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四库全书道教指南茗香文斋茗香文斋-补遗轩怡文苑
> 燕山夜话 燕山夜话(四集)
观点和材料

    这是讲在写文章的时候,怎样处理观点和材料的关系。因为有的读者来信提出这个
问题,并且反映了不同的意见,所以要谈一谈。
    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也是虚和实的关系。近年来常听到说“要务虚”、“也要务实”、
“以虚带实”、“就实论虚”等等。这里所说的虚,大体是指的理论、原则、思想、观
点方面的,而所谓实则大体是指的实际情况、具体材料方面的。
    据读者的反映,对于虚与实,即观点与材料的关系,在一些人中间曾经有不同的意
见。那些意见归纳起来不外两种:一种强调要重视观点,而比较不重视材料;另一种却
强调要重视材料,而比较不重视观点。持这两种意见的人,虽然也都承认观点和材料必
须统一,但是实际上往往各执一偏,统一不起来。
    的确,把观点和材料割裂了的现象,在目前并非少见,而是相当普遍的。读者反映:
“有的文章只讲概念,讲观点,缺乏具体事实,既不能令人信服,也不能启发人的思考。”
这是一种情形。另外一种情形是:“资料堆砌,缺乏必要的分析,看起来杂乱无章,茫
然无头绪。”这两种现象反映了两种片面性。把这两面正确地结合起来,才能产生我们
所希望看到的好文章。
    要结合得好,当然也不容易。有的人思想水平不低,就是没有掌握资料;也有的人
搜集一大堆资料,就是缺乏概括的能力,提不出什么观点。要取长补短,也不是一朝一
夕就能做到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首先应该提倡有观点的提供观点、有材料的提供
材料,互相帮助,谁也不要看不起别人,不可沾染“文人相轻”的恶习。
    在这一方面,前人已经有了不少的经验教训。如明代的陆楫,在《蒹葭堂杂抄》中
说过一个故事:“成化、弘治间,刘文靖公健,丘文庄公浚,同朝,雅相敬爱。刘北人,
在内阁独秉大纲,不事博洽。丘南人,博极群书,为一时学士所宗。一日,刘对客论丘
曰:渠所学如一仓钱>,纵横充满,而不得贯以一绳。丘公闻之,语人曰:我固然矣;
刘公则有绳一条,而无钱可贯,独奈何哉?士林传以为雅谑。”
    刘健和丘浚这两人友谊并不差,这一段“雅谑”也还不能算做“文人相轻”的典型。
然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用了钱和绳的关系来做比喻,这一点对我们颇有启发。
我们常常把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比做一根红线,贯穿全文;他们当时也以一条绳和钱
>为比喻,这同我们现在的比喻一样,具有很强的形象性。
    这个比喻当然也有缺点。因为我们说观点和材料相结合,虚实结合,是要把观点和
材料融会消化而为一,这只有经过创造性的精神劳动才能成功,决不是生拉硬凑、加减
乘除就能成功的。在这个意义上说,绳和钱之类的比喻则不够完善。
    不过,每一篇文章如果都有一根思想红线,把最重要的材料贯串起来,总是好的。
我们起码的要求应该如此。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慢慢锻炼,切勿要求过急,对于有偏
缺的人,无论他是偏重于观点而缺少材料,或是偏重于材料而缺少观点,都不应该加以
责备;只要他有一点进步就应该给以鼓励。如果有人互相提供观点和材料而合作得很好
的,更应该给以鼓励。
    古人合作写文章也有许多很成功的例子。千万不要以为只有我们现在合作写文章才
是可能的。为什么古人就不可能做到呢?请看《晋书》卷四十三《乐广传》载:“(广)
累迁侍中、河南尹。广善清言,而不长于笔。将让尹,请潘岳为表。岳曰:当得君意。
广乃作二百句语,述己之志。岳因取次比,便成名笔。时人咸云:若文不假岳之笔,岳
不取广之旨,无以成斯美也。”这样的事例,在我们的眼前不是仍然存在吗?不过我们
现在合作的范围比古人要大得多,写作的内容更非古人所能比拟的了。
    大家知道,我们现在的合作形式,远不止是一个人授意,另一人写作,更有集体研
究,一人执笔,或者一人拟稿,集体讨论修改等各种形式。这些合作的形式当然是古人
所不能设想的。但是无论任何一种合作的形式,都可以说是观点和材料相结合,即虚实
结合的一些形式。通过这些形式,逐渐锻炼和提高,一定就会出现新的更好的合作形式,
更完善地体现出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当然,虚实结合的最根本要求,是同时掌握观点和材料,既要了解实际情况,又要
随时研究理论原则问题,做到两方面如水乳之交融。这才算达到了我们的理想境界。
    ------------------
  黄金书屋 扫描校对
    转载请保留,谢谢!
前回主页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