 戌 地 , 北 海 之 亥 地 , 去 岸 十 三 萬 里 』 , 似 皆 別 指 一 山 。 然 則 郭 云 海 外 復 有 昆 侖 , 豈 不 信 哉 。 說 文 ( 八 ) 云 : 『 虛 , 大 丘 也 , 昆 侖 丘 謂 之 昆 侖 虛 。 』 」

2   珂 案 : 西 次 三 經 云 : 「 昆 侖 之 丘 , 實 惟 帝 之 下 都 , 神 陸 吾 司 之 。 其 神 狀 虎 身 而 九 尾 , 人 面 而 虎 爪 。 是 神 也 , 司 天 之 九 部 , 及 帝 之 囿 時 。 有 鳥 焉 , 其 名 曰 鶉 鳥 , 是 司 帝 之 百 服 。 」 即 最 早 有 關 昆 侖 神 話 之 記 敘 也 。 「 帝 之 下 都 」 , 郭 璞 云 : 「 天 帝 都 邑 之 在 下 者 。 」 穆 天 子 傳 卷 二 云 : 「 吉 日 辛 酉 , 天 子 升 于 昆 侖 之 丘 , 以 觀 黃 帝 之 宮 。 」 則 此 天 帝 實 黃 帝 也 。 「 虎 身 而 九 尾 、 人 面 而 虎 爪 」 之 神 陸 吾 , 即 此 經 所 記 「 身 大 類 虎 而 九 首 、 皆 人 面 」 之 開 明 獸 也 , 「 司 帝 百 服 」 之 鶉 鳥 ( 禽 經 云 : 赤 鳳 謂 之 鶉 ) , 即 開 明 西 鳳 皇 鸞 鳥 之 屬 也 : 以 傳 聞 不 同 而 略 異 其 辭 也 。

3   郭 璞 云 : 「 皆 謂 其 虛 基 廣 輪 之 高 庳 耳 。 自 此 以 上 二 千 五 百 餘 里 , 上 有 醴 泉 華 池 , 去 嵩 高 五 萬 里 , 蓋 天 地 之 中 也 。 見 禹 本 紀 。 」 珂 案 : 史 記 大 宛 列 傳 引 禹 本 紀 云 : 「 河 出 崑 崙 。 崑 崙 其 高 二 千 五 百 餘 里 , 日 月 所 相 避 隱 為 光 明 也 , 其 上 有 醴 泉 、 瑤 池 。 」

4   郭 璞 云 : 「 木 禾 , 穀 類 也 , 生 黑 水 之 阿 , 可 食 , 見 穆 天 子 傳 。 」 珂 案 : 穆 天 子 傳 卷 四 云 : 「 黑 水 之 阿 , 爰 有 野 麥 , 爰 有 荅 堇 ( 祇 謹 二 音 — — 原 注 ) , 西 膜 之 所 謂 木 禾 。 」

5   珂 案 : 初 學 記 卷 七 引 此 經 作 上 。

6   珂 案 : 呂 氏 春 秋 本 味 篇 云 : 「 水 之 美 者 , 昆 侖 之 井 。 」 淮 南 子 墬 形 篇 云 : 「 昆 侖 旁 有 九 井 。 」

7   郭 璞 云 : 「 檻 , 欄 。 」

8   珂 案 : 史 記 司 馬 相 如 傳 正 義 引 此 經 作 旁 有 五 門 。 御 覽 卷 三 八 引 此 經 作 面 有 五 門 。

9   珂 案 : 水 經 注 河 水 引 遁 甲 開 山 圖 榮 氏 注 云 : 「 天 下 仙 聖 , 治 在 柱 州 崑 崙 山 上 。 」 十 洲 記 亦 云 : 「 ( 崑 崙 ) 真 官 仙 靈 之 所 宗 , 品 物 群 生 , 希 奇 特 出 , 皆 在 於 此 。 天 人 濟 濟 , 不 可 悉 記 。 」 則 是 神 話 仙 話 化 之 自 然 表 現 也 。

1 0 郭 璞 云 : 「 在 巖 閒 也 。 」 珂 案 : 謂 百 神 居 處 昆 侖 八 隅 巖 穴 之 間 。 大 荒 西 經 云 : 「 昆 侖 之 丘 , 有 人 戴 勝 , 虎 齒 , 豹 尾 , 穴 處 , 名 曰 西 王 母 。 」 可 證 神 處 巖 穴 , 在 古 人 質 樸 的 思 想 觀 念 中 , 並 不 足 異 。

1 1 郭 璞 云 : 「 言 非 仁 人 及 有 才 藝 如 羿 者 不 能 得 登 此 山 之 岡 嶺 巉 巖 也 。 羿 嘗 請 藥 西 王 母 , 亦 言 其 得 道 也 。 羿 一 或 作 聖 。 」 珂 案 : 郭 注 「 羿 一 或 作 聖 」 , 宋 本 、 藏 經 本 俱 無 一 字 , 一 字 衍 。 「 仁 羿 」 , 郭 釋 為「
仁 人 及 有 才 藝 如 羿 者 」 , 嫌 迂 曲 ; 據 近 人 研 究 , 仁 羿 , 即 夷 羿 , 「 仁 」 即 「 夷 」 之 借 字 , 「 夷 」 之 重 文 古 作 (入二), 與 「 仁 」 音 形 並 近 , 較 確 。 郭 云 「 羿 或 作 聖 」 , 亦 通 。 「 非 仁 聖 莫 能 上 岡 之 巖 」 , 猶 海 外 西 經 稱 「 龍 魚 陵 居 在 其 北 , 即 有 神 聖 乘 此 以 行 九 野 」 , 無 非 對 古 有 才 德 者 之 讚 美 而 已 。 然 此 處 仁 羿 實 當 即 羿 , 為 有 關 羿 神 話 之 零 片 而 散 見 於 此 者 。 淮 南 子 覽 冥 篇 云 : 「 羿 請 不 死 之 藥 於 西 王 母 , 姮 娥 竊 以 奔 月 , 悵 然 有 喪 , 無 以 續 之 。 」 高 誘 注 云 : 「 姮 娥 , 羿 妻 ; 羿 請 不 死 之 藥 於 西 王 母 , 未 及 服 之 , 姮 娥 盜 食 之 , 得 仙 , 奔 入 月 中 為 月 精 也 。 」 「 為 月 精 」 之 說 , 不 見 於 今 本 淮 南 子 , 唯 初 學 記 卷 一 引 古 本 淮 南 子 有 之 , 云 「 ( 姮 娥 ) 託 身 於 月 , 是 為 蟾 蠩 , 而 為 月 精 」 , 此 十 二 字 蓋 後 人 或 以 其 「 不 雅 馴 」 , 刊 落 去 也 。 「 非 仁 羿 莫 能 上 岡 之 巖 」 者 , 羿 登 此(
昆 侖 山 ) 岡 巖 向 西 王 母 請 不 死 藥 也 。 西 王 母 或 居 玉 山 。 西 次 三 經 云 : 「 玉 山 , 是 西 王 母 所 居 也 。 」 或 居 弇 茲 山 。 穆 天 子 傳 卷 三 云 : 「 天 子 遂 驅 升 于 弇 山 , 乃 寄 名 跡 于 弇 山 之 石 而 樹 之 槐 , 眉 曰 西 王 母 之 山 。 」 郭 璞 注 : 「 弇 , 弇 茲 山 , 日 入 所 也 ; 言 是 西 王 母 所 居 也 。 」 或 居 昆 侖 。 大 荒 西 經 云 : 「 有 大 山 , 名 曰 昆 侖 之 丘 。 其 下 有 弱 水 之 淵 環 之 ; 其 外 有 炎 火 之 山 , 投 物 輒 然 。 有 人 戴 勝 , 虎 齒 , 豹 尾 , 穴 處 , 名 曰 西 王 母 。 」 雖 傳 說 中 西 王 母 居 地 非 一 , 而 唯 昆 侖 有 不 死 樹 及 不 死 藥 。 本 卷 下 文 云 : 「 開 明 北 有 … … 不 死 樹 。 」 又 云 : 「 開 明 東 有 巫 彭 、 巫 抵 、 巫 陽 、 巫 履 、 巫 凡 、 巫 相 , 夾 窫 窳 之 尸 , 皆 操 不 死 之 藥 以 距 之 。 」 則 羿 「 上 岡 之 巖 」 之 所 請 者 , 亦 唯 有 居 於 昆 侖 之 西 王 母 耳 。 郭 璞 圖 讚 云 : 「 萬 物 暫 見 , 人 生 如 寄 ; 不 死 之 樹 , 壽 蔽 天 地 ; 請 藥 西 姥 , 烏 得 如 羿 ! 」 是 能 得 其 解 者 。

赤 水 出 東 南 隅 , 以 行 其 東 北 1 。

1   珂 案 : 宋 本 下 有 「 西 南 流 注 南 海 厭 火 東 」 九 字 , 明 藏 本 、 吳 寬 抄 本 、 清 吳 任 臣 本 、 汪 紱 本 、 畢 沅 校 本 、 百 子 全 書 本 並 有 之 , 當 係 脫 文 。

河 水 出 東 北 隅 , 以 行 其 北 , 西 南 又 入 渤 海 , 又 出 海 外 , 即 西 而 北 , 入 禹 所 導 積 石 山 1 。

1   郭 璞 云 : 「 禹 治 水 復 決 疏 之 , 故 云 『 導 河 積 石 』 。 」 珂 案 : 此 積 石 山 蓋 即 西 次 三 經 所 云 「 積 石 之 山 , 其 下 有 石 門 , 河 水 冒 以 西 流 」 之 積 石 山 也 , 郝 懿 行 以 此 為 海 外 北 經 禹 所 積 石 之 山 , 非 也 , 說 詳 該 節 注 。

洋 水 1 、 黑 水 2 出 西 北 隅 , 以 東 , 東 行 , 又 東 北 , 南 入 海 , 羽 民 南 3 。

1   郭 璞 云 : 「 音 翔 。 」 郝 懿 行 云 : 「 高 誘 注 淮 南 墬 形 訓 云 : 『 洋 水 經 隴 西 氐 道 東 至 武 都 為 漢 陽 ( 陽 字 疑 衍 — — 珂 ) , 或 作 養 ( 今 本 高 注 養 下 有 水 字 — — 珂 ) 也 。 』 水 經 注 ( 漾 水 ) 引 闞 駰 云 : 『 漢 或 為 漾 , 漾 水 出 昆 侖 西 北 隅 , 至 氐 道 , 重 源 顯 發 而 為 漾 水 。 』 是 洋 水 即 漾 水 , 字 之 異 也 。 」 珂 案 : 書 禹 貢 云 : 「 嶓 冢 導 漾 , 東 流 為 漢 。 」 即 此 洋 水 也 。

2   珂 案 : 書 禹 貢 云 : 「 黑 水 西 河 惟 雍 州 。 」 又 云 : 「 導 黑 水 至 于 三 危 , 入 于 南 海 。 」 即 此 。

3   珂 案 : 羽 民 已 見 海 外 南 經 。

弱 水 、 青 水 出 西 南 隅 1 , 以 東 , 又 北 , 又 西 南 , 過 畢 方 鳥 東 2 。

1   郭 璞 云 : 「 ( 漢 書 ) 西 域 傳 : 『 烏 弋 國 去 長 安 萬 五 千 餘 里 , 西 行 可 百 餘 日 , 至 條 枝 國 , 臨 西 海 。 長 老 傳 聞 , 有 弱 水 西 王 母 云 。 』 ( 三 國 志 魏 志 ) 東 夷 傳 亦 曰 , 長 城 外 數 千 里 , 亦 有 弱 水 。 皆 所 未 見 也 。 淮 南 子 ( 墬 形 篇 ) 云 : 『 弱 水 出 窮 石 。 』 窮 石 今 之 西 郡 ● 冉 , 蓋 其 派 別 之 源 耳 。 」 珂 案 : 郭 注 「 ● 冉 」 , 何 焯 校 「 刪 丹 」 ; 黃 丕 烈 、 周 叔 弢 校 同 , 云 以 漢 晉 地 理 志 參 校 。 弱 水 已 見 前 卷 「 窫 窳 」 節 。

2   珂 案 : 海 外 南 經 云 : 「 畢 方 鳥 在 青 水 西 。 」

昆 侖 南 淵 深 三 百 仞 1 。 開 明 獸 身 大 類 虎 2 而 九 首 , 皆 人 面 3 , 東 嚮 立 昆 侖 上 4 。

1   郭 璞 云 : 「 靈 淵 。 」 郝 懿 行 云 : 「 即 海 內 北 經 云 『 從 極 之 淵 , 深 三 百 仞 』 者 也 。 」 珂 案 : 海 內 北 經 云 : 「 昆 侖 虛 南 所 , 有 氾 林 方 三 百 里 。 從 極 之 淵 , 深 三 百 仞 , 維 冰 夷 恆 都 焉 。 」 郝 說 是 也 。

2   珂 案 : 宋 本 、 毛 扆 校 本 、 藏 經 本 「 類 虎 」 下 均 有 郭 注 「 身 或 作 直 」 四 字 , 今 脫 去 。

3   珂 案 : 開 明 獸 即 西 次 三 經 神 陸 吾 也 , 已 見 本 章 「 海 內 昆 侖 之 虛 」 節 注 2 。 大 荒 西 經 云 : 「 昆 侖 之 丘 , 有 神 — — 人 面 , 虎 身 , 文 尾 ( 原 作 『 有 文 有 尾 』 , 王 念 孫 云 : 二 有 字 衍 , 從 刪 ) , 皆 白 — — 處 之 。 」 即 神 陸 吾 , 亦 即 開 明 獸 也 。

4   郭 璞 云 : 「 天 獸 也 。 銘 曰 : 『 開 明 為 獸 , 稟 資 乾 精 , 瞪 視 昆 侖 , 威 振 ( 藏 經 本 作 震 — — 珂 ) 百 靈 。 』 」 珂 案 : 銘 亦 郭 氏 圖 讚 也 。 今 圖 讚 云 : 「 開 明 天 獸 , 稟 茲 金 精 ; 虎 身 人 面 , 表 此 桀 形 ; 瞪 視 崑 山 , 威 懾 百 靈 。 」 與 此 略 異 。

開 明 西 有 鳳 皇 、 鸞 鳥 , 皆 戴 蛇 踐 蛇 , 膺 有 赤 蛇 1 。

1   珂 案 : 西 次 三 經 云 : 「 ( 昆 侖 之 丘 ) 有 鳥 焉 , 其 名 曰 鶉 鳥 , 是 司 帝 之 百 服 。 」 郝 懿 行 云 : 「 鶉 鳥 , 鳳 也 ; 海 內 西 經 云 : 昆 侖 開 明 西 北 皆 有 鳳 皇 , 此 是 也 。 埤 雅 ( 卷 八 ) 引 師 曠 禽 經 云 : 『 赤 鳳 謂 之 鶉 。 』 」 即 此 。

