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四库全书道教指南茗香文斋茗香文斋-补遗轩怡文苑
> [岩泉胜境及留踪大师 /作者:李德仁]
当前位置: 新国学网>名家云集>钱穆>评介>评传与秩事

标题:岩泉胜境及留踪大师 /作者:李德仁
  岩泉胜境及留踪大师
(作者:李德仁)

  宜良县城金星村,有山状若卧狮,人称伏狮山。五峰壁立,岩峭千仞。岩间清泉,昼夜淙淙,水质佳流量大。水秀山俊,修竹茂林,清幽雅静。因山水故,又名岩泉山,为滇中名山之一。“自古名山僧占多”。元至正初(约西历1314年),滇中高僧盘龙祖师慕名而来。祖师乃大理国主之后裔,俗名段圭,法名觉照,自号莲峰。大理国文化出“释儒”,祖师是一“遗少”。其于岩泉山,结毛为庵,弘法佛乘,传播儒学。缘满他去,徒众建祖师殿供奉,无中断,代代如是。有高道发现,此境是“风水宝地”也,跻身其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岩泉古刹遂成寺观并处、释道偕居之所。这是宗教上的“zhongguo特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
  明景泰(1450—1456)初,沐府人朱福海再修,万历间僧人兴宽重修。明人李名世题诗云:“翠壁丹岩澹夕曛,往来鹿鹤自成群。仙人只在青空外,遥隔桃花一片云。”其境佳美如是。人称“岩泉漱玉”,为宜良八景之一。《宜良县志》写其“水流潺潺,漱激于石,其声琮?于环佩。”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邑令高士朗、教谕王佐才偕邀邑中文化人士捐资经营,打造岩泉山水,建阁起亭、筑半月池。释儒特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更显。岩泉自此成为自然、人文景观皆俱之滇中一名胜。邑诗人徐松撰《高玉山修建岩泉亭阁记》祥述其始末。咸同兵燹,殿阁损毁。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修筑滇越铁路之法国工程师测定岩泉之水质最佳,雇夫驮运供饮,如是数年,岩泉之名愈噪。
  1915年,知县钱良骏重修亭台,题曰“半山亭”。1929年,邑绅马云翔募资修斗母阁、玉皇阁,新建凉风亭,广植花木,并大规模锩刻摩崖,岩泉胜境焕然一新,自此进入其最繁荣时期N娜搜攀肯灿诖擞危凡杼馐性铣停弥钛卤凇5嶂形ɑ瘛熬锰乜啤钡谝幻颇现д咴喂龋闯F奋淌轮恐弧?br>1940年,日机轰炸昆明,伤兵医院避入,景物难免损坏。尔后之况,“一言难尽”。
  1987年7月,摩崖石刻公布为宜良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2月,县zheengffuu批准,岩泉寺所有权划归金星办事处。岩泉寺观,进入前所未有大发展时期。近年,办事处毅然投资1200万,进行大规模全面重建。新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玉皇阁、财神殿、游泳池等,广植花木、草坪,并修道路,增设石桌石凳,岩泉可谓,旧址新刹今胜昔。1999年4月,岩泉寺荣幸添列昆明世博园指挥部及云南省旅游局授牌世博会旅游接待定点单位。
  岩泉寺管理委员会,非常珍重历史,有识见,有创意。2000年,在寺内树立起纪念性碑刻三通,即:“藏真阁遗址”碑、“袁嘉谷品铭处”碑、“钱穆教授著书处”碑。其大大提高了岩泉寺的文化品位,亦望多多产生影响,人多叫好。
  “藏真阁遗址”碑漫话
  藏真阁,清初建于龙泉南侧,为纪念岩泉有德道人尹澈清真人,故其又名“尹真阁”、“隐真阁”。 阁内环立石碑,刻邑中名士及县令李煜龙灿等赠记于其上。尹真人弟子有许阳晨、史元修等,《宜良县志》内有传。
  1939年秋,联大教授钱伟长,待出国深造,得时偕女友孔祥瑛来看四叔钱穆,得赞许便在隐真阁“洞房花烛“,并”“蜜月”百日。1957年夏钱伟长蒙冤,与“二十年浩劫”相始终。孔先生未与夫“划清界线”,出“火坑”“从良”,不离不弃,忍辱负重,患难与共,偕老白头。1994年6月23日,钱伟长与老伴绳地忆旧,题词:“岩坚泉清,宜结良缘”,后锩崖壁。
  钱伟长(1912— )江苏无锡人。1931年秋考入清华大学。为“科学救国”弃文学理。1939年任教联大。1942年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获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教务长、副校长,中科院力学所副所长,上海工业大学、上海大学校长,暨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名誉校长,zhongguo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zhongguo民盟zhoongyaang副主席、《应用数学与力学》主编。1955年当选zhongguo科学院学部委员。周恩来总理称钱伟长、钱学森、钱三强为zhongguo“三钱”。钱伟长首次将张量分析及微分几何用于弹性板壳研究并建立薄板薄壳统一理论,提出线壳理论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组,国际上称作“钱伟长方程”;首次成功地用系统摄动法处理非线性方程;提出广义变分原理和环壳分析解;研制成功新颖中文编码及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案“钱码”。胸前无奖章,心中有gguuoojiia。
