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四库全书道教指南茗香文斋茗香文斋-补遗轩怡文苑
> 燕山夜话 燕山夜话(四集)
共通的门径

    读书,做学问,进行研究工作,到底有什么窍门没有?这是朋友们在谈论中提到的
一个问题。
    记得有一次《夜话》的题目是《不要秘诀的秘诀》,中心意思是劝告大家不要听信
什么“读书秘诀”之类的东西。直到现在,我的这个意见仍然没有改变。因此,本来不
想再谈这个问题。
    但是,近来仍然有许多读者来信,要求多讲些学习方法。他们说:“不一定要什么
秘诀,指出一点门径就好。”为了答复这个要求,现在另外提出一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有的读者也许以为我喜欢看古书,所以来信要我“开列几本古书,作为学习的入门。”
这是一个很大的误会,我不主张大家以古书为入门。古书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读的,
否则越读越要糊涂。而且即便有了一定条件能读古书,也不可陷在古书堆里拔不出来。
    明代有一位学者曹于汴,在他所著的《共发编》中就曾经说过:“古人之书不可不
多读,但靠书不得,靠读不得,靠古人不得!”这个见解很对。曹于汴的为人处事,也
正表现了他的这种独立不阿的精神。他在明代万历年间举进士,官至左佥都御史,力持
正义,终为魏忠贤那一伙奸臣所不容,那是必然的。
    当然,这样的读书态度并不只曹于汴一人。从来有学问的人都懂得:“尽信书不如
无书”。何况于盲目地靠读古书,那能够解决什么问题呢?
    其实,无论读书,做学问,进行研究工作,首先需要的本钱,还不是什么专门问题
的知识,而是最一般的最基本的用来表情达意和思考问题的工具。这就是要学习和掌握
语言文字和一般逻辑的知识。
    如果一个人不会正确地运用语言文字,就很难谈到做学问、进行研究工作等等问题,
这是非常明显的。不能设想,一个文字不通的人,怎么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又怎
么能够通晓各科知识呢?
    如果一个人连一般的逻辑都不懂得,当然就很难进行正确的思维,很难对自己接触
的客观事物进行科学的概括,更不可能进行科学的判断和推理了。事实证明,有的人正
是因为缺乏逻辑的基本训练,常常说了许多不合逻辑的十分荒谬的话,自己还不觉得它
的荒谬,甚至于还自鸣得意。也有的人因为不懂得逻辑,对于别人不合逻辑的荒谬言论,
竟然也不能觉察它的荒谬,甚至于随声附和,人云亦云。
    根据这两方面的情况,所以我一直认为,如果自己要研究什么学问的话,最好想想
自己是否学会了语言文字和一般逻辑。如果不会,就必须先把语言文字和逻辑常识学会,
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功。
    这个基本功学会以后,还要不断地练习,越练越熟,当然就越善于读书,越会做研
究工作。没有练好基本功以前,并不是完全不能做专门的学问,只是效果可能不会很好。
但是,也不必等到基本功完全练好了,然后才去做专门的学问,尽可以同时并进,双管
齐下。
    当着自己掌握了一定的基本功,能够独立思考和写作的时候,就可以进一步找到自
己要研究的专门问题的书籍,抓住适合自己需要的最重要的著作,哪怕只有一两本也行,
把它读得烂熟。透彻地理解它的全部内容。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就无妨广泛地阅读其
他书籍和参考资料,越多越好。这样日久天长,自己的知识必然会丰富起来,再加上实
际调查研究和亲身实践的体验,就不难在某一专门问题的研究上,做出一点半点的成绩
来。
    有的朋友在来信中还再三谈到博与专的关系问题,认为这个问题不好解决,表示很
苦恼。实际上这个问题不难解决。博与专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没有无所不知的博
学之士,也没有只知一事一物而不知其他的专门家。同时,在一个专门的学术领域之内,
仍然有博与不博、专与不专,也就是广与不广、精与不精之分。一般说来,在博的基础
上求专,或者在专的基础上求博;先求博而后求专,或者先求专而后求博,都是可以的。
    在练习基本功和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时候,书要一本一本地精读。正如明代胡居仁
的《丽泽常学约》上写的:“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
虽多无益。”打好了基础之后,为了扩大知识的领域,就要多读多看,如汉代王充那样,
“博通众流百家之言”,才能在学问上有所成就。
    无论如何,每个人的情形不同,水平不同,要求不同,上面说的这些当然不能完全
适合于每一个人。这里只不过提出一个共通的门径而已。
    ------------------
  黄金书屋 扫描校对
    转载请保留,谢谢!
前回主页后