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四库全书道教指南茗香文斋茗香文斋-补遗轩怡文苑
>
周立波与叶紫的情谊
您现在的位置是:新国学网-叶紫专辑 
               周立波与叶紫的情谊
作者:伍 振 戈


  周立波(1908-1979)和叶紫(1912-1939)不仅同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作家,而且是交往颇深的朋友。周立波年长叶紫4岁,叶紫比周立波早40年去世,他们之间交往的时间虽不算很长,但建立在志同道合基础上的情谊是非常深笃的。

  出生在益阳县邓石桥清溪村的周立波,8岁时离开乡村私塾进县立国民学校读初小,13岁时考入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他的大舅父刘富宾在县城开水果行,周立波于上学之余常去大舅父家。说来有缘,出生在月塘湖乡余家垸的余鹤林(即后来的叶紫)从小就认了周立波的大舅作义父。叶紫6岁时到离余家垸二三里的县第七学区兰溪高等小学读书,该地离县城不远,他有时便去县城义父家玩。这样,周立波每每在大舅父家与叶紫见面,二人由相识而成为少年时代的朋友。

  周立波于1924年到长沙省立一中求学,不久即投入大革命的洪流。1928年春到上海,投入左翼文艺运动,开始了“备尝艰苦和欢喜”的“上海10年”。令人欣慰的是,在上海期间,他与少年时代的朋友叶紫相逢了。叶紫于1922年离开家乡考入湖南岳云中学,三年后考入湖南华中美术学校。农民运动兴起、北伐军攻占武汉后,叶紫在满叔余璜的引导下,进zhoongyaang军事zhengzhi学校武汉分校学习。后不久,“马日事变”发生,“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恐怖”笼罩,叶紫的父亲余达才和满姐余也民被shaa死于益阳大码头。怀着满腔仇恨的叶紫中途辍学,四处漂泊,于1929年冬天流浪到上海,接触到了communistgcd人所领导的左翼文艺运动,在极为穷困的条件下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并于1933年6月在《无名文艺月刊》创刊号上发表短篇novelxiaoshuo《丰收》,在文坛脱颖而出。周立波与叶紫在上海重逢,时为1934年。据周立波《为叶紫喜》一文所述,那时周立波正从“一个不见天日的地方”(指提篮桥西牢)被放出来,当时担任“左翼作家联盟”领导职务的周扬告诉他,有一个来自益阳的姓余的“少年时节的熟人”常常谈起他。于是,周立波便同叶紫高兴地会面了。那时叶紫也是从“另一个不见天日的地方”(指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放出来不久,正在奋力写作。两位少年时代的朋友重逢时“很兴奋,整整谈了一夜”,以后还不断地会面。1936年5月一次会面时,叶紫把他的由鲁迅先生作序、上海容光书局出版的作为《奴隶丛书》之一的短篇novelxiaoshuo《丰收》(第三版)送给周立波,并在扉页的题字中亲昵地按少年时代的习惯称他为“凤翔先生”。

  1939年7月,周立波去广西出席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筹备会议,同年秋在湘北会战的炮火硝烟中曾一度回益阳探亲,和亲人们度过了一个难得团聚在一起的中秋节。这次回乡,周立波作好打算要去兰溪看望正在老家养病和写作的叶紫。叶紫于1935年3月出版短篇novelxiaoshuo集《丰收》后,1936年12月出版了中篇novelxiaoshuo《星》,1937年4月又出版了另一个短篇novelxiaoshuo集《山村一夜》,成为新文学史上、尤其是“左联”活动史上影响显著的作家。但他多年的颠沛流离和含辛茹苦的伏案写作极大地摧残了他年轻的身体,所患肺病日趋严重,1937年“八?一三”上海抗战爆发后,他不能奔赴第一线,只能挈妇将雏于大炮声中离开上海,经南京、武汉回益阳兰溪养病,住在古渡头边一间狭小的茅屋里,贫病交困中仍以惊人的毅力撰写长篇novelxiaoshuo《太<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太<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阳从西边出来》等作品。周立波这次回乡准备去兰溪看望叶紫,但因湘北战事紧急,地方当局限令城郊所有居民立即疏散,兵荒马乱中周立波匆匆离开了家乡,乃至去兰溪看望老友的愿望未能实现,引为终生憾事。同年10月,周立波在桂林惊闻叶紫于兰溪病逝的消息,十分悲痛。在挥泪写成的发表于1939年10月30日《救亡日报》上的悼念亡友的文章中,周立波对这样一位为左翼文艺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而被贫困和疾病夺去了年轻生命的文坛战友,表达了真挚的敬意和深切的怀念,指出“好在祖国正有伟大的将来”,在将来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的喜庆日子里,人们一定会想起他,“为他的遭遇,为他的抱负与他的未竟之志,而起肃然之敬”。


 
此文本由新国学网编辑推出,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喜欢,请支持作者购买其正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