開 明 北 有 視 肉 、 珠 樹 1 、 文 玉 樹 2 、 玗 琪 樹 3 、 不 死 樹 4 。 鳳 皇 、 鸞 鳥 皆 戴 瞂 5 。 又 有 離 朱 6 、 木 禾 、 柏 樹 、 甘 水 7 、 聖 木 8 曼 兌 9 , 一 曰 挺 木 牙 交 1 0 。

1   珂 案 : 海 外 南 經 云 : 「 三 珠 樹 生 赤 水 上 。 」 疑 即 此 。 淮 南 子 墬 形 篇 云 : 「 增 城 九 重 , 珠 樹 在 其 ( 昆 侖 ) 西 。 」 即 此 珠 樹 也 。 列 子 湯 問 篇 云 : 「 珠 玕 之 樹 皆 叢 生 , 華 實 皆 有 滋 味 , 食 之 不 老 不 死 。 」 則 又 不 死 樹 之 類 , 蓋 亦 傳 說 之 演 變 也 。

2   郭 璞 云 : 「 五 彩 玉 樹 。 」 珂 案 : 淮 南 子 墬 形 篇 云 「 玉 樹 在 其 ( 昆 侖 ) 西 。 」 楚 辭 離 騷 王 逸 注 引 河 圖 括 地 象 云 : 「 崑 崙 上 有 瓊 玉 之 樹 。 」 即 此 之 屬 。

3   郭 璞 云 : 「 玗 琪 , 赤 玉 屬 也 。 吳 天 璽 ( 孫 皓 年 號 — — 珂 ) 元 年 , 臨 海 郡 吏 伍 曜 在 海 水 際 得 石 樹 , 高 二 ( 宋 本 、 藏 經 本 作 三 — — 珂 ) 尺 餘 , 莖 葉 紫 色 , 詰 曲 傾 靡 , 有 光 彩 , 即 玉 樹 之 類 也 。 于 、 其 兩 音 。 」 郝 懿 行 云 : 「 郭 注 見 宋 書 符 瑞 志 , 唯 二 尺 作 三 尺 , 莖 葉 作 枝 莖 , 詰 曲 作 詰 屈 為 異 , 其 餘 則 同 。 但 據 郭 所 說 , 則 似 珊 瑚 樹 , 恐 非 玗 琪 樹 也 。 玗 琪 見 爾 雅 釋 地 。 又 穆 天 子 傳 ( 卷 四 ) 云 : 『 重 ● 氏 之 所 守 , 曰 玗 琪 、 ● 尾 。 』 」

4   郭 璞 云 : 「 言 長 生 也 。 」 珂 案 : 不 死 樹 已 見 海 外 南 經 郭 注 : 「 員 邱 山 上 有 不 死 樹 , 食 之 乃 壽 。 」 文 選 思 玄 賦 李 善 注 引 此 經 云 : 「 崑 崙 開 明 北 有 不 死 樹 , 食 之 長 壽 。 」 又 引 郭 注 : 「 言 常 生 也 。 」 今 經 無 此 語 , 注 常 生 作 長 生 。 呂 氏 春 秋 本 味 篇 云 : 「 菜 之 美 者 , 壽 木 之 華 。 」 高 誘 注 云 : 「 壽 木 , 崑 崙 山 上 木 也 ; 華 , 實 也 ; 食 其 實 者 不 死 , 故 曰 壽 木 。 」 是 壽 木 即 不 死 樹 也 。 淮 南 子 墬 形 篇 亦 云 : 「 不 死 樹 在 其 ( 昆 侖 ) 西 。 」

5   郭 璞 云 : 「 音 伐 , 盾 也 。 」 郝 懿 行 云 : 「 太 平 御 覽 三 百 五 十 七 卷 引 此 經 瞂 作 盾 。 」 王 念 孫 、 畢 沅 校 並 同 郝 注 。 珂 案 : 今 影 宋 本 御 覽 作 ● , 則 是 瞂 之 訛 也 , 郝 氏 等 三 家 所 見 本 均 同 誤 。

6   珂 案 : 離 朱 即 踆 烏 , 已 見 海 外 南 經 「 狄 山 」 節 注 。

7   郭 璞 云 : 「 即 醴 泉 也 。 」 珂 案 : 史 記 大 宛 傳 云 : 「 禹 本 紀 言 崑 崙 上 有 醴 泉 。 」

8   郭 璞 云 : 「 食 之 令 人 智 聖 也 。 」

9   郭 璞 云 : 「 未 詳 。 」 珂 案 : 聖 木 曼 兌 , 當 是 一 物 , 曼 兌 即 聖 木 之 名 也 。

1 0 郭 璞 云 : 「 淮 南 作 璇 樹 ; 璇 , 玉 類 也 。 」 郝 懿 行 云 : 「 淮 南 子(
墬 形 篇 ) 云 : 昆 崙 之 上 有 璇 樹 。 蓋 璇 樹 一 名 挺 木 牙 交 , 故 郭 氏 引 之 。 疑 經 文 上 下 當 有 脫 誤 , 或 挺 木 牙 交 四 字 即 璇 樹 二 字 之 形 訛 亦 未 可 知 。 璇 當 為 琁 。 高 誘 注 淮 南 墬 形 訓 云 : 琁 音 窮 , 是 也 。 明 藏 本 牙 作 互 。 臧 庸 ( 清 人 — — 珂 ) 曰 : 『 挺 木 牙 交 為 曼 兌 之 異 文 , 兌 讀 為 銳 , 挺 當 為 梴 , 字 之 訛 也 。 』 」

開 明 東 有 巫 彭 、 巫 抵 、 巫 陽 、 巫 履 、 巫 凡 、 巫 相 1 , 夾 窫 窳 之 尸 , 皆 操 不 死 之 藥 以 距 之 2 。 窫 窳 者 , 蛇 身 人 面 , 貳 負 臣 所 殺 也 。

1   郭 璞 云 : 「 皆 神 醫 也 。 世 本 曰 : 『 巫 彭 作 醫 。 』 楚 詞 ( 招 魂 ) 曰 : 『 帝 告 巫 陽 。 』 」 珂 案 : 大 荒 西 經 云 : 「 大 荒 之 中 , 有 靈 山 , 巫 咸 、 巫 即 、 巫 c 、 巫 彭 、 巫 姑 、 巫 真 、 巫 禮 、 巫 抵 、 巫 謝 、 巫 羅 十 巫 , 從 此 升 降 , 百 藥 爰 在 。 」 十 巫 中 有 巫 彭 , 即 此 巫 彭 也 。 餘 巫 禮 郝 懿 行 以 為 即 巫 履 ( 禮 之 義 履 也 ) , 巫 c 即 巫 凡 ( c 與 凡 音 近 ) , 巫 謝 即 巫 相 ( 謝 與 相 聲 轉 ) , 十 巫 與 此 六 巫 名 皆 相 近 , 而 彼 有 「 百 藥 爰 在 」 、 此 有 「 夾 窫 窳 之 尸 、 皆 操 不 死 藥 以 距 之 」 語 , 巫 咸 、 巫 彭 又 為 傳 說 中 醫 道 創 始 者 , 此 經 諸 巫 神 話 要 無 非 靈 山 諸 巫 神 話 之 異 聞 也 。 故 郭 璞 注 以 為 「 皆 神 醫 也 」 ; 然 細 按 之 , 毋 寧 曰 , 皆 神 巫 也 。 此 諸 巫 無 非 神 之 臂 佐 , 其 職 任 為 上 下 於 天 、 宣 達 神 旨 人 情 , 至 於 采 藥 療 死 , 特 其 餘 技 耳 。 操 不 死 神 藥 以 活 窫 窳 , 當 亦 奉 神 之 命 , 非 敢 專 擅 也 。 郭 氏 圖 讚 云 : 「 窫 窳 無 罪 , 見 害 貳 負 ; 帝 命 群 巫 , 操 藥 夾 守 ; 遂 淪 弱 淵 , 變 為 龍 首 。 」 是 能 得 其 情 狀 者 。 參 見 海 內 經 「 九 丘 建 木 」 節 注 。

2   郭 璞 云 : 「 為 距 卻 死 氣 , 求 更 生 。 」

服 常 樹 1 , 其 上 有 三 頭 人 2 , 伺 琅 玕 樹 3 。

1   郭 璞 云 : 「 服 常 木 , 未 詳 。 」 吳 任 臣 云 : 「 淮 南 子 ( 墬 形 篇 ) 沙 棠 琅 玕 在 崑 崙 東 , 服 常 疑 是 沙 棠 。 」

2   郝 懿 行 云 : 「 海 外 南 經 云 : 『 三 首 國 一 身 三 首 。 』 亦 此 類 也 。 」

3   郭 璞 云 : 「 琅 玕 子 似 珠 , 爾 雅 ( 釋 地 ) 曰 : 『 西 北 之 美 者 , 有 昆 侖 之 琅 玕 焉 。 』 莊 周 曰 : 有 人 三 頭 , 遞 臥 遞 起 , 以 伺 琅 玕 與 玗 琪 子 , 謂 此 人 也 。 」 郝 懿 行 云 : 「 說 文 ( 一 ) 云 : 『 琅 玕 , 似 珠 者 。 』 郭 注 爾 雅 釋 地 引 此 經 云 : 『 昆 侖 有 琅 玕 樹 也 。 』 又 玉 篇 引 莊 子 云 : 『 積 石 為 樹 , 名 曰 瓊 枝 , 其 高 一 百 二 十 仞 , 大 三 十 圍 , 以 琅 玕 為 之 實 。 』 是 琅 玕 即 瓊 枝 之 子 似 珠 者 也 。 瓊 枝 亦 見 離 騷 ( 『 折 瓊 枝 以 繼 佩 』 — — 珂 ) 。 又 王 逸 注 九 歌 云 : 『 瓊 芳 , 瓊 玉 枝 也 。 』 騷 客 但 標 瓊 枝 之 文 , 玉 篇 空 衍 琅 玕 之 實 , 而 莊 子 逸 文 , 缺 然 未 睹 厥 略 。 惟 藝 文 類 聚 九 十 卷 及 太 平 御 覽 九 百 一 十 五 卷 引 莊 子 曰 : 『 老 子 見 孔 子 從 弟 子 五 人 , 問 曰 : 「 前 為 誰 ? 」 曰 : 「 子 路 為 勇 。 」 其 次 子 貢 為 智 , 曾 子 為 孝 , 顏 回 為 仁 , 子 張 為 武 。 老 子 歎 曰 : 「 吾 聞 南 方 有 鳥 , 其 名 為 鳳 , 所 居 積 石 千 里 。 天 為 生 食 , 其 樹 名 瓊 枝 , 高 百 仞 , 以 璆 琳 琅 玕 為 實 。 天 又 為 生 離 珠 , 一 人 三 頭 , 遞 臥 遞 起 , 以 伺 琅 玕 。 鳳 鳥 之 文 , 戴 聖 嬰 仁 , 右 智 左 賢 。 」 』 以 此 參 校 郭 注 所 引 , 『 與 玗 琪 子 』 四 字 , 蓋 誤 衍 也 。 」 珂 案 : 離 珠 , 即 離 朱 , 黃 帝 時 明 目 者 , 此 一 人 三 頭 之 離 珠 又 為 日 中 三 足 神 禽 離 朱 演 變 而 成 者 , 參 見 海 外 南 經 「 三 株 樹 」 節 及 「 狄 山 」 節 注 。

開 明 南 有 樹 鳥 , 六 首 1 ; 蛟 2 、 蝮 3 、 蛇 、 蜼 、 豹 、 鳥 秩 樹 4 , 于 表 池 樹 木 5 , 誦 鳥 6 、 (隼鳥)7 、 視 肉 。

1   珂 案 : 大 荒 西 經 云 : 「 有 青 鳥 , 身 黃 , 赤 足 , 六 首 ,名 曰 (鳥蜀) 鳥 。 」 郭 璞 云 : 「 音 觸 。 」 疑 即 此 六 首 之 樹 鳥 。

2   郭 璞 云 : 「 蛟 似 蛇 , 四 腳 , 龍 類 也 。 」

3   珂 案 : 楚 辭 招 魂 : 「 蝮 、 蛇 蓁 蓁 。 」 王 逸 注 : 「 蝮 , 大 蛇 也 。 」

4   郭 璞 云 : 「 木 名 , 未 詳 。 」

5   郭 璞 云 : 「 言 列 樹 以 表 池 , 即 華 池 也 。 」

6   郭 璞 云 : 「 鳥 名 , 形 未 詳 。 」

7   郭 璞 云 : 「 鵰 也 。 穆 天 子 傳 ( 卷 二 ) 曰 : 『 爰 有 白 (隼鳥)、 青 鵰 。 』 音 竹 筍 之 筍 。 」 郝 懿 行 云 : 「 今 穆 天 子 傳 作 白 鳥 、 青 鵰 , 已 見 西 次 三 經 『 鍾 山 』 注 。 」 珂 案 : 西 次 三 經 「 鍾 山 」 郭 注 引 穆 天 子 傳 亦 作「
白 鳥 、 青 鵰 」 , 可 證 今 本 穆 天 子 傳 不 誤 , 郭 此 處 所 引 自 誤 。 關 於 昆 侖 山 之 神 話 , 其 較 完 整 而 又 較 古 者 , 除 此 經 所 記 而 外 , 尚 見 於 淮 南 子 墬 形 篇 。 墬 形 篇 云 : 「 禹 乃 以 息 土 填 洪 水 , 以 為 名 山 , 掘 昆 侖 虛 以 ( 水 經 注 河 水 引 此 以 下 有 為 字 — — 珂 ) 下 地 。 中 有 增 城 九 重 , 其 高 萬 一 千 里 百 一 十 四 步 二 尺 六 寸 。 上 有 木 禾 , 其 修 五 尋 。 珠 樹 、 玉 樹 、 旋 樹 、 不 死 樹 在 其 西 ; 沙 棠 、 琅 玕 在 其 東 ; 絳 樹 在 其 南 ; 碧 樹 、 瑤 樹 在 其 北 。 旁 有 四 百 四 十 門 , 門 閒 四 里 , 里 閒 九 純 , 純 丈 五 尺 。 旁 有 九 井 , 玉 橫 維 其 西 北 之 隅 。 北 門 開 以 內 不 周 之 風 。 傾 宮 、 旋 室 、 縣 圃 、 涼 風 在 昆 侖 閶 闔 之 中 , 是 其 疏 圃 。 疏 圃 之 池 , 浸 之 黃 水 。 黃 水 三 周 復 其 原 , 是 謂 白 水 ( 白 原 作 丹 , 從 王 念 孫 讀 書 雜 志 校 改 — — 珂 ) , 飲 之 不 死 。 河 水 出 昆 侖 東 北 陬 , 貫 渤 海 入 禹 所 導 積 石 山 。 赤 水 出 其 東 南 陬 , 西 南 注 南 海 , 丹 澤 之 東 , 赤 水 之 東 。 弱 水 出 自 窮 石 , 至 于 合 黎 , 餘 波 入 于 流 沙 , 絕 流 沙 南 至 南 海 。 洋 水 出 其 西 北 陬 , 入 于 南 海 , 羽 民 之 南 。 凡 四 水 者 , 帝 之 神 泉 , 以 和 百 藥 , 以 潤 萬 物 。 昆 侖 之 邱 , 或 上 倍 之 , 是 謂 涼 風 之 山 , 登 之 而 不 死 ; 或 上 倍 之 , 是 謂 懸 圃 之 山 ( 原 無 之 山 二 字 , 從 王 念 孫 讀 書 雜 志 校 增 — — 珂 ) , 登 之 乃 靈 , 能 使 風 雨 ; 或 上 倍 之 , 乃 維 上 天 , 登 之 乃 神 , 是 謂 太 帝 之 居 。 」 高 誘 注 : 「 太 帝 , 天 帝 。 」 此 天 帝 蓋 即 黃 帝 也 。 餘 十 洲 記 拾 遺 記 等 亦 均 記 之 , 然 卑 瑣 不 足 道 矣 。 下 卷 卷 首 「 蛇 巫 之 山 」 及 「 西 王 母 」 二 節 , 均 當 移 於 此 節 之 後 , 說 已 見 海 內 南 經 「 匈 奴 」 節 注 。
 