  “袁嘉谷品茗处”碑传主简介
  袁嘉谷(1872—1937),字树五,又字澍圃,号屏山,云南石屏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进京殿试,中“经济特科”一等一名。后为清朝官吏,八年中先后任翰林院编修、学部编译图书局局长、浙江提学使兼布政使等职。辛亥革命后回滇,先后任过国会议员、省参议员、省府高等顾问等职,然其志主要为学术研究和文化、教育成硕学鸿儒。后期任过云南省图书馆馆长、云南大学教授。一生致力经学、史学、子学、文学、书法及教育。著作颇丰,仅云南图书馆存目者就有48种400卷之巨。其爱国爱乡爱民之心与情怀,孜孜不倦,治学严谨求实与高尚人格魅力,深受时辈与后人景仰。
  “钱穆教授著书处”碑传主和留踪大师
  1938年,西南联大钱穆寓岩泉幽境撰著《国史大纲》,汤用彤、贺麟相送于斯。姚从吾、陈寅恪、张其昀三大师曾造访,联大学生李埏亦来看望,留踪岩泉。
  钱穆(1895—1990),字宾四,江苏无锡人。12岁父亲去世,家陷困境。1913便从事小教历7载。1923年起从事中教,其《国学概论》、《先秦诸子系年》脱稿。1930年,《刘向歆父子年谱》发表,誉驰四方,震动学界,久争不下之“新学伪经”说遂息。现代伯乐顾颉刚推荐,入燕京大学任国文讲师。未久,又因顾先生之举转入北京大学,任历史系副教授、旋升教授,兼课清华、北师大。抗战爆发,随校辗转。西南联大文学院设蒙自时,陈梦家两夕恳言促成钱先生撰修国史新编。动笔后学院迁昆明。得友相助,寓居岩泉寺,避扰续作。三日伏案写春秋,三日信坛言古今。1939年秋,53万字《国史大纲》完成,旋写《引论》见诸报端。次年是书出版。“《国史大纲》一经出版发行,于是成为全国大学教科书,风行全国。对学生积极抗战,增强民族凝聚力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罗义俊《钱穆学案》)《大纲》何尝不是用史事做“音符”的另一支《义勇军进行曲》!“钱穆在岩泉下寺写出的《国史大纲》是zhongguo现代学史上的不朽著作。……他认为zhongguo史犹如一首诗,而西洋史犹如一出剧。”(美·邓尔麟《钱穆与七房桥世界》)“那部《国史大纲》,时辈中谁也比不上的;……zhongguo史学家中能够运用唯物史观解释zhongguo史事,如此纯熟精到的,钱氏以外,绝少其人。”(曹聚仁《钱穆》)“zhongguo通史的写作,……出版的书已不少,但很少能达到理想的地步,……钱先生的书最后出而创见最多。”(顾颉《当代zhongguo史学》)“《引论》一篇,陈寅恪先生谓为近世一篇大文章。陈先生为文虽在专业,但具通识,宜有此论!”(严耕望《钱穆宾四先生与我》)20世纪80年代,著名学者、教育家、原北大校长、联大常委蒋梦麟在美国晤见钱先生时,当面告诉:《国史大纲》已通读第五遍了。
  1939年秋离昆,钱先生后历任华西大学、四川大学、齐鲁大学、昆明五华书院、云南大学、江南大学教授。1950年于香港创办新亚书院,任院长、教授。1955年获香港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学衔,1961年获美国耶鲁大学文学博士。1965年获免新亚院长职,移教马来亚大学。1967年定居台北。当选zhoongyaang研究院院士,任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台北历史学会监事、zhongguo文化学院史学研究所博士班主任。这位百科全书式学者,著作80余种,达1700万字之多。1990年8月30日逝世,享年九十有五。著名近代思想史家、清华和北大双聘教授刘桂生挽:由诸子入经学转史学据理学兼文学子学达经学明史学信理学诚文学雅心物两得精博一世代不数人;爱民族及文化望复兴求统一盼富强思虑深大义明乡情重识见卓忧心切知行一贯阴阳两济世多后生。
  近年,刘梦溪主编之《zhongguo现代学术经典·总序》中写道:“文化史学的集大成者是钱宾四先生。……钱之著作,早期以《先秦诸子系年》、《zhongguo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为代表。治国史而以学术流变为基底,直承儒统,独立开辟,不依傍前贤时隽,是钱学的特点。晚年的代表作是《朱子新学案》,……国学大师之名,章太炎之后,为钱穆当之无愧。”
