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四库全书道教指南茗香文斋茗香文斋-补遗轩怡文苑
> 新国学网-轩怡文苑-[女作家茹志鹃与《百合花》风波]
当前位置: 新国学网>名家云集>茹志娟>传统文学书库>当代novelxiaoshuo家>茹志娟

标题:女作家茹志鹃与《百合花》风波
女作家茹志鹃与《百合花》风波
● 祖丁远

1956年,上海《文艺月报》novelxiaoshuo编辑茹志鹃利用业余时间写作了短篇novelxiaoshuo《百合花》。她是根据自己当年在新四军部队卫生队发生的一个小故事,写“我”和小通讯员的认识过程展开情节而成的。
《百合花》写好以后,先后投寄过两家文艺杂志,都被退稿了。第三次她把稿件寄给《解放军文艺》,被转给了《延河》文学杂志。不久就发表了。该novelxiaoshuo在《延河》刊出后,立即得到大文豪茅盾先生的关注,茅盾读了《百合花》,啧啧称赞,并写了评论文章,高度评价了这篇novelxiaoshuo。这对当时“正向文学这条路上探头探脑的一个小卒”的茹志鹃来说,无疑是一个肯定,也是一个扶持,更是这位女作家命运的转折。
《百合花》是茹志鹃的成名作,也是她写novelxiaoshuo的处女作。但开初,《百合花》的命运不佳,几乎被当时的“左视眼”当作“d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u草”来批判。
茹志鹃正处在危难之时,茅盾先生在1958年6月《人民文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谈最近的短篇novelxiaoshuo》一文,该文一万多字,其中以二千多字的篇幅分析、欣赏并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了茹志鹃的《百合花》。茅盾先生写道:“《百合花》可以说是结构上最细致严密,同时也是最富于节奏感的。它的人物描写也有特点:人物的形象是由淡而浓,好比一个人迎面而来,愈近愈看得清,最后,不但让我们看清了他的外形,也看到了他的内心。”“《百合花》有它独特的风格……它的风格就是:清新、俊逸。这篇作品说明,表现上述那样庄严的主题,除了常见的慷慨激昂的笔调,还可以有其他的风格。”“作者善于用前呼后应的手法布置作品的细节描写,其效果是通篇一气贯串,首尾灵活。”“我以为这是我最近读过的几千个短篇中间最使我满意,也最使我感动的一篇。它是结构谨严,没有闲笔的短篇novelxiaoshuo,但同时它又富于抒情诗的风味。”
这一期《人民文学》杂志在发表茅公评论的同时,全文转载了茹志鹃的《百合花》,这在《人民文学》也是破天荒的。
文学大师茅盾的关怀与肯定,使novelxiaoshuo《百合花》的作者茹志鹃从此脱颖而出,成为当时我国文坛的新星。她的创作也一发而不可收,佳作频出。接着,她连续创作发表的短篇novelxiaoshuo《阿舒》和《第二步》,则是《百合花》中主人公的延续与发展。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选了茹志鹃的18篇novelxiaoshuo,出版了novelxiaoshuo集《百合花》。后来茹志鹃又创作了《剪辑错了的故事》和《草原上的小路》两部作品,后者获得了“全国优秀短篇novelxiaoshuo奖”。那个时期,她还出版了novelxiaoshuo集《静静的产院》等。迎来新时代的茹志鹃摆脱了思想上的精神禁锢,她的视野更加开阔了,思想更成熟了,novelxiaoshuo创作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收入《草原上的小路》一书,文学大师茅盾先生为此书写了序言。序言说“……作者并不正面写十年浩劫,而是写十年浩劫后解放了的大小干部的心理状态。从这里,我们看到经过十年浩劫的人们,其所感受是各种各样的,我以为这样的写法,比诸正面写十年浩劫,更发人深思,更耐人咀嚼……”的确这样,广大读者读这本novelxiaoshuo集中最“发人深思”、“耐人咀嚼”的要算《剪辑错了的故事》和《草原上的小路》两篇作品,因为它们各有不同的严峻的故事,又都具有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证实zhongguo革命过程中曾被极“左”思潮这个人祸造成了多少灾难?!她这两篇新作与以往的作品相比,无论揭示社会矛盾的勇气和尖锐性以及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还是在人物精神世界的开掘、性格的刻画以及艺术表现手法、风格等方面,都有了许多新的发展与变化。这两篇novelxiaoshuo都取材于现实生活,但都触及到社会矛盾的深层次,同是描写当代人物思想感情,却在清新中增加了冷峻与深思,同是俊逸抒情的笔锋,但已令人感到含而不露的愤慨。更可喜的是这两篇作品在写作技巧上,作家也为自己别开生面,意识流“流”得恰到好处,尤其是《剪辑错了的故事》,采用了时空交错的手法,写得美仑美奂,曾被旅美作家聂华苓誉为“zhongguo大陆novelxiaoshuo在技巧上的突破”、“是我所看到的国内novelxiaoshuo用这种手法最成功的一篇”。


本作品采集自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新国学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