 
 

山 海 經 海 經 新 釋 卷 七

    山 海 經 第 十 二

        海 內 北 經

海 內 西 北 陬 以 東 者 1 。

1   珂 案 : 此 經 方 位 與 海 外 北 經 方 位 似 相 反 實 相 同 , 見 海 外 北 經 卷 首 注 。

蛇 巫 之 山 , 上 有 人 操 柸 1 而 東 向 立 2 。 一 曰 龜 山 。

1   郭 璞 云 : 「 柸 或 作 棓 , 字 同 。 」 郝 懿 行 云 : 「 柸 即 棓 字 之 異 文 。 說 文 ( 六 ) 云 : 『 棓 , 梲 也 。 』 玉 篇 云 : 『 棓 與 棒 同 , 步 項 切 。 』 太 平 御 覽 三 百 五 十 七 卷 引 服 虔 風 俗 通 文 曰 : 『 大 杖 曰 棓 。 』 」 珂 案 : 柸 , 宋 本 、 毛 扆 本 、 藏 經 本 、 項 絪 本 均 作 杯 , 字 之 訛 也 。

2   珂 案 : 此 節 及 下 節 當 移 在 海 內 西 經 「 開 明 南 有 樹 鳥 」 節 之 次 , 海 內 南 經 「 匈 奴 」 節 與 海 內 西 經 「 貳 負 之 臣 曰 危 」 節 當 移 於 此 , 說 已 見 前 。 昆 侖 山 為 羿 向 西 王 母 請 不 死 藥 之 地 , 而 有 關 羿 之 神 話 中 , 又 有 逢 蒙 殺 羿 , 及 羿 死 於 桃 棓 等 神 話 。 孟 子 離 婁 下 篇 云 : 「 逢 蒙 學 射 於 羿 , 盡 羿 之 道 , 思 天 下 惟 羿 愈 已 , 於 是 殺 羿 。 」 淮 南 子 詮 言 篇 云 : 「 羿 死 於 桃 棓 。 」 許 慎 注 : 「 棓 , 大 杖 , 以 桃 木 為 之 , 以 擊 殺 羿 , 由 是 以 來 鬼 畏 桃 也 。 」 則 此 「 操 柸 ( 棓 ) 而 東 向 立 」 於 昆 侖 附 近 蛇 巫 山 上 之 人 , 其 伺 羿 而 欲 殺 之 之 逢 蒙 乎 ? 不 可 知 矣 。

西 王 母 1 梯 几 而 戴 勝 杖 2 , 其 南 有 三 青 鳥 3 , 為 西 王 母 取 食 4 。 在 昆 侖 虛 北 。

1   珂 案 : 有 關 西 王 母 神 話 之 記 敘 , 見 於 此 經 者 凡 三 , 最 先 為 西 次 三 經 : 「 玉 山 , 是 西 王 母 所 居 也 。 西 王 母 其 狀 如 人 , 豹 尾 虎 齒 而 善 嘯 , 蓬 髮 戴 勝 , 是 司 天 之 厲 及 五 殘 。 」 稍 後 為 此 經 。 再 後 為 大 荒 西 經 :「
西 海 之 南 , 流 沙 之 濱 , 赤 水 之 後 , 黑 水 之 前 , 有 大 山 , 名 曰 昆 侖 之 丘 。 有 神 — — 人 面 , 虎 身 , 文 尾 , 皆 白 — — 處 之 。 其 下 有 弱 水 之 淵 環 之 , 其 外 有 炎 火 之 山 , 投 物 輒 然 。 有 人 戴 勝 , 虎 齒 , 豹 尾 , 穴 處 , 名 曰 西 王 母 。 此 山 萬 物 盡 有 。 」 三 處 所 記 , 以 此 經 為 最 簡 , 然 既 著 「 戴 勝 」 ( 下 「 杖 」 字 衍 , 說 見 後 ) , 則 其 形 貌 固 未 易 也 。

2   郭 璞 云 : 「 梯 謂 du<控儔zheengffuu儂滇鏗覜棵そ敖>du<控儔zheengffuu儂滇鏗覜棵そ敖>du 也 。 」 郝 懿 行 云 : 「 如 淳 注 漢 書 司 馬 相 如 大 人 賦 引 此 經 無 杖 字 。 」 珂 案 : 無 杖 字 是 也 , 御 覽 卷 七 一 0 引 此 經 亦 無 杖 字 , 西 次 三 經 與 大 荒 西 經 亦 俱 止 作 「 戴 勝 」 , 杖 字 實 衍 。

3   珂 案 : 西 次 三 經 云 : 「 三 危 之 山 , 三 青 鳥 居 之 。 是 山 也 , 廣 員 百 里 。 」 大 荒 西 經 云 : 「 有 西 王 母 之 山 ( 原 作 西 有 王 母 之 山 , 從 王 念 孫 、 郝 懿 行 校 改 ) , 有 三 青 鳥 , 赤 首 黑 目 , 一 名 曰 大 鵹 , 一 名 少 鵹 , 一 名 曰 青 鳥 。 」 從 其 居 地 及 其 形 貌 可 以 想 見 : 此 三 青 鳥 者 , 非 宛 轉 依 人 之 小 鳥 , 乃 多 力 善 飛 之 猛 禽 也 。

4   郭 璞 云 : 「 又 有 三 足 鳥 主 給 使 。 」 珂 案 : 郭 注 三 足 鳥 , 宋 本 、 藏 經 本 作 三 足 烏 。 史 記 司 馬 相 如 大 人 賦 云 : 「 亦 幸 有 三 足 烏 為 之 ( 西 王 母 ) 使 。 」 玉 函 山 房 輯 佚 書 輯 河 圖 括 地 象 亦 云 : 「 有 三 足 神 烏 , 為 西 王 母 取 食 。 」 則 作 三 足 烏 是 也 。

有 人 曰 大 行 伯 , 把 戈 1 。 其 東 有 犬 封 國 2 。 貳 負 之 尸 3 在 大 行 伯 東 。

1   珂 案 : 今 本 風 俗 通 義 卷 八 引 禮 傳 云 : 「 共 工 之 子 曰 脩 , 好 遠 遊 , 舟 車 所 至 , 足 跡 所 達 , 靡 不 窮 覽 , 故 祀 以 為 祖 神 。 」 此 把 戈 而 位 居 西 北 之 大 行 伯 , 其 共 工 好 遠 遊 之 子 脩 乎 ?

2   郭 璞 云 : 「 昔 盤 瓠 殺 戎 王 , 高 辛 以 美 女 妻 之 , 不 可 以 訓 , 乃 浮 之 會 稽 東 海 ( 宋 本 、 毛 扆 本 作 東 南 海 — — 珂 ) 中 , 得 三 百 里 地 封 之 , 生 男 為 狗 , 女 為 美 人 , 是 為 狗 封 之 國 ( 宋 本 、 藏 經 本 國 作 民 — — 珂 ) 也 。 」 珂 案 : 傳 亦 為 郭 璞 所 作 之 玄 中 記 ( 已 佚 , 古 小 說 鉤 沉 有 輯 錄 ) 亦 述 此 故 事 , 文 字 大 體 相 同 , 惟 「 戎 王 」 作 「 犬 戎 」 , 三 百 里 作 三 千 里 。 此 一 神 話 之 詳 細 記 錄 , 乃 見 於 稍 後 於 郭 璞 之 干 寶 搜 神 記 。 其 後 後 漢 書 南 蠻 傳 亦 載 之 , 文 字 與 搜 神 記 無 大 差 異 。 有 注 云 : 「 已 上 並 見 風 俗 通 。 」 風 俗 通 漢 末 應 劭 撰 , 知 此 一 神 話 漢 代 已 有 流 傳 矣 。 三 國 魚 豢 魏 略 ( 已 佚 , 從 後 漢 書 李 賢 注 引 ) 云 : 「 高 辛 氏 有 老 婦 , 居 王 室 , 得 耳 疾 , 挑 之 , 得 物 大 如 繭 。 婦 人 盛 瓠 中 , 覆 之 以 槃 , 俄 頃 化 為 犬 , 其 文 五 色 , 因 名 槃 瓠 。 」 此 盤 ( 槃 ) 瓠 一 名 之 來 源 也 。 搜 神 記 所 敘 盤 瓠 故 事 首 段 即 本 此 。 又 有 漢 魏 叢 書 八 卷 本 搜 神 記 , 文 體 與 近 年 敦 煌 所 發 現 句 道 興 搜 神 記 頗 相 近 , 其 中 多 條 竟 至 文 字 與 故 事 大 體 相 同 , 可 見 二 書 原 出 民 間 。 清 王 謨 跋 此 , 云 「 有 唐 時 州 名 」 , 則 為 唐 人 撰 造 更 無 可 疑 。 其 敘 盤 瓠 神 話 , 則 云 : 「 昔 高 辛 氏 時 , 有 房 王 作 亂 , 憂 國 危 亡 , 帝 乃 召 募 天 下 有 得 房 氏 首 者 , 賜 金 千 斤 , 分 賞 美 女 。 群 臣 見 房 氏 兵 強 馬 壯 , 難 以 獲 之 。 辛 帝 有 犬 字 曰 盤 瓠 , 其 毛 五 色 , 常 隨 帝 出 入 。 其 日 忽 失 此 犬 , 經 三 日 以 上 , 不 知 所 在 , 帝 甚 怪 之 。 其 犬 走 投 房 王 。 房 王 見 之 大 悅 , 謂 左 右 曰 : 『 辛 氏 其 喪 乎 ! 犬 猶 棄 主 投 吾 , 吾 必 興 也 。 』 房 氏 乃 大 張 宴 會 , 為 犬 作 樂 。 其 夜 房 氏 飲 酒 而 臥 , 盤 瓠 咬 王 首 而 還 。 辛 見 犬 銜 房 首 , 大 悅 , 厚 與 肉 糜 飼 之 , 竟 不 食 。 經 一 日 , 帝 呼 , 犬 亦 不 起 。 帝 曰 : 『 如 何 不 食 , 呼 又 不 來 , 莫 是 恨 朕 不 賞 乎 ? 今 當 依 召 募 賞 汝 物 , 得 否 ? 』 盤 瓠 聞 帝 此 言 , 即 起 跳 躍 , 帝 乃 封 盤 瓠 為 會 稽 侯 ( 原 注 : 一 作 桂 林 侯 ) , 美 女 五 人 , 會 稽 郡 ( 原 注 : 一 作 桂 林 郡 ) 一 千 戶 。 後 生 三 男 六 女 。 其 男 當 生 之 時 , 雖 似 人 形 , 猶 有 犬 尾 。 其 後 子 孫 昌 盛 , 號 為 犬 戎 之 國 。 」 此 雖 較 後 之 記 敘 , 然 因 傳 自 民 間 , 實 更 接 近 此 一 神 話 本 貌 。 文 中 所 敘 封 盤 瓠 為 會 稽 侯 、 生 男 而 有 「 犬 尾 」 、 「 其 後 子 孫 昌 盛 , 號 為 犬 戎 之 國 」 等 , 與 郭 注 均 甚 相 合 。 以 較 二 十 卷 本 搜 神 記 及 後 漢 書 南 蠻 傳 所 敘 , 樸 質 與 塗 飾 殆 一 目 暸 然 矣 。 盤 瓠 神 話 至 今 猶 傳 於 我 國 西 南 苗 、 瑤 、 侗 、 畬 等 少 數 民 族 中 , 本 為 某 一 民 族 起 源 之 推 原 神 話 , 迨 神 話 演 進 , 乃 成 為 天 地 開 闢 之 推 原 神 話 。 三 國 吳 徐 整 三 五 曆 紀 ( 已 佚 , 從 藝 文 類 聚 卷 一 引 ) 云 : 「 天 地 渾 沌 如 雞 子 , 盤 古 生 其 中 。 萬 八 千 歲 , 天 地 開 闢 , 陽 清 為 天 , 陰 濁 為 地 。 盤 古 在 其 中 , 一 日 九 變 。 神 於 天 , 聖 於 地 。 天 日 高 一 丈 , 地 日 厚 一 丈 , 盤 古 日 長 一 丈 。 如 此 萬 八 千 歲 , 天 數 極 高 , 地 數 極 深 , 盤 古 極 長 。 後 乃 有 三 皇 。 數 起 於 一 , 立 於 三 , 成 於 五 , 盛 於 七 , 處 於 九 , 故 天 去 地 九 萬 里 。 」 繹 史 ( 清 馬 驌 撰 ) 卷 一 引 同 一 作 者 之 五 運 歷 年 記 云 : 「 首 生 盤 古 , 垂 死 化 身 : 氣 成 風 雲 , 聲 為 雷 霆 , 左 眼 為 日 , 右 眼 為 月 , 四 肢 五 體 , 為 四 極 五 嶽 , 血 液 為 江 河 , 筋 脈 為 地 里 , 肌 膚 為 田 土 , 髮 髭 為 星 辰 , 皮 毛 為 草 木 , 齒 骨 為 金 石 , 精 髓 為 珠 玉 , 汗 流 為 雨 澤 , 身 之 諸 蟲 , 因 風 所 感 , 化 為 黎 甿 。 」 盤 古 , 即 盤 瓠 之 音 轉 。 盤 瓠 為 某 一 民 族 之 始 祖 神 , 盤 古 則 宇 宙 之 開 創 者 矣 。 而 此 盤 古 , 不 久 以 前 猶 為 苗 瑤 等 族 所 崇 奉 , 謂 之 「 盤 王 」 。 劉 錫 蕃 嶺 表 紀 蠻 謂 「 盤 古 為 一 般 瑤 族 所 虔 祀 , 稱 之 為 盤 王 。 瑤 人 以 為 人 之 生 死 壽 夭 貧 賤 , 皆 盤 王 主 之 , 天 旱 禱 盤 王 , 舁 王 遊 田 間 。 」 苗 族 亦 有 「 盤 王 書 」 , 類 乎 舊 約 創 世 紀 , 傳 唱 於 民 間 , 云 : 「 記 起 盤 王 先 記 起 , 盤 王 記 起 造 犁 耙 , 造 得 犁 耙 也 未 使 , 屋 背 大 塘 谷 曬 芽 。 記 起 盤 王 先 記 起 , 盤 王 記 起 種 苧 ] , 種 得 苧 ] 兒 孫 績 , 兒 孫 世 代 績 羅 花 。 記 起 盤 王 先 記 起 , 盤 王 記 起 造 高 機 , 造 得 高 機 織 細 布 , 布 面 有 條 楊 柳 絲 。 … … 」 ( 見 說 文 月 刊 第 一 卷 第 十 、 十 一 期 合 刊 常 任 俠 沙 坪 壩 出 土 之 石 棺 畫 象 研 究 ) 可 見 彼 在 苗 瑤 人 民 中 之 信 仰 。 犬 封 國 之 始 祖 盤 瓠 , 竟 逐 漸 演 變 而 為 開 天 闢 地 及 種 種 文 物 創 造 發 明 者 之 人 類 共 同 始 祖 盤 古 , 則 殆 非 神 話 傳 述 者 之 始 料 所 及 矣 。