  汪学群《钱穆学术思想评传》中如是说:“他以著述不倦的一生,捍卫、宏扬zhongguo传统文化的精神,肩负着‘为往圣继绝学’的使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汤用彤(1893—1964)字锡予,湖北黄梅人。1922年获哈佛大学文科硕士学位。志在以新方法整理国故,弘扬zhongguo传统文化,与吴宓、陈寅恪共勉,人称“哈佛三杰”。回国后历任东南、南开、北大哲学系教授。北大人称汤用彤、钱穆、蒙文通为“岁寒三友”。在西南联大任哲学心理学系教授、系主任。大作《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获教育部“抗战时期优秀学术奖”哲学类一等奖。是书至今仍权威,研习者必读。他为学遍及古今,学贯中印西。勤奋严谨、精于考证、论证细蜜。在昆明所撰玄学论文后结集为《魏晋玄学论稿》出版。又成一部现代学术经典,至今尚无出其右。1945年出版之《印度哲学史略》,是汤先生第三座学术丰碑。“他的为人为学为师皆足以为世人楷模”。1948年当选zhoongyaang研究院院士,1955年当选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院士)。1952年,如果不受命用非所学管基建下工地的北大副校长,“双院士”汤用彤未必没有经典第四。
  贺麟(1902—1992),字自昭,四川金堂人。1919年入清华学堂,受梁启超、梁漱溟影响颇大。1926年留美,入奥柏林、哈佛大学。1930年转入柏林大学攻德国古典哲学。1931年,第二次放弃指日可取博士学位。“位卑未敢忘国忧”,回国后投入书生报国行列。撰《德国三大哲人处国难时的态度》发表,勉我勉人。长期任教北大、兼课清华。其早年以 “黑格尔专家”名世。对zhongguo哲学与儒家见解独到,成就亦大。在西南联大创构成与冯优兰“新理学”相对之“新心学”,二人并为第二代“现代新儒家”。在昆明组织并主持哲学编译会,翻译西方哲学名著,大力大量培养人才,这一事业后在中科院哲学所时期仍继续进行。文化交流融通方面,独唱“主动化西”,认为我所用这皆取。1957年后, “新心学”不得为继,转入“客观研究黑格尔”。贺先生品学兼优,“尊德行”、“道问学”于一身大师。主要著作有《近代唯心zhuyi简释》、《文化与人生》、《当代zhongguo哲学》、《现代西方哲学讲演集》。
  姚从吾(1894—1970)原名士鳌,字占卿,号从吾,河南襄城人。1922年北大文科所国学门毕业,奉派入柏林大学研究匈奴史、蒙古史、史学方法论。1929年任波恩大学东方研究所讲师。1934年回国,任北大历史系教授、系主任。七七后随校至昆明。当今蒙元史名家、云南师大教授方龄贵即其与邵循正门生。三校复员,出任河南大学校长。1948年,任taiwan大学教授,创办辽金元研究室。当选zhoongyaang研究院院士。他不仅是我国辽金元史奠基人之一,且是促进传统史学向现代史学转变的有贡献学者。对道教有独到有成就,《金元全真教的民族思想与救世思想》不失现代学术经典之一。30年之讲义与学术论文编成《姚从吾先生全集》10卷本,已出版。
  陈寅恪(1890—1969)字彦恭,江西修水人。早年随兄读书日本,后留学欧美。1926年任清华学研究院导师,后为历史、中文、哲学三系会聘教授,兼zhoongyaang研究院史语所第一组主任、聘任评议员。与史料学派创始人傅斯年并为重镇。回国初期致力周遍民族史和佛经翻译文学研究。后以长达三十年之久研究魏晋南北朝史和隋唐史。其研究慎密,立论严谨,说服力极强,从而把这两门学科之研究推进到一个新阶段。《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zhengzhi史述论稿》为此方面专著。后者获“抗战时期优学学术奖”社科类一等奖。他倡导并践履,会通文史,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互相印证,取得了很多成功。他的《元白诗笺证稿》,为代表作。晚年以十年之精力成书之八十万言《柳如是别传》,是其“以诗证史”大成之作。他的“以诗证史”、“以史证诗”,为后人治学树立了典范。“他对史学研究影响深远,兼之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气节及学品都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被海内外学界公认为一代宗师”。“史无前例”中,一代宗师陈寅恪殒命丧生。
  张其昀(1901—1985)字晓峰,浙江觐县人。1919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毕业,留校任教,旋受聘商务印书馆,编写高中地理教科书《本国地理》。1927年,恩师柳诒徵特荐回校任教。1935年当选zhoongyaang研究院第一届评议会聘任评议员。次年秋,应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之邀,入校创办史地学系,任教授、系主任。1939年又创设文科研究所史地学部、史地教研室、师院史地系,四个主任集一身。1940年,任教育部史地教育委员会聘任委员,年底兼zhoongyaangzhengzhi学校教授。1943年去哈佛大学任访问学者。1946年回国,任浙大文学院长。1949年,拟与香港同人办学,旋奉召去taiwan。他是史地学大师,而对文化、军事两史亦有研究,有造诣。无论在大陆在taiwan,其对教育文化皆多所贡献。著作主要有《zhongguo军事史略》、《现代思潮新论》、《中华五千年史》、《东西文化》、《孔学今义》等。
  以上诸君,个个硕学,位位鸿儒。
  岩泉已非昔日寺观,现成了“释道儒一家”之古迹新胜。

本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新国学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