3   珂 案 : 海 內 西 經 云 : 「 貳 負 之 臣 曰 危 , 危 與 貳 負 殺 窫 窳 , 帝 乃 梏 之 疏 屬 之 山 , 桎 其 右 足 , 反 縛 兩 手 , 繫 之 山 上 木 。 」 帝 之 處 罰 似 僅 及 危 , 未 及 貳 負 。 此 言 「 貳 負 之 尸 」 , 山 海 經 所 謂 「 尸 」 者 , 大 都 遭 殺 戮 以 後 之 景 象 , 則 并 貳 負 亦 受 刑 矣 。

犬 封 國 曰 犬 戎 國 1 , 狀 如 犬 2 。 有 一 女 子 , 方 跪 進 柸 食 3 。 有 文 馬 4 , 縞 身 5 朱 鬣 , 目 若 黃 金 , 名 曰 吉 量 6 , 乘 之 壽 千 歲 7 。

1   珂 案 : 封 、 戎 音 近 , 故 犬 封 國 得 稱 犬 戎 國 。 又 「 犬 封 國 」 者 , 蓋 以 犬 立 功 受 封 而 得 國 , 即 郭 注 所 謂 「 狗 封 國 」 也 。 伊 尹 四 方 令 云 :「
正 西 昆 侖 狗 國 。 」 淮 南 子 墬 形 篇 云 : 「 狗 國 在 其 ( 建 木 ) 東 。 」 則 狗 國 之 傳 說 實 起 源 於 西 北 然 後 始 漸 於 東 南 也 。

2   郭 璞 云 : 「 黃 帝 之 後 卞 明 生 白 犬 二 頭 , 自 相 牝 牡 , 遂 為 此 國 , 言 狗 國 也 。 」 珂 案 : 郭 注 本 大 荒 北 經 。 大 荒 北 經 云 : 「 有 人 名 曰 犬 戎 。 黃 帝 生 苗 龍 , 苗 龍 生 融 吾 , 融 吾 生 弄 ( 郭 璞 注 。 一 作 卞 ) 明 , 弄 明 生 白 犬 , 白 犬 有 牝 牡 , 是 為 犬 戎 。 」 白 犬 自 相 牝 牡 而 傳 國 , 是 又 此 一 神 話 之 異 聞 也 , 故 郭 注 乃 附 及 之 。 大 荒 北 經 又 云 : 「 有 犬 戎 國 。 有 神(
史 記 周 本 紀 集 解 引 此 作 人 ) , 人 面 獸 身 , 名 曰 犬 戎 。 」 此 「 人 面 獸 身 、 名 曰 犬 戎 」 之 「 神 ( 人 ) 」 , 其 最 初 傳 說 之 盤 瓠 乎 ?

3   郭 璞 云 : 「 與 酒 食 也 。 」 郝 懿 行 云 : 「 藝 文 類 聚 七 十 三 卷 引 此 經 柸 上 有 玉 字 , 明 藏 本 柸 作 杯 , 注 酒 字 作 狗 。 」 珂 案 : 宋 本 柸 亦 作 杯 , 作 杯 是 也 。 古 杯 字 作 桮 , 柸 或 桮 之 訛 也 。

4   珂 案 : 說 文 十 云 : 「 馬 赤 鬣 縞 身 , 目 若 黃 金 , 名 曰 (文鳥), 吉 皇 之 乘 , 周 文 王 時 犬 戎 獻 之 。 」

5   郭 璞 云 : 「 色 白 如 縞 。 」

6   郭 璞 云 : 「 一 作 良 。 」 珂 案 : 文 選 東 京 賦 李 善 注 引 此 經 正 作 吉 良 。

7   郭 璞 云 : 「 周 書 曰 : 『 犬 戎 文 馬 , 赤 鬣 白 身 , 目 若 黃 金 , 名 曰 吉 黃 之 乘 。 』 ( 案 今 周 書 王 會 篇 作 古 黃 之 乘 , 字 之 訛 也 — — 珂 ) 六 韜 曰 : 『 文 身 朱 鬣 , 眼 若 黃 金 , 項 若 雞 尾 , 名 曰 雞 斯 之 乘 。 』 大 傳 ( 尚 書 大 傳 ) 曰 : 『 駮 身 朱 鬣 雞 目 。 』 山 海 經 亦 有 吉 黃 之 乘 , 壽 千 歲 者 ( 按 今 山 海 經 無 此 名 , 疑 本 在 經 中 , 今 逸 — — 珂 ) 。 惟 名 有 不 同 , 說 有 小 錯 , 其 實 一 物 耳 , 今 博 舉 之 以 廣 異 聞 也 。 」 珂 案 : 犬 戎 文 馬 , 奇 肱 國 亦 有 之 , 已 見 海 外 西 經 。 繹 史 卷 十 九 引 六 韜 云 : 「 商 王 拘 周 伯 昌 於 羑 里 , 太 公 與 散 宜 生 以 金 千 鎰 求 天 下 珍 物 以 免 君 之 罪 。 於 是 得 犬 戎 氏 文 馬 , 駮 身 朱 鬣 , 目 若 黃 金 , 名 雞 斯 之 乘 , 以 獻 商 王 。 」 即 有 關 文 馬 神 話 之 最 早 而 又 最 完 整 之 記 錄 也 。 前 乎 此 者 , 淮 南 子 道 應 篇 與 史 記 周 本 紀 亦 記 有 之 。 道 應 篇 云 : 「 散 宜 生 以 千 金 求 雞 斯 之 乘 以 獻 紂 。 」 周 本 紀 云 : 「 閎 夭 之 徒 求 驪 戎 之 文 馬 獻 之 紂 。 」 均 此 一 神 話 之 概 略 也 。 犬 戎 文 馬 , 能 解 文 王 羑 里 之 囚 , 其 在 秦 漢 之 際 , 為 眾 所 艷 稱 可 知 矣 。 吉 量 、 吉 良 、 吉 黃 、 吉 皇 、 雞 斯 之 乘 、 騰 黃 、 吉 光 ( 文 選 東 京 賦 李 善 注 引 瑞 應 圖 云 : 「 騰 黃 神 馬 , 一 名 吉 光 」 ) , 均 此 文 馬 之 異 名 , 其 實 一 也 。

鬼 國 1 在 貳 負 之 尸 北 , 為 物 人 面 而 一 目 。 一 曰 貳 負 神 在 其 東 , 為 物 人 面 蛇 身 2 。

1   珂 案 : 即 一 目 國 , 已 見 海 外 北 經 。 大 荒 北 經 亦 云 : 「 有 人 一 目 , 當 面 中 生 。 一 曰 是 威 姓 , 少 昊 之 子 , 食 黍 。 」 即 此 國 也 。 伊 尹 四 方 令 云 : 「 正 西 鬼 親 。 」 魏 志 東 夷 傳 云 : 「 女 王 國 北 有 鬼 國 。 」 則 傳 說 中 此 國 之 所 在 非 一 也 。

2   珂 案 : 為 貳 負 神 所 殺 之 窫 窳 , 亦 人 面 蛇 身 , 蓋 均 古 天 神 之 狀 也 。

蜪 犬 1 如 犬 , 青 2 , 食 人 從 首 始 。

1   郭 璞 云 : 「 音 陶 。 或 作 蚼 , 音 鉤 。 」 珂 案 : 說 文 十 三 云 : 「 北 方 有 蚼 犬 , 食 人 。 」 即 此 。

2   王 念 孫 云 : 「 御 覽 獸 部 十 六 ( 卷 九 0 四 ) 作 如 犬 而 青 , 類 聚 獸 部 四 ( 卷 九 十 四 ) 作 如 犬 青 色 。 」

窮 奇 狀 如 虎 , 有 翼 1 , 食 人 從 首 始 , 所 食 被 髮 , 在 蜪 犬 北 。 一 曰 從 足 2 。

1   郭 璞 云 : 「 毛 如 蝟 。 」 孫 星 衍 云 : 「 毛 如 蝟 三 字 亦 疑 是 經 文 。 」 珂 案 : 西 次 四 經 云 : 「 邽 山 , 其 上 有 獸 焉 , 其 狀 如 牛 , 蝟 毛 , 名 曰 窮 奇 , 音 如 (犬皋) 狗, 是 食 人 。 」 即 郭 注 所 本 , 不 必 如 孫 所 說 也 。 左 傳 文 公 十 八 年 云 : 「 少 皞 氏 有 不 才 子 , 天 下 之 民 謂 之 窮 奇 。 」 古 神 話 實 當 謂 少 皞 生 窮 奇 也 。 神 異 經 西 北 荒 經 云 : 「 西 北 有 獸 焉 , 狀 似 虎 , 有 翼 能 飛 , 便 勦 食 人 。 知 人 言 語 。 聞 人 鬥 , 輒 食 直 者 ; 聞 人 忠 信 , 輒 食 其 鼻 ; 聞 人 惡 逆 不 善 , 輒 殺 獸 往 饋 之 : 名 曰 窮 奇 。 亦 食 諸 禽 獸 也 。 」 似 即 本 此 經 為 說 。 注 引 別 本 云 : 「 窮 奇 似 牛 而 狸 尾 , 尾 長 曳 地 , 其 聲 似 狗 , 狗 頭 人 形 , 鉤 爪 鋸 牙 。 逢 忠 信 之 人 , 齧 而 食 之 ; 逢 姦 邪 則 擒 禽 獸 而 伺 之 。 」 似 又 本 西 次 四 經 為 說 。 而 後 漢 書 禮 儀 志 所 記 大 儺 逐 疫 「 追 惡 兇 」 之 十 二 神 中 , 有 「 窮 奇 騰 根 共 食 蠱 」 , 則 窮 奇 者 , 亦 或 於 人 有 益 , 不 盡 為 惡 也 。 故 郭 氏 圖 讚 亦 云 : 「 窮 奇 之 獸 , 厥 形 甚 醜 ; 馳 逐 妖 邪 , 莫 不 奔 走 ; 是 以 一 名 , 號 曰 神 狗 。 」 高 誘 注 淮 南 子 墬 形 篇 「 窮 奇 , 廣 莫 風 之 所 生 也 」 , 則 逕 以 窮 奇 為 「 天 神 」 , 當 是 古 有 成 說 也 。

2   珂 案 : 「 從 首 」 或 「 從 足 」 者 , 均 圖 象 不 同 而 異 其 說 也 。

帝 堯 臺 、 帝 嚳 臺 、 帝 丹 朱 臺 、 帝 舜 臺 , 各 二 臺 , 臺 四 方 , 在 昆 侖 東 北 1 。

1   郭 璞 云 : 「 此 蓋 天 子 巡 狩 所 經 過 , 夷 狄 慕 聖 人 恩 德 , 輒 共 為 築 立 臺 觀 , 以 標 顯 其 遺 跡 也 。 一 本 云 : 所 殺 相 柳 , 地 腥 臊 , 不 可 種 五 穀 , 以 為 眾 帝 之 臺 。 」 珂 案 : 郭 注 「 夷 狄 慕 聖 人 恩 德 」 云 云 , 乃 其 以 正 統 歷 史 眼 光 釋 神 話 之 臆 說 , 實 無 足 取 。 此 「 昆 侖 東 北 」 帝 堯 、 帝 嚳 、 帝 丹 朱 、 帝 舜 之 臺 , 實 海 外 北 經 ( 亦 見 大 荒 北 經 ) 所 記 「 昆 侖 之 北 」「
眾 帝 之 臺 」 , 乃 禹 殺 相 柳 ( 大 荒 北 經 作 相 繇 ) 所 築 臺 以 厭 妖 邪 者 也 , 堯 、 嚳 、 丹 朱 、 舜 等 即 所 謂 「 眾 帝 」 , 注 中 引 「 一 本 云 」 是 也 。

大 蜂 其 狀 如 螽 1 。 朱 蛾 其 狀 如 蛾 2 。

1   郝 懿 行 云 : 「 蜂 有 極 桀 大 者 , 僅 曰 如 螽 , 似 不 足 方 之 。 疑 螽 即 為 蜂 字 之 訛 , 與 下 句 詞 義 相 比 。 古 文 蜂 作 D , 與 螽 字 形 近 , 故 訛 耳 。 」 珂 案 : 王 念 孫 亦 校 螽 作 D 。

2   郭 璞 云 : 「 蛾 , 蚍 蜉 也 。 楚 詞 云 : 『 玄 蜂 如 壺 , 赤 蛾 如 象 。 』 謂 此 也 。 」 珂 案 : 郭 引 楚 辭 見 招 魂 篇 , 云 : 「 赤 螘 若 象 , 玄 蜂 若 壺 些 。 」 螘 , 蟻 本 字 , 即 蛾 。

蟜 1 , 其 為 人 虎 文 , 脛 有 綮 2 。 在 窮 奇 東 。 一 曰 , 狀 如 人 。 昆 侖 虛 北 所 有 3 。

1   郭 璞 云 : 「 蟜 音 橋 。 」 郝 懿 行 云 : 「 說 文 ( 十 三 ) 云 : 『 蟜 , 蟲 也 。 』 非 此 。 廣 韻 『 蟜 』 字 注 引 此 經 云 : 『 野 人 身 有 獸 文 。 』 與 今 本 小 異 。 」

2   郭 璞 云 : 「 言 腳 有 膊 腸 也 。 」 郝 懿 行 云 : 「 膊 當 為 (月耑)。說 文(
四 ) 云 : 『(月耑) , 腓 腸 也 ; 腓 , 脛 (月耑) 也。』 已 見 海 外 北 經 無 綮 國 。 」

3   郭 璞 云 : 「 此 同 上 物 事 也 。 」 郝 懿 行 云 : 「 郭 意 此 已 上 物 事 皆 昆 侖 虛 北 所 有 也 。 明 藏 本 同 作 目 。 」 珂 案 : 宋 本 、 毛 扆 校 本 同 亦 作 目 。 目 疑 原 作 m , 古 以 字 , 始 誤 為 目 , 再 誤 為 同 。

闒 非 1 , 人 面 而 獸 身 , 青 色 。

1   郭 璞 云 : 「 闒 音 榻 。 」 郝 懿 行 云 : 「 伊 尹 四 方 令 云 : 『 正 西 闒 耳 。 』 疑 即 此 。 非 、 耳 形 相 近 。 」

據 比 1 之 尸 , 其 為 人 折 頸 被 髮 , 無 一 手 2 。

1   郭 璞 云 : 「 一 云 掾 比 。 」 郝 懿 行 云 : 「 掾 比 , 一 本 作 掾 北 。 」 珂 案 : 淮 南 子 墬 形 篇 云 : 「 諸 比 , 涼 風 之 所 生 也 。 」 高 誘 注 : 「 諸 比 , 天 神 也 。 」 疑 即 據 比 、 掾 比 ( 北 ) 。 諸 、 據 、 掾 一 聲 之 轉 。

2   珂 案 : 蓋 亦 神 國 起 訌 , 戰 鬥 不 勝 , 慘 遭 殺 戮 之 象 。

環 狗 , 其 為 人 獸 首 人 身 。 一 曰 蝟 狀 如 狗 , 黃 色 1 。

1   珂 案 : 觀 其 形 狀 , 蓋 亦 犬 戎 , 狗 封 之 類 。

1 , 其 為 物 人 身 黑 首 從 目 2 。

1   郭 璞 云 : 「 即 魅 也 。 」 郝 懿 行 云 : 「 魑 魅 漢 碑 作 (衣离) ,( 後 漢 書 ) 禮 儀 志 云 : 『 雄 伯 食 魅 。 』 玉 篇 云 : 『 即 鬼 魅 也 。 』 本 此 。 」

2   郝 懿 行 云 : 「 楚 詞 大 招 云 : 『 豕 首 從 目 , 被 髮 鬤 只 。 』 疑 即 此 。 」

戎 1 , 其 為 人 人 首 三 角 2 。

1   郝 懿 行 云 : 「 周 書 史 記 篇 云 : 『 昔 有 林 氏 召 離 戎 之 君 而 朝 之 。 』 或 單 呼 為 戎 , 又 與 林 氏 國 相 比 , 疑 是 也 。 」 珂 案 : 史 記 篇 云 : 「 昔 有 林 氏 召 離 戎 之 君 而 朝 之 ; 至 而 不 禮 , 留 而 弗 視 , 離 戎 逃 而 去 之 , 林 氏 誅 之 , 天 下 叛 林 氏 。 」 孔 晁 注 : 「 林 氏 , 諸 侯 。 天 下 見 其 遇 戎 不 以 禮 , 遂 叛 林 氏 , 林 氏 孤 危 也 。 」

2   郝 懿 行 云 : 「 戎 , 廣 韻 作 (人戎), 云 :『(人戎) , 人 身 三 角 也 。 』 首 作 身 , 與 今 本 異 。 」

林 氏 國 1 有 珍 獸 , 大 若 虎 , 五 采 畢 具 2 , 尾 長 于 身 , 名 曰 騶 吾 , 乘 之 日 行 千 里 3 。

1   郝 懿 行 云 : 「 周 書 史 記 篇 云 : 『 昔 有 林 氏 召 離 戎 之 君 而 朝 之 。 』 又 云 : 『 林 氏 與 上 衡 氏 爭 權 , 俱 身 死 國 亡 。 』 即 此 國 也 。 」 珂 案 : 史 記 篇 「 爭 權 」 下 尚 有 「 林 氏 再 戰 而 勝 , 上 衡 氏 偽 義 弗 克 」 二 語 。

2   郝 懿 行 云 : 「 毛 詩 傳 云 : 『 騶 虞 白 虎 黑 文 , 不 食 生 物 。 』 與 此 異 。 」

3   郭 璞 云 : 「 六 韜 云 : 『 紂 囚 文 王 , 閎 夭 之 徒 詣 林 氏 國 求 得 此 獸 獻 之 , 紂 大 悅 ( 宋 本 、 藏 經 本 、 毛 扆 本 作 說 — — 珂 ) , 乃 釋 之 。 』 周 書 曰 : 『 夾 林 ( 今 周 書 王 會 篇 作 央 林 , 蓋 字 形 之 訛 也 — — 珂 ) 酋 耳 , 酋 耳 若 虎 , 尾 參 於 身 , 食 虎 豹 。 』 大 傳 謂 之 侄 獸 ( 今 尚 書 大 傳 作 怪 獸 — — 珂 ) 。 吾 宜 作 虞 也 。 」 珂 案 : 騶 吾 ( 虞 ) 神 話 , 亦 文 王 脫 羑 里 神 話 之 一 細 節 也 。 尚 書 大 傳 云 : 「 散 宜 生 之 於 陵 氏 取 怪 獸 , 大 不 辟 虎 狼 閒 , 尾 倍 其 身 , 名 曰 虞 。 」 是 此 騶 虞 也 。 淮 南 子 道 應 篇 云 : 「 散 宜 生 乃 以 千 金 求 天 下 之 珍 怪 , 得 騶 虞 、 雞 斯 之 乘 、 玄 玉 百 工 、 大 貝 百 朋 、 玄 豹 黃 羆 、 青 犴 白 虎 、 文 皮 千 合 , 以 獻 於 紂 。 」 首 列 騶 虞 , 其 貴 可 知 矣 。

昆 侖 虛 南 所 , 有 氾 林 方 三 百 里 1 。

1   畢 沅 云 : 「 淮 南 子 墬 形 訓 有 樊 桐 , 云 在 昆 侖 閶 闔 之 中 。 廣 雅 云 : 『 昆 侖 虛 有 板 桐 。 』 水 經 注 ( 河 水 ) 云 : 『 昆 侖 之 山 , 下 曰 樊 桐 , 一 名 板 桐 。 』 案 氾 、 樊 、 板 聲 相 近 , 林 、 桐 字 相 似 , 當 即 一 也 。 」 珂 案 : 畢 說 近 是 。 則 所 謂 樊 桐 或 板 桐 之 山 , 蓋 亦 以 「 林 木 氾 濫 布 衍 」 ( 海 外 南 經 郭 璞 注 ) 而 得 名 , 其 義 則 氾 林 也 。

從 極 之 淵 1 深 三 百 仞 , 維 冰 夷 恆 都 焉 2 。 冰 夷 人 面 3 , 乘 兩 龍 4 。 一 曰 忠 極 之 淵 5 。

1   珂 案 : 文 選 江 賦 李 善 注 引 此 經 作 「 從 極 之 川 」 。

2   郭 璞 云 : 「 冰 夷 , du<控儔zheengffuu儂滇鏗覜棵そ敖>du<控儔zheengffuu儂滇鏗覜棵そ敖>du 夷 也 。 淮 南 云 : 『 du<控儔zheengffuu儂滇鏗覜棵そ敖>du<控儔zheengffuu儂滇鏗覜棵そ敖>du 夷 得 道 , 以 潛 大 川 。 』 即 河 伯 也 。 穆 天 子 傳 所 謂 『 河 伯 無 夷 』 者 , 竹 書 作 du<控儔zheengffuu儂滇鏗覜棵そ敖>du<控儔zheengffuu儂滇鏗覜棵そ敖>du 夷 , 字 或 作 冰 也 。 」 珂 案 : 經 文 「 恆 都 」 , 藏 經 本 作 「 潛 都 」 。 郭 注 引 淮 南 子 齊 俗 篇 文 , 實 出 莊 子 大 宗 師 。 大 宗 師 云 : 「 du<控儔zheengffuu儂滇鏗覜棵そ敖>du<控儔zheengffuu儂滇鏗覜棵そ敖>du 夷 得 之 , 以 遊 大 川 。 」 釋 文 引 司 馬 彪 云 : 「 清 泠 傳 曰 : 『 du<控儔zheengffuu儂滇鏗覜棵そ敖>du<控儔zheengffuu儂滇鏗覜棵そ敖>du 夷 華 陰 潼 鄉 隄 首 人 也 , 服 八 石 , 得 水 仙 , 是 為 河 伯 。 』 」 後 漢 書 張 衡 傳 注 引 龍 魚 河 圖 則 云 : 「 河 伯 姓 呂 , 名 公 子 , 夫 人 姓 du<控儔zheengffuu儂滇鏗覜棵そ敖>du<控儔zheengffuu儂滇鏗覜棵そ敖>du , 名 夷 。 」 楚 辭 九 歌 洪 興 祖 補 注 引 抱 朴 子 釋 鬼 篇 ( 今 本 無 ) 復 云 : 「 du<控儔zheengffuu儂滇鏗覜棵そ敖>du<控儔zheengffuu儂滇鏗覜棵そ敖>du 夷 以 八 月 上 庚 日 渡 河 溺 死 , 天 帝 署 為 河 伯 。 」 等 等 , 是 皆 後 起 之 說 , 未 免 蕪 雜 不 倫 。 河 伯 蓋 古 黃 河 水 神 , 穆 天 子 傳 卷 一 所 謂 「 陽 紆 之 山 , 河 伯 無 夷 之 所 都 居 」 者 是 也 。 水 經 注 洛 水 引 竹 書 紀 年 云 : 「 洛 伯 用 與 河 伯 du<控儔zheengffuu儂滇鏗覜棵そ敖>du<控儔zheengffuu儂滇鏗覜棵そ敖>du 夷 鬥 。 」 du<控儔zheengffuu儂滇鏗覜棵そ敖>du<控儔zheengffuu儂滇鏗覜棵そ敖>du 夷 與 用 蓋 即 河 洛 之 神 也 。 殷 墟 卜 辭 屢 有 「 ● 于 河 」 ( 殷 墟 書 契 前 編 : 一 三 二 • 五 ) 、 「 祊 于 河 」 ( 鐵 雲 藏 龜 : 九 六 • 四 ) 等 記 敘 , 知 河 伯 神 話 之 淵 源 亦 已 古 矣 。 莊 子 人 間 世 云 : 「 牛 之 白 額 者 , 與 豚 之 亢 鼻 者 , 與 人 有 痔 病 者 , 不 可 以 適 河 。 」 適 河 , 釋 文 引 司 馬 彪 云 : 「 謂 沈 人 於 河 祭 也 。 」 則 在 戰 國 之 世 奉 祀 河 伯 之 風 仍 有 增 未 已 。 至 楚 辭 九 歌 , 乃 有 河 伯 專 章 之 敘 寫 , 其 中 「 與 女 遊 」 、 「 送 美 人 」 等 語 , 要 無 非 表 現 人 神 戀 愛 之 情 況 ( 見 聞 一 多 九 歌 古 劇 懸 解 ) 。 則 河 伯 者 , 固 亦 浪 蕩 風 流 之 神 : 此 史 記 滑 稽 列 傳 西 門 豹 傳 「 河 伯 娶 婦 」 傳 說 之 所 由 起 也 。 楚 辭 天 問 云 : 「 帝 降 夷 羿 、 革 孽 夏 民 , 胡 射 夫 河 伯 而 妻 彼 雒 嬪 ? 」 羿 「 妻 雒 嬪 」 事 , 古 說 隱 淪 , 茫 昧 不 可 知 矣 。 而 「 射 河 伯 」 , 則 有 王 逸 注 云 : 「 河 伯 化 為 白 龍 , 遊 于 水 旁 , 羿 見 射 之 , 眇 其 左 目 。 河 伯 上 訴 天 帝 , 曰 : 『 為 我 殺 羿 。 』 天 帝 曰 : 『 爾 何 故 得 見 射 ? 』 河 伯 曰 : 『 我 時 化 為 白 龍 出 遊 。 』 天 帝 曰 : 『 使 汝 深 守 神 靈 , 羿 何 從 得 犯 汝 ? 今 為 蟲 獸 , 當 為 人 所 射 , 固 其 宜 也 , 羿 何 罪 歟 ? 』 」 高 誘 注 淮 南 子 ( 氾 論 篇 ) 乃 逕 云 : 「 河 伯 溺 殺 人 , 羿 射 其 左 目 。 」 河 伯 蓋 為 民 害 , 羿 射 其 不 道 也 。 而 博 物 志 異 聞 云 :「
澹 臺 子 羽 渡 河 , 齎 千 金 之 璧 於 河 。 河 伯 欲 之 , 至 陽 侯 波 起 , 兩 鮫 夾 船 。 子 羽 左 摻 璧 , 右 操 劍 , 擊 鮫 皆 死 。 既 渡 , 三 投 璧 於 河 , 河 伯 躍 而 歸 之 , 子 羽 毀 而 去 。 」 河 伯 性 行 之 卑 劣 , 於 此 尤 可 見 一 斑 。 其 在 古 代 神 話 中 為 反 面 形 象 人 物 , 蓋 無 疑 問 矣 。

3   珂 案 : 關 於 河 伯 形 狀 , 尸 子 輯 本 卷 下 云 : 「 禹 理 水 , 觀 於 河 , 見 白 面 長 人 魚 身 出 , 曰 : 『 吾 河 精 也 。 』 授 禹 河 圖 而 還 於 淵 中 。 」 繹 史 卷 十 一 引 博 物 志 於 述 此 故 事 後 更 為 之 釋 云 : 「 蓋 河 伯 也 。 」 韓 非 子 內 儲 說 上 略 云 : 「 齊 人 有 謂 齊 王 曰 : 『 河 伯 , 大 神 也 , 臣 請 使 王 遇 之 。 』 乃 為 壇 場 大 水 之 上 。 有 閒 , 大 魚 動 , 因 曰 : 『 此 河 伯 。 』 」 可 見 河 伯 之 形 , 實 當 是 人 面 魚 身 。 酉 陽 雜 俎 諾 皋 記 上 云 : 「 河 伯 人 面 , 乘 兩 龍 。 又 曰 人 面 魚 身 。 」 「 人 面 , 乘 兩 龍 」 , 今 所 見 山 海 經 是 也 , 「 又 曰 人 面 魚 身 」 , 蓋 更 參 古 說 而 為 之 補 充 使 成 全 貌 也 。

4   郭 璞 云 : 「 畫 四 面 各 乘 靈 車 , 駕 二 龍 。 」 郝 懿 行 云 : 「 郭 注 靈 蓋 雲 , 字 之 訛 也 。 水 經 注 ( 河 水 ) 引 括 地 圖 云 : 『 du<控儔zheengffuu儂滇鏗覜棵そ敖>du<控儔zheengffuu儂滇鏗覜棵そ敖>du 夷 恆 乘 雲 車 , 駕 二 龍 。 』 是 靈 當 為 雲 。 太 平 御 覽 六 十 一 卷 引 此 注 正 作 雲 , 可 證 。 」 珂 案 : 郝 說 是 也 , 王 念 孫 校 同 。

5   郝 懿 行 云 : 「 水 經 注 ( 河 水 ) 引 此 經 作 中 極 , 中 、 忠 古 字 通 。 」

陽 汙 之 山 , 河 出 其 中 ; 凌 門 之 山 , 河 出 其 中 1 。

1   郭 璞 云 : 「 皆 河 之 枝 源 所 出 之 處 也 。 」 郝 懿 行 云 : 「 陽 汙 即 陽 紆 , 聲 相 近 。 穆 天 子 傳 ( 卷 一 ) 云 : 『 至 于 陽 紆 之 山 , 河 伯 無 夷 之 所 都 居 。 』 水 經 注 ( 河 水 ) 云 : 『 河 水 又 出 于 陽 紆 、 陵 門 之 山 , 而 注 于 du<控儔zheengffuu儂滇鏗覜棵そ敖>du<控儔zheengffuu儂滇鏗覜棵そ敖>du 逸 之 山 。 』 蓋 即 引 此 經 之 文 。 陵 門 即 凌 門 也 。 或 云 即 龍 門 , 凌 、 龍 亦 聲 相 轉 也 。 藝 文 類 聚 八 卷 引 此 經 正 作 陽 紆 、 陵 門 , 與 水 經 注 合 。 陽 紆 、 陵 門 其 地 皆 當 在 秦 , 故 淮 南 子 云 : 『 昔 禹 治 洪 水 , 具 禱 陽 紆 。 』 高 誘 注 云 : 『 陽 紆 , 秦 藪 。 』 是 也 。 水 經 注 反 以 高 誘 為 非 , 謬 矣 。 」 珂 案 : 郝 引 水 經 注 「 du<控儔zheengffuu儂滇鏗覜棵そ敖>du<控儔zheengffuu儂滇鏗覜棵そ敖>du 逸 之 山 」 , 當 即 「 du<控儔zheengffuu儂滇鏗覜棵そ敖>du<控儔zheengffuu儂滇鏗覜棵そ敖>du 夷 之 山 」 , 是 以 河 伯 之 名 而 名 山 矣 。

王 子 夜 1 之 尸 , 兩 手 、 兩 股 、 g 2 、 首 、 齒 3 , 皆 斷 異 處 4 。

1   珂 案 : 日 本 小 川 琢 治 穆 天 子 傳 地 名 考 謂 「 夜 」 即 「 亥 」 之 形 訛 , 疑 是 。 若 果 如 此 , 則 此 節 亦 王 亥 故 事 之 片 段 , 即 大 荒 東 經 郭 璞 注 引 古 本 竹 書 紀 年 所 謂 「 殷 王 子 亥 賓 於 有 易 而 淫 焉 、 有 易 之 君 綿 臣 殺 而 放 之 」 、 王 亥 慘 遭 殺 戮 以 後 之 景 象 也 。 詳 該 經 「 王 亥 」 節 。

2   郝 懿 行 云 : 「 g 當 為 匈 。 」 珂 案 : 匈 , 古 g 、 胸 字 , 海 外 南 經 結 匈 國 正 作 「 匈 」 。

3   珂 案 : 江 紹 原 殷 王 亥 慘 死 及 後 君 王 恆 上 甲 微 復 仇 之 傳 說 ( 見 一 九 三 六 年 十 一 月 二 十 八 日 北 平 華 北 日 報 副 刊 「 中 國 古 占 卜 術 研 究 」 ) 謂 齒 字 與 首 字 形 近 而 衍 , 亦 足 供 參 考 。 如 此 , 則 王 亥 慘 遭 殺 戮 , 係 尸 分 為 八 , 合 於 「 亥 有 二 首 六 身 」 ( 首 二 、 胸 二 、 兩 手 、 兩 股 ) ( 左 傳 襄 公 三 十 年 ) 之 古 代 民 間 傳 說 。 郭 璞 圖 讚 云 : 「 子 夜 之 尸 , 體 分 成 七 。 」 則 所 見 本 已 衍 齒 字 也 。

4   郭 璞 云 : 「 此 蓋 形 解 而 神 連 , 貌 乖 而 氣 合 ; 合 不 為 密 , 離 不 為 疏 。 」 珂 案 : 郭 釋 已 近 玄 說 , 殊 乖 神 話 之 旨 。

舜 妻 登 比 氏 1 生 宵 明 、 燭 光 2 , 處 河 大 澤 3 , 二 女 之 靈 能 照 此 所 方 百 里 4 。 一 曰 登 北 氏 。

1   珂 案 : 尸 子 ( 孫 星 衍 輯 本 ) 卷 下 云 : 「 ( 堯 ) 妻 之 ( 舜 ) 以 媓 , 媵 之 以 娥 。 」 此 二 妃 皆 堯 女 , 所 謂 娥 皇 、 女 英 ( 見 列 女 傳 有 虞 二 妃 ) 者 是 也 。 禮 記 檀 弓 上 云 : 「 舜 葬 蒼 梧 , 蓋 三 妃 未 之 從 也 。 」 鄭 玄 注 : 「 舜 有 三 妃 。 」 則 除 上 所 說 二 妃 而 外 , 另 一 蓋 即 此 登 比 氏 也 。 羅 泌 路 史 ( 後 紀 十 一 ) 亦 以 三 妃 為 娥 肓 ( 娥 皇 ) 、 女 瑩 ( 女 英 ) 、 癸 比 ( 登 比 ) , 是 也 。

2   郭 璞 云 : 「 即 二 女 字 也 , 以 能 光 照 , 因 名 云 。 」

3   郭 璞 云 : 「 澤 , 河 邊 溢 漫 處 。 」

4   郭 璞 云 : 「 言 二 女 神 光 所 燭 及 者 方 百 里 。 」 珂 案 : 海 內 西 經 :「
大 澤 方 百 里 , 群 鳥 所 生 及 所 解 。 」 即 此 大 澤 。 該 節 及 已 下 二 節 亦 應 移 於 此 節 之 前 , 始 與 方 位 大 致 相 符 , 說 已 見 前 。 淮 南 子 墬 形 篇 云 : 「 宵 明 燭 光 在 河 洲 , 所 照 方 千 里 。 」 說 本 此 。 而 百 字 作 千 , 或 所 見 本 異 也 。 中 次 十 二 經 云 : 「 洞 庭 之 山 , 帝 之 二 女 居 之 , 是 常 遊 於 江 淵 。 澧 沅 之 風 , 交 瀟 湘 之 淵 , 是 在 九 江 之 間 , 出 入 必 以 飄 風 暴 雨 。 」 此 「 帝 之 二 女 」 , 乃 堯 之 二 女 即 娥 皇 、 女 英 也 。 楚 辭 九 歌 湘 夫 人 云 : 「 帝 子 降 兮 北 渚 , 目 眇 眇 兮 愁 予 ; 嫋 嫋 兮 秋 風 , 洞 庭 波 兮 木 葉 下 。 」 即 詠 其 事 也 。 然 其 情 景 乃 與 「 處 河 大 澤 」 之 舜 二 女 宵 明 、 燭 光 相 類 , 或 均 同 一 傳 說 之 分 化 與 ? 羅 泌 路 史 ( 後 紀 十 一 ) 因 云 : 「 宵 明 燭 光 , 處 河 大 澤 , 靈 照 百 里 , 是 為 湘 之 神 。 」 以 之 混 同 於 湘 水 堯 二 女 神 話 中 , 正 無 足 異 。

蓋 國 1 在 鉅 燕 南 , 倭 北 。 倭 屬 燕 2 。

1   郝 懿 行 云 : 「 ( 三 國 志 ) 魏 志 東 夷 傳 云 : 『 東 沃 沮 在 高 句 麗 蓋 馬 大 山 之 東 。 』 後 漢 書 東 夷 傳 同 。 李 賢 注 云 : 『 蓋 馬 , 縣 名 , 屬 玄 菟 郡 。 』 今 案 蓋 馬 疑 本 蓋 國 地 。 」 珂 案 : 此 節 及 以 下 九 節 均 應 移 海 內 東 經 「 鉅 燕 在 東 北 陬 」 之 後 , 說 已 見 海 內 南 經 「 匈 奴 」 節 注 。

2   郭 璞 云 : 「 倭 國 在 帶 方 東 大 海 內 , 以 女 為 主 ( 宋 本 、 藏 經 本 作 王 — — 珂 ) , 其 俗 露 紒 , 衣 服 無 針 功 , 以 丹 朱 塗 身 , 不 妒 忌 , 一 男 子 數 十 婦 也 。 」 珂 案 : 郭 說 本 三 國 志 魏 志 東 夷 傳 。

朝 鮮 在 列 陽 東 , 海 北 山 南 。 列 陽 屬 燕 1 。

1   郭 璞 云 : 「 朝 鮮 今 樂 浪 縣 , 箕 子 所 封 也 。 列 亦 水 名 也 , 今 在 帶 方 , 帶 方 有 列 口 縣 。 」 郝 懿 行 云 : 「 ( 漢 書 ) 地 理 志 云 : 『 樂 浪 郡 朝 鮮 又 吞 列 分 黎 山 , 列 水 所 出 , 西 至 黏 蟬 入 海 。 』 又 云 : 『 含 資 帶 水 , 西 至 帶 方 入 海 。 』 又 帶 方 列 口 並 屬 樂 浪 郡 。 晉 書 地 理 志 列 口 屬 帶 方 郡 。 」

列 姑 射 在 海 河 州 中 1 。

1   郭 璞 云 : 「 山 名 也 。 山 有 神 人 。 河 州 在 海 中 , 河 水 所 經 者 。 莊 子 所 謂 藐 姑 射 之 山 也 。 」 珂 案 : 東 次 二 經 云 : 「 姑 射 之 山 , 無 草 木 , 多 水 。 又 南 水 行 三 百 里 , 流 沙 百 里 , 曰 北 姑 射 之 山 , 無 草 木 , 多 石 。 又 南 三 百 里 , 曰 南 姑 射 之 山 , 無 草 木 , 多 水 。 」 即 此 , 所 謂 「 列 」 姑 射 也 。 此 節 與 東 次 二 經 所 寫 情 景 相 合 , 確 當 移 海 內 東 經 始 妥 。 莊 子 逍 遙 遊 云 : 「 藐 姑 射 之 山 , 有 神 人 居 焉 , 肌 膚 若 冰 雪 , 淖 約 若 處 子 , 不 食 五 穀 , 吸 風 飲 露 , 乘 雲 氣 , 御 飛 龍 , 而 遊 乎 四 海 之 外 , 其 神 凝 , 使 物 不 疵 癘 而 年 穀 熟 。 」 釋 文 引 簡 文 ( 梁 簡 文 帝 ) 云 : 「 藐 , 遠 也 。 」 則 藐 姑 射 之 山 即 姑 射 之 山 亦 即 列 姑 射 ( 山 ) 也 。 列 子 黃 帝 篇 云 : 「 列 姑 射 山 , 在 海 河 洲 中 , 山 上 有 神 人 焉 」 云 云 , 正 是 其 地 也 。 至 於 莊 子 又 云 : 「 藐 姑 射 之 山 , 汾 水 之 陽 」 者 , 釋 文 云 : 「 汾 水 出 太 原 , 今 莊 生 寓 言 也 。 」 謂 不 必 信 以 為 真 也 。 郝 疏 乃 以 列 子 列 姑 射 山 屬 此 , 以 莊 子 藐 姑 射 山 屬 東 次 二 經 姑 射 山 , 謂 二 者 「 非 一 地 也 」 , 未 免 泥 求 , 未 能 貫 通 。

射 姑 國 1 在 海 中 , 屬 列 姑 射 , 西 南 , 山 環 之 2 。

1   珂 案 : 宋 本 、 藏 經 本 、 吳 寬 抄 本 、 吳 任 臣 本 、 畢 沅 校 本 並 作 「 姑 射 國 」 , 作 「 姑 射 國 」 是 也 。

2   郝 懿 行 云 : 「 山 環 西 南 , 海 據 東 北 也 。 」

大 蟹 在 海 中 1 。

1   郭 璞 云 : 「 蓋 千 里 之 蟹 也 。 」 珂 案 : 大 荒 東 經 云 : 「 女 丑 有 大 蟹 。 」 郭 注 云 : 「 廣 千 里 也 。 」 即 此 大 蟹 也 。 周 書 王 會 篇 云 : 「 海 陽 大 蟹 。 」 孔 晁 注 云 : 「 海 水 之 陽 , 一 蟹 盈 車 。 」 此 大 蟹 之 見 於 先 秦 古 籍 者 也 。 玄 中 記 ( 古 小 說 鉤 沉 輯 ) 云 : 「 天 下 之 大 物 , 北 海 之 蟹 , 舉 一 螯 能 加 於 山 , 身 故 在 水 中 。 」 御 覽 卷 九 四 二 引 嶺 南 異 物 志 云 : 「 嘗 有 行 海 得 洲 渚 , 林 木 甚 茂 。 乃 維 舟 登 岸 , 爨 於 水 傍 。 半 炊 而 林 沒 於 水 。 遽 斬 其 纜 , 乃 得 去 。 詳 視 之 , 大 蟹 也 。 」 則 傳 說 演 變 , 愈 出 而 愈 奇 也 。

陵 魚 人 面 , 手 足 , 魚 身 , 在 海 中 1 。

1   珂 案 : 海 外 西 經 云 : 「 龍 魚 陵 居 在 其 ( 沃 野 ) 北 。 」 即 此 魚 也 。 說 詳 該 節 注 。 楚 辭 天 問 云 : 「 鯪 魚 何 所 ? 」 劉 逵 注 吳 都 賦 引 作 「 陵 魚 曷 止 」 即 人 魚 也 。 龍 、 陵 聲 轉 , 陵 、 人 音 近 。 山 海 經 記 有 產 人 魚 之 處 多 所 : 西 山 經 之 竹 山 、 北 次 三 經 之 龍 侯 山 、 中 次 三 經 之 熊 耳 山 、 中 次 六 經 之 傅 山 、 陽 華 山 、 中 次 十 一 經 之 朝 歌 山 、 葴 山 , 均 云 「 多 人 魚 」 。 即 南 山 經 青 邱 山 之 赤 D , 中 次 七 經 少 室 山 之 ● 魚 , 亦 均 人 魚 之 屬 也 。 然 此 人 魚 , 乃 動 物 之 人 魚 , 非 神 話 之 人 魚 也 。 水 經 注 伊 水 云 : 「 廣 志 曰 : 『 鯢 魚 聲 如 小 兒 啼 , 有 四 足 , 形 如 鯪 鱧 , 可 以 治 牛 , 出 伊 水 也 。 』 司 馬 遷 謂 之 人 魚 。 故 其 著 史 記 曰 : 『 始 皇 之 葬 也 , 以 人 魚 膏 為 燭 。 』 徐 廣 曰 : 『 人 魚 似 G 而 四 足 , 即 鯢 魚 也 。 』 」 謂 此 。 神 話 之 人 魚 , 此 經 所 記 近 似 矣 , 而 未 若 搜 神 記 所 記 之 鮫 人 。 搜 神 記 卷 十 二 云 :「
南 海 之 外 有 鮫 人 , 水 居 如 魚 , 不 廢 織 績 , 其 眼 泣 , 則 能 出 珠 。 」 博 物 志 、 述 異 記 並 記 之 而 文 小 異 。 而 御 覽 卷 八 0 三 引 博 物 志 ( 今 本 無 ) 云 : 「 鮫 人 從 水 出 , 寓 人 家 , 積 日 賣 絹 。 將 去 , 從 主 人 索 一 器 , 泣 而 成 珠 滿 盤 , 以 與 主 人 。 」 為 尤 奇 異 。 後 世 人 魚 之 傳 說 , 則 見 於 太 平 廣 記 卷 四 六 四 引 洽 聞 記 : 「 海 人 魚 狀 如 人 , 眉 目 口 鼻 手 爪 , 皆 為 美 麗 女 子 , 皮 肉 白 如 玉 , 髮 如 馬 尾 , 長 五 六 尺 。 」 天 中 記 卷 十 二 引 徂 異 記 亦 云 : 「 侍 制 查 道 奉 使 高 麗 , 晚 泊 一 山 , 望 見 沙 中 有 一 婦 人 , 紅 裳 雙 ● , 髻 鬟 微 亂 , 肘 有 紅 鬣 。 水 工 曰 : 『 某 在 海 上 , 未 省 此 何 物 ? 』 查 曰 : 『 此 人 魚 也 。 』 」 其 形 貌 姿 態 已 與 近 世 北 歐 童 話 家 筆 下 人 魚 相 近 矣 。 郝 懿 行 云 : 「 初 學 記 三 十 卷 引 此 經 云 : 『 鯪 魚 背 腹 皆 有 刺 , 如 三 角 菱 。 』 北 堂 書 鈔 一 百 三 十 七 卷 亦 引 此 經 , 而 云 『 鯪 鯉 吞 舟 』 。 疑 此 皆 郭 注 誤 引 作 經 文 , 今 本 並 脫 去 之 也 。 」 是 矣 ; 而 獰 猛 之 狀 則 異 也 。

大 居 海 中 1 。

1   郭 璞 云 : 「 即 魴 也 ; 音 鞭 。 」 珂 案 : 爾 雅 釋 魚 云 : 「 魴 , 魾 。 」 郭 璞 注 云 : 「 江 東 呼 魴 魚 為 I 。 」 說 文 十 一 云 : 「 I , 。 」 故 郭 此 注 云 「 即 魴 」 也 。

明 組 邑 居 海 中 1 。

1   郭 璞 云 : 「 音 祖 。 」 郝 懿 行 云 : 「 明 組 邑 蓋 海 中 聚 落 之 名 , 今 未 詳 。 或 說 ( 吳 任 臣 說 — — 珂 ) 以 爾 雅 ( 釋 草 ) 云 『 組 似 組 , 東 海 有 之 。 』 恐 非 。 」

蓬 萊 山 在 海 中 1 。

1   郭 璞 云 : 「 上 有 仙 人 宮 室 , 皆 以 金 玉 為 之 , 鳥 獸 盡 白 , 望 之 如 雲 , 在 渤 海 中 也 。 」 珂 案 : 史 記 封 禪 書 云 : 「 蓬 萊 、 方 丈 、 瀛 洲 , 此 三 神 山 者 , 其 傳 在 渤 海 中 , 諸 仙 人 及 不 死 之 藥 皆 在 焉 。 其 物 禽 獸 盡 白 , 而 黃 金 銀 為 宮 闕 , 未 至 , 望 之 如 雲 。 」 云 云 , 是 郭 所 本 也 。 列 子 湯 問 篇 五 神 山 神 話 亦 有 蓬 萊 , 已 見 海 外 東 經 「 大 人 國 」 節 注 。 御 覽 卷 三 八 引 此 經 作 「 蓬 萊 山 , 海 中 之 神 山 , 非 有 道 者 不 至 。 」 當 是 檃 括 經 文 並 郭 注 而 言 , 非 經 文 也 。

大 人 之 市 在 海 中 1 。

1   珂 案 : 大 荒 東 經 云 : 「 東 海 之 外 , 大 荒 之 中 , 有 山 名 曰 大 言 , 日 月 所 出 。 有 波 谷 山 者 , 有 大 人 之 國 。 有 大 人 之 市 , 名 曰 大 人 之 堂 。 有 一 大 人 踆 其 上 , 張 其 兩 臂 ( 臂 原 作 耳 , 據 王 念 孫 、 畢 沅 、 郝 懿 行 諸 家 校 改 ) 。 」 即 此 。 楊 慎 、 郝 懿 行 等 咸 釋 以 登 州 海 市 蜃 樓 之 幻 象 , 云 : 「 今 登 州 海 中 州 島 上 , 春 夏 之 交 , 恆 見 城 郭 市 , 人 物 往 來 , 有 飛 仙 邀 遊 , 俄 頃 變 幻 , 土 人 謂 之 海 市 。 疑 即 此 。 」 云 云 , 非 也 。
 
 
 

山 海 經 海 經 新 釋 卷 八

    山 海 經 第 十 三

        海 內 東 經

海 內 東 北 陬 以 南 者 1 。

1   珂 案 : 此 經 方 位 與 海 外 東 經 方 位 恰 相 反 。

鉅 燕 在 東 北 陬 1 。

1   珂 案 : 此 下 當 接 海 內 北 經 「 蓋 國 在 鉅 燕 南 」 以 下 十 節 文 字 , 說 見 海 內 南 經 「 匈 奴 」 節 注 。

國 在 流 沙 中 者 埻 端 1 、 璽 2 , 在 昆 侖 虛 東 南 。 一 曰 海 內 之 郡 , 不 為 郡 縣 , 在 流 沙 中 3 。

1   郭 璞 云 : 「 埻 音 敦 。 」 郝 懿 行 云 : 「 玉 篇 作 ● d , 國 名 。 」

2   郭 璞 云 : 「 音 喚 , 或 作 繭 @ 。 」 郝 懿 行 云 : 「 @ 即 暖 字 也 。 玉 篇 作 璽 (目奐) 國 。 」

3   郝 懿 行 云 : 「 海 內 東 經 之 篇 而 說 流 沙 內 外 之 國 , 下 又 雜 廁 東 南 諸 州 及 諸 水 , 疑 皆 古 經 之 錯 簡 。 」 珂 案 : 郝 說 是 也 , 此 下 三 節 俱 當 移 在 海 內 西 經 「 流 沙 出 鍾 山 」 節 後 , 說 見 海 內 南 經 「 匈 奴 」 節 注 。

國 在 流 沙 外 者 , 大 夏 1 、 豎 沙 2 、 居 繇 3 、 月 支 之 國 4 。

1   郭 璞 云 : 「 大 夏 國 城 方 二 三 百 里 , 分 為 數 十 國 , 地 和 溫 ( 黃 丕 烈 、 周 叔 弢 校 溫 和 , 邵 恩 多 校 同 — — 珂 ) , 宜 五 穀 。 」 郝 懿 行 云 : 「 周 書 王 會 篇 云 : 『 大 夏 茲 白 牛 。 』 孔 晁 注 云 : 『 大 夏 , 西 北 戎 。 』 伊 尹 四 方 令 云 : 『 正 北 大 夏 。 』 史 記 大 宛 傳 云 : 『 大 夏 在 大 宛 西 南 二 千 餘 里 , 媯 水 南 。 其 俗 土 著 有 城 屋 , 與 大 宛 同 俗 。 無 大 王 長 , 往 往 城 邑 置 小 長 。 』 裴 松 之 注 三 國 志 ( 魏 志 烏 丸 鮮 卑 東 夷 傳 ) 引 魏 略 云 : 『 西 王 母 西 有 脩 流 沙 , 脩 流 沙 西 有 大 夏 國 。 』 」

2   郝 懿 行 云 : 「 說 文 ( 十 二 ) 云 : 『 古 者 宿 沙 初 作 煮 海 鹽 。 』 宿 沙 蓋 國 名 , 宿 、 豎 聲 相 近 , 疑 即 豎 沙 也 。 三 國 志 注 引 魏 略 作 堅 沙 國 。 」 珂 案 : 宿 沙 , 炎 帝 臣 , 其 煮 海 鹽 當 在 古 齊 地 , 與 豎 沙 東 西 地 望 絕 不 相 侔 , 郝 說 非 也 。

3   郭 璞 云 : 「 繇 音 遙 。 」 珂 案 : 三 國 志 魏 志 烏 丸 鮮 卑 東 夷 傳 注 引 魏 略 作 屬 繇 國 。

4   郭 璞 云 : 「 月 支 國 多 好 馬 、 美 果 , 有 大 尾 羊 如 驢 尾 , 即 羬 羊 也 。 小 月 支 、 天 竺 國 皆 附 庸 云 。 」 郝 懿 行 云 : 「 伊 尹 四 方 令 云 : 『 正 北 月 氏 。 』 氏 、 支 同 。 三 國 志 注 引 魏 略 作 月 氐 國 。 漢 書 西 域 傳 云 : 『 大 月 氐 國 治 監 氏 城 。 』 」 珂 案 : 清 張 澍 輯 涼 州 異 物 志 云 : 「 月 氏 國 有 羊 , 尾 重 十 斤 , 割 之 供 食 , 尋 生 如 故 。 」 又 云 : 「 有 羊 大 尾 , 車 推 乃 行 , 用 累 其 身 。 」 即 郭 璞 注 所 謂 「 有 大 尾 羊 如 驢 尾 」 之 羬 羊 也 。

西 胡 白 玉 山 1 在 大 夏 東 , 蒼 梧 2 在 白 玉 山 西 南 , 皆 在 流 沙 西 , 昆 侖 虛 東 南 。 昆 侖 山 在 西 胡 西 , 皆 在 西 北 3 。

1   郝 懿 行 云 : 「 三 國 志 注 引 魏 略 云 : 『 大 秦 西 有 海 水 , 海 水 西 有 河 水 , 河 水 西 南 北 行 有 大 山 , 西 有 赤 水 , 赤 水 西 有 白 玉 山 , 白 玉 山 西 有 西 王 母 。 』 今 案 大 山 蓋 即 昆 侖 也 , 白 玉 山 、 西 王 母 皆 國 名 。 藝 文 類 聚 八 十 三 卷 引 十 洲 記 曰 : 『 周 穆 王 時 , 西 胡 獻 玉 杯 , 是 百 玉 之 精 , 明 夜 照 夕 。 』 云 云 。 然 則 白 玉 山 蓋 以 出 美 玉 得 名 也 。 」

2   郝 懿 行 云 : 「 此 別 一 蒼 梧 , 非 南 海 蒼 梧 也 。 」

3   郭 璞 云 : 「 地 理 志 昆 侖 山 在 臨 羌 西 , 又 有 西 王 母 祠 也 。 」 珂 案 : 漢 書 地 理 志 云 : 「 金 城 郡 臨 羌 西 北 至 塞 外 , 有 西 王 母 石 室 。 」 又 云 : 「 有 弱 水 昆 侖 山 祠 。 」 是 郭 所 本 也 。

雷 澤 中 有 雷 神 1 , 龍 身 而 人 頭 , 鼓 其 腹 2 。 在 吳 西 3 。

1   珂 案 : 大 荒 東 經 云 : 「 東 海 中 有 流 波 山 , 入 海 七 千 里 。 其 上 有 獸 , 狀 如 牛 , 蒼 身 而 無 角 , 一 足 , 出 入 水 則 必 風 雨 。 其 光 如 日 月 , 其 聲 如 雷 , 其 名 曰 夔 。 黃 帝 得 之 , 以 其 皮 為 鼓 , 橛 以 雷 獸 之 骨 , 聲 聞 五 百 里 , 以 威 天 下 。 」 郭 璞 注 : 「 雷 獸 , 即 雷 神 也 , 人 面 龍 身 鼓 其 腹 者 ; 橛 猶 擊 也 。 」 即 此 雷 神 也 。

2   珂 案 : 史 記 五 帝 本 紀 正 義 引 此 經 云 : 「 雷 澤 有 雷 神 , 龍 首 人 頰 , 鼓 其 腹 則 雷 。 」 淮 南 子 墬 形 篇 云 : 「 雷 澤 有 神 , 龍 身 人 頭 , 鼓 其 腹 而 熙 。 」 並 與 今 本 異 也 。

3   郭 璞 云 : 「 今 城 陽 有 堯 冢 靈 臺 。 雷 澤 在 北 也 。 河 圖 曰 : 『 大 跡 在 雷 澤 , 華 胥 履 之 而 生 伏 羲 。 』 」 珂 案 : 淮 南 子 墬 形 篇 高 誘 注 云 : 「 地 理 志 ( 漢 書 ) 曰 : 『 禹 貢 雷 澤 在 濟 陰 城 陽 西 北 。 城 陽 有 堯 冢 。 』 」 是 郭 注 所 本 也 。 郭 引 河 圖 , 又 見 太 平 御 覽 七 八 引 詩 含 神 霧 , 云 : 「 大 跡 出 雷 澤 , 華 胥 履 之 , 生 宓 犧 。 」 宓 犧 即 伏 羲 也 。 吳 承 志 山 海 經 地 理 今 釋 卷 六 云 : 「 此 經 當 在 『 始 鳩 在 海 中 , 轅 厲 南 』 下 , 編 失 其 次 。 」 又 云 : 「 雷 澤 當 作 震 澤 。 說 文 ( 十 一 ) 雨 部 震 , 篆 解 云 , 籀 文 震 如 此 。 雷 澤 即 震 澤 。 漢 志 具 區 澤 在 會 稽 郡 吳 西 , 揚 州 藪 , 古 文 以 為 震 澤 。 震 澤 在 吳 西 , 可 證 。 」 此 海 外 東 經 「 在 吳 西 」 之 雷 澤 , 確 當 是 震 澤 即 太 湖 , 以 濟 陰 城 陽 ( 今 山 東 省 莒 縣 治 ) 比 附 失 之 。

都 州 在 海 中 1 。 一 曰 郁 州 2 。

1   畢 沅 云 : 「 水 經 注 ( 淮 水 ) 引 此 作 郁 山 。 劉 昭 注 郡 國 志 與 經 文 同 。 」

2   郭 璞 云 : 「 今 在 東 海 朐 縣 界 , 世 傳 此 山 自 蒼 梧 從 南 徙 來 , 上 皆 有 南 方 物 也 。 郁 音 鬱 。 」 郝 懿 行 云 : 「 劉 昭 注 郡 國 志 引 此 注 云 : 『 在 蒼 梧 徙 來 , 上 皆 有 南 方 樹 木 。 』 與 今 本 異 。 疑 今 本 從 南 二 字 衍 也 。 水 經 注 ( 淮 水 ) 亦 云 : 『 言 是 山 自 蒼 梧 徙 此 , 云 山 上 猶 有 南 方 草 木 。 』 」

琅 邪 臺 在 渤 海 閒 , 琅 邪 之 東 1 。 其 北 有 山 。 一 曰 在 海 閒 2 。

1   郭 璞 云 : 「 今 琅 邪 在 海 邊 , 有 山 嶢 特 起 , 狀 如 高 臺 , 此 即 琅 邪 臺 也 。 琅 邪 者 , 越 王 句 踐 入 霸 中 國 之 所 都 。 」 郝 懿 行 云 : 「 史 記 封 禪 書 索 隱 及 文 選 注 謝 朓 和 王 著 作 八 公 山 詩 引 此 經 並 與 今 本 同 。 越 絕 書(
外 傳 記 地 ) 云 : 『 句 踐 徙 琅 邪 , 起 觀 臺 , 臺 周 七 里 , 以 望 東 海 。 』 今 詳 此 經 , 是 地 本 有 臺 , 句 踐 特 更 增 築 之 耳 。 故 史 記 索 隱 云 : 是 山 形 如 臺 也 。 斯 言 得 之 。 」 珂 案 : 史 記 秦 始 皇 本 紀 索 隱 引 經 文 亦 同 今 本 。 並 云 : 「 蓋 海 畔 有 山 , 形 如 臺 , 在 瑯 邪 , 故 曰 瑯 邪 臺 。 」

2   郝 懿 行 云 : 「 琅 邪 臺 在 今 沂 州 府 ( 今 山 東 省 臨 沂 縣 — — 珂 ) , 其 東 北 有 山 , 蓋 勞 山 也 。 勞 山 在 海 閒 , 一 曰 牢 山 。 」

韓 鴈 1 在 海 中 , 都 州 南 。

1   郝 懿 行 云 : 「 韓 鴈 蓋 三 韓 古 國 名 。 韓 有 三 種 , 見 魏 志 東 夷 傳 。 」 珂 案 : 魏 志 東 夷 傳 云 : 「 韓 有 三 種 , 一 曰 馬 韓 , 二 曰 辰 韓 , 三 曰 弁 辰 。 」

始 鳩 1 在 海 中 , 轅 厲 南 2 。

1   郭 璞 云 : 「 國 名 。 或 曰 : 鳥 名 也 。 」 珂 案 : 當 是 國 名 。

2   畢 沅 云 : 「 轅 厲 即 韓 鴈 也 ; 轅 、 韓 音 相 近 , 鴈 、 厲 字 相 似 。 」 郝 懿 行 云 : 「 轅 厲 疑 即 韓 鴈 之 訛 也 ; 轅 、 韓 , 鴈 、 厲 並 字 形 相 近 。 」 珂 案 : 畢 、 郝 之 說 是 也 , 王 念 孫 、 孫 星 衍 校 同 。 吳 承 志 山 海 經 地 理 今 釋 卷 六 云 , 「 雷 澤 中 有 雷 神 」 節 當 在 此 節 之 後 , 說 見 該 節 注 。

會 稽 山 在 大 楚 南 1 。

1   吳 承 志 山 海 經 地 理 今 釋 卷 六 云 : 「 楚 當 作 越 , 傳 寫 訛 誤 。 越 絕 書 記 越 地 傳 云 : 『 禹 憂 民 救 水 , 到 大 越 , 上 茅 山 大 會 計 , 更 名 茅 山 曰 會 稽 。 』 即 本 此 經 。 」

    畢 沅 云 : 「 右 海 內 東 經 舊 本 合 『 岷 三 江 , 首 … … 』 以 下 云 云 為 篇 , 非 , 今 附 在 後 。 」 又 云 : 「 自 『 岷 三 江 , 首 … … 』 以 下 疑 水 經 也 。 」 珂 案 : 畢 沅 之 說 是 也 。 「 岷 三 江 , 首 … … 」 以 下 文 字 確 與 經 文 無 關 , 今 從 畢 說 , 附 在 經 文 之 後 , 祗 存 郭 注 , 其 餘 他 家 注 釋 俱 從 略 , 不 更 分 節 次 ; 略 有 校 改 , 亦 不 更 記 出 處 。

岷 三 江 : 首 大 江 出 汶 山 1 , 北 江 出 曼 山 , 南 江 出 高 山 。 高 山 在 城 成 都 西 。 入 海 , 在 長 州 南 。 

浙 江 出 三 天 子 都 2 , 在 其 蠻 東 。 在 閩 西 北 , 入 海 , 餘 暨 南 3 。

廬 江 出 三 天 子 都 , 入 江 , 彭 澤 西 4 。 一 曰 天 子 鄣 。

淮 水 出 餘 山 , 餘 山 在 朝 陽 東 5 , 義 鄉 西 , 入 海 , 淮 浦 北 6 。

湘 水 出 舜 葬 東 南 陬 , 西 環 之 7 。 入 洞 庭 下 8 。 一 曰 東 南 西 澤 。

漢 水 出 鮒 魚 之 山 9 , 帝 顓 頊 葬 于 陽 , 九 嬪 葬 于 陰 , 四 蛇 衛 之 1 0 。

濛 水 出 漢 陽 西 1 1 , 入 江 , 聶 陽 西 。 溫 水 出 崆 峒 , 崆 峒 山 在 臨 汾 南 1 2 , 入 河 , 華 陽 北 。

潁 水 出 少 室 , 少 室 山 在 雍 氏 南 , 入 淮 西 鄢 北 1 3 。 一 曰 緱 氏 1 4 。

汝 水 出 天 息 山 , 在 梁 勉 鄉 西 南 , 入 淮 極 西 北 1 5 。 一 曰 淮 在 期 思 北 1 6 。

涇 水 出 長 城 北 山 , 山 在 郁 郅 長 垣 北 1 7 , 入 渭 1 8 , 戲 北 1 9 。

渭 水 出 鳥 鼠 同 穴 山 , 東 注 河 , 入 華 陰 北 2 0 。

白 水 出 蜀 , 而 東 南 注 江 2 1 , 入 江 州 城 下 2 2 。

沅 水 出 象 郡 鐔 城 西 2 3 , 東 注 江 , 入 下 雋 西 2 4 , 合 洞 庭 中 2 5。

贛 水 出 聶 都 東 山 2 6 , 東 北 注 江 , 入 彭 澤 西 。

泗 水 出 魯 東 北 而 南 , 西 南 過 湖 陵 西 , 而 東 南 注 東 海 , 入 淮 陰 北 2 7 。

鬱 水 出 象 郡 , 而 西 南 注 南 海 , 入 須 陵 東 南 。

肄 2 8 水 出 臨 晉 武 西 南 , 而 東 南 注 海 , 入 番 禺 西 2 9 。

潢 水 出 桂 陽 西 北 山 , 東 南 注 肄 水 , 入 敦 浦 西 。

洛 水 出 上 洛 西 山 , 東 北 注 河 , 入 成 皋 西 3 0 。

汾 水 出 上 窳 北 3 1 , 而 西 南 注 河 3 2 , 入 皮 氏 南 3 3 。 沁 水 出 井 陘 山 東 , 東 南 注 河 , 入 懷 東 南 3 4 。

濟 水 出 共 山 南 東 丘 3 5 , 絕 鉅 鹿 澤 3 6 , 注 渤 海 , 入 齊 琅 槐 東 北 3 7。

潦 水 出 衛 皋 東 3 8 , 東 南 注 渤 海 , 入 潦 陽 3 9 。

虖 沱 水 出 晉 陽 城 南 , 而 西 至 陽 曲 北 , 而 東 注 渤 海 4 0 , 入 章 武 北 4 1 。

漳 水 出 山 陽 東 , 東 注 渤 海 , 入 章 武 南 4 2 。

      郭 璞 云 : 1 今 江 出 汶 山 郡 升 遷 縣 岷 山 , 東 南 經 蜀 郡 犍 為 至 江 陽 , 東 北 經 巴 東 建 平 宜 都 南 郡 江 夏 弋 陽 安 豐 至 廬 江 南 界 , 東 北 經 淮 南 下 邳 至 廣 陵 郡 入 海 。 

2 按 地 理 志 浙 江 出 新 安 黟 縣 南 蠻 中 , 東 入 海 , 今 錢 塘 浙 江 是 也 。 黟 即 歙 也 。 浙 音 折 。

3 餘 暨 縣 屬 會 稽 , 今 為 永 興 縣 。

4 彭 澤 今 彭 蠡 也 , 在 尋 陽 彭 澤 縣 。

5 朝 陽 縣 今 屬 新 野 。

6 今 淮 水 出 義 陽 平 氏 縣 桐 柏 山 , 東 北 經 汝 南 汝 陰 淮 南 譙 國 下 邳 至 廣 陵 ( 淮 浦 ) 縣 入 海 。

7 環 , 繞 也 。 今 湘 水 出 零 陵 營 道 縣 陽 湖 ( 朔 ) 山 , 入 江 。

8 洞 庭 , 地 穴 也 , 在 長 沙 巴 陵 。 今 吳 縣 南 太 湖 中 有 包 山 , 下 有 洞 庭 , 穴 道 潛 行 水 底 , 云 無 所 不 通 , 號 為 地 脈 。

9 書 曰 : 「 嶓 冢 導 漾 , 東 流 為 漢 。 」 按 水 經 , 漢 水 出 武 都 沮 縣 東 狼 谷 , 經 漢 中 魏 興 至 南 鄉 , 東 經 襄 陽 至 江 夏 安 陸 縣 入 江 。 別 為 沔 水 , 又 為 滄 浪 之 水 。

1 0 言 有 四 蛇 衛 守 山 下 。 1 1 漢 陽 縣 屬 朱 提 。

1 2 今 溫 水 在 京 兆 陰 盤 縣 , 水 常 溫 也 。 臨 汾 縣 屬 平 陽 。

1 3 今 潁 水 出 河 南 陽 城 縣 乾 山 , 東 南 經 潁 川 汝 陰 至 淮 南 下 蔡 , 入 淮 。 鄢 今 鄢 陵 縣 , 屬 潁 川 。 

1 4 縣 屬 河 南 ; 音 鉤 。

1 5 今 汝 水 出 南 陽 魯 陽 縣 大 盂 ( 孟 ) 山 , 東 北 至 河 南 梁 縣 , 東 南 經 襄 城 潁 川 汝 南 至 汝 陰 { 信 縣 入 淮 。 淮 極 , 地 名 。

1 6 期 思 縣 屬 弋 陽 。

1 7 皆 縣 名 也 。 郅 音 桎 。

1 8 今 涇 水 出 安 定 朝 縣 西 笄 頭 山 , 東 南 經 新 平 扶 風 至 京 兆 高 陵 縣 入 渭 。

1 9 戲 , 地 名 , 今 新 豐 縣 也 。

2 0 鳥 鼠 同 穴 山 今 在 隴 西 首 陽 縣 , 渭 水 出 其 東 , 經 南 安 天 水 略 陽 扶 風 始 平 京 兆 宏 農 華 陰 縣 入 河 。 

2 1 色 微 白 濁 , 今 在 梓 潼 白 水 縣 , 源 從 臨 洮 之 西 西 傾 山 來 , 經 沓 中 , 東 流 通 陰 平 至 漢 壽 縣 入 潛 。

2 2 江 州 縣 屬 巴 郡 。

2 3 象 郡 今 日 南 也 。 鐔 城 縣 今 屬 武 陵 ; 音 尋 。

2 4 下 雋 縣 今 屬 長 沙 ; 音 昨 兗 反 。

2 5 水 經 曰 : 「 沅 水 出 牂 牁 且 蘭 縣 , 又 東 北 至 鐔 城 縣 , 為 沅 水 。 又 東 過 臨 沅 縣 南 , 又 東 至 長 沙 下 雋 縣 。 」

2 6 今 贛 水 出 南 康 南 野 縣 西 北 ; 音 感 。

2 7 今 泗 水 出 魯 國 卞 縣 , 西 南 至 高 平 湖 陸 縣 , 東 南 經 沛 國 彭 城 下 邳 至 臨 淮 下 相 縣 入 淮 。

2 8 音 如 肄 習 之 肄 。

2 9 番 禺 縣 屬 南 海 , 越 之 城 下 也 。

3 0 書 云 : 「 道 洛 自 熊 耳 。 」 按 水 經 洛 水 今 出 上 洛 冢 嶺 山 , 東 北 經 宏 農 至 河 南 鞏 縣 入 河 。 成 皋 縣 亦 屬 河 南 也 。

3 1 音 愈 。

3 2 今 汾 水 出 太 原 晉 陽 故 汾 陽 縣 , 東 南 經 晉 陽 , 西 南 經 河 西 平 陽 , 至 河 東 汾 陰 入 河 。

3 3 皮 氏 縣 屬 平 陽 。

3 4 懷 縣 屬 河 內 , 河 內 北 有 井 陘 山 。

3 5 共 與 恭 同 。

3 6 絕 , 猶 截 度 也 ; 鉅 鹿 , 今 在 高 平 。

3 7 今 濟 水 自 滎 陽 卷 縣 , 東 經 陳 留 至 潛 陰 北 , 東 北 至 高 平 , 東 北 經 濟 南 至 樂 安 博 昌 縣 入 海 , 今 碣 石 也 。 諸 水 所 出 , 又 與 水 經 違 錯 。 以 為 凡 山 川 或 有 同 名 而 異 實 , 或 同 實 而 異 名 , 或 一 實 而 數 名 , 似 是 而 非 , 似 非 而 是 , 且 歷 代 久 遠 , 古 今 變 易 , 語 有 楚 夏 , 名 號 不 同 , 未 得 詳 也 。

3 8 出 塞 外 衛 皋 山 。 玄 菟 高 句 驪 縣 有 潦 山 , 小 潦 水 所 出 。 西 河 ( 南 )注 大 潦 , 音 遼 。

3 9 潦 陽 縣 屬 潦 東 。

4 0 經 河 閒 樂 城 , 東 北 注 渤 海 也 。 晉 陽 陽 曲 縣 皆 屬 太 原 。

4 1 章 武 , 郡 名 。

4 2 新 城 汴 陰 縣 亦 有 漳 水 。

    建 平 元 年 四 月 丙 戌 , 待 詔 太 常 屬 臣 望 校 治 , 侍 中 光 祿 勳 臣 龔 、 侍 中 奉 車 都 尉 光 祿 大 夫 臣 秀 領 主 省 。 ( 郝 懿 行 云 : 「 右 海 外 、 海 內 經 八 篇 , 大 凡 四 千 二 百 二 十 八 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